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聯想創投賀志強登榜2025「投資界TOP100」投資人:以科技信仰照亮硬科技投資之路 | LCIG 榮譽

2025-07-02 17:35

來源:聯想創投

近年來,全球科技產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範式轉移。從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轉向硬科技的底層突破,從模式創新主導轉向技術驅動為核心,科技投資的底層邏輯已發生根本性變革。AI大模型、半導體、新能源、工業軟件、生物科技等領域成為資本焦點,技術壁壘、產業落地能力與長期價值成為評判項目的關鍵標準。科技投資不僅需要精準捕捉具有顛覆性的未來技術,更要推動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賀志強的投資生涯,始終與「科技」二字深度綁定。他曾長期擔任聯想CTO、聯想研究院院長等創新及技術性帶頭人職務,主導過多項關鍵技術的研發與落地,對科技產業的技術脈絡、產業痛點有着「局內人」的深刻理解;轉型投資后,他帶領聯想創投以「產業投資人」的獨特視角切入,堅守做聯想集團「科技瞭望塔」的定位,踐行「投早投小投科技」理念,成為行業內既懂前沿技術,又深諳產業需求的CVC。

在賀志強的帶領下,聯想創投已成為中國硬科技投資領域的「精鋭之師」成立至今,聯想創投已投資超280家優質企業,其中20家成功IPO,孕育50余家細分領域獨角獸。投資版圖覆蓋AI及行業應用、算力軟硬件、具身智能、智慧醫療、先進製造、新能源等前沿領域,成為產業創新的關鍵推動者。尤其在AI賽道,聯想創投已深耕超過十年,共投資超過50家AI相關企業。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起,A股上市且市值超3000億的5家科創企業中,聯想創投精準佈局寒武紀、寧德時代、海光信息3家企業。

作為聯想創投的掌舵人,賀志強帶領團隊堅持「研究驅動投資」,通過深度行業洞察捕捉技術拐點。他還開創性提出CVC2.0模式,聯想創投依託聯想集團的產業資源,為被投企業提供全鏈路的支持與賦能,「生態攢局」實現集團與成員企業雙向賦能,加速創新技術落地。

當全球科技競爭進入「深水區」,當硬科技的突破需要更堅定的投入與更耐心的陪伴,賀志強與聯想創投堅持深耕科技產業,不斷推動更多未來科技實現「從0到1」的技術突破與「從1到N」的產業落地

關於榜單:

上海,第十九屆中國基金合夥人大會前夕,清科創業旗下創業與投資資訊平臺——投資界(www.PEdaily.cn)與清科研究中心聯合發起,國內私募股權投資領域專業SaaS系統——私募通提供數據支持,2025「投資界TOP100」投資人正式揭曉。

「投資界TOP100」投資人已連續舉辦十屆,已經成為觀察行業變遷的一扇窗口。本屆「投資界TOP100」自正式啟動以來,吸引了上千位早期、VC、PE以及戰略投資人積極參與。投資界、清科研究中心與私募通系統整理候選人自2023年1月以來的數萬條投資數據,綜合考評五大方面因素:個人投資企業數量、個人投資金額、綜合回報水平、個人及其所在機構行業影響力等,從超1000位候選人當中,梳理出取得不俗投資業績、同時對於中國創投產生推動作用的100位傑出投資人。

此刻,中國一級市場發生着深刻變化。在行業出清背景下,我們仍然看到一些鮮活跳動的片段。正如在多數人的印象里,2024年10月地平線成功港股上市,打破創投圈久違的沉寂,此后眾多獨角獸奔赴敲鍾舞臺。二級市場估值重估,前有寒武紀A股市值一度衝破3000億;后有泡泡瑪特、老鋪黃金、蜜雪冰城組成「港股三姐妹」.....如是一幕幕,成就一個個耐心與回報交織的故事。當然,也再次凸顯IPO環境深刻影響一級市場的回報水平。

中國創投25年,人來人往。我們將視線沿着產業變遷的軌跡望去,這個行業正經歷着一場影響深遠的更替。回到「投資界TOP100」的發起初衷,便是記錄中國創投歷史長河里那些不可忽視的身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