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3 07:43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本報記者 仇兆燕
近日,英國《銀行家》雜誌發佈了「2025年世界銀行1000強」榜單。上榜的全球前十大銀行中,中資銀行佔據超過半數席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穩居全球前四大銀行。這也是4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連續8年包攬該榜單前四名。
中資銀行繼續領先
全球前十大銀行排名依次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富國銀行。
具體看來,工商銀行連續13年位居榜首;排在工商銀行之后的是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這是4家銀行連續第8年蟬聯前四名;另外,交通銀行位列第9,郵儲銀行位列第12,均與上年度持平。
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4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也進入榜單20強。其中,招商銀行一級資本同比增長11.3%,增幅高居前30強銀行首位,有力推動其排名由全球第10位躍升至第8位,與美國的富國銀行互換了位置。興業銀行也提升了兩個位次,其一級資本同比增長7.8%。
在前50強銀行中,有15家中資銀行入圍。其中6家銀行排名較上年有所提升,無一出現名次下滑。
盈利承壓趨勢延續
隨着利率下降,盈利能力持續成為國內銀行業面臨的一項挑戰。
《銀行家》雜誌數據顯示,上榜的15家中資大行中,有8家報告其上年税前利潤出現下降。《銀行家》數據庫顯示,以人民幣計算,中國主要銀行一季度税前利潤總和同比下滑2%。
根據税前利潤增幅排名,中國銀行前20強中僅有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浦發銀行以16.3%的同比税前利潤增幅,位居第15名。前三名分別為贛州銀行、青海銀行、樂山市商業銀行,同比增幅分別為290.6%、124.1%及66.4%。
當前,為支持銀行業穩健運行,中國人民銀行已向銀行體系注入1萬億元人民幣的流動性,同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有分析指出,由美國政府挑起的對華貿易摩擦,預計對中國大型銀行的實質性影響有限,亦不會動搖中國銀行業的整體穩定性。
據悉,自1970年開始,英國《銀行家》雜誌連續發佈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該榜單主要基於一級資本等衡量銀行實力的關鍵指標對全球銀行進行排名,被視為衡量全球銀行綜合實力的權威標尺,是透視銀行業發展變化趨勢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