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半年進口汽車召回頻次較高,涉及奔馳、特斯拉等!

2025-07-03 19:10

隨着時間步入下半年

備受消費市場關注的

2025年汽車召回半年報

新鮮出爐

今年上半年哪些車型缺陷較多?

原因是什麼?

又呈現出哪些特點?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對此進行了採訪和梳理

上半年召回數量明顯提升

特斯拉佔召回總量近四分之一

數據 

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我國共實施汽車產品召回60次,涉及缺陷車輛506.88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召回次數少近10次,增加汽車召回超百萬輛。分產品類型來看,進口汽車和新能源車召回數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今年上半年汽車召回數量明顯增多

究其原因

與今年以來

發生單一車企大規模召回有關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僅特斯拉品牌產品召回就高達120.68萬輛,佔召回總量近四分之一。

召回原因

據悉,本次召回範圍內的車輛涉及部分進口Modle S、Model X及國產Model 3、Model Y等車型。

汽車召回將有效消除汽車產品安全隱患。吳博峰/攝 汽車召回將有效消除汽車產品安全隱患。吳博峰/攝

召回原因為車輛上電時的反向電流可能損壞行車電腦主板上的電源組件,導致后視攝像頭功能異常,可能造成倒車影像無法顯示,從而影響駕駛員倒車時的視野,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此外,部分被召回車輛還存在因電子助力轉向系統軟件問題,可能觸發轉向助力受限,造成電子助力轉向功能失效的安全隱患。

此外,作為主流豪華品牌之一,奔馳品牌成為今年上半年累計召回頻率最多的車企

數據顯示,今年1—6月,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累計實施12次產品召回,累計召回缺陷汽車產品共計144967輛。其中,僅6月13日當天,奔馳品牌便實施三次產品召回,包括多款國產汽車和進口汽車,覆蓋其旗下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型。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祕書長袁帥表示,從今年上半年汽車產品召回數據看,市場監管總局通過實施產品召回行動減少了缺陷產品流通,降低了消費安全風險,提升了汽車消費環境可靠性,既迴應了消費者對質量的關注,也增強了其對汽車產品的信任,為市場持續發展築牢根基。

進口汽車召回頻次較高

產品質量問題受到質疑

近年來,隨着汽車召回制度日益完善,進口汽車產品質量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上半年,進口汽車召回事件共33次,佔總召回次數超五成,涵蓋日系、韓系、美系、德系、意系等多家全球汽車知名品牌。

作為韓系豪華車代表,捷尼賽思今年因召回成為消費市場關注的熱點。數據顯示,2月,捷尼賽思因集成充電控制模塊(ICCU)軟件問題選擇對品牌旗下純電GV60、G80、GV70汽車進行召回。此后,捷尼賽思又分別於2月和5月,因車輛存在儀表盤軟件問題和高壓燃油泵問題等產品缺陷,對品牌旗下相關車型進行召回。

記者注意到,早在去年8月,捷尼賽思曾因部分車輛因燃油泵葉輪製造問題,在高温環境下葉輪變形並與燃油泵殼體發生摩擦、阻力增大。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燃油泵停止工作,導致車輛行駛中熄火,存在安全隱患,對品牌旗下共計1583輛汽車進行召回。而僅時隔不到半年,捷尼賽思的高壓燃油泵再次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其產品質量不禁令人懷疑。

無獨有偶,進口起亞汽車旗下部分凱尊、索蘭託、起亞K9、速邁和霸鋭汽車,因制動系統的液壓電子控制單元(HECU)內部可能發生短路,極端情況下會導致發動機艙起火,同樣存在安全隱患。此外,克萊斯勒、斯泰蘭蒂斯等超多家車企的進口車型,也因各類問題登上召回名錄。

企業產品質量把控不到位

需持續提升整車製造質量

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出現了不少因汽車企業產品質量把控不到位而導致的產品質量問題。

2月28日,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因部分車輛由於裝配錯誤,后排安全帶扣部分固定在鋁隔音墊上,可能會造成緊固螺母松動,在發生碰撞時,導致安全帶扣螺栓連接失效,從而增加后排乘客受傷的風險而實施召回。

同一天,斯泰蘭蒂斯因部分車輛由於製造過程偏差,制動踏板和制動助力器的緊固螺栓連接可能出現松動,導致制動踏板行程變長,極端情況下螺栓連接可能松脫,制動性能下降,對進口朱麗葉、斯坦維汽車進行召回。

此外,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因電池管理系統軟件設計原因,高壓電池在極端情況下可能發生熱失控,可能導致車輛起火事故,對近2.6萬輛EQA、EQB和EQC新能源車進行召回。

針對汽車領域存在的產品質量問題,6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知,部署開展2025年度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工作,將加大對輿論關注度高、存在較大質量安全隱患車型的抽查力度,嚴查整車結構參數、碰撞安全、電池性能等關鍵指標。

袁帥指出,在國家提質擴容促消費的政策導向下,召回制度是推動企業履行召回主體責任的關鍵動力。作為保障行車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制度,汽車召回能倒逼企業革新生產技術、優化管理流程,從源頭減少缺陷、提升質量,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

付於武認為,在 「新四化」 深刻影響汽車市場的背景下,企業除加強創新外,高質量發展是競爭突圍的核心。而提升製造工藝、重視生產細節問題,對車企塑造品牌形象、贏得消費市場至關重要。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吳博峰

編輯/李曉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