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泉州:以「鏈式革命」鍛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心

2025-07-01 10:41

轉自:泉州發佈

外貿「三連增」、社消「雙冠王」背后的創新密碼

泉州:以「鏈式革命」鍛造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心

這個夏天,泉州「鏈式革命」如火燎原。在眾多縣域,越來越多供應鏈中心浮出水面。它們與泉州龐大的產業集羣邂逅,花開遍地。

一個多月間,全球鞋紡、水暖、男裝、石雕、校服、百茶、裝備、香業、陶瓷、石化、傘業、健械與雕藝平臺次第綻放。13個供應鏈中心以全球視野、世界格局,展示泉州工貿一體獨特的生命力。層出不窮的「樞紐軍團」迅速交出答卷:1—5月進出口總額突破千億大關,3月、4月、5月同比增幅實現振奮人心的「三連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98.96億元,同比增長6.4%,摘得全省總額與增幅「雙冠王」;網絡零售佔全省比重高達33%。數據印證的不僅是量級增長,更彰顯泉州在全球供應鏈網絡中的能級提升。

泉州綜保區內等待查驗的跨境電商包裹(林勁峰 攝) 泉州綜保區內等待查驗的跨境電商包裹(林勁峰 攝)

「市級統籌、全域覆蓋、軍團作戰」是泉州「鏈式革命」的特色。「以更高站位、更強舉措促進內外貿一體化,實現內外循環雙向互促。這既是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的必然要求,也是泉州立足製造根基、整合全球資源,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心躍升的戰略抉擇。」泉州市內外貿高質量發展總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長、市政府副市長黃文捷強調,泉州將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達、在外泉商和僑港澳臺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持續深化拓展「三爭」行動,以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供應鏈樞紐網絡為核心抓手,統籌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佈局全球營銷與供應鏈服務生態圈,持續拓展國際經貿合作網絡,力爭通過3年努力,在主體規模、業態創新、產品能級上實現重大突破:

——擴主體、優結構:到2027年全市新增有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超3000家、數量年均增幅16%以上,出口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推動外貿主體規模壯大與市場結構優化。

——提業態、深聯動:加強新業態貿易研究,激發內外貿新動能,到202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7000億元,年均增長5%以上;簽約助推內外貿高質量發展投資(貿易)類項目150個以上,投資(貿易)總額1000億元以上;建立僑商資源與泉州產業對接撮合平臺,發佈31個外經貿在地服務點,構建服務矩陣,創建聚僑促貿先行區,實現本土與海外、泉企與僑商經貿往來更加密切。

——升產品、強平臺:從產品原材料、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工藝等全鏈條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到2027年培育建成外貿集聚區、跨境電商產業園(集聚區)60個。

市級統籌

總指揮部吹響工貿一體「集結號」

為將戰略藍圖轉化為生動實踐,今年5月6日,泉州市內外貿高質量發展總指揮部應運而生。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搭建「1+1+13」指揮體系——1個總指揮部、1個泉州優品出海(義烏)工作組,13個縣(市、區)指揮部以及7個專項工作組。

打破以往內外貿發展中不同部門不同程度存在的「分散出擊、各自為戰」「策劃欠缺、熱而不烈」等問題,總指揮部整合資源力量,建立「指揮部吹哨+部門報到」定期會商機制,聚焦內外貿發展重點、難點、堵點,逐一攻堅克難。

泉州(晉江)內外貿高質量發展場景創新大會舉行 泉州(晉江)內外貿高質量發展場景創新大會舉行

全面落實重點工作定期調度制度,以「滿弓」姿態大抓落實。常務副總指揮長每周集中調度1次,各工作組每半個月至少碰頭1次,對於重要事項則安排隨時調度。按照「全市一盤棋」思路,市縣聯動,實行掛圖作戰、強化「幫督一體」全過程督導,建立重點督辦「紅黃綠」亮燈提醒和清單閉環落實機制。目前總指揮部已策劃生成海內外商貿資源、營銷體系、海外倉建設、出海需求、運營載體、招商引才目標、貿易促進活動等七大清單,確保任務項目化管理、清單化推進。

高效協同下,泉州內外貿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促發展、全市一盤棋抓落實」的發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義烏專班打通「前哨站」。由市商務局牽頭,匯聚工信、工商聯、貿促會及各縣(市、區)、國企精兵28人的泉州優品出海(義烏)工作組「軍團式」進駐義烏,迅速拉開「泉州造 義烏賣」工貿聯動的大幕。短短月余,「前哨戰」捷報頻傳:首批25億元意向訂單落地,德化、石獅、晉江、南安率先成立選品中心,永春香首次通過義烏渠道出口歐洲與南美。此外,正在加快建設的「泉州優品義烏展示中心」,將利用義烏210個海外倉的優勢,為泉州優品出海打開新渠道。

德化縣與一米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國白·德化瓷」義烏優品選品中心於5月26日開館。選品中心有200多平方米,20家陶瓷企業入駐,展廳內陳列的數百件德化瓷精品,涵蓋日用家居瓷、出口工藝瓷和大師藝術瓷等。(陳起拓 攝)

——僑商資源加速聯動。今年5月下旬,在海內外資源對接組牽頭組織下,相關成員單位前往深圳華人華僑產業交易會「取經」。「借鑑深圳藉助全球僑力網絡提供展會平臺、數字服務、跨境電商賦能等經驗,泉州正加速推進僑商資源庫和選品庫建設等工作。」海內外資源對接組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工作組積極推進構建「僑易邦」跨境電商平臺,已協助在東南亞設立集採中心和12個海外倉,建立23個海外聯絡處,織密全球資源網絡。

——頭部平臺深耕招引。招商引才組堅持一線幫督,精準服務項目落地。5月21日,非洲最大跨境電商平臺Jumia福建首個運營中心正式落户晉江;5月21日—23日,南安組織16家企業赴印尼開展供需對接,與多家平臺達成合作,為企業出海東南亞搭建橋樑……此外,在工作組的指導銜接下,安溪、德化、洛江等地先后與俄羅斯電商巨頭Wildberries(野莓)攜手,積極開拓歐亞市場新版圖。

外國客商點贊位於鞋紡城的國際採購商服務中心( 外國客商點贊位於鞋紡城的國際採購商服務中心(

晉江國際鞋紡城供圖)

——金融服務精準滴灌。財税金融保障組緊抓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背景覈驗應用場景的契機,在新場景上線首日,即落地全省首筆試點業務,金額合計92.58萬美元。同時,推動地方法人銀行創新「外貿貸」「興貿貸」等信貸產品,設立專項信貸額度超32億元,已支持40家外貿企業獲得貸款1.9億元。持續用好「政銀企擔」一站式融資對接機制,向銀行業機構推送116家海外倉企業清單,暢通金融血脈。

——內外貿載體提速建設。貿易促進組多方聯動,推動各地佈局海外倉144個、144.29萬平方米和21個優品展銷中心,加快外貿(跨境電商)集聚區建設,全市已形成50個外貿(跨境電商)集聚區(含在建),載體能級持續提升。

全域覆蓋

13個供應鏈縣域樞紐

架起「出海高速路」

指揮部謀篇佈局,縣域聞令而動。

依託紡織服裝、運動鞋、石材、陶瓷等九大千億製造業集羣的雄厚根基,泉州各縣(市、區)迅速響應,一批瞄準全球市場的供應鏈樞紐如雨后春筍般落地生根,共同織就泉州邁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心的核心支撐網絡,為「泉州造」通達五洲架設起堅實的「出海高速路」。

南安的石材產業集羣已形成完善的全產業鏈條 南安的石材產業集羣已形成完善的全產業鏈條

在南安,於5月17日在全市率先啟用的國際水暖衞浴供應鏈集散中心,劍指未來五年內實現總產值突破1500億元目標,建設水暖衞浴產業「超級樞紐」。以供應鏈思維重構產業邏輯,除了水暖衞浴,南安還全面梳理對講機、石材製造等特色優勢產業資源,推動從「世界石都」向「國際石材製造和交易中心」邁進,從「對講機之鄉」向「國際對講機供應鏈集散中心」升級,推動南安製造從分散競爭走向協同作戰,全面提升供應鏈上下游黏性。

在晉江於5月18日啟用的晉江市全球鞋服紡織供應鏈創新中心,成為吸引「出海夥伴」的強磁場。「全球鞋服紡織供應鏈創新中心正帶來產業韌性的全面提升。」晉江鞋紡城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宵介紹,「通過全球供應鏈創新中心,上下游節點企業能無縫對接、高效協同;設計環節,既能滿足定製化需求,也能緊跟流行趨勢,還能快速落地轉化;生產環節,既能小單快發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也能大單快速交付;銷售環節,能快速精準匹配目標買手,且有足夠流量作為保障。」此外,依託東石鎮這一國內最大的傘具生產和出口集散地,近日,晉江還延伸啟動了「全球傘業供應鏈中心」,百家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及金融中心「握指成拳」,朝着打造全國制傘業轉型標杆目標邁進。

晉江市全球鞋服紡織供應鏈創新中心落地晉江國際鞋紡城,圖為晉江國際鞋紡城。 (鞋紡城供圖) 晉江市全球鞋服紡織供應鏈創新中心落地晉江國際鞋紡城,圖為晉江國際鞋紡城。 (鞋紡城供圖)

南安、晉江「打先鋒」,兄弟縣區同樣拼勁十足。一個多月來,各地因地制宜、立足實際,迅速落地具有當地特色優勢產業的全球供應鏈中心,圍繞3—5年發展目標,細化攻堅任務。在清晰的規劃下,各縣域將鍛造堅不可摧的產業「金鍊條」,共同構成泉州邁向全球中心的核心支撐網絡:

——向「全球男裝採購樞紐與供應鏈創新中心」跨越,石獅以「貿工聯動、以貿帶工、創新賦能」為導向,以「生產智能化、採購全球化、服務生態化」重構男裝產業版圖。

石獅全力重構男裝產業版圖,圖為石獅服裝城。(林勁峰 攝) 石獅全力重構男裝產業版圖,圖為石獅服裝城。(林勁峰 攝)

——聚力打造「中國百茶供應鏈集散中心」,安溪推動「一葉興縣」向「多鏈花開」,力爭用5年時間,推動茶業、滕鐵、光電三大行業經營主體突破6.8萬戶,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賦能產業集聚突破。

——全力推動「全球陶瓷供應鏈管理中心」,德化實施「鏈主+鏈核+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加快打造國際陶瓷文化藝術聚集區、全國器與茶產業聚集區、花盆及高端餐具產業聚集區,創建世界陶瓷現代製造示範基地。

全球花盆智慧製造產業園(陳小陽 攝) 全球花盆智慧製造產業園(陳小陽 攝)

——落子佈局「永春香全球供應鏈樞紐」,永春加速釋放產業共振能量並催生「鏈主效應」——以香為核,瓷、醋、果、茶等特色產品借勢騰飛,形成「一香引領、多鏈協同、全鏈出海」的產業矩陣。

中國香都博物館和永春香產業園區(康慶平 攝) 中國香都博物館和永春香產業園區(康慶平 攝)

——發力建設「世界石雕產業供應鏈集散中心」「中國校園服飾供應鏈集散中心」,惠安力爭到2027年推動石雕、校服兩大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

惠安雕藝文創園通過文創基地、電商直播基地、大師基地互融互補的「一園三基地」發展模式,打造集交流、展示、交易、研發、旅遊為一體的雕藝文化創意產業園。

——錨定建成「全球智造裝備供應鏈服務中心」新圖景,洛江着力推動智能製造產業實現從「製造基地」向「全球資源配置樞紐」躍遷。

洛江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洛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洛江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洛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以供應鏈整合帶動產業轉型,泉州臺商投資區「健身器材供應鏈集散中心」與「全球雕藝產業供應鏈服務中心」同步揭牌。兩個中心將分別聚焦「智造升級」與「文化出海」,形成「以供應鏈整合帶動產業轉型」的示範樣本。

三年前,一昭福開始試水跨境直播等平臺,如今,公司雕藝產品通過TikTok、Facebook等跨境平臺推廣的訂單達到銷售總量的20%,圖為該公司木雕產品製作車間。(陳起拓 攝)

——駛向「世界級石化產業集羣」新藍海,泉港打造「石化產品交易全球供應鏈服務中心」,全力構建「買全球、賣全球」的石化供應鏈生態圈,為泉州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集羣提供堅實支撐。

今年5月份投產的正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在維繫國內華南、華東等地區的老客户之余,正積極開拓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市場。

(林勁峰 攝)

左手緊握「萬億產業集羣」,右手聯通「千萬僑胞商脈」,泉州正以一個個全球供應縣域鏈樞紐為戰略支點,重塑發展引擎。同步加緊建設的50個外貿(跨境電商)集聚區,將與13個供應鏈縣域樞紐深度嵌套、協同共振,共同推動企業從「單兵出擊」轉向依託樞紐、「軍團作戰」的全球化運營新格局。

樞紐賦能

激活「泉州軍團」出海新動能

隨着13個供應鏈縣域樞紐加速成型,其核心價值正從「空間節點」升維為「賦能引擎」。在總指揮部統籌下,這些樞紐以前所未有的整合力,為泉州企業注入三大關鍵新動能,推動「單兵作戰」轉向「軍團出海」。

——物流革命:打通全球「高速路」

依託全球鞋服紡織供應鏈創新中心的物流網絡,6月初,滿載10個集裝箱的「圍頭—金門」跨境電商集裝箱班輪在晉江市圍頭港區首次起航,2小時后貨輪順利抵達金門。通過打造「高頻次、高時效」全鏈路服務體系,將泉州產業帶與跨境電商的神經末梢直接連通。未來,企業還將規劃在泉州增設兩個集貨倉,進一步增強貨物周轉能力;同時,計劃在臺灣建立境外倉,進一步完善物流閉環。依託這條新開闢的物流通道,后續將以臺灣為中轉樞紐,通過海空聯運方式,將貨物發往全球,這正是晉江樞紐物流網絡全球延伸的縮影。

滿載10個集裝箱的「圍頭—金門」跨境電商集裝箱班輪在晉江市圍頭港區首次起航( 滿載10個集裝箱的「圍頭—金門」跨境電商集裝箱班輪在晉江市圍頭港區首次起航(

企業供圖)

6月10日,經泉州海關監管,一票16個貨櫃、價值715.2萬元的意大利高端巖板,順利進入泉州市順發巖板大理石荒料公用型保税倉,這標誌着全國首票進口保税巖板在「世界石材之都」南安順利入倉。2176.3平方米的保税倉像個精密的產業轉換器,將「隨用隨提隨繳税」的政策紅利,轉化為南安千億建材產業的全球化動能。「以單票巖板為例,預計可緩繳税款150萬元左右。以全年進口量約2億元來計,預計可緩繳税款4000萬元以上。」企業負責人介紹説,通過保税倉將大批量進口的巖板,一部分用於國內銷售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另一部分則轉口分流至東南亞市場,完美詮釋樞紐如何以降本增效和全球分撥能力,服務企業全球化佈局。

6月22日,一列載着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撫州—泉州」海鐵聯運班列,通過鐵路運抵泉州港石湖作業區6號泊位。這批新能源汽車隨后搭載「晴春」輪,啟程發往泰國林查班港。這是泉州港首次承接省外新能源汽車出口業務,標誌着閩贛中部海鐵聯運新通道正式開通。這也是繼5月上汽寧德工廠出口后,一個月內服務的第二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意味着泉州港作為「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出口樞紐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

6月22日,一列載着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撫州—泉州」海鐵聯運班列,通過鐵路運抵泉州港石湖作業區6號泊位。這批新能源汽車隨后搭載「晴春」輪,啟程發往泰國林查班港。(泉州晚報社資料圖片)

——平臺借力:搶佔全球「橋頭堡」

在「泉州優品出海(義烏)工作組」協調下,石獅男裝、晉江鞋服、南安水暖、德化陶瓷等聯合在義烏設立展銷中心,成為搶佔全球小商品市場的共同跳板。早成為「新石獅人」的埃及人亨利肩負着義烏市泉州(石獅)優品展銷中心的運營重任。「雖然落地時間不長,但我們已經有兩個貨櫃的產品要出口也門和利比亞。」亨利説,因為靠近一線市場,市場反饋非常及時,義烏平臺與石獅工廠及當地市場的聯動性也非常強。來自晉江內坑的企業家張文杜已經在義烏新建多棟廠房。「未來我還要在這里打造晉江內坑拖鞋的國際選品中心,要把家鄉好貨直送到全球採購商面前。」面向未來,張文杜信心滿滿。同樣將自家商品搬到義烏的還有南安恆通衞浴負責人顏建煒,作為入駐的中小企業代表,他見證了南安在義烏的展銷中心揭牌,也眼見着企業的產品收穫來自全球客商的青睞……這些,充分彰顯着樞紐平臺在信息直達、需求匹配、渠道拓展上的聚合效應。

6月6日,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篁園服裝市場,泉州(石獅)優品展銷中心揭牌,為國外客商瞭解石獅服裝及其他商品打開了一扇門。(陳起拓 攝)

——戰略前瞻:開闢全球「新藍海」

「遇水搭橋,這是企業家與生俱來的能力吧。」天申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的黃孕智説,他們的家庭消防產品雖然在國內符合標準,但是放到國際市場卻行不通,爲了打通全球市場,公司充分融入洛江全球智造裝備服務中心等平臺,獲取全球市場信息與資源。福建申利卡鋁業負責人吳永強説,公司深度融入南安全球水暖供應鏈服務中心平臺生態,獲取關鍵國際市場標準信息與合規資源,成功突破產品國際認證瓶頸。

「企業的每一次成功出海、每一次市場開拓,都深深植根於全球供應鏈樞紐提供的平臺、網絡、服務和生態之中。」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陳金龍認為,這些賦能實踐,標誌着泉州企業已從「單兵出擊」躍升爲依託樞紐平臺、共享全球資源、協同作戰的「軍團」。

成效亮劍

數據印證「鏈式動能」

變革帶來的澎湃動能,數據最具説服力——

外貿「三連增」:前五個月全市外貿進出口超千億元。3月、4月、5月,全市進出口額同比增長實現「三連增」;泉州灣港區吞吐量飆升,其中,5月出口173億元,增長12.5%;泉州灣港區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156.5萬噸,同比增長62.39%,集裝箱完成5.3萬標,同比增長20.25%,實現貨物與集裝箱吞吐量「雙增長」。雙指標的爆發式增長恰恰彰顯樞紐經濟對物流效率的革命性提升。

內需「雙冠王」:1—5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98.96億元,同比增長6.4%,總額與增幅取得全省「雙冠」亮眼成績,穩居福建消費「頂流」。 消費能級的躍升,離不開供應鏈樞紐對「雙循環」的深度賦能。南安樞紐巖板高效內銷分撥、石獅男裝樞紐線上線下融合創新、遍佈全域的優品展銷中心激活消費——這種工貿一體的深度協同,不僅優化了國內大循環的「泉州段」,更釋放出巨大內需潛力。

泉州迎來市場消費熱潮(泉州晚報社資料圖片) 泉州迎來市場消費熱潮(泉州晚報社資料圖片)

線上「爆增長」:淘寶「世遺泉州 時尚之都」專區單日直播成交額破2.1億元,非遺商家線上營收激增30%;「618」網購節期間,全市網絡零售額達293.3億元,佔全省31.3%。泉州能承載如此龐大的線上交易洪流,其根基在於「鏈式革命」前瞻性構建的樞紐生態網絡。晉江鞋服樞紐智能集貨倉、33個與供應鏈縣域樞紐深度嵌套的跨境電商產業園(集聚區)、高效協同的倉配體系——共同構成了支撐「買全球、賣全球」的電商供應鏈基礎設施。在「以舊換新」政策激勵下,泉州同樣展現出強大的消費韌性:截至6月中旬,全市汽車、家電家裝、手機數碼產品、電動自行車累計覈銷補貼已超10億元,成功帶動各類商品銷售額超81.5億元。其中,汽車領域申領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補貼的數量共計2.72萬台,再居全省首位;在家電、手機數碼產品、家裝類方面,超5000家門店積極參與活動,參與商户數量同樣位居全省前列。政策與市場的共振,凸顯了供應鏈樞紐對消費環境優化與商業資源集聚的乘數效應。

海絲產業電商平臺(臺商區供圖) 海絲產業電商平臺(臺商區供圖)

服務「國際化」:離境退税「即買即退」的創新服務,標誌着泉州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近日,印尼旅客在鯉城完成全市首單離境退税業務,33.86元的即時到賬款項,不僅是服務貿易便利化的生動註腳,更折射出供應鏈樞紐建設對城市國際化能級的提升作用。

鯉城區兩家商家入選福建省首批離境退税商店名單(圖源:鯉城微事) 鯉城區兩家商家入選福建省首批離境退税商店名單(圖源:鯉城微事)

數據背后,「‘鏈式革命’的終極目標,是推動泉州從製造業大市向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心的歷史性躍遷。」泉州市內外貿高質量發展總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市商務局局長張小紅描繪了以全球供應鏈樞紐為核心引擎的三大躍升路徑:

——工貿一體縱深推進:強化全球樞紐的集成創新與品牌運營功能,推動產業從「產品出海」全面升級為「品牌出海」與「價值鏈高端出海」,在全球價值鏈中佔據更有利位置。

永春蘆柑出口美國( 永春蘆柑出口美國(

康慶平 攝

——雙循環樞紐鞏固提升:充分發揮全球樞紐的核心節點作用,深耕國內大市場,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內外貿一體」模式,使泉州成為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企業「兩條腿」行穩致遠。

——全球網絡聚僑拓維:以全球樞紐為戰略支點,深度整合僑商資源,增設海外樞紐節點,創建「聚僑促貿示範城市」,持續拓展「泉州優品」通達五洲的廣度和深度,織就一張覆蓋更廣、韌性更強的全球供應鏈網絡。

記者手記

「鏈」動是「晉江經驗」的時代表達

晉江港口的跨境班輪疾馳向金門,義烏展銷中心的埃及商人熱推石獅男裝,南安保税倉的意大利巖板高效流轉……行走泉州,「鏈式革命」的脈動清晰可感。

這不僅是外貿連增、社消奪冠的數據躍升,更是一場發展模式的深刻變革。告別單打獨鬥,泉州以高效指揮體系統籌全域,依託雄厚產業基礎,精準打造13個供應鏈縣域樞紐。晉江鞋服、南安水暖、德化陶瓷等縣域樞紐強勢崛起,成為聚合企業、直通全球的「出海高速路」。

其核心在於「賦能」。物流提速實現「小單快反、全球速達」;平臺借力打通信息與需求;前瞻佈局開闢新藍海。企業依託樞紐共享資源、協同作戰,「泉州軍團」正嶄露頭角。

泉州的實踐,是「晉江經驗」的時代表達: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唯有集羣作戰、強化供應鏈整合能力,方能推動製造業大市向「全球樞紐」躍升。實踐證明:「造得好」更要「賣全球」「鏈全球」「配全球」,這正是泉州製造的突圍之路。(丹丹 書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