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7 07:31
「為什麼全網都能買到 LABUBU,除了泡泡瑪特的官方店?有人知道嗎?」6月24日下午,羅永浩在微博上發文感慨。
實際上,在剛剛過去的「618」,泡泡瑪特對LABUBU新品已經完成了一輪全渠道大量補貨,並以預售形式分批發貨。但產品隨即被秒搶一空,首批預計6月28日發出,最晚一批要等到9月下旬。
LABUBU,這個尖耳朵、九顆鋸齒狀牙齒、笑容狡黠的「北歐精靈」,如今幾乎是全球最炙手可熱的潮流玩具。它由泡泡瑪特簽約的藝術家創作,2024年在東南亞爆火,並在今年繼續擴展至歐美和國內,成為大眾搶購的時尚單品。
泡泡瑪特也面臨甜蜜的煩惱:如何滿足激增的消費者需求?一直以來,盲盒經濟通過製造隱藏款的稀缺性,帶動消費者復購,並催生出龐大的二手交易市場。過去,泡泡瑪特的一二級市場還能維持相對的平衡:除了少數隱藏款和聯名款外,二手市場價格普遍低於官方售賣價。但LABUBU系列長期斷貨,使得這種微妙的平衡被打破:黃牛掃貨、哄擡二手價格,在社交平臺上,消費者的抱怨增加,也讓泡泡瑪特必須正視黃牛和二手市場的亂象。
官方放量「擠泡沫」
爲了抽到LABUBU3.0「前方高能」系列的隱藏款,從6月初起,26歲的程之秋幾乎每天花6個小時,蹲守在泡泡瑪特的官方直播間。LABUBU 3.0是泡泡瑪特在4月24日開售的新品搪膠毛絨玩具——這類玩具一般是頭或面部為搪膠材質,方便精細刻畫五官,身體為毛絨布料,國內定價99元。
LABUBU3.0很快成為現象級爆品,除了發售前兩天有貨外,LABUBU 3.0在線上線下都持續缺貨了一個多月。6月17日,泡泡瑪特開始全渠道補貨。程之秋一直在官方抽盒機小程序上搶購,從16點到22點,在買到10個LABUBU后,終於抽中了隱藏款——LABUBU一整盒有6個盲盒,包括6個常規款、1個隱藏款,開出隱藏款的概率為1/72。
LABUBU並非一個新IP,由香港插畫師龍家升在2015年設計,2019年泡泡瑪特推出盲盒系列,起初反響一般,甚至被詬病「很醜」。就算到了2023年,LABUBU也算是冷門款。直到2024年,它的搪膠毛絨玩具在泰國意外爆火,一線明星和泰國政府為其站臺,隨后又被歐美時尚潮流圈追捧。過去一年,The Monsters系列營收同比增長了726.6%,成了泡泡瑪特最賺錢的IP。今年以來,這股熱潮「出口轉內銷」, LABUBU也開始在國內大範圍走紅。
這次新品上線,正好趕上LABUBU全球熱度的巔峰,引發了瘋狂的搶購。5月中旬,倫敦一家門店因顧客爭搶LABUBU爆發肢體衝突,泡泡瑪特緊急叫停英國16家門店的LABUBU銷售。據消費者稱,現場有黃牛以超過100英鎊的溢價轉手倒賣。6月14日,韓國門店也因消費者過多,暫停線下銷售。6月15日,杭州一家泡泡瑪特新店開業,門店以「內部整改問題」為由,當天臨時閉店,有消費者目睹黃牛衝進店內「端盒」,引發顧客不滿。
二手市場也出現超高溢價。在國內某二手潮玩交易平臺,6月18日之前,原價99元的「前方高能」隱藏款,最高被炒到了4600元以上,普通款的均價也在400—500元。
產業研究者張書樂從2021年起研究泡泡瑪特的營銷模式,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指出,近年來,許多潮流消費品都出現了「理財化」的現象,比如之前的炒鞋、現在的炒盲盒,人們通過溢價轉賣獲利。潮玩在全球的二級市場都存在黃牛炒作問題,比如迪士尼、精靈寶可夢等,並非中國市場所獨有,與品牌方的主觀意願關係不大。
但在他看來,過去泡泡瑪特可以靠產品稀缺性來吸引消費者,因為適當的稀缺能讓品牌形成追捧潮流,但如果過分稀缺導致過度的溢價,對品牌的長期發展是有害的。因此這次LABUBU在全球掀起搶購潮,也倒逼公司加大投放量,降低市場風險。
這輪大規模補貨,也是泡泡瑪特針對LABUBU3.0系列全球搶購的主動調整。泡泡瑪特一位內部人士近期向媒體表示,線上預售是爲了優化體驗、讓更多人買到貨。如今在天貓、抖音等平臺,LABUBU 3.0系列產品鏈接已經下架,但據媒體統計,在6月19日,泡泡瑪特京東旗艦店銷售量超過30萬,天貓旗艦店銷售量超過70萬。
網友將此次補貨潮戲稱為「618泡泡瑪特事變」,二手市場的熱潮有所平息。《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6月29日,在某二手平臺上,隱藏款價格已跌至2000多元,普通款普遍腰斬至120—200元。程之秋也注意到,6月17日,現貨整盒在二手市場能賣到2500元,到了18日就降到了1500元左右。銷售日期越晚,二手價格越低。她搶到的8月25日預售訂單,一個黃牛主動聯繫她,提出的收購價降至680元。
大規模放量,影響了泡泡瑪特的股市。6月20日,泡泡瑪特的股價一度跌超6%,當周累計跌幅接近15%。但隨后股價又有所抬升。截至6月30日14點,泡泡瑪特的股價上漲了超3%。
在張書樂看來,儘管股價有所下跌,但這並不影響泡泡瑪特的經營狀況,只是推動了部分熱捧資本的撤離。雖然其補貨尚未完全到位,但對於泡泡瑪特而言,要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潮玩企業,必須面對當下的問題。
今年6月,據媒體報道,泡泡瑪特創始人、CEO王寧在公司內部分享時談道,LABUBU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具備長期生命力的IP,而不僅是流行符號。
大量補貨有效嗎?
盲盒銷售機制的特殊性,為黃牛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以12款常規盲盒系列為例,人們抽中隱藏款的概率僅為1/144。被製造的稀缺性,帶來了產品溢價和保值空間,也催生二手交易市場。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曾在2021年迴應稱,高溢價現象僅存在於泡泡瑪特極少數限量產品中,屬於「個別案例」。
但在LABUBU爆紅后,黃牛炒作似乎變得更加常見。從2024年起,黃牛利用「黑科技」外掛軟件線上搶購,多次被媒體報道。有人靠倒賣LABUBU,日入兩萬元。
爲了限制黃牛,近年來泡泡瑪特也在調整銷售策略。據《中國新聞周刊》瞭解,在泰國曼谷的門店,官方採用預約取號+現場放號來規避黃牛哄搶。在國內,官方渠道買LABUBU,每個ID限購12個。今年2月,《中國新聞周刊》在河南一家泡泡瑪特線下店體驗購買LABUBU 2.0時瞭解到,爲了防止黃牛和店員串通,顧客必須先在官方小程序選定門店並下單,現場掃碼付款,不能代買。盲盒產品也不能自己挑,必須由店員隨機拿給顧客。
但由於長期缺貨,加上全球市場需求火爆,二手價格被不斷推高,連普通消費者也紛紛加入搶購和轉賣的行列。
今年1月,一位專程去曼谷購買當地限定版LABUBU的消費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地一些消費者預約進店購買,但出了門,轉手就把貨賣給了等在門口的黃牛。許多國內遊客也願意「帶貨」回國——泰國限定版LABUBU,摺合人民幣470元左右,賣給國內消費者,少則賺200元,多則能賺四五百元。
程之秋也知道二手市場可以輕松轉賣,所以在放量的那兩天,她毫不猶豫搶購了至少10個盲盒,其中包括一套整盒裝。程之秋向《中國新聞周刊》坦言:「我也賣給過黃牛,普通人看到那麼高的溢價,很難不心動。」她將三四個普通款單品原價轉給了網友,整盒以750元的價格賣給黃牛——比594元的原價高出26%。
實際上,短期內集中補貨很難遏制黃牛亂象。對品牌而言,仍需在補貨策略和產品稀缺度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在2024年業績説明會上,泡泡瑪特COO司德提到,泡泡瑪特希望做一個好的產品,而不是一個好的理財產品。他舉例,在補貨上,一個理想的模式是泡泡瑪特旗下另一IP——SKULLPANDA的温度系列,在二手市場的售價比原價低,反而創下了泡泡瑪特歷史上最高的銷售紀錄。
「產能不足」背后
當人們買不到正品時,市面上卻出現了大量盜版「LAFUFU」,甚至長着LABUBU腦袋的電子狗「LAGOGO」。
6月以來,一些消費者在網上反映,此前通過官方渠道購買的潮玩產品,未能在訂單頁面承諾的「最晚發貨時間」內寄出,最長甚至延誤近20天。對此,近日泡泡瑪特在其抽盒機小程序上發佈致歉公告,稱「由於近期訂單量激增,部分訂單未能及時發貨,正在緊急發貨中,預計會在7天左右為消費者發出」。
今年以來,泡泡瑪特管理層多次表示LABUBU走紅是「甜蜜的煩惱」。在2025年3月召開的業績發佈會上,司德提到,LABUBU搪膠毛絨款總是售罄,是因為去年的訂單量增長「遠超預期」,甚至到自己「都不敢簽字」的程度。
泡泡瑪特內部人士也向媒體透露,市場需求遠超供應鏈的反應速度,為應對激增的訂單,在春節后就緊急召回工人、擴充產能,但依然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把縫紉機都踩冒煙了也跟不上需求」。
過去兩年,泡泡瑪特在加速全球化佈局。財報顯示,2024年其中國港澳臺及海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75.2%。在所有產品中,LABUBU無疑最受歡迎。The Monsters系列在過去一年里營收同比增長726.6%,成為公司旗下營收排名第一的IP。
泡泡瑪特主要採用代工模式,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潮玩之都」東莞,此外,深圳、中山、贛州等地也有工廠生產相關產品。
據瞭解,潮玩的產品開發要經歷草圖、3D建模、渲染、油色、工程拆解、模具開發、生產等多道工序。一位曾經為泡泡瑪特做過代工的潮玩生產廠商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工廠從接到泡泡瑪特的訂單,被告知要生產某款產品,到拿到圖紙、工程拆解、模具開發再到組裝,生產周期大概有一年半的時間。
廣東一家潮玩生產廠商負責人秦海峰向《中國新聞周刊》指出,潮玩不像一些益智玩具、文具那樣有長期穩定的銷量,主要是短周期的風口,更新換代速度快。如果風口過去了,生產出來就會砸在手里。品牌方通常會採取相對保守的策略,先觀察市場再決定是否加單,以控制成本風險。因此,短期內需求會導致訂單驟增,工廠生產的確存在滯后性。
他提到,更重要的是目前潮玩的生產依然高度依賴手工組裝。例如潮玩的頭、手、眼、耳、帽子等部件在噴漆后,還需人工膠粘拼裝,難以通過自動化來提高效率。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今年以來,不少消費者在線上抱怨買到的LABUBU搪膠毛絨玩具品控不如之前,出現了大小不一、歪脖等情況——這種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在訂單激增時很容易出現品控問題。
據秦海峰瞭解,目前東莞等沿海城市的勞動力成本上升,許多工廠更願意接利潤更高的外貿訂單。因此,泡泡瑪特近年來也將部分代工訂單遷移到了江西贛州、貴州等內地省市。
但受訪者也提到,LABUBU長期缺貨,不僅是產能問題,也與營銷策略有一定關係。秦海峰補充道,因為潮玩賣的是情緒價值,品牌方會有意放緩節奏,以製造稀缺感和持續熱度,「如果一下子滿足所有需求,人人都有,可能就不再關注它了」。
這在行業里已是公開的「默契」。他坦言,自己公司生產的品牌,出了一個爆款,就算能在15天內完成補貨,也會對外稱需要等待一個月,可以讓粉絲保持一定的期待。
此外,出於全局考慮,產能過度傾斜給某個爆款產品,也會打亂其他產品線的節奏——加產意味着擠佔其他品類的生產時間。
截至2024年,泡泡瑪特已有四個年銷售額過10億元的IP。「對品牌來説,也會適度保持一些IP的飢餓感,讓粉絲持續關注不同系列。」秦海峰説。
(程之秋、秦海峰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