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30 04:41
在全球貿易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中國正以更大力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擴大對外開放是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實踐,也是金融業改革的重要動力。在中國企業「走出去」、外資「引進來」的過程中,一系列金融對外開放政策舉措漸次落地,帶來更多國際合作機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作為首都金融主力軍,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簡稱「工行北京分行」)以創新金融工具、深化跨境協同、優化服務生態爲着力點,在穩外資穩外貿、守護國家能源安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等領域不斷豐富服務場景,為打造開放型經濟貢獻工行力量。
工行北京分行為中石油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境外投資項目股權轉讓提供跨境人民幣結算服務,落地百億規模「數字貨幣橋」資本業務,促進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推廣應用。
升級外貿服務 助力企業揚帆出海
金融機構對於支持外貿企業「走出去」、融入全球產業體系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來,工行北京分行積極響應國家穩外貿政策號召,洞察企業需求,聚焦外貿企業「融資難、回款慢、風險高」等問題,依託工行全球化網絡與專業化金融服務,助力外貿企業揚帆遠航。
近年來,我國造船產業復甦回穩,接單量、完工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連續十五年全球第一。以中船集團為首的中國船廠不斷發力,積極進入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市場。伴隨着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LNG海運市場需求急劇增長,特別是卡塔爾能源公司公佈的「百船計劃」更是成為全球船廠激烈爭奪的焦點。2024年,中船集團成功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署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訂單,承擔18艘27.1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船的建造任務。
在船舶建造領域,由於其具有造價高、周期長、跨境協作複雜等特性,往往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其中船舶預付款保函作為一項重要的金融工具,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為積極響應並推動我國高端製造業裝備出口,切實解決企業跨境擔保需求,工行北京分行迎難而上,克服重重困難,高效為企業辦理了10億美元船舶預付款保函,為服務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我國高端裝備「走出去」貢獻金融力量,也凸顯了工行北京分行積極踐行高質量綠色發展理念的擔當作為。
與此同時,另一家主要從事境外承包工程和設備出口的A企業,也在積極開拓南美市場,將產品成功出口至阿根廷。然而在境外業務拓展中,同樣面臨資金回收的不確定性。
為幫助A企業化挑戰為機遇,工行北京分行充分發揮工商銀行集團全球化經營的優勢,攜手工銀阿根廷,為該企業辦理了出口信用證福費廷業務,幫助企業提前回籠應收賬款,順利促成其「出海」業務落地。截至目前,工行北京分行已為該企業辦理多筆貿易融資業務,累計發放融資金額逾4000萬美元,為該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保駕護航。
工行北京分行為中船集團與卡塔爾能源簽署的全球最大LNG運輸船項目提供10億美元跨境擔保支持,助力我國高端製造業出口。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在能源領域,中資企業正加速深化全球經營佈局。在境外設立貿易平臺公司、參與國際供應鏈體系……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企業對全球化金融服務的訴求日益凸顯。
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是大型國際石油貿易公司之一,在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其在新加坡設立的成品油貿易平臺公司——聯合石化新加坡有限公司,承擔着在成品油和LNG國際貿易領域擴展市場的重任,國際成品油貿易資金需求大、賬期長、極易受到政策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影響,加之離岸公司境外人民幣融資欠缺靈活性,在境外推進人民幣國際結算面臨外匯敞口風險。
瞭解到這一情況后,工行北京分行聚焦企業「穩鏈固鏈」的目標,深入調研客户業務場景,聯動工銀新加坡,為聯合石化新加坡有限公司發放買斷型出口保理融資,實現離岸客户國際貿易業務落地。
經過一年時間的合作,工行北京分行已為聯合石化新加坡有限公司提供跨境美元融資逾12億美元,跨境人民幣融資逾65億元,成為客户買斷型應收賬款融資的第一大融資行。
而得益於此次深度協同,工行北京分行在支撐央企全球化佈局的同時,也深入瞭解了石油貿易境內外全鏈條運作模式,為油企客户提供更貼身的服務打下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助力人民幣國際化走深走實。
2024年,中石油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因集團戰略調整,需完成一筆涉及香港交易對手的境外直接投資(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 ODI)股權轉讓。該業務結構複雜,交易時效要求高,工行北京分行精準對接客户需求,主動為客户量身設計跨境人民幣結算方案。
從股轉方案制定、監管協調溝通,到資料審覈登記、資金劃轉清算,工行北京分行為中石油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提供全鏈條服務,最終保障業務高效合規辦理,進一步拓寬了跨境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中的運用場景。與此同時,這一項目下近百億元資金是通過「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這一新型的跨境清算模式進行結算,是數字貨幣在跨境場景下成功應用的生動實踐。
在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工行北京分行在事上磨、在實中練,通過創新對外金融服務模式,積極探索金融高水平開放道路,穩慎紮實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貢獻力量。
近年來,工行北京分行通過本外幣、境內外、直接與間接「一攬子」的金融服務,積極助力轄區科技企業實現品牌「出海」。圖為該行客户經理在走訪北京聲智科技有限公司,瞭解企業多場景AI語音交互產品與金融需求情況。
把握「兩區」機遇 落地多個「首發」業務
2020年,北京被賦予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歷史使命,成為全國唯一擁有「兩區」政策疊加的城市。工行北京分行牢牢把握國家賦予北京的歷史性發展機遇,持續提升外資外貿企業服務水平,不斷激發跨境金融創新動能,有力助推「兩區」建設勢能充分釋放。
工行北京分行將「兩區」建設作為自身經營轉型的歷史使命和發展機遇,積極推進自貿區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本外幣合一賬户開立等多項「兩區」跨境金融創新政策首發落地,先后實施創新政策20項,讓更多市場主體享受政策紅利。
資金池,即現金總庫,是跨國公司集中運營和管理資金的常用工具,有助於跨國公司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增強公司整體財務靈活性。近年來,依託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等制度型開放成果,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使用場景持續拓展。2024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在北京、上海等10省市優化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政策。這是該政策第三次重大優化升級,備受跨國公司關注。
隨后,今年1月,在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以下簡稱「分局」)發佈北京市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管理規定當天,工行北京分行在分局指導下,為中化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中糧財務有限責任公司、通用技術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鋼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等10家資金池業務合作企業成功辦理相關業務,實現首批試點落地。
事實上,工行北京分行與中化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中糧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的合作始於2012年的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改革試點,攜手完成相關業務全國首發。之后,在跨境資金池業務項下,工行北京分行根據中糧的貿易特色和業務需求,為其辦理了本外幣外債、放款、經常項目集中收付等業務,讓中糧財務公司切實享受到降低財務成本和匯率風險、提高資金運營收益、簡化跨境收付辦理手續等一系列政策便利。
為滿足中化集團相關需求,2022年工行北京分行與中化財務公司着手研究設計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境外成員企業境外貿易項下集中付款業務方案,該項目一經落地再次成為全國相關業務的首發樣板,為中化財務公司持續拓展境外業務服務、推進全球資金在岸運營管理提供了有效助力。
在北京「兩區」建設及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大背景下,利好政策持續加碼。2023年12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同意在北京地區實施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政策試點,對試點企業在銀行辦理業務單據審覈、業務審批等方面給予更多便利,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海普歐泰克液壓設備(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液壓類產品研發、設計、進出口、銷售的上市公司,也是工行北京分行的國際結算優質客户。得知公司存在簡化交易審單手續、提高資金結算效率、加速資金周轉方面的需求,工行北京分行積極把握政策利好,推薦企業納入跨境貿易高水平試點,並創新推出「海關單一窗口+企業網銀結售匯+跨境付款」線上線下組合服務模式,大大縮短企業財務成本和人工成本,平均每單業務耗時減少10分鍾以上,顯著提高企業資金跨境支付效率。憑藉高質量、便利化金融服務,工行北京分行積極助力構建安全、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貿易外匯結算環境,賦能首都開放型經濟穩健前行。
北京誠棟國際營地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提供集成房屋產品及服務的企業,在工行多年的陪伴式服務下,企業積極「走出去」,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2000多個工程營地建設。
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增強外商投資信心
今年2月,《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發佈,釋放出加大力度吸引外資的明確信號。政策層面更強的「安全感」,吸引着越來越多外資增資擴產。作為首都金融主力軍,工行北京分行全力支持穩外資穩外貿,為外資企業提供全鏈條、定製化服務,助力首都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
作為施耐德電氣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的主辦銀行,工行北京分行為該企業提供在京開展經常項目資金集中收付服務。在此基礎上,針對施耐德電氣提出外匯集中詢價確保全國範圍內關聯公司外匯交易成本一致的訴求,該行充分運用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政策,依託「資金集中收付業務」模式,幫助企業在京落地外匯交易集中詢價、統一定價、差額交割,進一步協助企業優化外匯交易流程,降低外匯交易成本,高度契合了企業數智化、集約化、高效綠色的發展理念。
金融市場有序開放持續推進,外資金融機構加速佈局。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養老金融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取消保險機構的外資股份比例限制。重大利好下,外資機構持續看好中國養老金融市場的巨大潛力。
在大力倡導發展養老第三支柱的背景下,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應運而生,成為首批「個人養老金」和「商業養老金」雙試點的專業性養老金融綜合服務機構,堪稱養老金融的「國家隊」。工行北京分行把握國民養老引入戰略投資者業務機遇,依託專業政策和外匯合規優勢,根據客户「增資擴股+交易所掛牌模式」的個性化需求,為其量身定製綜合性服務方案。
在人民銀行和外匯局的指導支持下,工行北京分行實現賬户與資金跨境的關鍵性制度突破,創新設計資本項目業務登記流程,最終協助客户成功引入歐洲最大的保險集團——德國安聯集團2.84億元戰略投資。這一案例也成為近年來北京地區外商投資保險公司領域的「樣板」項目,是首都金融各機構高質量服務各類型外資企業的具象化縮影。 文/陳天奕
從助力企業走好「出海」之路,到推動本外幣資金池試點升級、落地養老金融引入外資……這背后,是工行北京分行對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的精準把握,以及對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痛點難點問題的深度洞察。未來,工行北京分行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抓實各項穩外資穩外貿工作落地,全面保障跨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通暢,為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首都進一步提升開放發展能級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