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袁奎「低調」空降宜賓銀行任副行長!「一正四副」行長格局漸顯

2025-07-08 11:54

(轉自:機構之家)

背靠五糧液和當地政府的宜賓市商業銀行(以下簡稱「宜賓銀行」,2596.HK),今年以來「動作頻頻」:不僅成功實現港股上市打破多年銀行IPO「沉寂」,而且在此后即不久歷經行長變局,包括原行長楊興旺突發辭任,后續女將蔣琳替補。當下,宜賓銀行再迎管理層新變局,機構之家梳理發現:7月7日,宜賓銀行核心高管再落一子——袁奎副行長任職資格已於當日獲監管覈准,從而正式踏入該行經營管理之列。

圖片系四川金融監管局批覆袁奎宜賓銀行副行長任職資格  資料來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

圖片系四川金融監管局批覆袁奎宜賓銀行副行長任職資格  資料來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

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官網,四川金融監管局批覆已批覆袁奎宜賓銀行副行長任職資格(川金監復〔2025〕156號)。與此同時,監管要求袁奎於3個月內到任,銀行將任職信息及時同步至當地監管。

副行長袁奎入局顯神祕,宜賓銀行「一正四副」行長架構初現

儘管如此,袁奎入場宜賓銀行仍然讓市場感到一些「錯愕」,主要原因在於還並未在官網公告聘任其為副行長。作為高級管理人員,銀行對其及時通告應在正常程序之中。

以行業通常操作來看,例如,上海銀行擬任董事長顧建忠曾於今年4月11日被上海市委組織部推薦,4月22日該行即內部召開會議宣佈其為黨委書記,5月16日董事會決議選舉其為董事長,目前待監管審批。這一流程體現了金融系統高管任命的典型模式之一,即「政府推薦→內部決策→監管覈准→正式履職」。

袁奎的任職流程卻有所不同:在今年2月的一則宜賓市人民政府的公告中(宜府人〔2025〕4號),則向外界披露袁奎任職的通知。根據市政府六屆62次常務會議決定,推薦袁奎為宜賓銀行副行長,並要求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等有關規定辦理。

然而,梳理宜賓銀行官網發現:並未見袁奎的委任公告。今年以來,該行僅公告委任蔣琳為行長,以及股東董事章欣、黃崇穎等。考慮到袁奎簡歷也未公開,因此袁奎當下雖為新任副行長,似乎仍保持着神祕感,可謂是在監管覈准之后「低調入場」。

圖片分別系宜賓市人民政府推薦袁奎為副行長、今年以來宜賓銀行官網公告委任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具備五糧液背景,背靠當地政府的區域銀行,當地政府決策對宜賓銀行人事變動影響深遠。在股權控制力方面:截止4月24日,該行第二至第四大股東分別為宜賓市財政局、宜賓市翠屏區財政局、宜賓市南溪區財政局,合計持股佔比近50%;與此同時,第一大股東五糧液集團,背后實際控制人為市國資委。在人事變動方面:例如行長蔣琳曾在2023年9月被宜賓市人民政府提名免去宜賓五糧液公司副總經理,推薦為宜賓銀行副行長;僅半年之后又被當地政府提名免去該行副行長職務,僅擔任黨委書記,直到今年6月再獲宜賓銀行聘任,並被拔擢至行長一職。

圖片系宜賓銀行前十大股東情況

資料來源:wind

隨着此次袁奎的副行長任職資格獲批,宜賓銀行的核心高管團隊再次擴充,形成以董事長薛峰為領導,「一正四副「行長格局,包括行長蔣琳(任職資格未獲批),副行長龔玉池、梁幼濤、朱博、袁奎。此外,核心高管還包括首席信息官唐旭東,董事會祕書唐粼等。

上市半年,宜賓銀行股價「平穩波動」

與此同時,作為銀行股上市的「希望」,宜賓銀行在港股上市也成為市場關注。該行於今年1月正式登陸港股市場,打破了自2022年蘭州銀行上市以來銀行股IPO始終未有突破的尷尬局面。儘管此次是通過H股上市融資,A股方面仍處於等待期,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銀行在資本市場的復甦,從而成為其他擬上市同業的參考。

宜賓銀行上市以來,股價雖然呈現波動,但整體表現穩健,基本上維持在2.50元/股至2.70元/股區間波動。截止昨日收盤,為2.61港元/股,高於2.59港元/股的發行價。

圖片系宜賓銀行上市以來股價表現

資料來源:wind

不過,這樣的表現似乎與當下銀行股如火如荼的表現相脱節(同期HK銀行指數上漲31.6%),體現市場資金對該行未來展望的謹慎態度。

這背后的人事波動,以及經營承壓,或是主因。

從人事變動來看,在該行僅上市3個月,資深老將、行長楊興旺「因個人身體原因」辭任,該行一度陷入「無行長」狀態。宜賓銀行在公告中並未對楊興旺致謝,這一定程度上引發市場遐想與擔憂。

從經營業績來看,宜賓銀行上市后公佈的財報顯示,2024年其營業收入僅微增0.5%至21.8億,而在過去的2021年至2023年,該行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8.0%、15.2%和16.2%;與此同時,截止2024年末逾期貸款佔比高達2.3%,較上年1.7%的水平進一步提升。

圖片系近期HK銀行指數表現

資料來源:wind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