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石化攜手河南國資打造中原油氣新巨頭

2025-07-04 09:11

日前,河南省三門峽靈寶市迎來能源領域重要時刻——河南中原豫地油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中原豫地油氣)正式完成工商註冊。這家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豫地科技)、靈寶市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靈寶城投)共同出資設立的企業,註冊資本達9億元人民幣,業務範圍涵蓋陸地油氣開採、發電輸電、技術服務及礦產資源評估等全產業鏈環節。新公司的成立不僅承載着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使命,也為中原地區能源安全保障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01

破解資源瓶頸

中原豫地油氣的誕生,是中石化應對國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挑戰的戰略選擇。近年來,隨着國內老油田進入開發中后期,資源接替矛盾日益突出。以中原油田為例,其核心產區東濮凹陷經過數十年開發,剩余可採儲量逐年遞減,亟須通過技術創新和資源拓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的《2024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原油進口量5.53億噸,同比降1.9%,但石油對外依存度仍然高達71.9%。國家能源安全戰略要求加快構建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提升油氣自給能力。

在此背景下,中石化與河南國資攜手成立中原豫地油氣,通過央地合作,在河南境內開闢油氣勘探開發新戰場,也是破解資源約束的務實之舉。

從政策層面看,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發改能源〔2022〕210號)明確指出,要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堅持常非並舉、海陸並重,強化重點盆地和海域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和勘探,夯實資源接續基礎。中原豫地油氣的成立,正是對這一政策的直接響應。

從資源潛力看,河南省地處華北板塊南緣,地質構造複雜,具備形成大型油氣田的地質條件。據河南省地質局今年年初披露,三門峽盆地油氣資源勘查實現重大突破,通過試油成果顯示,三門峽盆地豫靈1井經測試獲得穩定日產量15.5方,而豫靈2井的兩個試油層段分別獲得了自噴穩定日產量31.62方和機抽穩定日產量92.52方。結合此前豫峽地1井的試油情況,初步評價盆地常規石油地質資源量為4.27億噸。

從行業趨勢看,全球能源轉型加速,油氣勘探開發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領域升級,單一企業難以獨立應對高風險、長周期的勘探項目。中石化作為國內油氣行業龍頭,擁有技術、資金和產業鏈優勢,但需地方資源支持以降低開發成本;河南國資則掌握區域地質數據、政策協調及土地資源,雙方合作可實現優勢互補。

02

優勢互補

中原豫地油氣的成立並非偶然,2024年6月14日,中原油田代表中石化在自然資源部組織委託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線上競標中,成功獲得了三門峽的豫西三門峽盆地東部區塊等四個區塊的石油天然氣探礦權,總面積達2675.1387平方千米,約佔東濮老區探礦權的三分之二。

同年8月16日,中原油田與豫地科技、靈寶市政府在鄭州簽署了合作協議,約定共同出資組建中原豫地油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加快三門峽盆地油氣資源勘查開發,為國家資源能源安全做出新的貢獻。

中原豫地油氣的股權設計頗具深意。中石化持股51%,保持絕對控股地位,確保技術路線、開發策略的統一性。

豫地科技作為河南省屬地質勘查主力軍,持股48%,可以提供地質數據、協調地方關係,還可以提供勘探等方面的支持。豫地科技是2022年經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由原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河南省煤田地質局所屬部分事業單位及直屬企業共36個單位組建而成,是省管公益類重要骨干企業,按正廳級規格管理。

靈寶城投雖持股比例較小(1%),但能體現地方政府的支持,也為后續基礎設施配套、民生保障提供便利。三門峽市靈寶地區位於豫西斷隆帶,地質構造複雜,近年來通過地質勘查發現多處油氣,中原豫地油氣的成立或將為靈寶市帶來新的經濟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央企主導+地方參與」的模式,既避免了央企「單打獨鬥」可能面臨的政策阻力,又防止了地方過度干預影響運營效率。例如,在項目審批環節,豫地科技集團可快速協調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等部門,縮短環評、採礦權辦理周期;在土地徵用方面,靈寶市城投能協助與村民溝通,降低社會風險。三方的合作可謂是強強聯合,並實現了「技術+資源+政策」的精準匹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