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8 19:59
今日盤前,基石藥業發佈公告,稱與歐洲百年藥企Istituto Gentili就舒格利單抗在西歐和英國的商業化達成獨家戰略合作,有望獲得最高1.925億美元總額的付款,包括首付款、註冊與銷售里程碑付款。
消息公佈后,基石藥業今日一度漲超10%,但最終衝高回落,收盤僅上漲0.19%:2616 $基石藥業-B(02616)$
對外授權(BD)是此輪創新葯牛市行情發動機,三生製藥靠着鉅額BD,股價已經創下歷史新高! $三生製藥(01530)$
但為何到基石藥業這里,BD連1%的漲幅都沒拿到?
首先,基石藥業本次BD金額不足2億美元,遠低於其他創新葯出海項目,如三生製藥與輝瑞達成的技術授權協議包括12.5億美元的首付款及最高可達48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其次,基石藥業沒有透露首付款具體金額,而在創新葯BD項目中,首付款往往不可退還,因此最能體現藥品價值;
最后,本次BD的合作對象及產品缺乏想象力。
Istituto Gentili雖然有百年曆史,但並非上市公司,實力與輝瑞、默沙東、羅氏等公司相差甚遠。
其次,本次BD的藥品是舒格利單抗,該藥在國內獲批了5個適應症。去年五月,基石藥業和Ewopharma AG達成合作,在中歐及東歐和瑞士進行商業化,將最高獲得51.3百萬美元的首付款以及后續註冊和銷售里程碑付款。
Ewopharma AG也不是大藥企,而且給基石的BD金額只有數千萬美元。
從舒格利單抗這兩筆BD來看,這款藥算不上大藥,未來能給上市公司帶來的收入有限。
國內方面也不樂觀,基石藥業把舒格利單抗商業化權利授權給了輝瑞,公司有望獲得總額高達280百萬美元的開發及監管里程碑付款以及銷售里程碑付款,並將根據舒格利單抗在中國的淨銷售額的10%-20%中高段收取分級特許使用費,但需按慣例扣除特許權使用費。
2024年,基石藥業舒格利單抗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為人民幣28.1百萬元,按照18%的特許權使用費推算,舒格利單抗在國內的銷售額也不過1.6個億。
除了舒格利單抗,基石藥業還有2款上市產品,分別為阿伐替尼及普拉替尼:
2024年,這兩款藥的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75.1百萬元、授權費收入為人民幣204.0百萬元,合計3.79億,較2023年下滑12%。
從總收入的角度來看,基石藥業去年下半年營收下滑了24%:
作為2021年才產生收入的創新葯公司,產品剛剛上市2年就開始下滑,屬實跟創新葯公司聯繫不起來。
如果阿伐替尼及普拉替尼的潛力也就這樣,那剩下的就只有期待在研產品有沒有重磅藥物了。
從在研產品管線來看,雖然基石藥業有13款產品,但大部分處於研發早期階段,距離上市還有數年時間,此時談論,為時尚早。
臨牀進度較快的只有CS1003-305,該研究是一項國際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的III期註冊研究,旨在評估PD-1單抗nofazinlimab(CS1003)聯合侖伐替尼對比安慰劑聯合侖伐替尼一綫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HC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該研究的主要終點為總生存期(OS)。關鍵次要終點包括盲態獨立中心審閲(BICR)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客觀緩解率(ORR)。
最終分析結果顯示nofazinlimab聯合侖伐替尼對比安慰劑聯合侖伐替尼,OS呈現出明顯的臨牀獲益趨勢,儘管未達到統計學顯著性,但仍顯示出切實的患者獲益。此外,該聯合療法在PFS和ORR方面也取得有臨牀意義的改善,其數據與目前標準療法治療數據可比。並且,nofazinlimab安全性良好,與既往研究結果以及已上市的抗 PD-(L)1 抗體安全性特徵一致,未觀察到新的安全性信號。
由此來看,CS1003恐怕沒有爆款潛力。
既有產品銷售乏力、在研產品不具備想象力,截止2024年底,基石藥業賬上現金類資產只有6.7億,較此前大幅減少:
去年,基石藥業在大幅裁員的情況下,銷售及管理、研發費用達到了3.5億,這意味着基石藥業的資金壓力依然較大:
因此,基石藥業在今年4月,股價剛剛有所好轉的情況下,以2.93港幣的價格配股融資2.3億。
未來,不排除基石藥業還要配股融資,原有股東權益仍將被稀釋。
估值方面,大漲過后,基石藥業市銷率估值已達15倍:
這樣的估值不算便宜,后續要麼靠收入大幅增長消化估值,要麼靠股價大幅下跌完成。
幾年前那場創新葯泡沫,或將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