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千模智賦百業 | 廣電計量聚焦數智轉型,共商食品與電子製造發展新機

2025-07-04 17:24

導讀

2025年7月3日,由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廣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促進會、廣電計量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千模智賦百業」食品行業與電子製造行業人工智能與數據治理研討會在廣電計量科技產業園成功舉辦。

本次研討會聚焦兩大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痛點,圍繞DCMM貫標實踐、數據資產化路徑、行業安全合規方案等前沿議題展開深度研討,吸引了來自食品、電子製造領域的企業代表、高校專家及行業組織100余人參與。

活動現場

政策引領

錨定產業數智化轉型方向

步入數字經濟時代,國家接連出台重磅政策,為傳統產業智能化升級保駕護航。從「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到《廣東省關於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再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最新印發的《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均將大模型技術列為賦能傳統產業的關鍵利器,為食品與電子製造行業轉型指明瞭方向。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李冬慶致辭

李冬慶致辭表示,推動DCMM(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在傳統行業的落地生根,需牢牢把握「人才培育-價值挖掘-市場佈局」三位一體的發展脈絡。企業一方面要着力強化數據管理能力建設,構建完善的數據管理體系;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數據資產入表等創新模式,充分釋放數據要素的潛在價值,讓數據真正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多維賦能

 行業專家共解產業難題

會上,眾多行業專家帶來精彩的分享。廣州市人工智能算力應用及產業發展聯盟祕書長李學軍發佈了廣州市「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名單,共計34家企業獲此殊榮。這些案例涵蓋了多個領域,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創新成果和巨大潛力,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借鑑經驗。

典型案例名單發佈

廣州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促進會執行祕書長蔡遠塵,在會上深入解讀了廣州市DCMM政策體系的核心要點,從政策背景、目標導向、實施路徑等多個維度進行剖析,讓企業更加明確在DCMM貫標過程中如何藉助政策支持,優化自身數據管理能力。

蔡遠塵作DCMM政策宣講

廣電計量數科事業部專家林燕虹系統圍繞數據要素的採集、存儲、處理、應用等全生命周期環節,闡述了DCMM貫標對企業數據管理規範化、標準化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通過數據產權登記等手段,實現數據資源的價值提升。

林燕虹作《DCMM貫標解讀、數據產權登記申領、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管控及價值提升的分享》

廣州越秀農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代表李健南以企業自身DCMM貫標實踐為藍本,生動展示了食品行業數據治理的創新探索。從養殖環節的數據採集與分析,到加工、銷售環節的數據整合與應用,全方位呈現了數據治理如何助力企業優化生產流程、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

李健南作《DCMM貫標及數據治理案例分享》

在數據成為核心資產的時代,安全與合規是產業數字化進程中不可逾越的底線。廣電計量數據安全專家劉藝濤,提出「技術+管理」雙輪驅動的DSMM(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實踐方案。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如加密算法、訪問控制等,結合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幫助企業有效識別、評估和應對數據安全風險,確保數據資產的安全可控。

劉藝濤作《數據安全(DSMM)數據風險評估實踐及分享》

杭州比智科技有限公司專家周聯政聚焦食品行業長期面臨的數據治理痛點,分享了AI大模型在質量檢測環節的前沿應用案例。利用AI大模型強大的數據分析和模式識別能力,實現對食品質量的快速、精準檢測,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和準確性,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周聯政作《食品行業數據治理案例分享》

融合聚力

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此次論壇是廣電計量承接廣州市人工智能與數據治理支撐項目,開展的系列性人工智能與數據治理產業發展宣貫活動的第三期。論壇不僅為食品與電子製造行業的企業搭建了一個深度交流、共享經驗的平臺,促進了企業間的合作與協同創新,而且邀請了高校專家、行業組織共同參與,匯聚各方智慧,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為推動食品與電子製造行業數智化轉型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廣電計量作為全棧式數字化轉型及數據要素服務提供商,是廣東省健康醫療數據要素人才培訓基地、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指定DCMM評估機構,已為500余家客户提供DCMM、數字化轉型諮詢、數據治理、數據安全、數據資源入表、人工智能算法驗證測評以及數字化人才培育服務。未來,廣電計量將緊密圍繞廣州數字科技集團「1+5+N」數字產業佈局,繼續發揮技術服務支撐優勢,助力數據治理與人工智能融合,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陳濤

圖:劉天定

編輯:馮正璋

喜歡本文,記得點「贊」和「在看」支持一下!

(廣電計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