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7 11:31
(轉自:勢銀能鏈)
添加文末微信,加綠氫羣
2025 年,陰離子交換膜(AEM)制氫技術正處於商業化突破與規模化應用的關鍵轉折期。上半年,AEM(陰離子交換膜)產業呈現出技術創新與商業化落地雙輪驅動的鮮明特徵。在產品及技術迭代方面,企業圍繞核心材料與電解槽設備突破形成密集創新矩陣。產業鏈方面,呈現 「材料量產 + 組件協同」 特徵。
商業化進程則以訂單規模化與應用場景多元化為標誌。多企拿下兆瓦級訂單,並陸續成功交付。同時,AEM制氫應用場景已涉及鋼鐵冶金、低碳建築等領域,助力氫能從能源生產向工業、建築等終端場景滲透。
以下是勢銀(TrendBank)統計的2025年H1 AEM制氫產業動態詳情——
新品發佈及技術突破
6月10日,北京綠波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發佈了100%自主研發的2兆瓦AEM制氫電解槽。該產品採用獨創的非金屬複合雙極板,從根本上解決了電解槽流道的腐蝕問題,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非金屬複合雙極板基本杜絕了旁路電流,大幅度提高了電解槽的電流效率,即使在低負荷下仍能保持電流效率>90%;採用了獨創的非金屬複合墊片,使密封壓緊力在電解槽各級板之間得到有效的傳遞,保證密封效果提高了電解槽的安全性。
5月27日,安徽聚石氫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聚石氫友)在原先高性能陰離子交換膜(AEMemr®)的基礎上,再次實現了AEMWE中催化層離聚物(AEMemr®-PAI-1-5E)的關鍵技術突破,並且從單體設計合成、到聚合生產工藝均擁有自主產權。
5月,億緯氫能官微消息稱公司膜材料完成升級,新一代W-75T AEM相比 W-75,1A/cm²電流密度下槽壓降低70mV。同時,開發出AEM膜材壽命預測方法,構建測試驗證平臺確保產品可靠。
3月26日,億緯氫能重磅推出兆瓦級AEM單槽新品,該產品採用了三大創新技術:一體化流場設計,能夠同時提高效率與設備壽命;新一代電極技術,電流密度可達20%;小室結構創新,實現體積縮量30%。
3月26日,大陸制氫在2025國際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展覽會上展出其最新研製的10標方AEM電解槽產品及其應用解決方案。該產品通過自主隔膜研發,使用非貴金屬電極材料,輕量化極框設計,顯著提升了電流密度與能源轉化效率,可在風光電波動場景下保持高穩定性運行,為后續規模綠氫生產提供了可靠解決方案。大陸制氫一直以來都是主攻鹼性電解槽市場,這也是其首次對外發布AEM電解槽產品。
3月26日,氫輝能源發佈了BriLyzer® AEM電解槽新品。該產品基於氫輝能源在PEM電解槽領域的堆疊工藝和工程化經驗打造而成,採用模塊化集成設計,支持快速堆疊擴展。依託核心團隊在材料研發與量產工藝的深厚積累,該產品搭載全自主產權技術——從自研專利聚合物設計到陰離子交換膜研發與規模化製備,再到獨有的電極設計,實現關鍵材料100%國產化。
3月24日,宿遷綠能氫創科技有限公司發佈1MW AEM 單堆電解槽產品。該產品具備寬泛的運行溫度範圍,可在 4℃低温環境下瞬時啟動,30秒內冷啟動出氫,並能適配波動電源,實現綠氫與綠電的動態匹配。該產品採用了大幅寬陰離子交換膜生產技術、輕質化流道框生產工藝、全自動卡扣式裝配等多項自主核心技術。
3月12日消息,雲帆氫能與眾山精密聯合推出新一代的J032-PEM微型電解水雙極板組件,P032-AEM微型電解水雙極板組件。該新品引入衝壓技術,延續了板網氈一體化的集成工藝與陰極多孔碳板技術,實現了25cm2有效面積,3A/cm2的超高電密,產品覆蓋0.1-1Nm3/h。
該產品通過採用精密衝壓和板網氈一體化集成技術,實現了50%的原材料節省,減少30%的加工時間和90%的貴金屬鍍層,使得PEM與AEM電解槽成本進一步降低。
2月底,江蘇氫港攜手新西蘭子公司H2PORT ENERGY CO. LTD,聯合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Aaron Marshall教授共同研發的10KW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槽 (AEMWE) 正式亮相。該產品利用創新催化劑和優化電解工藝,實現低能耗(4.3KWh/Nm3)高效製備氫氣;設計先進的電解槽結構,保證長期穩定運行和低維護成本;採用低成本、大幅降低制氫成本,為商業化應用鋪平道路。
1月15日,莒納科技在成都重磅發佈JE系列AEM制氫電極新品。該電極適用於弱鹼環境,具有高活性、低成本等優點,採用CCS方式,陰陽極催化劑具有高的催化活性,性能實現>3.0A/cm²@2V@60℃,小室工作電壓1.7V下,實現1.0A/cm²@60℃。
訂單簽約及交付
6月24日穩石氫能官微消息,該公司成功斬獲「60兆瓦電解水制氫綜合設備項目」訂單。
5月14日消息,卧龍英耐德首臺國產兆瓦級 AEM 制氫設備正式交付海外。該產品系統壽命可達8萬小時,電流密度高達 8000A/m²。
1月24日,清能股份與天津眾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榮程集團旗下子公司)簽署了首套5MW AEM系統訂單,標誌清能股份在推動新型AEM電解技術商業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該項目通過構建「光伏—制氫—高爐富氫冶煉」集成體系,將新建17MW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系統1套和5MW(1000Nm³/h)AEM電解制氫系統2套,並將製取的綠氫摻入天然氣管道用於榮程鋼鐵集團高爐爐內噴吹,實現煤炭減量、降低碳排放的目的,賦能鋼鐵產業能源轉型變革。項目預計2025年底投用,將勢必加快和推進氫能新能源在冶金領域的有效應用,為我國氫冶金技術的推廣和發展提供示範經驗。
1月12日,未來氫能全球首臺125KW-AEM電解槽正式發運交付華能酒泉電廠,搭載了全自主知識產權AEM核心材料,強化大容量配置,可兆瓦級擴展。據悉,未來氫能近期為天順氫能、聚石化學等公司定製的中型規格電極產品也將完成生產交付。
1月7日,億緯氫能面向中建科工低碳建築項目的AEM制氫系統順利交付併成功運行。該系統作為氫熱電聯供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的重要部分,標誌着國內AEM制氫技術在低碳建築領域的首次成功應用。此次交付的AEM制氫系統,經過精心的設計與嚴格測試,完美匹配了中建科工在低碳建築方面的需求。
招投標動態
4月16日,三峽能源北海綠電制氫研究示範項目EPC總承包項目招標公告發布。該項目依託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海服務區開展建設,項目由分佈式光儲新能源供電系統(以下簡稱「光儲供電系統」)、兆瓦級離網型AEM水電解制氫系統(以下簡稱「AEM制氫系統」)、交能融合應用實證(以下簡稱「交能融合實證」)三大部分組成。該項目AEM制氫系統由不低於1MW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槽及其BOP系統組成,作為氫源主體為交能融合實證部分供應綠氫。
3月2日,京能科技(易縣)「50KW AEM電解水制氫裝置研究與開發」單一來源公示,中船(邯鄲)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標該項目。同日,京能科技(易縣)「基於陰離子交換膜的40標立每小時水電解制氫成套裝備研發與系統集成」單一來源公示,北京億能氫源科技有限公司中標該項目。
2月25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山西省)官網發佈消息:投資7.7億元的呂梁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型材料產業園區光電制氫一體化建設項目規模進行更新:1、購置N型單晶單面650Wp組件約86220塊,建設55MWp屋頂光伏;2、購置28台2MW(400Nm³)AEM電解槽設備及相關配套設施。本次招標內容主要變更為:購置28台2MW(400Nm³)AEM電解槽設備及相關配套設施。此前的招標信息為50台。
2月28日,京能科技發佈第二次千瓦級AEM水電解制氫關鍵技術攻關服務採購結果公告,上海交通大學中標該項目。京能科技是京能集團全資控股二級公司。
1月9日,呂梁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型材料產業園區光電制氫一體化建設項目發佈設計、施工、監理、主要設備、重要材料招標公告。該項目總投資10.8億元,計劃購置50台2MW(400Nm³)AEM電解槽設備及相關配套設施。這是AEM領域第二個兆瓦級項目,也是目前業內對外招標規模最大的一個AEM電解槽項目。
產業鏈動態
6月27日消息,未來氫能已取得北京市非政府投資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制氫用催化劑、陽極電極、陰極電極等材料產線擴產項目備案」。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187.94萬元,擴產技改內容包括購置研發和生產設備,改造完成后可實現半自動化生產,催化劑產能從目前百克級/天,達到日產公斤級/天,陰極/陽極電極由年產5000平方米增加到年產5萬平方米,可實現年產值約兩億元。
6月24日,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低成本兆瓦級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制氫裝備新建項目通過備案。項目總投資16760萬元,項目計劃購置研發和生產設備,進行儲能集成系統生產線研發試製,以及建設年產≥100MW的兆瓦級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制氫裝備生產線,實現低成本、大功率、高穩定性電堆的批量製造和示範應用,預計年產值5000萬元。
6月23日,浙江陽光照明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10兆瓦AEM制氫裝備研發及製造項目完成備案。項目為新建項目,建設地點為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項目總投資22500萬元。
6月3日, 中電豐業 10kW AEM 電解水制氫系統成套裝備入選北京市 2025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目錄。
5月19日,中聯發展控股(00264)發佈公告,宣佈其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法氫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與中集集電(廣東)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籤為共同開展氫氣相關業務,計劃成立合營企業。合營企業將專注於小立方米陰離子交換膜(AEM)電解器的技術測試及試產。
5月10日,氫舟能源在首屆新能源與循環經濟創新創業大賽上,與常州市新北區孟河鎮順利完成《新一代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簽約。
3月18日據外媒報道,全球領先的輪胎製造商米其林聯手法國頂尖科研機構,啟動四年合作計劃,開發新一代陰離子交換膜(AEM)電解槽技術,旨在結合質子交換膜(PEM)與鹼性電解優勢,擺脫貴金屬依賴,加速氫能商業化。
3月13日,嘉膜科技公眾號信息顯示,其自主建設的年產6萬㎡AEM產線正式進入調試階段。該產線具備大幅寬GW級產能。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陰離子交換膜產品具有高離子傳導性、強化學穩定性、寬幅適應性三大綜合優勢,得到了產業合作方和第三方機構的權威驗證。
3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與中國能建海投公司在交大閔行校區舉行「綠氫制儲聯合研究中心」簽約暨揭牌儀式。據悉,該研究中心將率先推動AEM電解水制氫示範項目落地。
2月12日,廣西北海兆瓦級離網型AEM水電解制氫及交能融合示範項目獲備案,項目建設單位為三峽新能源天峨發電有限公司。據目前公開信息,本次備案的廣西北海AEM制氫項目,是三峽集團旗下首個明確採用AEM技術的制氫項目。
2月底,據相關消息,贏創正在德國馬爾建設一座用於生產其創新型陰離子交換膜(AEM)的實驗工廠,由贏創自主開發的 DURAION® 膜是 AEM 水電解的核心元件,能夠以具有成本競爭力的方式生產綠氫。贏創投資了該工廠數千萬歐元,計劃於 2025 年底投入使用。
1月21日清瑋膜科技官微消息,公司2024年發佈的「CWay-01」系列聚降冰片烯基陰離子交換膜產品,性能指標已全面對標世界先進水平。正因此,公司高性能陰離子交換膜規模化製備技術攻關項目獲得了北京市科委雙碳支撐專項支持,2025年將在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建成陰離子交換膜年產能1萬平米的示範生產線。
1月20日,宏澤科技傳來喜訊——收到《關於同意宏澤(江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公開轉讓並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函》。公告顯示,宏澤科技本次掛牌股份總量為75,680,000股,擬於新三板創新層掛牌,主辦券商為華泰聯合。宏澤(江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離子膜電解槽及其配件的研發、生產、銷售。
文章來源:勢銀(Trend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