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3 12:11
資本層面基本完成閉環搭建,突破300萬輛也不是夢。
作 者 | 三里屯
責 編 | 林 東
出 品 | 汽車K線
7月1日,吉利汽車(0175.HK)發佈公告,今年上半年銷量達到140.9萬輛,同比增長47%。
其管理層基於該銷量表現,決定將原定目標上調11%至全年300萬輛。
不過,《汽車K線》認為,吉利整體生態鏈佈局的加速完備,也正在給吉利汽車2025挑戰並突破300萬輛大關,創造有利條件。
01
當IPO鍾聲敲響,大吉利體系下,又一公司上市。
至此,吉利控股的科技移動出行商業帝國,再添一員。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李書福(家族)直接或間接掌控的上市公司,已達10余家。
包括除汽車製造領域的吉利汽車、極氪、沃爾沃汽車、路特斯科技、極星汽車,還涉足摩托車、芯片、智能無人駕駛、移動出行等領域上市公司,諸如:億咖通科技、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千里科技、洪橋集團、曹操出行等。
從中國A股和港股,到太平洋彼岸的美股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甚至是歐洲資本市場……
02
6月25日,背靠吉利集團的科技出行平臺曹操出行,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根據配發結果,曹操出行赴港上市,全球發售共計4417.86萬股股份,每股發行價為41.94港元,所得款項淨額17.1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72億元)。
雖然網約車市場內卷導致破發,但曹操出行的醉翁之意不在網約車,而在於李書福構建科技移動出行商業帝國的重要一環。
李書福曾公開表示:「希望以曹操為起點,結合車載人工智能,優化智能網絡空間,加快推進變革,把吉利控股集團從汽車製造商向交通運輸服務商、信息內容提供商轉型。」
隨着曹操出行IPO,吉利控股已經覆蓋汽車研發製造、智能化與零部件供應、無人智能駕駛、芯片製造以及移動出行、教育等多個產業鏈環節。
若再加上衞星通信、飛行汽車等業務,大吉利實現了從上游技術研發、中游生產製造到下游出行服務的全產業鏈佈局。
這對吉利控股集團未來長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曹操出行也可以作為吉利汽車集團旗下各品牌在全國範圍的播種機、宣傳隊和糧倉,並通過一些購車政策,每年為吉利汽車分擔相當部分銷量任務。
03
目前,吉利已進入戰略轉型的全新階段。
其構建的「天地一體化」出行生態體系,以汽車主業為根基,實現「地面交通(曹操出行)+低空飛行(沃飛長空)+衞星通信(時空道宇)+智能網聯(億咖通)」全鏈路閉環的科技出行網絡。
這一體系的獨特性在於其垂直整合能力與多維度技術協同。
放眼全球,目前汽車公司中只有特斯拉和吉利在佈局天地一體化,聚焦中國,吉利則是獨一份,即便是涉足汽車領域的華為,也缺少自己造車這一環。
如今,曹操出行作為吉利集團「天地一體化」生態體系落地的重要載體,已與千里科技協同,佈局當下大熱的Robotaxi概念。
04
就在曹操出行成功IPO引發行業關注之際,前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突然官宣出任吉利智駕生態——千里科技聯席總裁的消息,同樣引發熱議。
衆所周知,千里科技是吉利在智能駕駛領域落下的重要棋子,兩家公司和吉利汽車也將在大吉利下,實現更好的戰略協同效應。
有機構預計,到2030年,Robotaxi在網約車市場中的滲透率將達到近50%;2024~203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68%,2030年中國Robotaxi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至少2700億元。
2024年,千里科技市值從160億飆升至400億,年漲幅150%,資本市場以資金投票印證技術潛力。
在「千里浩瀚」智駕系統發佈當天,知名研究機構摩根士丹利連夜發佈研報,稱這是AI公司首次打通OEM閉環,且吉利的ADAS供應商將全面提升產能。
05
最近幾年,全球科技公司和汽車公司紛紛加快佈局Robotaxi和高階自動駕駛技術。
東方證券指出,2025年國內Robotaxi企業規模化投放加速,小馬智行於2025年底將Robotaxi車隊規模擴大至千台;文遠知行計劃與Uber合作,在5年內新增15座國際城市Robotaxi服務;蘿卜快跑計劃在迪拜部署超過1000台全無人駕駛汽車……
汽車公司和相關供應商層面,上汽享道出行宣佈將與Momenta合作打造主駕無人Robotaxi車隊;哈囉、螞蟻集團、寧德時代共同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進L4級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和商業化落地。
雖對手眾多,但吉利卻有着獨特的優勢。區別於其他企業與外部公司、供應商的合作模式,吉利集團層面在內部就能夠調動資源實現這一商業佈局。
06
《汽車K線》認為,中國汽車智駕第一梯隊,或將面臨洗牌。
作為華為智駕從0到1的奠基人,王軍加盟不僅為吉利「千里浩瀚」智駕系統注入華為系技術基因,且讓千里科技實現技術閉環。
憑藉深厚的行業積澱,推動吉利智駕向華為ADS、特斯拉FSD等頭部系統發起技術衝擊。
至此,吉利旗下的千里科技形成了以印奇掌舵AI算法,陳奇夯實硬件根基,王軍整合華為HI模式經驗與吉利生態資源,執掌科技業務板塊的「黃金三角」戰隊。
這為吉利構建起「算法+硬件+生態」的閉環,加速吉利「AI+車」戰略全面落地。上市公司吉利汽車也將獲長期利好。
07
值得一提的是,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正式啟動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服務,每次乘車只需要4.2美元。
若特斯拉Robotaxi進展順利,或將在全球起到示範效應,並促進國內相關企業進一步加快Robotaxi商業化進程。
因此,依託大吉利體系,尤其是千里科技在Robotaxi領域深化佈局,吉利系的自動駕駛技術及定製車,會形成「定製車+自動駕駛技術+出行平臺」的閉環生態,提升吉利集團整體Robotaxi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曹操出行預計2026年底,將推出專為自動駕駛而設的L4級Robotaxi定製車型,此次成功IPO則為其提供了資金保障。
08
王軍公開預測,「五年內智能駕駛一級供應商將形成三分天下格局」。
在這一變革浪潮中,他堅信吉利「天地一體化安全體系」(通過自研低軌衞星增強高精定位)和「千里浩瀚系統」的L3級量產落地能力,正快跑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屆時,市場格局或將重塑為華為、吉利、特斯拉三強主導的競爭態勢。對於吉利汽車而言,這無疑將會打開新的估值體系。
—延伸閲讀—
沒人比寧德時代更愛吉利汽車
「瘋狂的」吉利汽車
所以,當人們在看吉利時,總是會疑惑為什麼要弄這麼多上市公司,難道不是爲了圈錢?亦或是資源分散,為何不像比亞迪、特斯拉,都集中在一起?
如今再來看,其實這更像是李書福下的一盤大棋局,自己擁有造血能力形成核心競爭力,內部產生協同效應和競爭,不斷地孵化並試錯,但只要整個生態閉環能走通,那麼這個產業鏈上的公司都將成為市場追逐的對象。
更重要的是,它能實現那個讓中國汽車跑遍全世界的美好願景。
Views of AutosKline:
吉利從「汽車製造商」向「智慧出行生態構建者」的轉型邁入更深層次。
當資本、技術與生態開始協同,以造車為根的這場馬拉松也纔剛進入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