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愛建證券-汽車行業周報:小鵬G7引領高算力,智能汽車加速發展-250707

2025-07-07 14:47

(轉自:研報虎)

投資要點:

  本周汽車板塊漲跌幅+0.1%。本周A股申萬汽車行業板塊報收6,947.9點,漲跌幅+0.1%,板塊排名25/31,同期滬深300指數報收3982.2點,漲跌幅+1.5%。本周申萬汽車二級行業子板塊漲跌幅由高到低依次為:摩托車及其他+5.1%,商用車+1.5%,汽車服務+1.1%,乘用車+0.4%,汽車零部件-0.7%。

濤濤車業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盈利高增速,本周領漲。本周A股申萬汽車行業漲幅前5個股依次為:濤濤車業+29.8%,湖南天雁+21.0%,正裕工業+18.3%,德邁仕+16.6%,永安行+14.9%。港股申萬汽車行業本周漲幅前5個股依次為:汽車街+9.7%,敏實集團+7.7%,長城汽車+6.5%,德昌電機控股+5.2%,浙江世寶+4.2%。其中,濤濤車業於6月30日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5H1歸母淨利3.1~3.6億元,同比+70.3%~+97.8%。

  新勢力銷量短期受定價策略影響,長期受智能化產品力影響。部分高關注度新勢力品牌6月銷量:鴻蒙智行5.3萬輛,同比+14.3%,其中問界品牌4.5萬輛,同比+4.6%;零跑汽車4.8萬輛,同比+138.6%;理想汽車3.6萬輛,同比-24.1%;小鵬汽車3.5萬輛,同比+224.4%;小米汽車約2.5萬輛,環比-10.7%,含YU7新車上市對在銷車型SU7的暫時性壓制因素;蔚來汽車2.5萬輛(含樂道+螢火蟲),同比+17.5%,其中蔚來品牌1.5萬輛,同比-31.2%。而從1-6月累計銷量看2025年目標銷量完成率:小鵬汽車56.3%,零跑汽車44.3%,小米汽車42.9%,理想汽車31.9%,蔚來汽車25.9%,鴻蒙智行約20.0%。定價策略或為當前新勢力銷量表現的核心影響因素,而隨着智能化深度發展,單車高算力及由此帶來的智能化差異體驗構築的智能汽車產品力或將逐漸成為更重要的影響因素。

  以高算力打造強產品力,G7銷量前景樂觀,小鵬汽車單車ASP或快速提升。7月3日小鵬G7正式上市,9分鍾內大定突破1萬台,初具爆款潛質,以下三點值得關注:1)價格策略:指導價為19.58萬元至22.58萬元,較預售價最高下調4萬元;2)算力突破:高配車型搭載3顆自研圖靈AI芯片,整車算力達2250TOPS,智能座艙專屬算力達800+TOPS,支持車端部署大模型;3)華為合作:聯合華為開發「追光全景AR-HUD」,實現AR車道級導航及全場景安全輔助。G7以大算力為基礎打造的智能化產品力,或能建立一定的用户體驗差異壁壘,而當前較為樂觀的銷售前景若能逐步兑現,將有助於小鵬汽車單車ASP的快速提升,進而我們看好小鵬汽車25Q4扭虧目標的實現。

京東入局,看好無人物流車加速發展。7月2日,在第十七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上,京東物流首次發佈了其自研的無人輕卡產品——京東物流VAN。這款無人輕卡擁有24立方米的載貨空間,具備最高400公里的滿載續航能力及L4級別公開道路自動駕駛能力。預計京東的加入將加速無人物流車商業模式閉環落地。

  大而美法案不改汽車智能化加速發展的長期趨勢。7月4日美國大而美法案正式簽署生效,涉及新能源車核心政策調整:1)終止税收抵免:7500美元新車聯邦税收抵免和4000美元二手車抵免將在9月30日正式終止;2)新增註冊費:對電動/混動車徵收250/100美元註冊費;3)凍結用於建設全美50萬個充電樁的聯邦資金等。特斯拉北美銷量短期或受法案影響,但高階智駕的發展進程將是中長期維度更重要的影響因素。電動化提升整車基礎性能和電氣網絡,使汽車成為智能化的合格載體,而智能化將以高階智駕為前提,聯合智能座艙一起定義出差異性的用户體驗。智能汽車的用户體驗壁壘和高階智駕帶來的無人駕駛新商業模式前景將成為政策以外,智能汽車加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投資建議:乘用車:看好頭部智能汽車品牌產品力加速突破,建立用户體驗差異壁壘,特定價格區段頭部集中的行業格局或加速形成,建議關注【小米集團、小鵬汽車】;零部件:1)看好由單一零部件供應商向智能化核心部件系統集成商加速轉變的自主供應鏈崛起,建議關注【保隆科技】;2)看好具備消費屬性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增量配件伴隨爆款車型放量,建議關注【華陽集團金博股份日久光電】;其他:1)看好智能汽車加速發展帶來測試檢測需求擴容,建議關注【中國汽研】;2)看好特斯拉引領自動駕駛商業運營加速落地,建議關注【小馬智行、文遠知行】。

  風險提示:技術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政策支持不及預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