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01 16:46
(轉自:不良資產行業研究)
你能想象嗎?一個坐擁周大福、新世界這樣響噹噹招牌的香港豪門,如今卻要爲了800多億的救命錢四處奔波。這就像是看着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富豪,突然發現銀行卡里只剩下幾塊錢,而信用卡卻欠了一屁股債。
最近關注香港商界的朋友,可能都聽說了鄭家家族的事。説起來真是讓人唏噓,這位被稱為"老實人"的香港富豪,如今正經歷着人生中最大的一場風暴。
香港頂級豪門鄭裕彤家族正站在懸崖邊緣,旗下旗艦企業新世界發展深陷千億債務泥潭,一場關乎家族命運的875億港元再融資談判進入最后倒計時。
6月23日,新世界發展(00017.HK)發佈一則簡短公告,透露公司仍在與債權人就現有貸款再融資進行「積極磋商」。這份看似平常的聲明背后,是一場高達875億港元的豪賭——若融資失敗,香港四大地產豪門之一的鄭氏家族可能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就在半月前的6月6日,新世界突然宣佈延迟支付四筆永續債利息,總計34億美元(約266億港元)。消息一出市場譁然,公司遭遇「股債雙殺」:債券被恐慌性拋售,股價一日暴跌逾6%。曾經的「網紅總裁」、鄭家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的抖音賬號,也恰在此時徹底停更。
債務雪崩,百年豪門的至暗時刻
新世界發展正面臨流動性枯竭的嚴峻考驗。截至2024年底,公司借款總額高達1464.88億港元,其中322億港元短期債務將在一年內到期,而賬上現金及銀行存款僅218億港元,資金缺口超過百億。
更令人擔憂的是表外債務的冰山。公司淨負債率表面為57.5%,但若計入362.8億港元永續債,真實負債率飆升至88%。這種曾被內地房企廣泛使用的「財技」,如今成為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危機的種子在激進擴張期早已埋下。第三代接班人鄭志剛掌舵時期,新世界一改港資房企保守傳統,效仿內地房企的「高槓杆、高周轉」模式,斥巨資在全國打造十余座K11藝術購物中心。
這些先鋒項目融合藝術展覽、生態綠植與小眾潮牌,理念領先行業十年,卻陷入「打卡人多、消費人少」的窘境。2024財年公司營收暴跌34%至357億港元,核心經營溢利縮水至69億港元。
新世界發展關鍵債務指標(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曾經欣賞鄭志剛開拓精神的資本市場,如今用腳投票。摩根大通、瑞銀、花旗等私人銀行已拒絕接受新世界股票債券作為抵押品,建銀國際研報直言「財務困難遠未結束」。
家族自救,三代人全力撲火
面對危機,76歲的家族掌門人鄭家純被迫重出江湖。這位曾在2012年因健康問題退居二線的二代接班人,如今坐鎮指揮一場多線作戰的自救行動。
資產拋售成為回血首選。
自2024年8月起,新世界陸續出售香港愉景新城商場、深圳周大福大廈等6項資產,回籠資金121.4億港元。行政總裁黃少媚立下軍令狀:2025財年要實現260億港元資金回籠,目前正計劃出售香港數棟寫字樓及杭州估值10億元的甲級寫字樓。
為加速去化,新世界在香港掀起「打折賣樓潮」:
- 北角「皇都」項目以**低於市價25%拋售
- 「滶晨」項目折實呎價20932港元,較周邊低15%
- 短短數月售出319夥住宅,套現近60億港元
更具象徵意義的是家族成員「自掏腰包」的表態。鄭家純配偶葉美卿豪擲1487萬港元購入「皇都」兩套物業;總裁黃少媚更以5488萬港元買下該項目四房户型。兩筆交易佔項目初期銷售額的12.4%,杯水車薪卻顯決心。
管理層洗牌同樣果斷。去年9月鄭志剛「引咎辭職」后,鄭家純火線提拔女兒鄭志雯進入提名委員會,這位曾成功運營瑰麗酒店集團的千金正式進入接班人考察期。
多米諾效應,家族產業全線告急
新世界的危機僅是鄭氏商業帝國困境的冰山一角。6月18日,家族旗艦周大福珠寶突然宣佈發行88億港元可轉換債券——這是其IPO以來首次重大融資動作。
曾經的金店龍頭正經歷轉型陣痛:
- 2025財年營收跌至896.56億港元,淨利潤縮水至59.16億
- 一年內淨關店905家,門店總數萎縮至6644家
- 面對「老鋪黃金」等高奢品牌衝擊,被迫加速高端化
唯一亮點是次子鄭志明掌舵的周大福創建。這家涵蓋基建、保險等抗周期業務的企業,上半年盈利增長15%至11.6億港元,300億港元流動資金成為家族最厚實的「保險箱」。
鄭氏家族各企業的困境,折射出香港傳統豪門的轉型困境。當內地市場消費升級、地產調控常態化,依賴傳統模式的港資企業面臨代際傳承與戰略轉型的雙重挑戰。
終極博弈,875億融資生死時速
所有自救行動中,875億港元再融資計劃成為決定性戰役。據透露,這筆資金中635億港元將用於償還2025-2026年到期債務,240億港元覆蓋2027年到期債務。
談判桌上,新世界押注核心資產價值:
- 拿出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物業作抵押,覆蓋貸款額1.3倍
- 強調2024年底2166億港元資產淨值
- 突出維港文化區等核心項目資質
銀行的態度卻顯曖昧。雖然多數貸款機構已口頭同意,但截至6月23日仍有少數銀行未簽署書面承諾。新世界為談判設定最后期限——必須在6月30日前獲得超過50家銀行的正式同意。
延期支付永續債利息為談判蒙上陰影。分析師柏文喜指出:「雖然不會觸發違約,但累積債務將加重負擔,更影響銀行信心。」 若融資失敗,新世界可能被迫啟動更痛苦的資產處置,甚至波及維港文化區等標誌性項目。
鄭志剛的抖音賬號停更已近一個月,這位曾頻繁曬出高端宴會與環球美食的豪門第三代,消失在社交媒體的聚光燈下。與此同時,新世界位於香港中環的辦公室里,財務團隊仍在徹夜工作,與時間賽跑覈對銀行發來的每一份文件。
本周是鄭氏家族命運的臨界點。若875億港元再融資在6月30日前順利到位,新世界短期債務壓力將大幅緩解;一旦失敗,這個掌控「950億財富的香港豪門」可能成為首個「暴雷」的港資地產巨頭。
鄭氏家族債務危機關鍵事件線
看着鄭家純這個曾經的香港豪門如今的處境,真的讓人感慨萬千。財富這東西,有時候就像潮水一樣,來得快去得也快。
他們現在做的這些自救措施,說白了就是在和時間賽跑。賣資產、停利息、高管買房、女兒接班,每一招都透着無奈和焦急。
最關鍵的還是那800多億的貸款能不能拿到手。如果拿不到,這個香港豪門的日子會更加難過。現在只能等消息,看看哪家銀行願意伸出援手。
其實想想,再大的企業、再有錢的家族,一旦現金流出了問題,也會陷入這樣的困境。這也提醒我們普通人,財務管理真的很重要,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都不能過度依賴借貸,現金流就是生命線。
鄭家的故事還在繼續,結局如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這場豪門求生記,已經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財務風險課。有時候,最大的風險不是賺不到錢,而是借了太多錢。
無論結局如何,尖沙咀K11藝術商場那面2500平方米的綠植牆仍在陽光下生長,只是往來顧客不會知道,這座綠色宮殿的主人,正經歷創業半個世紀以來最凜冽的寒冬。來源丨上海陸家嘴併購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