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4萬坐個月子,3年卻虧12億! 「月子愛馬仕」聖貝拉上市,錢都燒哪了? | BUG

2025-07-09 08:25

  文 | 《BUG》欄目 張奧

  近日,被譽為「月子中心愛馬仕」的聖貝拉登陸港交所,成為港股「家庭品質護理第一股」。上市首日,其股價一度衝高至11港元,隨后股價迅速下跌,截至昨日收盤,股價為6.99港元。

  股價震盪背后,是二級市場對聖貝拉的擔憂。招股書顯示,聖貝拉中心平均客單價近24萬,戚薇、朗朗妻子吉娜、演員陳燃都曾是它的忠實客户。即便如此,聖貝拉仍面臨着虧損的境況——從2022年至2024年,分別虧損4.12億元、2.39億元、5.43億元。

  另一方面,聖貝拉的債務也處於亞健康狀態。三年間,資產負債率由276.77%暴漲至334.86%,負債總額也從6.5億元攀升至20.81億元。此前,聖貝拉還因標榜護理人員持有「國際ACI母嬰護理師資格證」這一非權威性證書、虛假宣傳而發表公開道歉。

騰訊等明星資本押注,三年虧損已達12億

  公開資料顯示,聖貝拉共經歷了8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中國人壽、C資本等多家明星資本,甚至在上市前的基石投資輪,以58同城為首的基金還投入了414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97億元),從這一角度看資本似乎極度青睞這份有着無限想象力的生意。

  令人失望的是,一直到上市,聖貝拉也沒能實現扭虧。招股書顯示,從2022年至2024年,聖貝拉營收分別為4.72億元、5.60億元和7.99億元;分別虧損4.12億元、2.39億元、5.43億元,三年合計虧損11.94億元。

  具體到業務端,聖貝拉還出現了業務構成單一的窘境。以2024年為例,來自月子中心的收入為6.78億元,佔總營收的85%;家庭護理服務和食品銷售收入的佔比則分別為8.6%和6.4%。

  家庭護理服務及女性功能性食品兩大板塊雖然近年略有所增長,但對總營收的貢獻依舊有限。

  可以看到,聖貝拉高度依賴月子中心賺錢。目前,聖貝拉旗下擁有聖貝拉、艾嶼及小貝拉三個品牌,一共有96個月子中心,62家為自營,34家為管理中心。

  其中,聖貝拉作為其當家品牌,「每名自營月子中心產后護理客户的平均收入」逐年上升,已經從2022年的22.48萬元上漲至2024年的23.92萬元。爲了持續吸引消費者,聖貝拉不惜連年加碼租賃費用。

  根據招股書,2022年及2023年、2024年,聖貝拉的租賃及相關成本,分別為1.23億元、1.26億元及1.94億元,分別佔銷售成本總額的37.2%、35.4%及36.7%,租賃成本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還有難以平衡的人力成本。專業護理團隊的人力成本方面,2022年及2023年、2024年,分別為1.09億元、1.22億元及1.77億元。儘管投入巨大,但在招股書中的風險因素章節,聖貝拉仍明確提及「無法保證未來持續盈利」。

曾涉及虛假宣傳、陷入「合規風波」

  據悉,聖貝拉集團旗下月子中心的選址多為一二線城市中心地段。以聖貝拉上海寶麗嘉店舉例,該月子中心位於黃浦江畔,可以一覽上海CBD外白渡橋、黃浦江與浦東樓宇景色。

  其他月子中心也基本是一、二線城市頭部的高奢酒店。包括北京半島酒店、北京璞瑄酒店、上海外灘和成都的華爾道夫酒店、廣州和深圳的文華東方酒店、廣州瑰麗酒店、深圳萊佛士酒店、杭州柏悦酒店等。高檔的場地和高檔的服務成爲了聖貝拉的核心支柱。

  聖貝拉介紹,這里不僅能提供自主研創藝術療養,還有源自臺灣的資深產后護理團隊,能提供專業的育兒服務及一對一照顧。打開官網,可以看到包括戚薇、郎朗妻子吉娜、演員陳燃等都曾是它的忠實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聖貝拉已經不再強調護理人員持有「國際ACI母嬰護理師資格證」。此前,其曾因長期標榜這一非權威機構認證證書而公開道歉。實際上,這只是聖貝拉虛假宣傳的一角——關聯公司貝康廣禾因在京東平臺上對其供應的「月乃湯」和「乃悦」產品進行未經證實的保健功效宣稱,被主管部門認定違反相關廣告法規,罰款1萬元;使用「首家超五星、醫療專業級陪護」等存在用語失實構成虛假宣傳等。

  而在經營合規方面,聖貝拉也早有「前科」。招股書披露,在營業記錄期內,北京貝康澤恩(聖貝拉在北京的一家月子中心經營實體)因涉及無證行醫,分別受到兩項行政處罰,罰款金額分別為3000元和15萬元。

  那麼月子這個市場有多廣,值得聖貝拉堅定地做?

  在2025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一屆創新年上,聖貝拉集團董事長向華表示,過去幾年人口下滑但整個月子市場是保持25%以上的年複合增長,這是聖貝拉上市並受到持續關注的重要原因。「現在95、00后為主,60%的付費不是爺爺奶奶而是00后,這個行業就變成一個非常好的增長點,我們的IPO就是看到了這種認知差。」他説。

  不過,市場的廣闊並不意味着聖貝拉的可以毫無阻礙地發展。此前,第一家主板上市的月子服務公司「愛帝宮」已經停牌。2023年,愛帝宮的營收為5.55億港元,同比下滑18.4%,淨利潤虧損1.6億港元。

東吳證券首席分析師吳勁草曾表示,中國母嬰第三方護理的需求不斷增長,整體是一個朝陽行業,至於到底是哪一家企業能夠在其中存活下來、脫穎而出,要看具體公司的發展。而聖貝拉能成為笑到最后的月子中心「王者」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