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鵬汽車暴跌!

2025-07-04 17:52

(轉自:電動知家)

息,7月4日,與小鵬G7上市火爆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鵬汽車股價在2025年7月4日港股市場單日暴跌7.64%,收盤仍大跌6.56%。

對此,市場分析主要是G7定價策略引發盈利擔憂,新車型G7最終起售價19.58萬元,較預售價23.58萬元直降4萬元。雖刺激銷量(開售9分鍾大定破1萬輛),但市場擔憂低價策略擠壓本已薄弱的盈利能力。對比競品:較特斯拉Model Y低6.8萬元、小米YU7低5.8萬元,價格戰或進一步惡化虧損(2024年淨虧損58億元)。此外此前副總裁公開宣稱「G7絕無可能低於20萬」,最終定價與之矛盾,被指失信於消費者,動搖品牌忠誠度根基。

產品上,G7與自家G6價格重疊(G6起售價約20萬元),可能引發同門內耗,稀釋整體利潤。主力車型MONA M03雖銷量佔比50%,但缺乏智駕功能且毛利率低,面臨豐田、零跑等「激光雷達+12萬定價」的降維打擊。此外,小鵬汽車仍存在持續虧損與現金流壓力問題,儘管2025上半年交付量超2024全年(19.7萬輛),但「賣得越多虧得越狠」模式未改。疊加支付賬期縮短至60天的政策,進一步加劇資金鍊緊張。

小鵬G7的「以價換量」策略雖短期提振銷量,卻暴露了盈利脆弱性、品牌信任缺口及產品內耗風險。在小米跨界顛覆、行業盈利模式重構的背景下,市場更關注其能否從「銷量增長」轉向「可持續盈利」,而非單純訂單狂歡。

不過,針對盈利問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G7發佈會后的記者會上表示,小鵬二季度財報數據會非常好,小鵬G7的經營能力會非常不錯,我們是在更好的經營和品質下卷價格。他強調,自己不認為小鵬在走性價比路線,小鵬MONA的定價也要比同級的產品貴。今年四季度盈利不是挑戰性的目標,今年小鵬的經營結果會比所有人想象的還要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