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7 17:53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日前,欣旺達發佈公告,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股票,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欣旺達表示,推進此次港股IPO目的是加快公司國際化戰略佈局,提升綜合實力和全球影響力。
然而,作為消費電池起家的欣旺達,雖然動力電池業務規模快速增長,但動儲電池產品的售價半年驟降30%,毛利率下滑明顯,並顯著低於可比公司。
更讓人擔憂的是,公司大客户之一理想汽車6月銷量出現了大幅下滑,向東風、吉利等其它重要整車客户供應的電池,也沒有對應的爆款車型。
2018年以來,欣旺達通過多輪定增和可轉債發行進行融資擴產。然而,由於連續多年失血,公司資金鍊仍然十分緊張。
2023年,欣旺達曾計劃分拆欣旺達動力在創業板上市,此后因標的持續虧損,該計劃擱淺至今。同年,欣旺達還籌劃了新一輪定增,擬融資48億繼續擴產和補流,不過僅幾個月后就以失敗告終。
多重壓力之下,欣旺達轉戰港股尋求融資,能否得到市場認可前景未卜。
動儲電池售價半年大跌30% 重要客户理想銷量驟降
欣旺達成立於1997年,以消費類電池和鋰電池模組業務起家,2011年在創業板上市,此后逐步將主業拓展電動汽車類電池和儲能系統類電池。
2024年,公司消費類電池、電動汽車類電池和儲能系統類營收佔比分別為54.27%、27.02%、3.37%,其他業務佔比15.33%。
從業務佔比來看,目前消費類電池仍是欣旺達的最大業務板塊,也是該公司重要的現金流來源;而動力電池業務則是市場最為關注的方向。
2024年,欣旺達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25.29GWh,同比增長116.89%,對應板塊收入151.39億元,同比增長40.24%。
然而,欣旺達的盈利能力不僅未隨動力電池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而改善,反而還在下滑。數據顯示,2024年,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板塊毛利率僅8.80%,同比下降2.42個百分點,相比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維權)等可比上市公司明顯偏低。
此外,2024年億緯鋰能動力電池出貨量30.29GWh,收入191.67億元,佔總營收39.4%;國軒高科出貨量63GWh,收入256.48 億元,佔總營收72%。相比之下,欣旺達的出貨量和對應收入也都偏低。
出貨量增長未能降低成本,與公司產品售價下滑有直接關聯。據券商統計顯示,2024年欣旺達動儲電池單價降至0.6元/Wh左右,其中上半年單價約0.74元/Wh,下半年單價約0.53元/Wh,下半年均價相比上半年跌幅高達30%。
今年一季度,欣旺達裝機量排名維持第七,但市場份額下降0.5個百分點。公司裝機量主要來源於乘用車,佔比為99.7%,由於理想汽車是主要客户,PHEV乘用車裝機量佔比達45.0%。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日前披露的最新銷售數據,理想汽車6月銷量36279台,同比下降24.1%,環比下降11.2%,意外逆勢大幅滑坡。
除了理想外,欣旺達向東風、吉利等其它重要整車客户供應的電池,也沒有對應的爆款車型,下半年動力電池出貨量或面臨量價雙重壓力。
資金常年入不敷出 拆分上市、定增融資先后擱淺
2018年以來,隨着新能源汽車浪潮的到來,欣旺達開始了多輪定增和可轉債發行進行融資擴產。
2018年3月和2021年11月,欣旺達先后兩次定增,分別融資25.5億和39.2億,用於消費類和動力類鋰電的擴產,並補充流動資金。
2020年7月,公司還發行可轉債,融資11.2億,用於消費類鋰離子電芯擴產,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由於連續多年「失血」,欣旺達資金鍊一直十分緊張。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現金仍低於同期有息負債,只能拓展其他渠道以提升融資能力。
2023年7月,欣旺達宣佈擬將旗下欣旺達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欣旺達動力」)分拆至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彼時欣旺達動力估值高達355.6億元。
然而,2020年至2023年,欣旺達動力分別虧損7.1億元、10.6億元、10.9億元和15.6億元。2024年雖未披露具體數據,但考慮到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盈利能力繼續惡化,欣旺達動力仍處於大額虧損中。
根據去年修訂的《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一套上市標準要求,擬上市企業最近兩年淨利潤指標由此前5000萬元提高至1億元,且要求最近一年淨利潤不低於6000萬元。按此要求,欣旺達動力短時間顯然難以登陸創業板。
2023年3月,欣旺達還啟動了48億元的定增融資計劃,擬投向SiP系統封測項目、高性能消費類圓柱鋰離子電池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不過,僅僅幾個月后,該定增事項就以撤回告終。
隨着赴港進程啟動,欣旺達的資本局進入新階段。然而,面對日益加劇的行業競爭、持續虧損的動力電池業務,以及不斷攀升的財務壓力,港股IPO能否成行,尚有待市場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