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3 09:11
財聯社7月2日訊(記者 王碧微)又一家A股千億龍頭將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場,7月2日晚間,果鏈龍頭立訊精密(002475.SZ)公告,公司正在籌劃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事項。
數日前,同爲「果鏈」核心企業的藍思科技(300433.SZ)剛剛啟動H股招股,而歌爾股份(002241.SZ)也早已公佈分拆子公司赴港的計劃,至此,「果鏈三巨頭」有望在港股「會師」。
政策與市場暖風頻吹 「果鏈」巨頭「會師」港交所
A股龍頭企業集體「南下」,已成為2025年資本市場的一道風景線。
除立訊精密外,藍思科技已於6月30日啟動招股,計劃於7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公司管理層在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示,希望通過在港融資,為新興產品的研發及海外產能擴張儲備充足資金。
而歌爾股份此前亦有公告,擬分拆旗下從事微電子業務的子公司歌爾微電子赴港IPO。如今,隨着「果鏈一哥」立訊精密的入場,三家深度綁定蘋果、總市值合計超過5000億元的巨頭,未來有望在港交所齊聚一堂。
企業動向的背后,是政策與市場的雙重「暖風」。
政策方面,中國證監會此前多次表態,將「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並推出多項政策便利、規範企業赴港上市,以便龍頭企業能夠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除「果鏈」企業外,寧德時代(300750.SZ)、美的集團(000333.SZ)等不同領域的行業龍頭近期也公開披露赴港融資計劃。
市場方面,港股在經歷長期調整后,於2025年迎來顯著回暖。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香港新股集資額已躍居全球第四,同比增幅近三倍,市場的流動性與投資情緒均在逐步修復。
「雞蛋與籃子」的考量 新業務渴求資本輸血
自身的戰略考量是立訊精密赴港上市的核心推動力。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此舉旨在「深化公司全球化戰略佈局,增強境外融資能力,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規範化水平」。而從公司近期的業績報告和高管表態來看,此次赴港上市或許還有另外一個目標:為新業務「輸血」,以便新業務快速成長壯大,進而從根本上優化公司整體營收結構,破解市場長期關注的「大客户依賴」問題。
今年5月,立訊精密高管曾在公司投資者交流會上坦言,「規避風險的關鍵在於避免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公司始終秉持風險意識,深刻認知市場動態變化的規律,持續推進多元市場與品類的業務拓展。
根據立訊精密2024年報,報告期內,其汽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業務實現營收137.58億元,同比增長48.69%;通信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業務實現營收183.60億元,同比增長26.29%。這兩大板塊的增速,均遠超營收主力消費性電子業務(同比增長13.65%)和公司整體營收增速(15.91%)。
新業務快速增長的背后,是巨大的資本投入。在汽車電子領域,立訊精密表示,智能電動車為中國汽車產業鏈帶來「彎道超車」的機遇,「立訊汽車團隊在內生增長及未來外延發展方面均值得肯定。」
目前,公司不僅在國內多地佈局,更於去年斥資超5億歐元收購德國百年汽車線束廠商萊尼公司,急需資本進行后續的整合與全球產能擴張。
在AI通信領域,立訊精密則稱已「提前10年以上佈局」,目前在服務器電連接、光模塊、電源與散熱等領域全面發力。公司透露,部分業務的成長性均「遠超行業平均水平」。隨着AI服務器需求的爆發,這塊業務無疑是公司未來的星辰大海,同樣也需要持續的研發和資本投入。
立訊精密方面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港股發行上市將「為公司海外業務拓展、新技術研發、全球產能佈局等提供更充足的資金保障」,並「有助於公司藉助國際資本力量,深化與客户在數據中心領域核心產品上的技術協同開發」。
面對併購(如收購德國萊尼、聞泰部分ODM業務)可能帶來的短期負債率上升,公司管理層在上述交流會上表示,已對未來五年的現金流進行了系統性測算,對財務健康與業務發展的平衡具備深刻理解。此次赴港上市,無疑是其優化資本結構、獲取長期低成本海外資金的關鍵一步。
目前,立訊精密尚未公佈本次H股發行的具體融資規模和時間表。同時,公司在公告中提示,該事項尚需提交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並經中國證監會備案和香港聯交所審覈,最終實施具有較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