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謝霆鋒的老闆,攤上大事

2025-07-06 17:49

(轉自:鹽財經)

作者 | 黃黛露

視覺 | 顧薌

謝霆鋒暌違20年,迴歸演唱會再度開唱;容祖兒兩度失聲,也四處「走穴」綜藝節目。當粉絲觀眾感嘆港圈一代影帝、天后不服老的敬業精神時,他們背后的英皇集團,早已「屋漏偏逢連夜雨」。

謝霆鋒2025年香港演唱會現場

臺前風光難掩幕后危機。近日,英皇集團旗下的英皇國際公佈了2024/2025財年全年業績公告,數據顯示,英皇國際年度虧損由上年的20.28億港元擴至48.4億港元,虧損擴大138%;股東應占虧損47.43億港元,同比擴大131.7%。

財報一出,股市聞風響應,英皇系全線大跌——英皇鍾錶珠寶、英皇娛樂酒店跌超5%,英皇文化產業暴跌10%,英皇資本跌幅最大接近20%。英皇國際股價低至0.199港元,已成仙股(股價低於1元)。

英皇國際股價低至0.199港元/圖源:騰訊證券

英皇國際股價低至0.199港元/圖源:騰訊證券

英皇集團的財務狀況,亮起紅燈。財報披露后,一度傳出英皇可能要變賣旗下資產用以抵債,這意味着,謝霆鋒、容祖兒等香港老牌藝人,面臨被「變賣」的可能性。

接下來謝霆鋒的10場演唱會所得,對於債臺高築的英皇來説,恐怕也只是杯水車薪。

警報

在一眾香江娛樂圈大亨中,邵逸夫做「慈善」,江志強唯愛電影,唯獨楊受成是最會做生意的一個。

人稱「楊博士」的楊受成,其真實身份,是鍾錶大亨、房地產大亨。

楊受成

當前,楊受成家族控制的英皇集團,共有七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中,英皇國際是專注物業投資及地產發展的上市公司。

這次英皇財務拉響警報,主要源於英皇國際房地產尤其是出租業務的虧損。

英皇國際,主要發展房地產業務。旗下豪宅樓盤遍佈各大香港重要商圈和黃金地段,從半山八號獨棟別墅,到跑馬地大平層,再到中環、灣仔、清水灣各處地標。

英皇國際,主要發展房地產業務

其中位於銅鑼灣的羅素街,曾被稱為全球最貴租金的地方。2012年時,羅素街商鋪平均租金2.1萬美元,一度遠超美國紐約第五大道以及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而在羅素街上,最醒目的商鋪莫過於在巨幅海報之下的英皇鍾錶珠寶。

此外,英皇國際還有很多收租物業,遍佈澳門、上海以及海外的倫敦等重要國際商貿中心。

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虧損主要是因為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虧損高達15.41億港元。

這與香港房地產市場整體處於「寒冬」周期相關。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香港物業報告2024》顯示,2024年,香港甲級商廈空置率創下新高,達到17.6%,租金環比下跌達6.3%。而全球智庫世邦魏理仕預計,香港寫字樓空置率預計將升至18.9%,甲級寫字樓租金預計再降10%。

火上澆油的,是核數師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的一則聲明。聲明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英皇國際賬面共計166億港元的銀行借貸已逾期,或已違反貸款協議的若干條款,其經營能力受到廣泛質疑

核數師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的一則聲明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英皇國際賬面共計166億港元的銀行借貸已逾期

而再前一個財年,英皇國際股東已經虧損了20.46億港元。這意味着,英皇國際的股東在兩年內虧了67.89億港元。

2024年,英皇國際股東已經虧損了20.46億港元/圖源:英皇國際財報

2024年,英皇國際股東已經虧損了20.46億港元/圖源:英皇國際財報

這次財務危機,與楊受成近年不斷在香港的逆向「買買買」離不開關係。

2023年,楊受成將30.8億港元投入到屯門的Lane Up商廈及北角建威坊商場;一年后又斥資19億港元購入包括中環服務式公寓、銅鑼灣區等15項非核心區物業,其中囊括跑馬地豪宅項目雋睿(One Jardine's Lookout)。

近幾年,全球房地產市場下行已是無法挽回的趨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也自身難保,為此,港府財爺宣佈「撤辣」救市,老友李嘉誠拋售上百億香港豪宅物業的新聞滿天飛,而楊受成卻逆向操作,不斷 「抄底」。

楊受成在擴張房地產板塊的同時,負債也在擴表。數據顯示,2025年3月底,英皇國際資產負債率達54.68%,雖未超房企負債率70%的警戒線,但短期債務佔比過高。更糟糕的是,目前,英皇賬面流動現金僅剩6.39億港元。

財務危機到經營不善,此時能出面「救火」的,或許只有楊受成本人。

槓 杆

楊受成祖籍廣東潮州,其父楊成在抗日戰爭期間來到香港做生意。1942年,楊受成出生前一年,父親開設的「成安記錶行」也面世了。

楊受成透露過,因為自小家庭貧困,父親總是需要靠借高利貸養家度日。

對槓桿的偏好,也為楊受成的人生沉浮埋下伏筆。

鍾錶,是楊家的祖傳生意。

1968年,25歲的楊受成在父親擔保下,在黃金地段九龍的彌敦道開店,並向銀行借貸20萬港元——在當時,一名普通香港工人的月薪,不過1500港元。在槓桿的推動下,楊受成開啟了自己的創業生涯,接連拿下天梭、帝陀等品牌在香港的代理權,並在洋行壟斷下分得歐米茄分銷權的一杯羹,成為一代香港鍾錶大王。

如今,鍾錶珠寶仍是英皇集團里長期穩定的「現金奶牛」。數據顯示,英皇鍾錶珠寶有限公司2024年的總收入為52.3億港元,比去年增長了8.4%;淨利潤為2.6億港元。

英皇鍾錶珠寶門店/圖源:英皇珠寶

英皇鍾錶珠寶門店/圖源:英皇珠寶

高槓杆思維深刻影響了楊受成的商業決策,他常説,自己是「兩塊錢做十塊錢生意」,這種生意哲學,也被運用到了房地產上。

楊受成從鍾錶大王向房地產大亨的轉型,離不開鄭裕彤、劉鑾雄等一幫香江富豪的推動。

1973年,楊受成融資788萬港元,買入李嘉誠手中的地塊,后來淨賺上千萬港元。這比鍾錶來錢更快的生意,成為楊受成眼中的「兵家必爭之地」。

20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在經歷石油危機引發的股市、房市暴跌后迎來反彈,疊加此時香港從傳統制造業向金融貿易中心轉型的關鍵期,以寫字樓需求激增為代表,全港迎來房地產開發的全盛時期。

這一塊「肥膘」,楊受成自然不會錯過,踩中趨勢的楊受成,整合手中的鍾表珠寶和房地產業務,以「好世界」名稱上市。父親楊成擔任董事局主席,自己擔任總經理,父子兵齊上陣。

然而,好景不長,1983年,港元匯率暴跌,一批富豪身家資產就此貶值,其中,「好世界」資產被匯豐銀行清盤接收,楊受成負債高達3.2億港元,個人名下的豪宅、豪車也一併被銀行沒收。

這段經歷成為他商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

在后來一次分享會上,他形容當時被匯豐沒收資產后的自己,從銀行總部走出時,身上只剩一隻手錶、一套衣服和一副眼鏡

2013年,楊受成曾邀請「香江第一才子」陶傑為自己撰寫傳記,取名為《爭氣》——這也是楊受成的人生哲學。

楊受成的傳記:《爭氣》

他在書中説道:「面對四周的奚落嘲辱,我必固守信仰,面臨命運的挫折壓力,我必冷靜應對。我深信,只要爭氣,一隻underdog,也會變為巨人,令看不起你、不信任你的人終將感到歉疚。」

這段心路歷程,也是楊受成東山再起的寫照。

欠下鉅債后,楊受成聽從風水師建議,遠赴科威特炒外匯,三年獲利數千萬美元並還清債務。

明星救場

英皇與楊受成的名字,在上世紀90年代因踏足娛樂圈而被更多人熟知。

英皇影業初期借鑑日本傑尼斯事務所的造星模式,將金融領域的精準投資思維複製到藝人培養上,推行「百人成本賭一人爆紅」的策略,大規模簽約、訓練新人。

此策略大獲成功,成功發掘並打造了包括謝霆鋒、容祖兒、陳奕迅、Twins、陳偉霆在內的一代港產偶像新星。

進入21世紀,英皇電影成為其娛樂版圖上的另一支重要力量。公司將發展策略聚焦於製作與發行港產警匪片和動作片。2004年發行的《新警察故事》《大佬愛美麗》,2005年的《神話》等影片,不僅口碑票房雙贏,也成功為初期的英皇影業打響了招牌。

2004年發行的《新警察故事》,2005年的《神話》等影片,成功為初期的英皇影業打響了招牌

雖然公開財務數據顯示,在英皇集團的整體業務構成中,英皇文化產業的利潤貢獻佔比不高,僅佔集團總收入5-10%,遠低於地產及金融,但它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

特別在內地市場拓展上,楊受成靠着明星效應開闢了「新大陸」。比如,姜文導演的《太陽照常升起》和《讓子彈飛》,葛優演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和《私人訂製》等高分華語電影,均有楊受成的重金支持。

此外,英皇電影還參與了眾多主旋律大製作,如《紅海行動》《無名之輩》《長津湖》《懸崖之上》和《流浪地球2》等。

英皇電影還參與了眾多主旋律大製作

與資金同步進軍的,是英皇的實體業務。2006年,英皇(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投資26億元在北京建國門附近建設英皇集團中心,涵蓋高端商業、影院及甲級辦公樓。截至截至2025年,英皇集團在內地10個城市開設了24家影院,覆蓋超2.6萬座位。

2025年5月,英皇珠寶首次在內地舉行戰略發佈會,計劃未來五年將在內地新增600家門店。英皇珠寶的發展也離不開明星效應,比如利用容祖兒等藝人打造明星聯名款「See Me Fly」系列。

浸潤多年,楊受成已經成為香港娛樂圈數一數二的「大佬」。

在2023年的一場英皇電影巡禮活動上,幾乎所有在香港排得上號的明星:成龍、劉德華、梁朝偉、張學友、張家輝、謝霆鋒、吳鎮宇,以及全港影視公司老闆古天樂、曾志偉、樂易玲、黃百鳴、江志強,都來給楊受成捧場,成爲了香港影壇的罕見盛事。

2023年英皇電影巡禮活動

在香港電影逐年式微的衰退期,楊受成和英皇的堅持,彌足珍貴。

英皇在近年也「爭氣」地創下不少港影佳績。2024年,英皇作為出品方之一的電影《破地獄》奪得2024年香港本土票房冠軍,並打破香港影史票房紀錄。

2024年,英皇出品的電影《破·地獄》打破香港影史票房紀錄

在慶功會上,楊受成將一隻限量版勞力士綠水鬼,送給了主演許冠文,楊受成在慶功會現場説,這是一隻「在中國來講所有人都爭着想要的」「有錢多未必找得到」的。

楊受成對藝人的尊重、保護與珍視向來是港島佳話。楊受成曾作為特別嘉賓出席《12道鋒味》的拍攝餐廳,向來在傳媒公眾面前內斂低調的謝霆鋒當場落淚,哽咽着説:「我15歲就跟着他了,能有今天,是這個人給的。」

楊受成與謝霆鋒

如今,伯樂有難,頂流挺身而出,猶如香港娛樂圈黃金時代留下的一抹余暉。

儘管如此,由於劉德華主演的《金手指》、謝霆鋒、張學友主演的《海關戰線》等傳統警匪動作片票房失靈,導致英皇文化產業出現鉅額虧損。2024財年,英皇文化產業歸母淨利潤-7.15億港元,同比下降116.75%。

香港娛樂圈盛世已成往事,電影行業也難逃低迷,英皇的名字曾因娛樂圈閃爍,如今也不可避免地顯得有些寂寥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