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養老社區毛利率不足20%,互聯網居家養老業務增長4倍

2025-07-08 07:3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摘要:當前,企業毛利率顯著下滑,部分還面臨入住率下降、虧損等困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互聯網居家養老憑藉便捷性與成本優勢快速擴張,規模效應逐步凸顯。

觀點指數 在6月18日觀點指數研究院發佈的《「適老」消費丨2025年二季度康養發展報告》中,我們發現,當前養老社區行業面臨成本上升、競爭加劇等壓力,部分機構毛利率呈持續下滑,而互聯網居家養老企業的規模逐步顯現。

據泰康之家年報數據顯示,其醫養康寧板塊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別為31.0%、22.3%、12.3%,三年間顯著下降。從成本構成來看,日常運營中的人力成本、服務成本持續增加,不斷壓縮利潤空間;養老社區因適老化改造、特殊護理服務等需求產生額外資金投入;旗下醫院在醫療設備採購、醫護人員薪酬發放、藥品及耗材採購等環節的支出,推高了整體的運營成本。

企業經營方面,復星集團醫療健康服務實現76.47億元的營收,但毛利率僅為22.71%,儘管較前期有所增長,但仍處於平均水平。興業控股大健康養老業務營收2.03億港幣,養老牀位增加26.5%並實現扭虧為盈,經營利潤達0.096億,增長188%,不過其養老社區入住率僅為76.8%,下降變動3.2%,市場競爭力有待提升。

愛儂養老是以居家養老服務為主業的上市企業,2024年實現營收4844萬元,受市場競爭激烈和人力成本上升影響,毛利率不足20%。朗高養老深耕醫養結合領域,診療護理服務佔比43.5%,但2024年仍虧損2100萬元。雅高養老康養園區諮詢服務毛利率雖維持在46.5%的較高水平,但也面臨市場環境變化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

數據來源:上市企業財務報告,觀點指數整理

數據來源:上市企業財務報告,觀點指數整理

相較於傳統養老社區的發展模式,互聯網居家養老憑藉服務便捷、成本可控等特點實現快速擴張,規模效應逐步顯現。平安健康財報顯示,該企業實現營收48.1億元,調整后淨利潤1.58億元,其中居家養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13.5%,並通過線上線下服務融合,滿足老年羣體的多樣化養老需求。

京東健康披露的數據顯示,其總收入582億元,淨利潤47.9億元,醫療服務板塊表現較好。5月13日啟動的京東護士到家「領航者計劃」,針對老年人、術后康復人羣、重症卧牀患者等羣體,提供專業上門護理服務,並開展「家庭病房與安寧療護」服務合作,打造線上醫療服務平臺,推動醫療服務向便捷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熙康雲醫院公司全年收入5.01億元,其中居家護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7.7%。該公司互聯網醫療服務覆蓋494.4萬人次,在線問診量達24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0.8%和49.3%。公司推出的AI智能服務助手「浙小護」、「熙小護」顯著提升服務效率,帶動居家護理服務量達33.2萬人次(同比增長114.9%),護理資訊服務覆蓋32.4萬人次(同比增長64%)。

近期,醫療康養行業融資市場活躍度提升,多個細分領域頻繁發生B輪融資事件,如新航智創完成3000萬元融資,資金主要用於智能醫療設備研發、健康數據中臺優化及區域醫療服務網絡拓展,助力基層醫療機構實現遠程診斷與慢病管理數字化。

互聯網陪診平臺院小陪獲得1000萬元資金,計劃對智能匹配系統進行升級,並深化與醫療機構合作,並推出AI智能提醒、健康檔案管理等功能。此外,愛連健康融資后持續拓展「養老到家」服務,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構建居家養老生態。

專業機構預測數據顯示,中國AI健康管理市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27年預計增至2.59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20%。細分領域方面,醫療諮詢服務、消費者健康服務、健康解決方案及慢病管理的AI滲透率預計分別達到25%、75%、25%及5.3%,市場發展空間持續拓寬。

在互聯網醫療領域,京東健康、平安健康、騰訊健康等頭部企業紛紛發力。京東健康與諾和諾德合作推進慢病管理數字化,基於醫療大數據與AI輔助診療系統,構建「預防-診療-管理」全周期服務體系。同時配套線上問診、藥品配送等服務,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的線上化延伸。

觀點指數認為,這場以推理AI科技為核心的變革,正悄然重塑養老與健康管理的產業形態,為老齡化社會打造更具韌性的健康保障體系。

本文節選自《「適老」消費丨2025年二季度康養發展報告

(轉自:觀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