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8 07:24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7月8日電 2025年以來,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兩家頭部乳製品企業均大額回購股份,回購金額均超1.5億元人民幣。
研究顯示,申萬乳品行業中A、H股上市公司共有28家。2024年,受供給過剩、需求走弱等因素影響,乳製品行業業績整體承壓。超半數公司2024年營利雙降,包括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皇氏集團等公司。
7家乳製品公司2024年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包括中國飛鶴、貝因美、澳優等奶粉板塊公司。
從披露2025年一季報的乳製品公司財務表現來看,多數企業業績仍未出現明顯回暖。
現代牧業、莊園牧場等9家公司2024年虧損
統計顯示,2024年營收超百億元的乳製品企業有9家,營收佔比達整體的八成以上。
營收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為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2024年全年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157.8億元、886.75億元和242.78億元,營收同比均下滑超過8%。
根據伊利股份2024年年報,受產品銷量減少、銷售價格下降影響,公司營收同比下降幅度為8.24%。2025年一季度,伊利股份增收不增利,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7.71%至48.74億元。
受乳製品行業供需不平衡、消費需求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蒙牛乳業2024年實現收入886.75億元,同比下滑10.1%。其中,公司液態奶板塊收入為730.66億元,同比下跌10.97%。
盈利方面,伊利股份、中國旺旺、中國飛鶴2024年歸母淨利潤位居前三,均超過30億元。
9家公司2024年出現虧損,佔比超三成,包括現代牧業、莊園牧場、西部牧業等上游牧場公司。其中,現代牧業2024年虧損額居首,達到14.17億元。6月22日,現代牧業發佈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集團將錄得淨虧損介乎8億元至10億元。公司稱,期內國內原料奶市場售價處於低位運行,較2024年同期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中國飛鶴、貝因美等7家公司營利雙增
增速方面,19家乳製品上市公司2024年營業收入出現下滑,佔比超六成。其中,15家公司營利雙降,包括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皇氏集團等公司。
2024年,光明乳業總營收同比減少8.33%至242.78億元,歸母淨利潤減少25.36%至7.22億元。其中,公司2024年牧業產品收入同比下滑超四成。2025年一季度,光明乳業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繼續出現下滑。
另一方面,7家乳製品公司2024年營收、歸母淨利潤均同比增長,包括中國飛鶴、貝因美、澳優等奶粉板塊公司。
財報顯示,2024年貝因美實現營業收入27.73億元,同比增長9.7%;實現歸母淨利潤1.03億元,同比增長116.92%。2025年一季度,貝因美再次維持業績增長,營收同比增長1.01%,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超過90%。
蒙牛乳業、伊利股份等多家公司實施回購
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多家乳製品企業年內披露或實施回購計劃。
2024年8月,蒙牛乳業公告股份購回計劃,公司於未來十二個月內根據市場情況購回本公司股份,購回價值最高達20億港元。預期股份購回計劃將提高每股股份盈利。
截至2025年7月2日,蒙牛乳業已累計回購2882.4萬股,耗資4.54億港元,期間回購最高價為19.9港元/股,回購最低價為12.24港元/股。其中,蒙牛乳業年內回購金額超1.9億港元。
2025年5月20日,伊利股份發佈股份回購實施結果暨股份變動的公告。2025年5月19日,公司完成回購,已實際回購公司股份約4054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6368%,回購最高價格30.01元/股,回購最低價格21.57元/股,回購均價24.84元/股,使用資金總額約10.07億元。其中,公司年內回購額超過2億元。
2025年4月,貝因美披露回購方案,公司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A股股票,用於公司未來實施的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本次回購金額不超過3億元(含),不低於1.5億元(含)。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暫未回購股份。
【讀財報】是由新華財經與麪包財經共同打造的一檔以上市公司財報解讀為主要內容的欄目。新華財經是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內容全面覆蓋全球股市、匯市和債市等金融市場,提供權威、專業、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