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4 08:56
轉自:中國郵政快遞報
最近,專注於商業郵寄、包裹運輸、物流和數字商務解決方案的全球技術公司必能寶(Pitney Bowes)發佈《包裹運輸指數》(以下簡稱「指數」)。指數顯示,亞馬遜或將在4年內超過美國郵政,成為美國最大的包裹運輸公司。與此同時,變化的關税政策也為規模較小的運輸公司創造了新的機遇。
亞馬遜物流包裹量或達84億件
研究顯示,亞馬遜的包裹運輸量已超過聯邦快遞和聯合包裹,正在迅速逼近美國郵政的運輸量。
2024年,亞馬遜物流處理了63億件包裹,較2023年同期增長7.3%。按數量計算,亞馬遜的市場份額為28%,僅次於美國郵政的份額(31%),后者處理了69億件包裹。必能寶研究稱,如果這種增長速度持續下去,亞馬遜有望在2028年成為美國最大的包裹運輸商,屆時預計發貨量將達到84億件,而美國郵政的發貨量預計為83億件。
必能寶的包裹運輸指數衡量的是美國境內B2B、B2C、C2B和消費者寄遞的重量不超過70磅(31.5千克)的包裹運輸量和支出。
該指數顯示,2024年,美國包裹數量增至224億件,同比增長3.4%;而收入僅增長2.7%,達到2032億美元。與此同時,在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包裹數量增長相對緩慢,同比增長0.4%。
大型承運商包裹量波動不定
「爲了搶奪更大的市場份額,承運商不斷拋出更有競爭力的價格。」指數顯示,2024年,每件包裹的平均收入為9.09美元,2023年為9.1美元,價格壓力正在加劇。必能寶指出,這一趨勢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亞馬遜以及越來越多規模較小但服務更靈活的快遞公司對傳統運輸企業的主導地位構成了挑戰。
儘管美國郵政目前仍處於領先地位,但它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2024年,美國郵政的包裹業務量僅增長了3.2%,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則同比下降了6.2%。即使美國郵政不久前推出了低成本的陸運服務「地面優勢」,並取得了包裹量的增長,但其仍面臨着諸如關税波動和天氣相關干擾等外部因素的困擾。
聯邦快遞和聯合包裹也感受到了市場壓力。
指數顯示,聯邦快遞2024年運輸了37億件包裹,低於2023年的39億件。不過,其在2025年第一季度略有回升,同比增長5.8%,這是該公司自2021年以來首次實現季度增長。研究稱,這一轉變得益於聯邦快遞的地面運輸和快遞服務的網絡整合,以及其在經濟型地面運輸業務領域的戰略推進。
聯合包裹2024年運輸了47億件包裹,僅增長了1.7%,但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卻下降了5.4%。上述研究指出,亞馬遜通過聯合包裹運輸的包裹量減少是導致這一下滑的主要原因。
儘管聯合包裹和聯邦快遞在營收方面仍佔據市場領先地位,分別為698億美元和632億美元,但市場力量的平衡顯然正在發生變化。亞馬遜2024年的包裹業務營收達到311億美元,其營收份額增至15.3%,幾乎追平美國郵政16%的水平。
小型運輸公司迎來增長機遇
必能寶指數還揭示了小型包裹運營商的增長情況。儘管他們僅佔市場總量的3.5%,而1年前則為3%,但其年收入增長了22.6%,從2023年的6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8億美元。這些被歸為其他類型的企業,包括區域快遞公司、「最后一公里」配送企業以及技術驅動型的新興配送企業,正憑藉本地化網絡和靈活的運營來搶佔市場份額。
必能寶研究指出,近期加徵的關税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種混亂。跨境成本上升以及國際貨物運輸時間延長,可能會迫使託運人尋求更本地化的解決方案。這也為規模較小、專注於區域市場的運營商創造了新的機遇,使其能夠在大型網絡難以保持成本效益的地方滿足市場需求。
展望未來,必能寶預測,美國包裹量將大幅增長,到2029年可能達到350億件。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到2030年包裹量將達到305億件,2025至2030年間將以每年5%的複合增長率增長。
指數分析稱,對於託運人來説,競爭加劇在很大程度上是件好事。更多參與者爭奪業務意味着價格更優惠、服務創新更快、靈活性更強。然而,對於大型運輸公司而言,市場情況則較為複雜。
「自必能寶10年前開始追蹤貨運數據以來,包裹市場一直由聯邦快遞、聯合包裹和美國郵政主導。如今這一局面正在發生轉變,其他類承運商5年複合年增長率接近40%的貨量增長就是明證。這種顛覆為各企業利用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必能寶發送技術解決方案總裁Shemin Nurmohamed表示,「由於承運商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不斷變化的服務產品以及潛在的關税影響,託運企業需利用能夠接入多家承運商且附帶預先協商的折扣費率的運輸技術,以應對市場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