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子公司正式入局無人機,中原內配「搶灘」低空經濟萬億市場

2025-07-03 15:30

近年來,低空經濟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在政策驅動、產業引導、技術創新的多重因素之下,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發展壯大。低空經濟產業鏈上企業有望搶佔先機,分享萬億市場空間。

銀柿財經從中原內配(002448.SZ)獲悉,其控股子公司南京飛燕活塞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飛燕」)已向無人機供應鏈企業供貨,並全力開發無人機、小型航空器有關客户,正式涉足無人機市場。

航空發動機在整機價值量中佔比20%至30%,是衡量飛機性能的關鍵指標之一。活塞環是發動機中十分關鍵的零部件,應用於內燃機的活塞組件上,起到密封、控油、導熱、支撐等重要作用。同時,氣缸套、活塞環、活塞是發動機最重要的運動件摩擦副,活塞環將活塞保持在氣缸中,防止活塞與氣缸壁直接接觸,保證活塞平順運動,降低摩擦阻力。

南京飛燕專業生產各類活塞環,是國內活塞環行業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企業之一,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綠色製造示範企業,江蘇省綠色工廠、江蘇省活塞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老字號企業。

據介紹,無人機用汽油發動機轉速、功率密度高,所需的活塞環主要具有高合金材料、外圓結構特殊設計強化潤滑、專用限位設計限制轉動等特點。目前南京飛燕已實現供貨,也在加大對新客户的開發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飛燕在技術研發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可滿足無人機用活塞環對產品創新等方面的要求。據悉,南京飛燕引進日本、美國、德國、荷蘭等國際領先的活塞環加工與檢測控制裝備,掌握活塞環產品研發設計、材料鑄造、表面處理、機械加工等行業先進的關鍵技術,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專利。

作為一種新興經濟形態,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發展低空經濟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各省市積極響應跟進,陸續就發展低空經濟出臺相關政策。

伴隨着「低空經濟」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其在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概念寫入國家規劃,標誌着「低空經濟」正式上升至國家戰略。2024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作出系統部署,其中提到「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發展「低空經濟」作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重要舉措。

不僅如此,國家層面針對優化空域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具體細則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2024年,《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通用機場管理規定》等核心法規和標準陸續出臺和生效,爲規範低空經濟發展秩序打下堅實基礎。

進入2025年,低空經濟領域法律法規完善仍在推進。最新消息顯示,民用航空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將充實促進民用航空事業發展的舉措,特別是促進民用航空製造業、低空經濟發展的內容,傳遞出低空經濟發展環境將持續優化的積極信號。

地方立法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據不完全統計,約30個省份將發展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或出臺相關政策。例如,2024年9月,北京市出臺《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 年)》,為產業發展提供明確指引。2025年2月,《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條例》正式施行,強調全鏈條覆蓋,統籌土地、資金等要素,促進地區低空經濟的協同發展。此外還有上海、杭州、合肥等15個城市與企業攜手共建低空經濟生態圈,計劃打造涵蓋低空飛行路線、低空應用示範區等多個領域上百個示範項目。

在政策推動和市場潛力吸引之下,諸多城市紛紛下場佈局,產業公司不斷註冊成立,以搶灘低空經濟先機。例如,重慶市設立6個低空經濟先行試驗區,今年2月20日,重慶市永川區大安通航機場試驗基地正式投用,開啟國內首次低空空域實時靈活轉換與安全核心技術驗證試驗,加快低空飛行管理規範落地;今年3月,2025年北京延慶區投資促進大會上透露,目前已有111家低空技術企業入駐中關村延慶園,低空產業生態初步形成……

據中國民航局此前發佈的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賽迪顧問預測數據亦顯示,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將在2035年突破3.5萬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8.8%,成為繼新能源、人工智能后的新支柱產業。

在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無人機活塞具有廣闊發展前景。中國銀河證券研報顯示,無人機動力系統主要有渦扇發動機、渦噴發動機、活塞發動機、渦軸發動機及電動機五大類,根據特性應用於不同領域。其中,活塞發動機是最早的航空發動機,由於推力適中、低油耗、低成本、技術成熟,同時在性能方面又能滿足絕大部分無人機需求,已成為使用最廣泛的無人機動力裝置,當前無人機市場(除高速無人機和微型無人機外),採用活塞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的無人機數量佔比超過60%。基於此,南京飛燕所處的活塞環領域,有望隨着低空經濟市場空間擴張而同步向上,為中原內配打開新的業績增長空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