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2 21:55
(轉自:新能源前沿戰隊)
深耕精密傳動領域,24年開始風電增速器開始放量。公司成立於2003年,主要產品包括風電偏航/變槳減速器(也稱偏航/變槳齒輪箱)、風電增速器(也稱主齒輪箱)。公司連續多年在國內風電減速器市場中份額領先,基於在減速器業務的技術積累及客户協同,2024年公司增速器業務實現小批量出貨。
風電齒輪箱競爭格局集中,雙饋及半直驅機型佔比提升增加齒輪箱市場空間。據QY Research統計,2022、2023年風電齒輪箱廠全球市場佔有率前四名分別為南高齒、威能極、採埃孚、德力佳,市場佔有率超過70%;2023年全球/中國風電用主齒輪箱市場規模分別為56.88/31.36億美元,預計2030年全球/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88.26/ 42.63億美元。
公司核心看點:資本開支先行,看好后續經營槓桿釋放利潤彈性。
公司產能持續擴張,固定資產高速增長。2021-2024年公司固定資產由0.3億提升至4.1億,CAGR為239%;2021-2024年公司在建工程由0.5億增長至6.8億,CAGR為240%;2024年底公司精密風電減速器生產建設項目已建設完成;當前增速器智慧工廠在建,一期投資20億元,產能1500台/年,預計於2025年底前投產;二期投資30億元,預計於2028年底投產,屆時總產能達到4000台/年。
減速器:2025年減速器業務將率先迎來經營槓桿彈性釋放。2024年底減速器產能擴產完畢,2025Q1公司減速器銷量高速增長,營收1.1億元,同比增長285%。隨着銷量快速提升,單臺製造及人工費用將明顯下降,預計2025年減速器業務毛利率可修復至17%,較24年提升10pcts。
增速器:增速器放量在即,看好經營槓桿釋放利潤彈性。從價值量看,齒輪箱(增速器)佔風機總成本比例為23%,是減速器價值量的9倍,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2024年10月,公司與金風科技正式簽署全面合作戰略協議及聯合開發合作協議,奠定后續訂單基礎;隨着2025年底公司增速器工廠一期投產,公司增速器業務將迎來大規模出貨,預計公司2025-2027年增速器出貨量分別為500/1350/1800台,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23%/23%。
投資建議:公司為齒輪箱稀缺標的,增速器業績彈性大,我們預計公司2025-2027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52/3.05/4.24億元,同比增長275%/490%/39%,PE分別為74.8、12.7、9.1倍。考慮到2026年公司齒輪箱業務大規模放量,參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給予18倍PE,目標價75.96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風電行業發展不及預期、毛利率下滑風險、下游客户產業鏈向上遊延伸風險、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產能投放進度不及預期,文中測算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僅供參考。
1. 威力傳動:深耕精密傳動領域,24年增速器業務開始放量
銀川威力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原銀川威力減速器有限公司,公司於2023年8月上市深交所,屬製造業中的通用設備製造業。公司主營業務為風電專用減速器、增速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風電偏航減速器、風電變槳減速器、風電增速器,致力於為新能源產業提供精密傳動解決方案。
公司股權結構集中,實際控制人為李想和李阿波,兩人合計持有公司69.63%股份。其中,李阿波先生是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8.74%。
公司的核心成員專業領域範圍廣,涉及機械製造、金融財務等多個相關領域。2024年11月起,李想擔任公司董事長;李阿波、甘倍儀、常曉薇擔任公司董事;常曉薇擔任公司總經理;甘倍儀、周建林擔任公司副總經理,進入公司前已有豐富的行業相關經驗。
公司公告,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公司深耕精密傳動領域二十余年,凝聚了行業優秀人才,持續投入技術研發,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自主研製多種型號風電偏航減速器、風電變槳減速器、風電增速器產品,能夠適應不同風力資源和環境條件,連續多年在國內風電減速器市場中佔據前列位置。
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持續創新逐漸掌握多項核心技術,核心技術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公司對風電減速器結構設計、傳動效率、工藝精度、疲勞壽命、噪聲抑制等方面持續進行研發投入,同時注重風電增速器、工程機械迴轉減速器、行走減速器、新能源汽車變速箱、電機控制器等新產品的研發,並形成豐富的研發成果。
公司重要發展時點包括:
1)2003年,銀川威力減速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2016年,完成股改,公司名稱變更為「銀川威力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3)2017年,登陸新三板,首次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首臺風電偏航專用電機研製成功;
4)2019年,首臺7MW海上風電偏航、變槳減速器研製成功,首臺新能源電動車減速器總成研製成功,光熱雙軸迴轉減速器研製成功;
5)2020年,8MW變槳減速器研製成功,同時當年公司為時屬全球第二大、亞洲最大,有「大國重器」之譽的我國首臺10MW海上風電機組量身打造偏航驅動和變槳減速器,填補了國內大功率海上風電減速器的空白;
6)2023年,首臺風電增速器一次性裝配成功;一次性通過加載試驗,順利下線;首臺風電增速齒輪箱Z5503A通過北京鑑衡認證;同年,成功在深交所創業板首發上市。
圖2:公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公司主營業務為風電專用減速器、增速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風電偏航減速器、風電變槳減速器、風電增速器、工程機械迴轉系列減速器、工程機械行走系列減速器、工程機械捲揚系列減速器、光熱迴轉驅動、電驅動總成。
表2:公司風電業務及產品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公司2022-2025年一季度分別實現收入6.19/5.53/3.45/1.10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17%/-10.65%/-37.60%/284.46%。22-24年整體呈下降趨勢,主要系客户技術路線轉變導致的產品更新迭代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25Q1明顯反彈,主要原因系市場份額增加,公司產品銷量大幅增加。
圖3:公司2022-2025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及同比增速(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分業務看,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風電偏航減速器、風電變槳減速器、風電齒輪箱等,其中風電偏航減速器和風電齒輪箱為核心業務,近三年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均在80%以上。公司風電偏航減速器業務2022-2023年的營收佔比分別為81.23%/80.91%,風電齒輪箱業務2024年營收佔比為97.18%。
⚫ 風電偏航減速器業務:2022-2023年業務營收分別為5.03/4.48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2.57%/21.12%。
⚫ 風電變槳減速器業務:2022-2023年業務營收分別為1.14/0.90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4.52%/25.06%。
⚫ 風電齒輪箱業務:2024年業務營收分別為3.35億元,毛利率為7.37%,下降趨勢明顯。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通過長期的行業深耕和積累,公司與下游知名風機制造商客户建立了良好的業務合作關係,積累了較多的優質客户資源。公司已成為金風科技、東方風電、遠景能源、湖南興藍、運達股份、明陽智能、中車風電、三一重能等國內知名風電企業的重要供應商,成功進入西門子-歌美颯、德國恩德、德國EUnion、印度阿達尼等國外知名風電企業的合格供應商名錄。
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分別為23.06%/22.03%/8.29% /6.21%,2022年起整體下降明顯。受風電行業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風電產業鏈下游降本壓力向上遊供應商傳導,公司利潤空間受壓,影響了公司整體的盈利空間和毛利率水平。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公司期間費用率上升趨勢顯著,2024年達37.77%。2022-2024年,公司期間費用率分別為12.33%/18.82%/37.77%,主要系公司管理費用和研發費用的大幅增長。為增速器智慧工廠儲備人才,公司24年新增約400名員工,導致工資及福利費用上升。
2022-2024年公司研發費用支出分別為3220.68、4255.96、5134.78萬元,2023、2024年分別同比增長32.14%/20.65%,研發費用金額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公司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的研究及開發工作,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擁有197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1項),公司研發人員共203人,本科及以上學歷研發人員佔比約為97.54%,研發團隊學歷背景良好。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2022-2025一季度公司實現淨利潤為0.68/0.41/-0.30/-0.18億元,2022/2023/2024/ 2025Q1分別實現同比7%/-40%/-172%/-126%的增速;淨利率分別為11.02%/7.45%/-8.56%/ -15.90%。2024年淨利潤和淨利率下降幅度較大,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受風電行業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風電產業鏈下游降本壓力向上遊供應商傳導,公司利潤空間受壓。
2)在風機大型化趨勢及市場競爭的壓力下,下游客户為進一步提高風機效率、降低成本,要求上游供應商配合實施改型,同時對上游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載荷要求、質量要求,風電行業供應鏈中的產品需要較長的設計、開模及驗證周期,影響了整體主機吊裝進度,對公司產品交付進度產生一定影響。
3)由於為增速器智慧工廠儲備人才,公司新增約400名員工,導致工資及福利費用上升,本期期間費用增加,對公司盈利水平產生了一定影響。
2022-2024年,公司減速器產量為37177/36805/22647台;公司減速器銷售量為37030/36700/21456台。因公司客户技術路線轉變,產品更新迭代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公司2024年減速器銷售量相比2023年同比下降41.54%。受銷售量變化影響,2024年減速器生產量相比上年同期下降38.47%。為提升競爭力及盈利水平,公司積極調整銷售策略,部分產品庫存有所增加,與上年年末相比,庫存量增加47.56%。
資料來源:Wind,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減速器:公司IPO募集資金淨額為5.55億元,主要用於精密風電減速器生產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均於2024年底建成投產。
增速器智慧工廠:總投資約 50 億元(以實際投資額爲準),其中固定資產投資 36 億元,分兩期實施「風電增速器智慧工廠項目」。其中,一期為建設用地投入、生產廠房建設、設備產線配置及前期生產投入,二期為產能提升及相關設備投入。項目於 2025 年 12 月底前完成一期建設並投產,2028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第二期投資並達產(項目建設期為預計情況,以實際情況爲準)。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2. 齒輪箱:風機大型化趨勢下齒輪箱需求不斷提升
2.1. 齒輪箱:風機核心零部件,大型化驅動技術升級
風力發電主要包括風電機組、風電支撐基礎以及輸電控制系統三大部分,其中風電機組主要由主齒輪箱、發電機、葉片、軸承等部件組成。風電主齒輪箱是連接風輪(葉片)和發電機的關鍵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將風輪在風力作用下所產生的動力傳遞給發電機並匹配發電機需要的轉速。齒輪箱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鋼材、合金材料、潤滑油等;需要用到的零部件主要包括軸承、齒輪等。風電主齒輪箱佔風機總成本的比重為10%-15%左右。
資料來源:中國傳動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當前主流的風電機組傳動系統技術路線主要有三種:高速傳動、中速傳動和直驅傳動系統。其中,高速傳動系統和中速傳動系統結構需有齒輪箱。高速傳動機組採用齒輪箱將風輪轉速升高,發電機定子直接與電網相連,繞線轉子通過變頻器與電網相連的結構,具有尺寸較小、重量較輕、造價較低的特點。中速傳動機組採用一級或兩級增速齒輪箱,多極同步發電機全容量變流的結構,具有結構簡單、運行與維護成本低的特點。
表4:雙饋及半直驅齒輪箱產品對比
資料來源:德力佳招股説明書,天風證券研究所
目前風電齒輪箱呈現重載化和輕量化的發展趨勢:
1)齒輪箱設計需能承受更高的扭矩和載荷,確保大型風電機組的穩定運行。業內正通過採用先進的齒輪傳動技術和高強度材料,如行星齒輪傳動系統和優質合金鋼,來提升齒輪箱的承載能力和傳動效率。
2)通過優化設計齒輪傳動系統,採用更合理的齒輪參數和先進的潤滑技術,風電齒輪箱的傳動效率得到顯著提升。輕量化設計通過採用高強度、低密度的新材料,如碳纖維複合材料,以及優化結構設計,如空心軸和薄壁箱體,有效減輕了齒輪箱的重量,降低了製造成本和運輸安裝難度。
滑動軸承技術順應齒輪箱重載化和輕量化趨勢,將是未來發展方向。其一,鑑於風電機組運行工況的複雜性,風電齒輪箱行星輪滾動軸承存在較高概率的失效,主要表現爲滾動軸承的白蝕裂紋(WEC)以及表面剝落等典型失效模式,其在零部件故障統計中佔比居首位;其二,理論分析與實驗數據表明,滑動軸承在摩擦學性能與承載特性方面的優勢,可有效提升系統運行穩定性並降低全生命周期維護成本;其三,技術參數對比顯示,滑動軸承在同等承載能力下較滾動軸承縮減超過20%的徑向尺寸,其優異的載荷適應性為齒輪箱輕量化與模塊化設計提供了技術可行性,進而形成顯著的成本優化空間。
2.2. 全球風電行業需求共振,齒輪箱市場空間廣闊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顯示,2024年全國(除港、澳、臺地區外)新增裝機14,388台,容量8,699萬千瓦,同比增長9.6%;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8,137萬千瓦,佔全部新增裝機容量的93.5%,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561.9萬千瓦,佔全部新增裝機容量的6.5%。
在全球能源轉型持續深化的2024年,國家「雙碳」目標深化落地,風電行業在政策推動與技術創新雙重力量的驅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於2024年3月發佈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提升至55%左右,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的比例超過了17%。這不僅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也促進了清潔能源的發展。截至2024年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了約5.6億千瓦,增幅為18%。
資料來源:風能專委會CWEA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全球風電產業正邁入新一輪擴張周期,技術創新與政策扶持共同推動行業加速發展。2025年4月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發佈了《2025全球風能報告》,GWEC預測2024-2030年風電行業新增裝機容量複合年平均增長率為8.8%,到2030年全球風能容量將增加981 GW。具體地2025-2030年新增裝機容量分別為138、140、160、167、183、194GW,其中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將從2025年的16 GW 增加到34 GW,到2030年,海上風電將從佔全部新增裝機容量的11.8%上升到17.5%。
資料來源:風能專委會CWEA公眾號, 天風證券研究所
受益於下游風電行業的飛速發展,風電主齒輪箱市場容量逐年擴張。根據QY Research統計數據,2023年全球風電用主齒輪箱市場規模大約為56.88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88.26億美元,2024年-2030年期間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40%。
資料來源:德力佳公司公告、QY Research,天風證券研究所
根據QY Research統計數據,2023年中國風電用主齒輪箱市場規模大約為31.36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42.63億美元,2024年-2030年期間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33%。
資料來源:德力佳公司公告、QY Research,天風證券研究所
2.3. 競爭格局:行業集中度高,公司位居前列
由於風電主齒輪箱技術、資金、客户資源等行業壁壘較高,其行業集中度也相對較高。根據QY Research統計數據,2022、2023年風電齒輪箱廠商全球市場佔有率前四名均被南高齒、威能極、採埃孚、德力佳等四家公司包攬。作為齒輪箱行業的有力競爭者,德力佳2024年銷量15719.06MW,yoy+6.01%,營收36.78億元;中國高速傳動2024年風電齒輪傳動設備業務營收149.93億元,yoy+0.7%。
表5:風電齒輪箱廠商全球市場佔有率情況
資料來源:德力佳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減速器:公司深耕精密傳動領域二十余年,凝聚了行業優秀人才,持續投入技術研發,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自主研製多種型號風電偏航減速器、風電變槳減速器、風電增速器產品,能夠適應不同風力資源和環境條件,連續多年在國內風電減速器市場中佔據前列位置,其中,2020年公司市場份額位居國內廠商第三名。
3. 公司看點:深耕減速器領域,增速器業務開拓取得突破
3.1. 減速器:產能落地,隨着訂單高增有望釋放利潤
公司風電減速器產品屬於多級傳動行星減速器(風電偏航減速器一般為四級行星傳動,風電變槳減速器一般為三級行星傳動),由箱體、開式齒輪、多級傳動齒輪組、軸承、軸套、密封圈等眾多零部件組成,零部件需經過半精車、熱處理、精車、制齒、鑽鏜等多工序加工,為保證產品具有較高質量水平及穩定性、較長使用壽命,需提高製造工藝精度進而控制零部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公司率先採用五軸數控加工中心,實現多工序一體化生產;並通過產品結構設計改進、工藝順序優化、工裝夾具研製創新等方式,實現多級齒輪組的同軸度、箱體結合面的平行度以及其他零部件的形位公差要求,有效保證產品主要零部件滿足GB6級精度要求。
針對減速器產成品,公司自主研發設計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減速器試驗檯,不僅能夠模擬實際運行工況,而且能夠滿足型式試驗、疲勞試驗、破壞性試驗等多種試驗要求,有效保證公司產品的質量水平及可靠性。公司已通過ISO9001與IATF16949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始終在產品結構設計、原材料選擇、製造工藝優化等方面追求卓越。
生產成本方面,公司從研發、生產階段不斷提高成本控制能力,形成了較強的成本控制優勢。研發階段,公司對風電減速器內部結構設計不斷優化,產品扭矩密度達到300Nm/Kg,更高的扭矩密度意味着在相同輸出功率和扭矩的情況下,減速器的質量和體積更小、零部件數量更少,從而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保障。生產階段,公司通過持續的工藝優化、製程改進、設備升級,不斷降低生產環節單位產品的時間耗用、人工佔用及材料成本,從而降低公司的整體生產成本。
表6:公司減速器業務在研產品情況(截至24年底)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本開支方面,公司擬投資總額達5.75億元的精密風電減速器生產建設項目,目前也在建設中,該項目旨在解決公司產品種類較多,多品種的定製化產品生產管理過程複雜度較高的問題。精密風電減速器生產建設項目通過完備的信息化系統實現系統化的管理,打通生產訂單下達、生產基礎信息準備和下達、生產物資準備和物流、設備運行和管理、工序流轉及外協、質量控制和過程控制等全流程。目前公司已建立PLM系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ERP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MES系統(製造執行系統)和DNC系統(工業設備物聯管理系統),打通了生產管理全過程。
從未來盈利角度看,在25年銷量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公司的單臺製造及人工費用將明顯下降,預計2025年減速器業務毛利率可修復至16.6%,較24年提升11pcts。
表7:公司減速器業務利潤彈性測算
資料來源:Wind、同花順iFind、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3.2. 增速器:放量在即,看好后續經營槓桿釋放利潤彈性
風電增速器是風力發電機組科技含量最高的核心部件。增速器屬於多級傳動,其一般由行星齒輪機構、平行齒輪機構、箱體、軸承、螺栓、銷等多種零部件裝配而成。
公司研製的增速器具有齧合平穩、噪聲小、密封性能好、效率高、重量輕、成本低等優勢,得益於公司領先的技術與工藝:齒輪使用優質的合金鋼材料,採用滲碳淬火、感應淬火及氮化等熱處理工藝,提升齒輪的耐磨性和疲勞壽命;採用數控磨齒、硬齒面加工等先進工藝,使外齒輪精度可達5級、內齒輪精度可達7級,確保低噪音、高效率傳動;鑄件採用耐低温衝擊材料,關鍵部位UT探傷、MT探傷按照1級執行、加工精度可達5級。
表8:公司增速器業務在研產品情況
資料來源:威力傳動24年年報,天風證券研究所
公司積極開拓優質主機客户,尋求合作。2024年10月17日,公司與金風科技正式簽署了全面合作戰略協議及聯合開發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資源整合、技術共享以及市場協同等措施,全面提升研發創新能力、生產製造效率、市場推廣力度及客户服務品質,共同促進全球風能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增速器智慧工廠:總投資約 50 億元(以實際投資額爲準),其中固定資產投資 36 億元,分兩期實施「風電增速器智慧工廠項目」。其中,一期為建設用地投入、生產廠房建設、設備產線配置及前期生產投入,二期為產能提升及相關設備投入。項目於 2025 年 12 月底前完成一期建設並投產,2028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第二期投資並達產(項目建設期為預計情況,以實際情況爲準)。
由於公司的增速器業務屬於新開拓業務,在此我們選取德力佳公司的增速器業務情況作為參照,對公司該業務未來毛利率進行預測。雖然二者在主營業務產品、競爭狀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但其所屬行業、應用領域、客户類型與公司具有一定可比性。經測算,預計公司未來三年增速器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23%/23%。
表9:公司增速器業務毛利率預測
資料來源:德力佳招股説明書、公司公告、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4. 盈利預測與估值
公司為齒輪箱稀缺標的,依託減速器業務技術佈局及客户基礎,公司轉型增速器業務,打開公司成長天花板,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假設公司未來三年總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336.9%/81.1%/23.1%,我們預計公司2025-2027年總營收分別為15.1/27.3/33.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0.52/3.05/4.24億元,同比增長275.1%/490.3%/38.7%,PE分別為74.8、12.7、9.1倍。
採用相對估值法對公司進行估值,考慮到公司核心業務為風機齒輪箱業務,我們選取新強聯、日月股份、廣大特材為可比公司,考慮到2026年公司齒輪箱業務大規模放量,參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給予18倍PE,目標價75.96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表10:公司2025-2027年盈利預測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11:可比公司估值情況(截至2025.6.27)
注:可比公司歸母淨利潤預測為wind一致預期
資料來源:天風證券研究所
5. 風險提示
風電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如果未來國家對風電行業開發的支持力度降低,將對風電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公司的營業收入及利潤水平,公司存在因產業政策調整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毛利率下滑風險:若未來發生市場需求下降、行業競爭加劇、公司無法將降本壓力有效傳導至供應商等不利變化,或公司不能在市場競爭、成本控制等方面保持相對競爭優勢,將面臨毛利率下降、盈利能力減弱的風險,從而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帶來不利影響。
下游客户產業鏈向上遊延伸風險:個別下游廠商已初步具備自產自研齒輪箱的能力,若其他客户也採用自產齒輪箱的生產模式,自建風電主齒輪箱生產線,可能降低對公司產品的採購需求,從而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風電主齒輪箱核心原材料的採購價格因基材價格影響、市場供求關係呈現一定的波動。如果未來原材料價格持續波動且公司不能充分轉移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將給公司盈利能力帶來不確定性的影響。
產能投放進度不及預期:公司風電齒輪箱銷量增長一部分有賴於產線建設進度,若由於資金、手續等原因產能投放進度不及預期,則出貨量存在高估的風險。
文中測算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僅供參考。
證券研究報告《風電齒輪箱稀缺標的,看好放量帶來的業績&估值彈性》【天風電新】
對外發布時間:2025.6.30
報告發布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