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8 13:42
轉自:中國環境網
北京市密雲區是首都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和生態涵養區,確保密雲水庫水質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密雲區始終將水源保護作為重要責任,出臺了一系列方案,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密雲水庫水質長期穩定在國家Ⅱ類標準,樹立起了淨水、淨氣、淨土的綠色典範。
黑山寺村位於密雲水庫下游,曾獲「北京最美鄉村」稱號。然而,隨着民宿產業的發展,村內污水處理等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為解決鄉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2019年,北京市第024號科技小院在此成立,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專家團隊牽頭,以污水處理為切入點開展了一系列水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商務部合作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支持下,專家團隊創新構建了「林藥」「林菇」「林雞」等複合生態模式,推動了單一農業經濟向多層次林下經濟轉型;開展農林廢棄物再生利用,通過將板栗殼、蘑菇渣等農林廢棄物轉化為肥料后直接還田,建立起資源循環利用體系,為環密雲水庫的5個鎮43個村打造了可複製、可推廣、可落地的治污模式,實現了保護與發展雙贏。
技術創新是築牢環密雲水庫村鎮水源防線的重要舉措。科技小院專家們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篩選出了適應性強的濕地植物蘆葦用於廣泛種植,研發了以板栗殼生物炭為主要淨化材料的污水淨化工藝。黑山寺村建成日處理量15噸的生活污水人工濕地淨水示範工程,大幅削弱了水污染物負荷,出水穩定達到北京市有關標準,且運行成本優勢明顯;升級了坡耕地面源污染監測系統,研發了「桑樹+野牛草」「黃芩+野牛草」等高效防控模式,顯著提升了水土保持能力,提高了經濟效益;研發了智能堆肥裝備及農林有機廢棄物微環境調控快速腐解技術,聯合多家企業和農場建設示範工程,使農業廢棄物處理及綜合利用率達到70%—95%;集成了林藥固土保水固碳等技術,建成了「林藥」「林菌」等林下經濟示範點。
通過實施有效舉措,水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的成效日益彰顯。黑山寺村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污水達標處理,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善。知識技能培訓和科普宣傳活動的開展,提高了當地居民的就業技能與生態環境保護參與度,增強了居民的職業發展動力,帶動了綠色有機農業與生態旅遊的發展。黑山寺村獲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示範村」「北京市美麗休閒鄉村」等稱號,成功打造了技術、設備、模式集成的面源污染防治樣板,產生了示範帶動作用。密雲區科技創新賦能生態治理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為首都水源涵養區探索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創新路徑。
作者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