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8 16:38
(轉自:鋰電行業動態)
序幕
2025年上半年中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市場報告:產量激增60%引領全球變革,高壓實技術重塑行業格局。
動力與儲能雙輪驅動下,中國磷酸鐵鋰產業以技術創新穿越產能過剩迷霧,高壓實材料與全球化佈局正成為破局關鍵。
01 生產與銷售:產量激增與結構性增長
2025年上半年,全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量達160萬噸,相比2024年102萬噸,同比增長57%,全國磷酸鐵鋰可利用產能達532萬噸。延續了2024年的高速擴張態勢(2024年全年產量達245萬噸)。
磷酸鐵鋰一梯隊:
湖南裕能、富臨精工
磷酸鐵鋰二梯隊:
德方納米、湖北萬潤、龍蟠科技、安達科技、四川協鑫、友山科技
2025年上半年,全國磷酸鐵前驅體產量達140萬噸,相比2024年86萬噸,同比增長63%。全國磷酸鐵可利用產能達435萬噸。延續了2024年的高速擴張態勢(2024年全年產量達202萬噸)。
磷酸鐵第一梯隊:
彩客新能源、龍蟒佰利聯、銅陵納源、湖南雅城
磷酸鐵第二梯隊:
雲圖新能源、貴州恆軒、雲翔聚能、天賜材料、湖北興發、中偉股份、中核鈦白。
在動力市場小幅轉弱下,儲能搶出口需求仍支撐訂單高位運行。行業產能利用率在63%左右持穩。其中,一梯隊、二梯隊開工率較高,普遍超過80%,三四梯隊開工率不足50%,分化較為嚴重。
銷量端呈現結構性分化特徵:
動力電池領域:1-4月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150GWh,佔總裝車量81.4%,同比飆升88%,成為新能源汽車的絕對主流選擇。
儲能電池領域:Q1儲能電池出貨90GWh,同比暴漲120%,全球儲能電池中磷酸鐵鋰佔比高達92.5%。
與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增速進一步加快(2024年全年磷酸鐵鋰材料出貨246萬噸,同比增長49%),表明市場對磷酸鐵鋰材料的需求仍在擴張期。
02 市場驅動力:新能源汽車與儲能雙引擎
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超預期增長,2025年1-4月國內新能源車合格證產量達366萬輛,同比增長43%。消費端呈現兩大特徵:
混動車型佔比提升:Q1 PHEV車型銷量達114.5萬輛,佔總銷量的37.2%。
中高端車型佔比擴大:B級車及以上車型市場份額超過45%。
儲能市場雖存隱憂但仍強勁。儘管國內取消強制配儲政策及美國加徵關税導致下半年承壓(2024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口中30-40%流向美國),但Q1搶裝行情推動國內儲能電池企業排產與出貨雙高。全球能源轉型剛性需求支撐長期增長,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需求仍將達350GWh,同比增長12%。
技術創新彌合性能差距成為關鍵推力。寧德時代2024年推出的4C超充神行電池,能量密度達205Wh/kg,接近三元電池水平,徹底打破磷酸鐵鋰僅限於低端車型的固有認知。材料體系迭代推動鐵鋰電池進入高端乘用車市場。
03 行業深度變革:競爭重構與技術躍遷
企業競爭格局在高速增長中悄然生變。湖南裕能以30%市場份額保持龍頭地位,上半年產量超40萬噸;第二梯隊企業(萬潤新能、德方納米等)產量在10-15萬噸區間。TOP10企業中,安達科技、當升科技增速超200%,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顯示后發企業通過技術差異化實現突圍。
2025年上半年磷酸鐵鋰主要企業生產情況
產能擴張與訂單鎖定並行。行業在產能過剩預警下(2025年全球規劃產能超800萬噸),頭部企業通過長單綁定鞏固市場:
寧德時代與萬潤新能簽訂132萬噸磷酸鐵鋰供貨協議(2025-2030年)
比亞迪鎖定豐元股份三年產能。
楚能新能源豪擲50億元採購龍蟠科技15萬噸材料。
價格觸底回升,技術溢價初現。2025年初,磷酸鐵鋰價格結束2024年的低迷(2024年均價3.5-4萬元/噸),5月動力型優等品價格回升至3.97萬元/噸,儲能型價格維持在2.73-3萬元/噸區間。
加工費分化明顯:常規產品因產能過剩導致加工費被壓縮,而高壓實(四代)產品具備議價優勢。
全球化佈局加速。面對海外市場需求,中國企業通過技術輸出與產能出海構建新增長曲線:
龍蟠科技印尼12萬噸磷酸鐵鋰項目一期投產(2025年1月出貨)
德方納米在西班牙合資建設電池材料工廠。
萬華化學投資168億元建設海外新一代電池材料產業園。
04 挑戰與風險:產能過剩與技術替代
產能利用率低位運行,行業面臨結構性過剩。儘管產量增長迅猛,但2024年行業平均開工率僅55%,2025年預計維持在50%左右。
在整體產能充裕背景下,頭部一、二梯隊企業憑藉技術和客户優勢維持70%以上開工率,而中小廠商則陷入產能閒置困境。
替代技術威脅顯現:
鈉離子電池:在中低端儲能市場加速滲透,成本優勢對低端磷酸鐵鋰形成擠壓。
磷酸錳鐵鋰(LMFP):能量密度提升15-20%,但受限於錳溶出、循環壽命等技術瓶頸,目前仍需與三元材料摻混使用,頭部企業集中度高達88%。
政策波動加劇市場不確定性。美國對中國鋰電池徵收新關税直接影響儲能出口,而國內取消強制配儲政策導致長期裝機預期下調。疊加歐洲《新電池法案》等貿易壁壘,企業出海成本顯著增加。
05 未來展望:技術高端化與全球佈局
高壓實材料將成為競爭核心。2025年Q1四代高壓實磷酸鐵鋰(壓實密度>2.6g/cc)出貨佔比已較2024年翻倍,預計全年佔比將達15%。市場主流已完成從二代產品向三代的過渡(三代佔比64%),技術迭代速度遠超預期。
企業出海進入產能落地階段。海外磷酸鐵鋰產量將從2024年Q4的試產爬坡,提升至2025年2萬噸以上,2028年有望達7.8萬噸。歐洲車企的電池戰略轉型提供巨大市場空間:
大眾宣佈2026年起MEB平臺全面採用磷酸鐵鋰電池
寶馬、Stellantis等主流車企明確導入鐵鋰方案
行業整合與分層不可避免。
在產能整體過剩背景下(2025年規劃產能對應理論產量超600GWh電池),擁有四代高壓實技術、綁定國際客户的企業將佔據70%以上的有效市場份額,缺乏技術差異化的中小廠商面臨淘汰風險。
2025年上半年中國磷酸鐵鋰核心指標與2024年對比
中國磷酸鐵鋰產業正站在從「量」的擴張向「質」的突圍關鍵轉折點。2025年高壓實技術將重塑行業競爭壁壘,四代材料佔比的快速提升,使得技術領先企業進一步拉開差距。
海外產能佈局從藍圖走向現實,歐洲車企的全面轉向為中國企業提供千億級增量市場。未來屬於能將高壓實技術優勢與全球化供應鏈深度融合的企業——它們不僅主導國內市場洗牌,更將代表中國在全球新能源材料競爭中贏得話語權。
當西班牙工廠的機械臂開始組裝第一塊磷酸鐵鋰正極,當印尼基地的萬噸級貨輪駛向舊金山港灣,中國鋰電材料的全球化故事纔剛剛寫下序章。
![]()
大會時間:2025年9月21-23日(21日報到)
大會地點:中國•常州
申請報告:許玲 135-222-52485(同微信)
支持單位:徵集中......
協辦單位:徵集中......
展商單位:徵集中......
其它贊助:大會總冠名、分會場冠名、晚宴贊助冠名、手提袋、椅背、胸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