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8 00: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6月30日,一則核數師「非標報」引爆香江。
香港大佬楊受成旗下英皇國際166億港元銀行借貸逾期,德勤對其持續經營能力亮出紅燈,「可能對其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問」。
英皇也是香港大集團,業務涵蓋地產、電影及娛樂、酒店、鍾錶珠寶、金融、媒體等等,地產業務也就是在上市平臺英皇國際(163.HK)里面。
利空消息迅速引發市場劇烈反應,投資者用腳投票。
英皇國際股價當日一度暴跌超15%,儘管尾盤跌幅收窄至11.76%,但市值已縮水至僅11.58 億港元,這一數字甚至不足其債務總額的零頭。
更具連鎖效應的是英皇繫個股的集體重挫。
截至港股收盤,英皇鍾錶珠寶跌8.33%,英皇娛樂酒店跌5.26%,英皇資本暴跌18.18%,英皇文化產業,跌幅亦達 14.89%,整個資本版圖在市場的寒意中震盪不已。
166億港元銀行借貸已逾期
前幾日晚間,英皇國際公佈了2024/2025年度全年業績公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公告數據顯示,該年度英皇國際持續經營業務總收入13.76億港元,同比增長41.5%,但年度虧損由上年的20.28億港元擴至48.4億港元,虧損擴大138%;股東應占虧損47.43億港元,同比擴大131.7%。
上個財年,英皇國際股東應占虧損為20.46億港元,也就是説,這兩年內股東們虧了67.89億港。
值得注意的是,英皇國際的這份全年業績公告被核數師德勤發出非標準報告:不就集團綜合財務報表發表意見。
對此,德勤迴應,英皇國際上財年錄得虧損48.4億港元,截至3月底,賬面共計166億港元的銀行借貸已逾期,或已違反貸款協議的若干條款。銀行可能要求其立即償還銀行借貸。因此,上述銀行借貸已於3月底分類為流動負債。德勤稱,事件可能會對集團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疑問,故對其業績不發表意見。
關於公司虧損的原因,英皇國際在財報中指出,主要是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虧損,虧損達15.41億港元。同時,公司還面對經營壓力,香港商業租賃及寫字樓需求持續放緩,導致商業樓宇空置率高企。並且,集團預計未來零售及寫字樓租賃業務仍將面臨挑戰。
不過,英皇也在其業績公告中提及,集團正與銀行協商財務重組,以就計劃達成一致,並密切監察其進展,有信心按照財務重組的時間表,通過出售投資物業籌備充足資金。
擬拋售地產項目回籠資金
英皇表示,公司將於未來12個月通過出售物業及投資物業的租金,持續加強流動資金及經營現金流量,並通過多種渠道管控行政及經營成本。
楊受成也拆借自家腰包,購置英皇國際的資產。2023年共斥資30.8億港元,買下屯門的Lane Up商廈、北角的建威坊商場。去年,又購入中環公寓大廈,銅鑼灣、尖沙咀、屯門15項非核心物業,和跑馬地One Jardine's Lookout雙套大宅,花費近19億港元。
事實上,英皇國際的投資物業規模十分可觀。英皇雖然起源於鍾錶零售業務,但現在已經是綜合性集團。其經營範圍包括地產、金融、鍾錶珠寶、娛樂文化、酒店、數碼媒體和家俬等。
其中,英皇特別鍾愛地產業務的投資。從1990年正式成立后,英皇就不斷擴展業務,善用商機,積極擴大位於內地、香港、澳門以至海外的物業組合。
早在本世紀初期,英皇就抓住了澳門旅遊及博彩業的發展機遇,收購了當地優質物業。同時期,英皇還在北京開拓房地產業務。
此外,英皇一向積極購入黃金購物區的零售空間,這些資產多在香港銅鑼灣羅素街。羅素街是全球最受歡迎購物街之一,英皇集團在此持有多個地鋪及整幢物業,租金收入比較穩定。
綜上,目前看來,英皇集團在財務重組過程中,比較可能出售的物業資產就是一些香港地區的商業樓宇和酒店資產,內地一線城市的部分商業地產和高端住宅開發項目,或者部分海外投資物業。
這些資產的出售或許可以助力英皇集團快速回籠資金,恢復市場信心。同時,如果處理得當,也可能進一步優化英皇的資產結構,提高其資產的流動性和運營效率。
(轉自:中國地產基金百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