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斯拉北美首座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即將竣工,全產業鏈佈局加速

2025-06-30 19:18

(轉自:儲能與電力市場)

儲能與電力市場獲悉,6月29日,特斯拉官方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其位於美國內達華州的首家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即將竣工投產

該工廠選址於美國內華達州斯帕克斯市,毗鄰特斯拉現有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早在2024年2月份,就有外媒報道,特斯拉正在擴建其內華達州斯帕克斯(Sparks)的電池工廠,以便將更便宜的磷酸鐵鋰電池(LFP)供應鏈引入美國。工廠預計初期產能10GWh,主要服務於儲能業務和部分車型。

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是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自2020年7月開始向特斯拉供貨。2021年,特斯拉首次成為寧德時代的最大客户,當年共採購鋰電池130億元,佔寧德時代總營收的10%。2022年,寧德時代來自特斯拉的鋰電池銷售收入為380億元,佔總營收的11.59%。

視頻來源:特斯拉海外社交賬號

特斯拉電池從外部採購到自主研發

特斯拉的電池技術發展經歷了從外部採購到自主研發的轉變:

早期電池主要依賴外部供應商

2008年,特斯拉首款量產車Roadster採用18650鈷酸鋰電池,由松下供應。這種電池能量密度較高,但成本昂貴(約600-800美元/kWh)。

2012年Model S上市后,特斯拉轉向NCA三元鋰電池(鎳鈷鋁),進一步優化能量密度和成本,但仍依賴松下等供應商。

自研電池的啟動

2020年,特斯拉提出「Roadrunner」項目,目標是自主研發低成本、高性能電池,並計劃將電池成本降至100美元/kWh以下。

2021年,特斯拉公佈4680圓柱電池技術,採用無極耳設計,能量密度提升16%,成本降低14%。該電池計劃用於Model Y等車型。

2022年,特斯拉德國柏林超級工廠啟動4680電池量產,年產能可支持120萬輛Model Y的生產。

電池技術的全面佈局

2020年7月起,特斯拉加速推進磷酸鐵鋰電池(LFP)的應用,與中國寧德時代合作。特斯拉接受寧德時代供貨,並逐漸將其用於國產Model 3和Model Y,進一步降低成本。

2024年,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投產,推動儲能電池的大規模應用。

特斯拉加速全產業鏈佈局

隨着這次磷酸鐵鋰工廠的建設接近完工,這家全球新能源巨頭正逐步兑現其在電動車及儲能領域「自上而下」的全產業鏈戰略

在上游原材料方面,特斯拉積極延伸佈局,包括鋰、鎳、石墨等關鍵資源的採購、提煉乃至直接投資。特斯拉的鋰精煉工廠在2023年破土動工,僅18個月后,其就完成了第一塊鋰輝石的前端加工,特斯拉稱這一速度超過了目前已知的亞洲以外的任何一家工廠。

在電芯生產及採購方面,特斯拉自研的高能量密度4680圓柱電芯,都早已在德州超級工廠及內華達工廠量產。同時特斯拉也從寧德時代、LG、松下等採購電芯,保障多元供應。

在中游的儲能產品製造方面,Powerwall和Megapack作為特斯拉推出的兩種儲能產品,分別面向家庭和電網級市場,已成為「能源業務」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在軟件系統層面,特斯拉已通過其能源管理交易平臺如Autobidder、Tesla Energy Plan,實現從發電、儲能到用能的智能化閉環。無論是在電動車的智能調度,還是Powerwall與Megapack在家庭和電網端的應用,特斯拉都試圖通過軟件+硬件的協同,掌握能源流動的「神經中樞」。

業內人士指出,隨着特斯拉不斷拉長產業鏈條,其對整個新能源行業的溢出效應也將持續增強。一方面,其大規模建設本土電芯工廠,有望帶動本地材料和設備供應鏈崛起;另一方面,標準化儲能產品+智能控制系統的組合,正在重塑全球能源系統的技術路徑。

從Model 3的量產革命,到4680電池的落地,再到北美首座磷酸鐵鋰工廠的即將啟用,特斯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構新能源產業的格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