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6 10:50
在硅谷這個充滿傳奇的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着從零到一的創業故事。但能夠真正寫下歷史的人並不多,戴偉立(Weili Dai)就是其中一位。
作為Marvell的聯合創始人,戴偉立見證並參與了這家公司從初創企業成長為市值數百億美元的半導體巨頭的全過程。值得關注的是,她並未止步於此,而是在近年來轉身成爲了硅谷半導體投資領域的關鍵推手,在一系列初創企業的成長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從技術工程師到企業聯合創始人,從商業領袖到天使投資人,戴偉立的每一次轉型都踏準了行業發展的節拍。她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半導體行業中締造自己的商業版圖的?讓我們來看看她的故事。
夫妻檔的創業傳奇
戴偉立出生於中國上海,自幼便展現出對理科的天賦。中學時期,她隨家人移民美國,在舊金山灣區落腳,並最終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學習計算機科學。
也正是在伯克利,她遇見了改變她一生命運的伴侶——周秀文(Sehat Sutardja),那時的戴偉立正在攻讀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而周秀文則是電子工程系的博士生。兩人在學術的殿堂里相遇,不僅收穫了愛情,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彼此都對技術創新有着同樣的熱情和執着。
周秀文是一個技術天才,專注於芯片設計和算法優化;戴偉立則更擅長將複雜的技術轉化為市場可接受的產品。這種互補的性格和技能,為他們日后的創業奠定了完美的基礎。
畢業后,兩人並沒有立即創業。戴偉立進入了佳能研究中心美國公司,從事軟件開發和項目管理工作。這段經歷讓她深入瞭解了從技術研發到產品落地的全過程,也讓她意識到技術與市場之間的巨大鴻溝。
與此同時,周秀文也在學術界和工業界積累着自己的技術實力。夫妻二人在各自的領域默默耕耘,但心中始終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創造出真正改變世界的技術。
1995年,在網絡與PC行業即將騰飛的節點,戴偉立與周秀文共同創立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公司的名字來源於英文"Marvel"(奇蹟),寓意着他們要創造技術奇蹟的決心。
起初,Marvell 是一家無晶圓芯片設計公司,專注於存儲設備控制器和網絡通信芯片的設計開發,起步資金僅為100萬美元。創業初期的日子並不容易,兩人身兼數職,周秀文負責技術研發,戴偉立則承擔起產品規劃、市場開拓和公司管理的重任。
他們的核心技術優勢是為硬盤製造商提供高速數據接口控制器——一種可以在不犧牲穩定性和兼容性的情況下,大幅提升存儲讀寫速度的芯片。當時這類產品在市場上尚屬空白,而Marvell 迅速找到切入點,與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希捷(Seagate)等巨頭建立起合作。
Marvell的芯片憑藉着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迅速在半導體行業中崛起。到1999年,Marvell的年營收已突破1億美元。2000年,Marvell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股票代碼「MRVL」,市值迅速攀升。此后,公司藉助全球存儲、路由器、交換機、WiFi模塊等領域的強勁需求持續擴張。
2002年,Marvell推出第一代以太網控制芯片,迅速擊敗Broadcom、Realtek等競爭者。
2004年,Marvell進入Wi-Fi市場,開始與高通、英特爾正面對抗。
2006年,Marvell以6億美元收購英特爾的XScale移動處理器業務,進軍智能手機芯片領域。
2008年之后,公司逐步進軍機頂盒、打印機、平板電腦市場,業務多元化。
在巔峰期,Marvell的市值一度超過200億美元,全球員工數達數千人,成為美國十大無晶圓芯片設計公司之一。戴偉立也因此多次入選《福布斯》「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排行榜,成為極少數在全球IC設計領域具有實際運營權的女性企業家之一。
但隨着企業規模的擴大,Marvell的治理模式開始暴露出一些問題。由於公司高層幾乎完全由創始人家族控制,外界逐漸質疑其內部控制、財務透明度和治理機制。
2015年9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Marvell發起調查,指控其在多個財報季度中提前確認收入、操控利潤以達預期。與此同時,公司內部也爆出匿名舉報信,稱董事會存在疏漏,對會計部門缺乏足夠監督。
這一事件很快演變為一場「高管地震」:2016年4月,創始人周秀文被董事會要求辭去CEO職務,幾個月后,戴偉立也被要求辭任總裁,並退出董事會。
對外界來説,這場風波意味着一代芯片創業夫妻正式告別親手打造的帝國;對戴偉立個人而言,離開Marvell並未讓她停下腳步。反而,這成為她職業生涯的第二次飛躍。
從創業者到投資人
在離開Marvell之后,戴偉立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科技生態,開始以投資人和創業導師的身份,支持和培養下一代的科技創新者。戴偉立的投資理念延續了她在Marvell時期的成功經驗:始終關注那些具有顛覆性技術潛力,同時能夠解決真實市場需求的公司。
2017年,戴偉立與周秀文共同創辦了FLC Technology Group,其總部位於拉斯維加斯。"FLC"代表着 Founders(創始人)、Leaders(領導者)、Creators(創新者),FLC的目標是打造一個技術與商業融合的創新加速平臺,聚焦AI、半導體、先進封裝、邊緣計算等領域,為全球範圍內的創業者提供系統支持,包括技術孵化、戰略指導、渠道拓展、投資對接等。
與傳統的風險投資機構不同,FLC更像是一個綜合性的創業服務平臺,不僅提供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為創業者提供從技術到市場的全方位支持。
2019年,面對AI芯片日益爆發的趨勢,戴偉立再次出手,創立了DreamBig Semiconductor,聚焦下一代計算架構與芯粒技術。這家公司專注於開發前沿的chiplet平臺,推動下一波經濟適用、可擴展且模塊化的半導體解決方案,服務於AI時代及未來發展。
據瞭解,DreamBig推出了名為"MARS"的開放芯片平臺(Modular Advanced Reconfigurable System),這是一個世界領先的平臺,能夠為大眾市場提供使用開放標準Chiplets的新一代半導體解決方案。MARS平臺以模塊化、高可組合、高能效為特色,為AI初創企業和系統集成商提供靈活的硬件基礎。
MARS Chiplet平臺解決了AI服務器和加速器硬件開發者面臨的兩大技術挑戰——計算規模擴展和網絡規模擴展。該平臺的Chiplet Hub是業界最先進的3D內存優先架構,能直接訪問內存。
2024年7月,DreamBig完成7500萬美元B輪融資,由三星催化基金(Samsung Catalyst Fund)和周秀文家族基金共同領投,使公司總融資額超過9300萬美元。這輪融資的投資者還包括Hanwha、Event Horizon、Raptor等新投資方,以及UMC Capital、BRV、Ignite Innovation Fund和Grandfull Fund等現有投資者。
在摩爾定律逐漸遇阻、Chiplet被視為延續性能增長的"新摩爾路線"背景下,DreamBig的技術路線顯得尤為重要。該公司是Chiplet架構領域中最受關注的公司之一,其MARS平臺的開放性和模塊化特性,為整個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在摩爾定律逐漸遇阻、Chiplet被視為延續性能增長的"新摩爾路線"背景下,封裝技術的重要性日益凸顯。2021年,戴偉立在新加坡創立了Silicon Box,專注於先進2.5D/3D封裝工藝,填補了亞太市場在小批量、快速迭代封裝方面的空白。
Silicon Box主打低成本、高密度、節能型封裝解決方案,服務於AI芯片、可穿戴設備、汽車SoC等高增長市場。其獨立運營的無塵工廠採用自動化流程與定製封裝架構,打破傳統OSAT(封裝測試服務商)主導的格局。
這家公司的創立體現了戴偉立對於半導體產業鏈的深刻理解。在AI芯片性能需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先進封裝技術已經成爲了性能提升的關鍵環節。Silicon Box的技術路線不僅滿足了市場對於高性能封裝的需求,也為中小型芯片設計公司提供了更加靈活的封裝選擇。
除了芯片與基礎設施,戴偉立也深耕AI終端應用領域。她是AI語音公司MeetKai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MeetKai專注於自然語言處理(NLP)與生成式AI虛擬人交互技術,推出了可用於虛擬現實、數字孿生、智慧客服和教育場景的AI對話引擎。
MeetKai的技術特色在於其AI助手不僅能理解語義,還能處理上下文邏輯,實現多輪對話與個性化推薦。這種技術能力使得MeetKai在競爭激烈的AI語音市場中脫穎而出。
2023年以來,MeetKai與多家XR設備廠商達成合作,成為元宇宙應用領域的語言入口技術提供商。這也體現了戴偉立對"人-機-環境"融合趨勢的長期判斷。通過MeetKai,用户可以更自然地與虛擬環境進行交互,這對於元宇宙應用的普及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幾家公司外,戴偉立還持有Alphawave IP 9630萬股股份,是這家在倫敦上市的半導體公司的第二大股東。Alphawave IP是一家專注於高速連接和數據基礎設施半導體IP的公司,為數據中心、5G網絡和其他高性能應用提供關鍵技術。
今年6月,高通同意以約24億美元現金收購Alphawave,這筆交易預計將在明年第一季度完成,而戴偉立屆時也將獲得 2.37 億美元的收益。
戴偉立的投資版圖還包括多個在不同技術領域具有前瞻性的公司:
Nuvia:CPU設計領域的明星收購
Nuvia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CPU設計的公司,由前蘋果和谷歌的芯片設計專家創立。2020年9月,該公司宣佈完成B輪2.4億美元融資,戴偉立和周秀文參與了該輪投資。
高通在2021年1月宣佈以約14億美元收購Nuvia,此次收購創造了戴偉立投資組合中的重要成功案例。高通表示,Nuvia CPU結合高通技術公司已有的領先移動圖形處理單元(GPU)、AI引擎、DSP和專用多媒體加速器,將進一步鞏固高通驍龍平臺的領先性,並將使驍龍成為未來聯網計算的首選平臺。
目前Nuvia CPU陸續集成於高通技術公司廣泛的產品組合當中,賦能旗艦智能手機、下一代筆記本電腦、數字座艙以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擴展現實以及基礎設施網絡解決方案。
Nubis
Nubis成立於2020年,是一家在硅光子學、數字和模擬IC設計以及電子和光學封裝領域擁有世界一流專業知識的公司。2023年,該公司發佈了全新光學技術平臺及其首款產品,該平臺融合了創紀錄的密度和超低功耗,使客户能夠構建所需的網絡,從而充分釋放其ML/AI集羣的處理能力。
這項技術對於大規模AI訓練和推理場景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數據中心互連和高性能計算領域。
Next Input
Next Input是一家專注於力感應技術的公司,為消費、汽車、物聯網、醫療、機器人和工業市場提供基於MEMS的力傳感解決方案。2018年6月,該公司宣佈成功完成13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戴偉立和周秀文在該輪融資中成為投資者之一。
2021年6月,Next Input被Qorvo, Inc.收購,併成為Qorvo移動產品部門旗下的傳感器融合業務部門。合併后的公司將NextInput高度差異化的傳感解決方案應用於全球主要OEM廠商的下一代5G智能手機和高性能真無線立體聲(TWS)耳機,同時繼續在汽車行業下一代智能座艙領域佔據重要市場份額。
Aviva Links
Aviva Links是一家汽車車載連接公司,致力於提供全球最高性能的數千兆位鏈路。該公司為汽車SerDes聯盟(ASA)標準提供基於標準的非對稱多千兆位串行/解串器(SerDes),以實現可互操作的網絡架構。
2021年9月,Aviva Links宣佈完成2650萬美元A輪融資,由戴偉立和周秀文領投,總融資額超過3300萬美元。2024年底,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宣佈將以2.425億美元現金收購Aviva Links。
恩智浦表示,該收購對於其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和車載信息娛樂(IVI)非常重要,例如軟件定義汽車(SDV)的車內數字駕駛艙,這些系統需要具有高下行和低下行帶寬的高度非對稱攝像頭和顯示網絡。
Blue Cheetah Analog Design
Blue Cheetah Analog Design是一家專注於構建高度定製化模擬混合信號IP的初創公司,提供針對不同封裝類型、數據速率、I/O配置和工藝的優化且快速定製的芯片間互連IP。該公司的技術支持"束線"(Bunch of Wires)、開放式芯片間互連(Open Die-to-Die)和通用芯片互連(Universal Chiplet Interconnect Express),以及標準有機芯片封裝和先進封裝技術。
2024年7月,AI芯片初創公司Tenstorrent宣佈收購Blue Cheetah Analog Design。Tenstorrent表示,先進的互連和其他模擬/混合信號組件已被證明對AI系統的性能和效率至關重要,收購Blue Cheetah將這些關鍵能力引入Tenstorrent。此次收購進一步加速了Tenstorrent的Chiplet願景,即創建一個開放的Chiplet生態系統,並針對每個特定的Chiplet插槽進行優化的開放互連。
Expedera:邊緣AI推理的技術創新
Expedera專注於邊緣AI推理加速器的公司,其技術路線瞄準了邊緣計算市場的快速增長需求。該公司提供可定製的神經引擎半導體IP,可顯著提升性能、功耗和延迟,同時降低邊緣AI推理應用的成本和複雜性。據瞭解,Expedera的Origin神經處理單元(NPU)解決方案已成功部署於超過1000萬台消費設備。
Danger Devices
Danger Devices致力於加速半導體行業的設計迭代,其前端模塊產品旨在提供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提升效率、線性度、帶邊性能和穩健性,從而對客户的設計產生積極影響。這家公司的技術方案在射頻前端設計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通過分析戴偉立的投資組合,可以看出她的投資哲學有幾個鮮明特點:
首先是技術導向。無論是芯片設計、封裝技術還是AI應用,戴偉立的投資都聚焦於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公司。這種投資取向不僅體現了她的技術背景,也反映了她對於技術驅動價值創造的深刻理解。
其次是生態思維。從芯片設計到封裝,從硬件到軟件,從基礎設施到應用,戴偉立的投資版圖覆蓋了半導體和AI產業鏈的多個環節。這種生態化的投資佈局不僅分散了風險,也為投資組合中的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協同機會。
第三是前瞻性判斷。無論是對Chiplet技術的早期投資,還是對AI語音交互的佈局,戴偉立往往能夠在技術趨勢的早期就做出準確判斷。這種前瞻性不僅來自於她的技術敏感度,也來自於她對市場需求的深刻洞察。
永不停歇的創新者
從1995年在車庫里創立Marvell,到如今成為硅谷最具影響力的投資人之一,戴偉立的故事跨越了近30年的時間。她見證了個人電腦的普及、互聯網的興起、移動互聯網的爆發,以及人工智能的崛起。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戴偉立始終保持着對技術的敏感和對未來的洞察。她的成功不僅在於創造了商業價值,更在於推動了技術進步,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年過五旬的戴偉立依然活躍在科技創新的最前沿。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新興領域蓬勃發展的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戴偉立的傳奇故事還將繼續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