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眾安在線籌資近40億港元 富豪歐亞平「押注」金融科技業務【保險360】

2025-07-02 18:01

《投資者網》崔悦晨 

6月26日,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眾安在線」,06060.HK)發佈公告,擬向不少於六名獨立第三方投資者配售2.15億股新H股股份。 

根據公告,此次配售股份相當於現有已發行H股的15.14%,配售價爲每股18.25港元,預計募資總額約為39.24億港元。 

從資金用途來看,此次募資將主要用於補充公司資本,支持公司在金融科技領域創新的投入,及一般企業用途。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募資或將成為眾安在線增長曲線的新起點。 

富豪歐亞平的國際業務「押注」

公開資料顯示,眾安在線由螞蟻集團、中國平安和騰訊於2013年聯合發起設立,是中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 

眾安在線從成立之初就獲得較高的品牌識別度,與「三馬」(馬雲、馬化騰、馬明哲)的加入密不可分。然而,眾安保險的實控人並非「三馬」之中的任一個,而是首任董事長歐亞平。

歐亞平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曾在華東理工大學管理系當過老師。1987年,歐亞平出任湖南省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公司副總經理。隨后,歐亞平離開並創立了香港宇恆集體有限公司,從事原油進出口生意。 

1991年,歐亞平因需要進口原油,找到安徽能源集團原總經理張紹倉為其解決350萬美元的外匯額度,並支付給張紹倉700萬元外匯額度調節費。彼時歐亞平只有29歲。 

1997年,歐亞平進一步拓展了商業版圖,成立了百江集團,致力於中國內地城市燃氣開發與管理業務。四年后,百江燃氣在香港創業板上市。 

2002年,香港富豪李嘉誠通過和記黃埔入股了百江燃氣,成為第二大股東。緊接着在2007年,歐亞平將自己手中大部分百江燃氣股份賣給了另一位香港富豪李兆基。此后,歐亞平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房地產,通過旗下的百仕達集團(1668.HK)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 

2017年,眾安在線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成為首個互聯網保險上市公司。儘管公眾期待着「三馬」的共同亮相,但最終站在敲鍾現場的是歐亞平。

到了2022年,歐亞平辭去了眾安在線董事長職務,交棒給來自阿里巴巴的姜興和華泰保險的尹海,但他仍然保留了非執行董事的職位。 

此外,歐亞平的兒子歐晉羿也是眾安在線的非執行董事之一。歐晉羿還同時擔任眾安國際、眾安國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眾安數字資產集團有限公司、眾安銀行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董事。 

不僅如此,眾安在線的主要股東之一深圳加德信投資公司,其實控人為歐亞平小7歲的弟弟歐亞非。另一大股東深圳日訊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實控人也是歐亞平。換言之,歐亞平雖辭去董事長職務,但其家族仍是眾安在線的主要「話事人」。

2023年,歐亞平通過百仕達集團增持了眾安國際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成立於2017年的眾安國際,其股東陣容相當豪華,由眾安科技、百仕達集團、香港鄭裕彤家族控制的持股平臺Warrior以及友邦保險旗下的Opportunities Fund共同持股。 

作為眾安在線科技業務的一部分,眾安國際主要從事發掘金融科技及保險科技範疇的國際業務,具體包括虛擬銀行、全數字化保險以及海外市場的技術輸出等。

此外,眾安國際還擁有香港ZA Bank牌照,是首批獲得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的銀行,也是第一家存款突破100億港元的虛擬銀行。 

從增持的動作來看,歐亞平似乎看好眾安國際的業務。在房地產失色的大環境下,眾安國際或許能為百仕達集團注進新的活力。隨着全球經濟逐漸向數字化轉型,眾安國際所代表的金融科技板塊或將為百仕達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告別恆生科技指數

2月21日,恆生指數有限公司發佈了對恆生科技指數(HSTECH)的季度審查結果,將眾安在線調出了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自3月10日起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當恆生科技指數在2020年7月首次發佈時,眾安在線即被納入恆生科技指數成分股,然而僅僅四年多后,就因未能滿足恆生科技指數的持續納入標準而被移除。

被譽為「港版納指」的恆生科技指數,是香港市場中一個重要的指標,旨在追蹤那些在香港上市且與科技主題緊密相連的最大型公司。這些公司的業務涵蓋了網絡服務、金融科技、雲計算、電子商務等多個前沿領域。最初發布的恆生科技指數包含了30家頂尖企業,合計總市值達到了14.7萬億港元,接近於整個港股市場總市值的近四成。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眾安在線的市值降至約181.67億港元,相較於其巔峰時期的估值縮水了大約400億港元。相比之下,即將加入恆生科技指數的新成員如騰訊音樂和地平線機器人,截至2025年2月26日,它們的市值分別達到了1793億港元和1295億港元,遠遠超過了眾安在線的規模,這表明單從市值的角度來看,眾安在線已不再符合恆生科技指數的成分股要求。

儘管眾安在線在其核心保險業務上表現穩健,但在過去幾年里,它的業績波動顯著。 

例如,眾安在線披露的2024年年報顯示,儘管全年保費收入增長至334.1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率為13.3%,並且在國內財產保險公司中排名第八,但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卻大幅下降至6.03億元人民幣,較前一年度減少了85%

具體來看,眾安在線的營收結構仍然高度依賴於電商、航空旅行等互聯網場景下的保險產品。隨着互聯網財險行業渠道費用的增加以及賠付率的攀升,互聯網模式受到了嚴重衝擊。

儘管如此,從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間,眾安在線的總保費收入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分別為167.09億元、204.80億元、240.05億元、296.85億元和152.38億元,但是增速逐漸放緩。 

與此同時,由於賠付率上升及投資收益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儘管保費收入有所增長,但並未能轉化為穩定的利潤增長,反而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螞蟻集團兩次減持套現20億港元

自2013年眾安在線成立之初,螞蟻集團便出資1.99億元,持有眾安在線19.9%股權,位列第一大股東。 

2017年,眾安在線在港交所敲鍾上市,成為「中國互聯網保險第一股」。 

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螞蟻集團開始逐步調整其在眾安在線的投資策略。2022年1月20日,螞蟻集團首次進行了大規模減持,出售了大約4653.7萬股的眾安在線股票,實現了約11.88億港元的資金回收。 

這次減持后,螞蟻集團持有的眾安在線股份減少至約1.52億股,並維持這一持股水平直到2025年3月底。

緊接着,在2025年6月24日,螞蟻集團再次出手,通過場外交易減持了大約3375.48萬股的眾安在線H股,套現約6.54億港元。這是繼2022年后螞蟻集團對眾安在線的第二次重要減持行動,導致其持股比例進一步降至7.37%,成為第四大股東。

與此同時,另一位創始股東——優孚控股也在同一時期內進行了減持操作。具體而言,優孚控股分別於5月28日和6月9日減持了1300萬股和451.02萬股的眾安在線股票,共計套現約2.68億港元。經過這兩次減持后,優孚控股的持股比例從最初的6.12%下降到了4.585%,並在眾安在線的股東排名中下滑至第六位。

值得注意的是,優孚控股早在2013年就以1.5億元價格購入了眾安在線15%的股份,成為公司的重要創始股東之一如今,隨着其持股比例降至不到5%,可以看出早期投資者正在逐漸退出市場,尋求變現機會或是重新配置資產。 

無論是螞蟻集團還是優孚控股,這些早期投資者的選擇反映了他們對公司未來發展的預期以及自身資本運作的需求。 

而對於眾安在線而言,此次新股配售或許是當下重要的轉折點。作為「互聯網保險第一股」,眾安在線能否在資本退潮與利潤承壓的雙重壓力下,藉助此次增資實現轉型,《投資者網》將持續關注。(思維財經出品)■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