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聚光燈下的小米YU7能否「御風而行」?

2025-07-03 03:03

自2024年底,工信部官網披露小米汽車新款SUV車型「YU7」后,其「陸地戰車,御風而行」的寓意收穫了不少車迷的青睞。在經歷小米YU7不參加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2025年5月底小米戰略新品發佈會不開啟小定等幾次期待落空后,小米YU7終於在6月26日晚揭開了它神祕的面紗。

開售3分鍾大定突破20萬台,1小時突破28.9萬台;開售18小時,小米YU7鎖單量突破24萬台……小米YU7開售的火爆情況符合人們的預期卻又不斷刺激車迷的神經。

高度聚光燈審視下,隨之而來的是接連不斷的問題。

6月27日,上市第二天,有媒體在賽道測試小米YU7時剎車片起火。對此,小米汽車迴應稱,視頻中的小米YU7 Max在天津V1賽車場進行1個暖胎圈+1個飛行圈后,在未進行散熱圈的極端情況下,直接駐車,高温導致制動片有機物材料發生起火,但制動系統整體未出現任何制動失效等問題,功能健全,使用正常。此外,測試車輛未使用小米YU7 Max大師模式中的「能量回收增強」功能。

性能測試風波還未平息,7月1日,又有一些消費者質疑小米YU7疑似存在偷改汽車配置的情況。部分車主稱,下單時小米YU7的標準版和Pro版均顯示有外后視鏡自動防眩目功能,但訂車后卻發現只有Max版本有此功能。

就上述質疑,《經濟參考報》記者聯繫了小米汽車客服。客服人員承認此前專屬配置單PDF文案存在錯誤並致歉。但對於退定金的需求,客服則堅稱,由於定購時提醒消費者確認購車配置,且官網給出的配置描述信息無誤,所以不能退還。

這種答覆顯然無法讓所有用户滿意。隨后,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其微博發文稱,小米YU7將限時改配,7月6日上午10:00到7月7日晚上24點,鎖單用户(非準現車)都可參與改配。

雷軍的微博給了一些選配錯誤用户一次更正的機會,但部分冷靜下來的用户面對漫長的交付周期犯了難。《經濟參考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小米汽車銷售服務中心(北京國貿店)和一些門店諮詢了小米YU7標準版的交付時間,工作人員表示,鎖單之后的交付周期差不多為57到60周。「現在定購交付得一年了。」一名銷售人員稱。

事實上,針對小米汽車顯示的交付時間問題,小米汽車也在微博做過解釋:小米汽車中App顯示的交付時間為預估交付時間參考,根據鎖單量及當前產能情況測算,首次更新了所有訂單的預計交付周期。然而,隨着產線磨合提效、產能挖潛爬坡,實際交付時間也可能會有動態變化,小米汽車App中會動態更新預估時間。

但即便是小米汽車銷售也無法對能否大幅提前交付給出保證。

這也讓其他一些汽車品牌銷售抓住了機會:極氪、蔚來、智己、阿維塔等多家車企的一些銷售人員在網絡上表態,轉定自家品牌,願為用户全額承擔5000元定金損失。

其中,極氪汽車北京一門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針對小米YU7補定金的活動,需要用小米汽車訂單截圖來購買極氪汽車,極氪汽車會退給消費者價值5000元的50000等額積分,充值到App里,可用於后續的充電、保養、購物等。

蔚來公司上海總部一名銷售人員表示,可以理解成購買蔚來任意一款汽車減5000元,但是螢火蟲系列除外,「螢火蟲是減2000元」。

這背后是新能源汽車領域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3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和36.9%。1至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69.9萬輛和560.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2%和44%。數據很亮眼,但眾多新老造車勢力在「反價格戰」的大背景下,目前能夠搶奪「客源」的手段並不多。

「競爭到最后,拼的就是質量和服務。」業內人士認為,與小米SU7上市后面臨的情況相似,由於小米自帶話題流量,「生」於聚光燈下的小米YU7也面臨更多的審視和質疑,與其落入「自證」陷阱,不妨做好自身。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