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3 15:38
索辰科技:245元"天價股"的崩塌進行時?帶病上市、壞賬造假、收購續命,誰在縱容這場資本遊戲?募投項目延期,10億買理財!招股書涉嫌虛假陳述!
2023年4月18日,索辰科技以245.56元/股的"天價"登錄科創板,復權價約119元,發行市盈率高達驚人的368.92倍,發行股票1033.34萬股,當時號稱「最貴」的上市公司。而且公司招股説明書擬募集資金只有9.69億元,實際募集資金25.3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淨募集資金23.16億元,超募資金多出十多億元,戴上"國產CAE第一股"的光環。但誰也沒想到,這頂桂冠下藏着的是一地雞毛——上市當天股價一度破發,之后幾天在發行價附近波動。之后股價急跌破發,該股上市的第8個交易日,股價終於完全破發,正式加入破發股行列。而且索辰科技上市不滿10個月,股價就完成了腰斬,上市以來,該公司股價一度跌至40元/股左右。在9月份整體資本市場行情回暖的情況下,2024年11月14日,索辰科技盤中股價71元/股,距離發行價遙不可及。
2023年4月27日即報出虧損季報,上演了典型的「上市即變臉」一幕。當時索辰科技發佈的2023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714.1萬元,同比增長0.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1951.16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2002.75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63元。
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8285.18萬元,同比增長58.23%;歸母淨利潤為-7064.72萬元,同比下降90.25%;扣非歸母淨利潤為-7523.18萬元,同比下降77.51%;基本每股收益-0.80元。
從盈利能力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索辰科技毛利率為42.63%,同比下降35.53%;淨利率為-89.58%,較上年同期下降26.31%。
2024年應收賬款像滾雪球般膨脹,三次高溢價收購也填不滿業績窟窿。
今天(2025年7月3日)股價跌至72元附近,套牢的投資者終於看清:這哪是"工業軟件龍頭",分明是一場精心包裝的資本遊戲。
一、帶病上市:IPO前業績就"帶傷",招股書或隱瞞關鍵風險
翻開索辰科技的招股書,"高成長"的故事講得漂亮:2019-2022年營收從1.16億漲到2.68億,淨利潤從虧損1259萬到盈利3264萬。但細看數據,這不過是"小基數蹦躂"——上市前四年營收從未突破3億,2021年后淨利潤增速從359%暴跌至6.78%,明顯后勁不足。
更關鍵的是,公司反覆強調"軍工客户為主",卻對一個致命風險避而不談:應收賬款像顆定時炸彈。截止2022年12月30日,索辰的應收賬款已達3.31億,佔營收的123.57%;而同行中望軟件同期應收賬款僅佔營收的90%,霍萊沃更是低至52%。更詭異的是,索辰的壞賬計提比例低得離譜——三年以上應收賬款僅計提50%,而中望軟件計提90%,霍萊沃直接100%。
當時就有財務專家質疑:"軍工客户回款慢是事實,但作為CAE軟件商,技術壁壘高、議價能力強,憑什麼壞賬計提比民用軟件商還松?"如今回頭看,這哪是"行業特性",分明是招股書里藏着的虛假陳述——用寬松的壞賬政策粉飾利潤,把風險留給上市后的投資者。
二、壞賬迷局:上市后"變本加厲",財務洗澡痕跡明顯
2023年上市后,索辰的應收賬款問題徹底暴露。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應收賬款飆升至6.05億,佔營收比例漲到159.82%,一年以內應收賬款佔比從2022年的73%跌到58%。更諷刺的是,計提比例問題,索辰三年以上計提50%起,再看看相關同行:中望軟件三年以上計提90%,產品和客户較為接近的霍萊沃三年以上計提100%;如此看來,索辰在壞賬計提上有些不夠果斷,或許是爲了財報不至於太難看吧。 24年計提壞賬6269萬,23年是4290萬,同比增長了46%;上圖招股書不是陳述「相關款項不能收回的風險極低」嗎?算不算虛假陳述?雖然同比暴增46%,但按照行業慣例,這個數字至少被低估了一半。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23年的473天增長到24年的535天;
舉個例子:某軍工客户2021年欠款5000萬,合同約定2022年底結清,但直到2024年仍未支付。索辰在2022年僅計提500萬壞賬,2023年再提500萬,2024年突然計提2000萬——這種"階梯式計提",怎麼看都不像正常財務處理,倒像是為未來業績"預留虧損空間"。
更離譜的是現金流:2024年公司營收3.79億,淨利潤卻只有4144萬,經營活動現金流更是-4881萬。也就是説,賺的錢全變成了應收賬款,連"紙面利潤"都保不住。有投資者吐槽:"買索辰的股票,不如買它的應收賬款——至少后者還能打折收回,前者連本金都可能打水漂。"
三、收購續命:三次"蛇吞象",能填滿業績黑洞嗎?
面對業績下滑,索辰的選擇是"買買買"。2023年至今,公司三次高溢價收購,累計花費超5億:2023年收購廣州陽普(溢價1000%)、寧波麥思(溢價1200%),2025年初又以1.8-2億收購力控科技51%股權(半年估值縮水70%)。
但這些收購真的能救索辰嗎?看看標的的成色:廣州陽普2023年淨利潤僅800萬,卻承諾2024-2026年合計賺5000萬;力控科技2024年前5個月虧損4194萬,2025年卻要完成3370萬淨利潤的業績對賭——這哪是併購,分明是"財務洗澡后找接盤俠"。
更要命的是商譽風險。三次收購后,索辰商譽余額已達1.5億,其中前兩次收購的商譽佔了1億。如果標的業績不達標,這部分商譽一旦減值,將直接吞噬淨利潤。2024年索辰淨利潤才4000多萬,若商譽減值5000萬,當年就要虧損——這不是"戰略擴張",是"飲鴆止渴"。
四、物理AI是救命稻草?
2025年3月,索辰高調發布"天工·開物"物理AI平臺,宣稱要"推動AI從感知智能邁向認知智能"。消息一出,股價短暫反彈,但很快被打回原形。
業內專家指出:工業軟件的核心是"技術壁壘+客户粘性",物理AI需要海量真實數據訓練,而索辰的客户集中在軍工領域,數據獲取難度大、成本高。更關鍵的是,公司連主業都做不好,哪來的資源投入AI研發?2024年研發費用1.08億,同比持平,研發人員從202人減到195人——所謂"AI轉型",不過是給投資者畫的餅。
五:儘管索辰業績如此暗淡,但不妨礙吹票們「抬轎子」,並且是在2023年Q1虧損的前提下,還是繼續吹!事實證明實際利潤不到吹的一半!
(1)券商就算了,見怪不怪!
索辰科技發佈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714.1萬元,同比增長0.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1951.16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2002.75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63元。
(2)官媒也重大遺漏:咋只報增長部分呢,利潤是虧損的,咋不報?
202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8285.18萬元,同比增長58.23%;歸母淨利潤為-7064.72萬元,同比下降90.25%;扣非歸母淨利潤為-7523.18萬元,
六:募投項目延期,招股書中説的項目前景好,建設的緊迫性必要性是不是虛假陳述?募投的資金10億買理財,買理財總比干主業強?!
七、誰在為這場遊戲買單?
索辰的崩塌,受傷最深的是普通投資者。2023年IPO時,散户中籤率僅0.03%,如今股價跌去67%,人均虧損超20萬。更諷刺的是,保薦機構海通證券賺得盆滿缽滿:承銷保薦費1.92億,跟投股份浮虧3243萬,但整體還是賺了。
監管呢?索辰上市前壞賬計提異常、上市后頻繁收購,交易所問詢函發了三封,但至今沒有實質性處罰。有投資者質疑:"如果連'國產CAE第一股'都能帶病上市,A股的'看門人'到底在看什麼?"
結語
索辰科技的故事,是A股"帶病上市"的又一個典型案例。從IPO前的壞賬粉飾,到上市后的收購續命,再到畫餅式的AI轉型,每一步都寫滿了資本的貪婪。當245元的"天價股"跌至今天的72元,當三次收購填不滿業績窟窿,我們終於看清:所謂"國產CAE龍頭",不過是用資本泡沫堆起來的空中樓閣。
現在的問題不是繼續縱容造假者圈錢,還是讓監管利劍出鞘,還投資者一個公道?這不僅是索辰的問題,更是整個A股的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