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2 16:15
導語
INTRODUCTION
6月29日,「寧電入湘」工程雙極低端成功送電,標誌着我國首條獲批的以輸送「沙戈荒」風電光伏大基地新能源為主的「寧夏—湖南工程」特高壓輸電通道正式運行。平均每秒約600千瓦時的寧夏綠電直抵湖南,為湖南迎峰度夏築牢清潔電力保障防線。預計9月雙極高端直流系統投產送電,屆時工程將整體竣工投產,並具備800萬千瓦送電能力。
該工程起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衞市中寧換流站,途經甘肅、陝西、重慶、湖北,止於湖南省衡陽市衡陽換流站,線路全長1616千米,總投資281億元。工程的整體路線長、地理環境複雜,給工程施工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特變電工充分發揮產品品類齊全、應對特殊環境經驗豐富、創新能力強等優勢,提供了從核心部件到輸電線路的多項硬核產品,全方位、多維度為「寧電入湘」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
中寧換流站閥側套管安裝
「寧電入湘」工程的送端——中寧換流站,地處賀蘭山脈,位於地震帶的活躍區域。這對工程的堅固性和穩定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環氧樹脂浸紙電容式直流套管是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中的關鍵設備,主要起到絕緣和機械支撐的作用。
針對該換流站的特殊情況,特變電工設計團隊對環氧樹脂浸紙電容式直流套管產品的內部結構進行了優化,使其具備優異的抗震性能。8支雙極低端±400千伏和8支±200千伏環氧樹脂浸紙電容式直流套管實現高質量交付,獲得了客户與監理的一致認可,為工程的順利運行提供了「穩穩地」支撐。
「寧電入湘」現場 高壓並聯電容器單元穩定運行
「寧電入湘」工程雙極低端送電期間,特變電工為中寧、衡陽兩換流站提供的8010台高壓並聯電容器單元同步啟動。這些電容器既為直流輸電系統交流側諧波提供低阻抗通道,又為換流設備提供容性無功補償,且在故障時能快速切斷故障產品與電網的連接。
投入運行的750千伏降壓變
此外,特變電工為衡陽換流站配套的2台500千伏站用變,承擔着為換流站站用系統供電的關鍵任務,2台500千伏調相機變壓器,則進一步增強了換流站的無功調節能力,保障了輸電系統的穩定運行。中寧換流站的2台750千伏站用變及2台配變,為綠色電能穩定送出提供保障。其中2台SFP-360000/750千伏站用變具備優異的抗短路、抗雷擊、抗地震及絕緣性能,配備完善保護系統,承擔着將750千伏電壓降至66千伏、為換流站站用系統供電的關鍵任務。這些裝備,猶如在工程的首尾兩端織成了一張巨大的安全防護網,全面保證輸電系統的穩定運行。據介紹,另有14台±800千伏高端換流變預計9月在衡陽換流站投產。
作為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寧電入湘」工程線路十分複雜多變,對於導線的電氣性能、機械強度等要求近乎嚴苛。在工程的湖南、湖北段,特變電工針對兩地的地理和氣候特點,專門研發了JL1/G2A-900/75-84/7、JL1/G2A-1000/80-84/19兩種型號的鋼芯鋁絞線產品。這兩種產品具備優異的導電性能、機械強度及抗冰耐腐蝕能力,能夠滿足該工程段特高壓輸電線路長期穩定運行的要求。通過創新應用智能化生產體系,使用自動化設備協同作業,不僅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更以微米級精度保障導線質量,為工程的安全穩定運行築牢根基。
導線車間框絞工序
與湖南、湖北段不同,「寧電入湘」工程甘1標段,位於甘肅省境內,全長94.676公里,不僅地形複雜,且線路要穿越10毫米和15毫米兩個重大覆冰區,對大截面導線的荷載性能、表面覆冰和拉斷力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變電工生產車間嚴格執行「三按」生產及三級檢驗制度,確保4100余噸大截面鋼芯鋁絞線質量達標,助力甘1標段成為全線14個設計標段中首個貫通的標段,為項目帶電投運創造了有利條件。
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工程項目現場
「寧電入湘」工程構建了大型風光電基地、支撐煤電、特高壓線路「三位一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樣板,推動「沙戈荒」基地大規模開發。該工程整體投產后,每年可向湖南輸送電量超360億千瓦時,在保障湖南電力供應、優化能源結構的同時,也能滿足寧夏清潔能源多元開發和外送需要,實現清潔能源更高質量就地消納和更大範圍優化配置。特變電工將繼續發揮優勢,依託在特高壓輸電設備研發、生產、服務等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技術實力,助力國家能源結構優化和「雙碳」目標實現。
·往期精彩文章·
歡迎關注,精彩持續更新中
(特變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