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艾睿鉑:2030年中國車企在歐市場份額有望翻倍

2025-07-03 20:35

新華財經上海7月3日電(記者 王鶴)全球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3日在滬發佈《2025全球汽車展望》報告。報告預計,2025年,中國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將達到67%,外國品牌市場份額將持續下降;到2030年,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將翻倍,佔比將達到10%。

艾睿鉑報告指出,當前汽車行業正面臨增長放緩、成本居高不下、西方市場電動汽車投資擱淺等因素衝擊,中國領先新能源車企在技術和成本方面崛起。供應商和主機廠應繼續借鑑中國市場領先者的成功經驗,為本土轉型提供指導。

對中國汽車市場,艾睿鉑認為, 中國市場的價格博弈仍在持續,但2025年開始轉向了更多非價格激勵措施,驅使實力較強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加快國際擴張步伐。

隨着中國汽車製造商加快海外市場本地化進程,而歐洲車企產能利用率下降,中國汽車製造商預計到2030年將在歐洲市場的份額翻倍至10%。 預計到2030年,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的年產量將增加80萬輛,歐洲本土車企則可能會關閉相當於1.5家工廠的產能(約40萬輛)。

艾睿鉑亞太區汽車及工業品諮詢業務負責人戴加輝(Dr. Stephen Dyer)表示:「中國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一,正經歷着激烈的價格戰、日新月異的創新速度,不斷被新勢力刷新行業標準。這樣的環境推動了技術和成本效率的顯著突破,但也讓許多企業難以實現可持續盈利。隨着國內增長放緩和全球貿易壁壘上升,中國電動車企必須專注於打造強勢品牌,投資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並在關鍵國際市場實現本地化運營。只有那些能夠快速適應、高效擴張,並同時應對國內外挑戰的企業,才能持續在全球舞臺上取得成功。」

艾睿鉑報告預計,汽車市場將出現明顯的整合,只有最具競爭力的品牌有望在未來幾年取得成功。在2024 年銷售新能源汽車的129個品牌中,有15個品牌到2030年有望將保持財務活力,佔據新能源汽車總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三。雖然一些品牌可能會退出或合併,但在注重速度、成本效益和靈活決策的新運營模式的推動下,這些變化將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創造更具競爭力和創新性的格局。

艾睿鉑大中華區汽車及工業品諮詢業務合夥人章一超表示:「受關税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影響,中國主機廠的出口有所放緩,但由合作伙伴和合資企業驅動的中國‘新運營模式’的出口正在獲得關注。這種模式使汽車製造商推出汽車的速度提升一倍,減少投資40%-50%,並降低30%成本,與此同時,智能製造也在快速發展。隨着下一代汽車製造業的發展,主機廠需駕馭投資重點的變化、基礎設施的限制和人才的轉型,以精準地部署人工智能。」

編輯:談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