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可替代藥物清除幽門螺桿菌?帕米奧益生菌宣稱「抗幽」涉嫌違規

2025-06-29 12:57

近日,消費者小秋(化名)向新京報記者反映,自己在體檢中發現了幽門螺桿菌陽性,其在社交平臺看到有人推薦「Purmeo養胃益生菌膠囊」可以清除幽門螺桿菌,於是購買了3盒。不過小秋吃了三個月,不僅沒有看到效果,幽門螺桿菌檢測的數值還不降反升。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多個平臺售賣的「Purmeo養胃益生菌膠囊」的宣傳中,均稱該產品對幽門螺桿菌有效,並暗示可替代藥物治療。其中,在某社交平臺的「PURMEO帕米奧」直播間寫有「好胃無幽」字樣;在某短視頻平臺的Purmeo帕米奧自營直播間,主播在介紹胃部益生菌產品時用「幽」代指幽門螺桿菌,暗示該產品可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甚至可以代替消除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治療方案三聯、四聯。電商平臺的「purmeo海外旗艦店」中,客服還以產品所含的專利成分宣稱產品的功效。

醫生提醒,益生菌僅可作為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輔助治療方法,不可替代藥物單獨使用。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建議患者接受正規治療,一次性根除,避免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律師表示,商家行為涉嫌虛假宣傳,直接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主播暗示抗幽功效、宣稱可替代藥物治療

「這個益生菌叫羅伊氏乳桿菌,它跟幽就是死對頭。這款(產品)不僅可以管好你的胃,還可以避免傳到(幽門螺桿菌)。有幽沒有幽都可以吃,成分又好又温和。國內用抗生素、三聯、四聯,你扛不了,有些女生吃不下,好難過,反覆依賴,那換方法。」在某短視頻平臺的Purmeo帕米奧自營直播間,主播在介紹一款「Purmeo養胃益生菌膠囊」的產品,並多次提示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大,可以不吃藥物只吃益生菌,「不用吃三聯四聯,單獨吃完全可以。」該店客服也表示,「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來選擇,可以搭配藥物抗生素,也可以單獨服用。」

幽門螺桿菌是全球最常見的慢性感染源之一,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及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等胃部疾病密切相關。三聯、四聯療法均為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而在前述主播的描述中,「幽」代指幽門螺桿菌,該產品被暗示可替代三聯、四聯療法,具有抗幽功效。

有消費者在直播間詢問,「有幽門螺桿菌吃多久能好」,主播表示,「吃多少盒每個人不太一樣。你想要先體驗就帶兩盒裝,隨好隨停,如果吹氣數值很高,家人也被傳染了,帶6盒,好了以后后期可以用來鞏固和養護,也可以給家人預防。」

在某短視頻平臺「Purmeo帕米奧海外旗艦店」的店鋪客服口中,這款產品不僅可以解決幽門螺桿菌感染,還可以養胃護胃。據該客服介紹,「這款護胃膠囊是一種物理除幽方案,與傳統化學抗生素藥物治療對比,清幽效果比藥物會慢些,配方温和,服用不刺激腸胃,適合長期服用。」另外,客服還稱產品「特添加鋅肌肽、L-谷氨醯胺以及天然植物成分,調理胃炎、胃潰爛、反酸、燒心、胃脹、胃疼、緩解消化不良等各種症狀,胃部問題養療合一,每天1粒,全方位搞定。」

據客服介紹,這款「Purmeo養胃益生菌膠囊」產自德國,屬於膳食營養補充劑,並非藥品,也非保健食品。

記者在該店購買了一盒Purmeo養胃益生菌膠囊,包裝顯示,該產品主要成分包括Pylopass羅伊氏乳桿菌(DSM17648)、榆樹皮提取物、膠囊殼(羥丙基甲基纖維素)、食用色素(碳酸鈣)、L-谷氨醯胺、乳香提取物、鋅、肌肽、抗凝結劑(硬脂酸鎂、二氧化硅)。生產商為「Purmeo GmbH」,商品的PZN(經德國聯邦藥品與醫療用品研究所批准,由德國醫藥產品信息中心頒發,在藥品、保健品、嬰幼兒奶粉,以及部分藥妝產品包裝上印刷的一種編碼)為17148729,記者通過德國官方藥品數據庫查詢該編碼,結果顯示,名稱和製造商信息均與商品包裝一致。不過,該產品並沒有附中文説明。

其他平臺銷售的Purmeo養胃益生菌膠囊也均為跨境電商產品。「Purmeo帕米奧海外旗艦店」「purmeo海外旗艦店」「PURMEO帕米奧」的銷售主體均指向「Fosun JoyGo(HK) Technology Limited」,中文名稱為復星開心購(香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曾於2019年申請「PURMEO」商標,專用權期限為2020年6月14日至2030年6月13日。

據企查查,復星開心購(香港)科技有限公司為復星開心購(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復星開心購」)旗下孫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復星開心購主要從事全球健康消費品牌孵化運營管理,聚焦跨境進口電商賽道。其官網顯示,復星開心購旗下有多個進口品牌,其中就包括PURMEO。復星開心購還在2020年申請了「帕米奧」商標。

我國《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條明確規定,普通食品不得宣稱具有疾病預防或治療功能。《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禁止非藥品、醫療器械類產品在廣告中涉及疾病治療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要求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房玉洲律師表示,根據中國現行法律法規,進口膳食營養補充劑若未取得保健食品「藍帽子」標誌(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中國保健食品專用標誌),則屬於普通食品範疇。商家在未取得「藍帽子」的情況下,暗示可以治療、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表示產品有養胃護胃、緩解胃部不適的功效,已涉嫌違反上述法律規定。

產品宣稱含有「專利成分」

專家表示實際僅有輔助作用

這款產品還以臨牀驗證的專利成分為依據,以增強可信度。purmeo海外旗艦店的客服介紹,「我們這款護胃膠囊含有Pylopass專利成分,是目前世界上一種全新且臨牀證實能有效清除幽門螺桿菌的成分。」

不過,在商品詳情頁面,商家所展示的臨牀結果表述較為含糊,不能證明Pylopass在單獨使用時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根除效果。來自德國、俄羅斯、愛爾蘭的臨牀設計中,受試者僅每天服用200mg(Pylopass),臨牀結果僅提及,數量顯著減少,緩解、改善等字眼。商家列舉的羅馬尼亞、印度、中國的三項臨牀設計受試者除了服用Pylopass,還聯合使用了三聯抗生素,其中,羅馬尼亞臨牀試驗結果顯示為「Pylopass組根除率54.3%,抗生素組根除率為77.1%;Pylopass組副作用率顯著降低」;印度的臨牀結果顯示「Pylopass結合3聯的根治率為82.69%,顯著高於安慰劑組68.42%」;中國的臨牀試驗中,結果顯示為「Pylopass聯合3聯的根治率為86.2%,Pylopass組副作用顯著降低」。

purmeo海外旗艦店商品頁展示相關臨牀結果,並提示「認證臨牀有效劑量200mg,Pylopass每日200億纔有效」。

公開資料顯示,丹麥生物技術公司諾維信擁有羅伊氏乳桿菌DSMZ17648菌株所有權、專利權及全球銷售許可權,Pylopass是諾維信註冊的商標,Pylopass的核心成分即為「羅伊氏乳桿菌DSMZ17648」。

諾維信2022年5月發佈的《羅伊氏乳桿菌DSM17648與幽門螺桿菌白皮書》顯示,羅伊氏乳桿菌DSM17648在德國、愛爾蘭、俄羅斯、羅馬尼亞、中國、印度6個國家,累計開展過12次臨牀試驗,受試者達到951人(目前已發表的實驗涉及751名受試者,200名受試者正在實驗中)。這也與商家展示的臨牀試驗結果一致。但該白皮書中指出,「這些研究表明,羅伊氏乳桿菌DSM17648及其滅活菌劑雖不能替代抗生素治療,但可以有效降低兒童和成人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負荷量,減輕抗生素治療的不良反應,改善患者的胃腸道症狀,調節患者的腸道菌羣組成。」與客服所述「是能有效清除幽門螺桿菌的成分」並不一致。

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祕書長王大宏介紹,部分益生菌菌株在抑制幽門螺桿菌方面確實有臨牀研究證據,包括羅伊氏乳桿菌PYLOPASS(株)、動物雙歧桿菌B94(株)、鼠李糖乳桿菌R11(株)+瑞士乳桿菌R52(株)、德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OLL2716(株)等,但現有的科學證據顯示,服用益生菌不能根除幽門螺桿菌,只能起到一定的抑制及保護作用,如改善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部不適,降低幽門螺桿菌載量等。

「如果消費者因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出現一些胃部不適症狀,可以購買以上有臨牀研究證據的益生菌(株),但注意不能代替藥物。如果選擇三聯四聯藥物治療方案,也可以購買改善腸道微生態的多菌株益生菌產品,但要注意與藥物的使用間隔在2小時以上。」王大宏提醒。

房玉洲律師指出,即使產品中的某一成分有臨牀研究支持其潛在功效,也不能直接作為該產品宣稱治療或預防疾病的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的規定,廣告內容必須真實、準確,且普通食品不得宣稱醫療效果。若產品未取得「藍帽子」或藥品批文,僅憑單一成分的研究成果宣傳整體產品的治療功能,屬於違法行為。

6月20日,就Purmeo品牌商品的功效宣傳問題公司是否知情,是否對主播話術進行過審覈、是否無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等問題,記者向復星開心購發去採訪提綱。6月27日,復星開心購回復記者稱,產品宣傳資料和官方渠道從未鼓勵消費者放棄藥物治療,「我們在產品頁面等多處明確表示我們的產品不可以替代藥物治療,也並非藥物。」

復星開心購還向記者發來多篇關於pylopass臨牀文獻,並表示,對於「暗示治療功效」問題,更多是想向消費者告知經過驗證的菌株本身具有的作用,而非產品為藥物。公司也及時開展內部覈查、教育,要求持續優化審覈機制,加大對宣傳內容監測力度,確保公司宣傳內容合法。

承諾「數值沒降包退」?

醫生:數值下降不能代表疾病好轉

爲了證明產品的效果,Purmeo帕米奧自營直播間主播還表示產品可提供售后,「提供購買之前的數值,吃一段時間再去找大白檢測,數值沒降、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包退。」不過,仔細詢問纔會發現,該售后條件需要提供一個月內的檢測結果,且並非承諾幽門螺桿菌轉陰,僅為檢測數值的下降。上述三個平臺的相關店鋪的商品詳情頁面中均有售后承諾「數值不降 可退2盒款」,但要求「需提供服用前1個月內和服用結束后1個月內的檢測報告」。

。 相關店鋪的商品詳情頁面中承諾「數值不降,全額退還2盒實付款」,並要求提供服用前1個月內和服用結束后1個月內的檢測報告

上述售后內容也受到一些消費者的質疑。有消費者在直播間中評論,「明白了,證明這個效果變化不大,所以要求一個月之內。」另有未能售后成功的消費者向記者表示,「商家承諾(數值)沒有降下來可以退款,這里就有一個坑,降多少的問題,你只要降一點,就算是幾、幾十都算是下降,就不給退款,但是這個數值本身就是會有一點波動的。商家不給我退款的理由是,我的時間超過了一個療程,但是我是剛拍下的時候沒有立即去吃。」

房玉洲律師認為,商家以消費者服用產品后「幽門螺桿菌檢測值(DOB值)無下降」作為退款條件,實質上將產品效果與特定醫學指標綁定,暗示產品具有干預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但是該產品在未取得「藍帽子」的情況下,仍屬於普通食品的範疇,商家宣稱普通食品有疾病治療功效的行為,已經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的規定。

北京世紀壇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劉紅介紹,幽門螺桿菌的檢測結果受很多因素影響,就算沒有經過治療,患者兩次的檢測數值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數值下降並不能代表好轉,醫學上,只有轉陰才代表治療成功,即幽門螺桿菌被根除。」

臨牀上,判斷幽門螺桿菌是否根除,通常須患者使用四聯藥物2周時間后,停藥4周以上再進行檢測。碳13結果<4或碳14結果<100意味着幽門螺桿菌為陰性。「需停藥4周以上再檢測,是因為有時候受藥物影響,細菌只是暫時被清除,停藥一段時間可能會再次活躍起來。若經過一個月再進行檢測為陰性,才能提示幽門螺桿菌被徹底根除。另外,檢測前,患者還需注意停服抑制胃酸的藥物或胃黏膜保護劑等藥物,並且空腹2小時以上,否則可能影響檢測結果。」劉紅表示。

醫生提醒:益生菌僅可作為輔助療法

替代藥物或帶來不良后果

那麼,益生菌對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到底有沒有效果?劉紅指出,「益生菌可以作為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輔助治療方法,益生菌能夠調節腸道的微生態,可能會減少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但是隻用益生菌來治療幽門螺桿菌,目前還沒有循證醫學依據。」

「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最早是使用三聯療法,現在以四聯療法為主。四聯,即兩種抗生素加一種抑酸藥和一種鉍劑。」劉紅介紹,受患者依從性、藥物代謝快慢、細菌耐藥等因素影響,若首次治療后未能成功根除,就需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檢測,再有針對性地用藥殺菌。

如果患者聽信主播推薦,僅服用益生菌來替代三聯、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會帶來不良后果。「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最好在首次治療時就將其根除。」劉紅解釋,如果未能一次性根除,細菌會根據人體體內的環境做出相應變化。比如,原來幽門螺桿菌處於開放的、活躍的狀態,服用一些成分后,體內環境發生變化,細菌可能會變成一個球形,這時可能會暫時檢測不到幽門螺桿菌,但實際上它並沒有被清除掉,只是暫時不活躍了。隨着時間推移,體內環境變化,幽門螺桿菌會再次活躍起來。「這種情況是比較危險的,因為細菌會在這種不斷衍生變化的過程中產生耐藥性,往后會越來越難根除。」

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也不能通過吃益生菌來預防。「通過吃益生菌來預防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劉紅解釋,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是通過飛沫傳播或共用餐具通過唾液傳播,針對這種傳染性疾病,預防要做的是切斷傳播途徑,如做好分餐、避免共用碗筷;控制好感染源,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應儘可能地進行規範治療。

劉紅提醒,一旦檢出幽門螺桿菌陽性,18歲以上沒有抗衡因素儘量進行幽門螺桿菌治療,儘量根除。幽門螺桿菌是胃癌明確的致病原之一,從長期來看,根除幽門螺桿菌對減少胃癌的發生有幫助。

律師:因虛假宣傳權益受損,可通過三個途徑維權

房玉洲律師認為,商家宣稱益生菌產品「可替代三聯、四聯藥物」的行為,直接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可能導致患者延誤正規治療,造成健康損害和經濟損失。上述行為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禁止虛假宣傳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關於非醫療產品不得宣稱治療功能的規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關於禁止虛假宣傳的規定。對於情節嚴重的,商家還涉嫌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規定的虛假廣告罪,「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可能面臨刑事處罰。

對於跨境購產品的維權,房玉洲律師表示,「儘管銷售主體企業註冊地為香港,通過跨境電商向內地消費者銷售產品,但因銷售行為以及可能的損害結果發生在我國境內,所以應遵守我國法律,受我國執法、司法機關管轄。」若消費者因虛假宣傳權益受損,可通過三個主要途徑維權:向跨境電商平臺投訴並要求平臺介入處理;向12315平臺或當地消協投訴;向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執法機關舉報;必要時可向消費者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賠償。

6月28日,「Purmeo帕米奧海外旗艦店」「purmeo海外旗艦店」「PURMEO帕米奧」店鋪內商品詳情頁的介紹內容中,仍有「一不留神就中招」「胃鬧騰 大多是它惹的禍」「Pylopass三步定向清除」等表述。

「PURMEO帕米奧」賬號下仍有多篇筆記的封面圖及標題,暗示產品對幽門螺桿菌的療效,如「四聯吃不下,幽門也會退退退」「幽門轉陰其實很簡單」「三聯四聯副作用太大!吃它更聰明」等表述。6月28日8:02-8:12,Purmeo帕米奧自營直播間亦未開播,但該直播間主播又在名為「Purmeo帕米奧品牌直播間」中繼續以和藥物對比的方式推銷這款產品。

6月22日,新京報記者在12315平臺對上述德國進口Purmeo養胃益生菌的虛假宣傳、功效宣傳等涉嫌違規行為進行留言諮詢,截至發稿,該信息尚處於待回覆狀態。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趙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