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7 06:23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國產GPU「四小龍」加速衝刺資本市場,沐曦股份與摩爾線程正在爭奪A股國產GPU「第一股」。
同在6月30日,沐曦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沐曦股份」)與摩爾線程向上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擬在科創板掛牌上市。
成立於2020年9月的沐曦股份,累計經歷了8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20億元。今年3月的最后一輪融資后,公司估值已達210.71億元。
沐曦股份受到了資本追捧。明星資本紅杉資本、經緯中國、和利資本、國調基金等機構爭相入局,私募大佬葛衞東更是豪擲8億元押注,成為沐曦股份第二大股東。
沐曦股份表現了高成長性,公司僅用3年時間就實現了規模化量產,GPU產品累計銷量已突破2.5萬顆,最近3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為4074.52%。
不過,沐曦股份的收入規模仍然不能覆蓋研發等成本開支,2022年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累計虧損32.90億元,且公司應收賬款、存貨、預付款項均處於高位。
本次IPO,公司擬募資39.04億元補充「彈藥」,加碼研發及產業化。
國產替代加速,沐曦股份能否藉此快速崛起,備受關注。
資本爭搶葛衞東豪賭
「國產GPU雙雄」沐曦股份與摩爾線程正在IPO路上PK。
6月30日,沐曦股份與摩爾線程同時向上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並獲得受理,並擬在科創板掛牌。沐曦股份擬募集資金39.04億元,摩爾線程則擬募資80億元。
2020年前后,高端GPU芯片的斷供,讓國內AI、雲計算、自動駕駛等行業陷入「無芯可用」的困境。在這一殘酷現實背景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沐曦股份、摩爾線程等一大批國產GPU企業涌現,而他們的創始人等是從英偉達、AMD(超威半導體)迴流的人才。
2020年,出自AMD的老將陳維良告別老東家AMD,並在當年9月在上海成立沐曦股份,並很快組建了一個團隊。
公開信息顯示,1995年,陳維良進入電子科技大學攻讀微電子專業,本科畢業后進入清華大學,2002年拿到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工學碩士學位后進入集成電路行業。在AMD,他主要負責GPU設計及產品研發,主導並完成15款高性能GPU產品的流片與量產。
彭莉是陳維良的聯合創始人、CTO兼首席硬件架構師,其是AMD全球首位華人女科學家,歷任AMD首席SOC架構師、系統架構師、GFXIP架構師等職務。
同樣出自AMD的楊建也是沐曦股份聯合創始人兼CTO,其曾是AMD大中華區第一位科學家,還歷任Trident、S3、ATI/AMD、海思等公司芯片架構師、軟件架構師、首席架構師等職位。
頂尖技術團隊創業,受到了資本青睞。
2020年,沐曦股份進行天使輪融資,和利資本領投近億元。
2021年,沐曦股份進行A輪融資,國調基金、中網投聯合領投10億元,估值躍升至70億元。
2022年至2025年,沐曦股份歷經七次增資、八次股權轉讓以及一次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到今年3月,公司註冊資本達到3.6億元。
2025年3月,增資后,沐曦股份的估值達到210.71億元。
目前,陳維良直接間接控制沐曦股份22.94%的股份,葛衞東為其第二大股東,持有7.48%的股份。經緯資本通過經乾二號、經緯創壹號、經緯創榮、經緯廈門、經緯創叁號與經緯創華合計持股5.13%。此外,紅杉資本、國調基金、中網投、真格基金、社保資金、聯想控股等多家資本入股,上市公司中山公用、七匹狼等以及娃哈哈等知名公司也躋身股東之列。
營收高增長仍未扭虧
資本熱捧的沐曦股份,實現了快速成長。
資本爭相入股,沐曦股份的估值快速增長。以210.71億元的估值計算,公司實際控制人陳維良的身家已經達到32.22億元(以持股比例計算)。
本次IPO,沐曦股份擬發行不超過4010萬股,即不超過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10%,擬募資39.04億元。據此計算,沐曦股份的估值達390.40億元。
估值飆升,與沐曦股份表現的高成長性有關。
沐曦股份從一開始就瞄準了數據中心和AI計算市場。2022年,沐曦推出了首款產品曦思N100系列,在2023年4月實現量產。業界的評價是,無論是產品落地,還是商業化進展,沐曦股份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公開信息顯示,沐曦股份建立了高效的芯片研發量產體系,創造了多個國產GPU研發速度紀錄。曦思N100從立項到流片僅用13個月,於2022年1月交付流片,2022年8月完成回片測試。曦雲C500於2022年12月交付流片,2023年6月完成回片測試。
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沐曦股份GPU產品累計銷量已超過2.5萬顆,產品良率和交付能力持續提升。
經營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今年一季度(簡稱「報告期」),沐曦股份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64萬元、5302.12萬元、7.43億元、3.20億元,其中,2023年、2024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2334.60%、1301.46%,最近3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為4074.52%。
同期,公司取得的歸母淨利潤尚未實現盈利,虧損額分別為7.77億元、8.71億元、14.09億元、2.33億元,3年一期共計虧損32.90億元。
對於持續虧損,沐曦股份解釋稱,中國GPU芯片市場曾長期被國外巨頭壟斷,國產芯片滲透率低,面臨技術標準適配及用户習慣遷移障礙,生態建設需突破,市場拓展呈漸進式發展。公司智算推理GPU芯片曦思N100系列、訓推一體GPU芯片曦雲C500系列分別於2023年4月和2024年2月正式量產,產品進入重點行業客户需經歷嚴苛的技術驗證及生態適配周期,公司銷售規模處於快速爬坡階段,目前收入規模仍然難以覆蓋成本費用支出。公司所處GPU芯片行業屬資本與技術雙密集型,有極高技術壁壘與密集研發投入特點,公司為夯實產品競爭優勢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此外,公司因實施股權激勵而確認了較大金額的股份支付費用。
報告期,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為6.48億元、6.99億元、9.01億元、2.18億元,合計爲24.66億元,遠超同期營業收入之和11.16億元。
同期,公司確認的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3978.62萬元、5762.38萬元、4.73億元和3156.31萬元。
截至今年3月底,沐曦股份擁有境內授權專利255項,其中發明專利245項。
客户供應商穩定性不足
積極投身研發,且具有較強研發能力的沐曦股份,也存在需要完善之處。
報告期,沐曦股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持續為負數,分別為-6.65億元、-10.17億元、-21.48億元和-5.31億元。應收賬款余額較大且持續增加,積極進行戰略備貨是主要原因。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余額分別為1767.44萬元、1.87億元、8.68億元和8.90億元。同期,公司存貨周轉率分別為0.04、0.19、0.66、0.16。公司解釋稱,為保障向下遊客户按時交付產品,相應增加了存貨儲備,因此,存貨余額較大、存貨周轉率較低。
沐曦股份存在應收賬款回收風險。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0萬元、3709.94萬元、4.79億元、6.15億元,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0%、2.91%、14%、6.13%,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69.97%、64.52%、 191.96%。公司表示,主要系核心GPU產品在報告期內量產並實現銷售,應收賬款金額隨營業收入規模的增加而增加。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預付賬款余額分別為5178.40萬元、3.31億元、8.90億元和11.07億元。公司解釋,受行業慣例、採購周期、國際形勢等因素影響,為保障未來產品供應,公司向晶圓、HBM 等重要原材料供應商進行提前訂貨並預付較高比例的貨款,導致預付賬款規模較大。
備受關注的是,報告期,沐曦股份的客户及供應商均不穩定。
公司2023年的前五大客户,在2024年前五大客户名單中全部消失,其中,第二大客户又成為2025年一季度的第四大客户。2024年,公司第一大客户為新華三,公司向其銷售1.51億元,但2025年一季度新華三退居第三大客户,銷售額僅為2918.69萬元。突然出現的2025年一季度第一大客户超訊通信此前未出現在前五大客户名單中,公司向其銷售1.28億元,佔銷售收入的39.95%。
供應商的變動也較大。2022年的第二大供應商E,2023年退居為第三大供應商,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在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消失。2024年第一大供應商D,在2025年一季度的前五大供應商名單中消失。
由此可見,沐曦股份客户與供應商均不穩定。
本次IPO,沐曦股份擬募資39.04億元,全部用於研發及產業化。
國產替代浪潮之下,沐曦股份面臨較大的市場機遇。公司能否抓住機遇,值得繼續關注。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