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8 07:42
專題:一周外盤頭條
美國下場,以色列、伊朗為期12天的衝突結束。然而,三方都説自己「贏麻了」。
美聯儲鮑曼自擔任監管副主席首次就經濟前景發表實質性評論:現行的槓桿率要求已在市場產生意外后果。對於利率,她表示支持最快7月降息。
受貿易談判進展、美國會預算談判、降息預期及AI提振,標普500指數、納指雙雙創下紀錄新高,標普500指數自4月低點已回漲超23%。
亞洲股市周五也普遍走高,日本股市強勁上漲,日經225指數自1月以來首次突破4萬點大關。
英偉達股價本周創下歷史新高,市值達3.85萬億美元,重新登頂全球市值最高企業。此前Loop Capital分析師預測該公司將迎來人工智能應用的‘黃金浪潮’,並給出了華爾街最高的目標價:250美元。
【一周要聞】美國下場,以伊「12日衝突」戲劇性結束,三方都説贏麻了
本周伊始,就在美國悍然下場轟炸伊朗核設施,特朗普提出 「政權更迭」,伊朗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人們擔心中東火藥桶將被徹底引爆時,這場似乎愈演愈烈的衝突卻突然以一種戲劇性的方式結束了,令全世界看得目瞪口呆。
美國時間6月21日晚,美國對伊朗三處關鍵核設施發動的空襲,這是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西方對伊朗發動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
美國總統特朗21日晚在社交媒體上發貼稱:「我們已經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對伊朗三處核設施的攻擊,包括福爾道、納坦茲和伊斯法罕。」隨后,特朗普在白宮面向全國發表講話,聲稱伊朗核設施已被「徹底摧毀」。
在時長約4分鍾的講話里,特朗普還稱,伊朗「現在必須實現和平」,否則,「未來的襲擊將更加猛烈也更加容易」。
作為迴應,伊朗方面誓言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報復,甚至考慮關閉霍爾木茲海峽,
當地時間6月22日晚,特朗普又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暗示伊朗出現政權更迭的可能性。
「使用‘政權更迭’這一術語可能在政治上並不正確,但如果現伊朗政權無法讓伊朗再次偉大,那麼為什麼不進行政權更迭呢?讓伊朗再次偉大(MIGA)!!!」特朗普寫道。
就在人們擔心美國下場將引發中東衝突進一步升級之際,情況忽然發生了180度的逆轉。
當地時間23日傍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佈,以色列和伊朗已就「全面徹底停火」達成一致,這場為期12天的衝突即將結束。
其實在特朗普這一突如其來地宣佈前,伊朗和以色列分別釋放出緩和局勢的信號。伊朗23日雖然對美國位於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發動導彈襲擊,作為對美國空襲的報復,但伊朗方面提前通知了美方,襲擊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與此同時,以色列也已向伊朗發出信息,稱以方目標是「幾天內」結束雙方之間的軍事衝突。
尤其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伊朗襲擊美軍基地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連發多條帖文,「感謝」伊朗方面提前通知,使美方得以及時採取防護措施,避免人員傷亡。
特朗普稱伊朗的迴應「非常軟弱」、幾乎沒有造成破壞。他還對卡塔爾在維護地區穩定方面的努力表示感謝。
當地時間24日,特朗普發帖稱,以色列和伊朗的停火協議現已生效,並警告各方不要違反協議。
儘管在停火協議正式生效前,伊朗和以色列又各自向對方發動了多輪襲擊,甚至在停火協議生效后仍爆發小規模衝突,惹得特朗普爆粗口怒罵,但無論如何,這場令全世界心驚膽戰的衝突終於以一種近乎鬧劇的方式暫時平息了。
停火消息引發市場狂歡
在特朗普發文宣佈以色列和伊朗同意停火后,美股三大指數周一集體收漲,標普500指數漲0.96%,納指漲0.94%,道指漲0.89%。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特斯拉大漲超8%,創4月28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Meta漲超2%,微軟、奈飛漲逾1%,英偉達、蘋果、英特爾小幅上漲;谷歌、亞馬遜小幅下跌。
加密貨幣市場全線大漲,比特幣向上升破105000美元,日內漲超4%。以太坊站上2400美元,日內漲超8%。最近24小時,全球共有超13萬人爆倉。
周二,以伊停火正式生效后,美股三大指數均漲超1%,標普指數重回歷史高點附近、道指大漲500點。
亞洲股市在周二迎來了一波普漲行情。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大漲2.8%,成為表現最為亮眼的亞洲市場之一。印尼股市緊隨其后,上漲1.6%,而菲律賓股市錄得1.5%的漲幅。作為亞洲新興市場的重要風向標,MSCI亞洲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周二大漲2.2%,一舉扭轉了周一0.8%的跌勢。
原油黃金跳水
6月23日周一,國際原油期貨結算價大幅收跌超7%。WTI原油期貨8月合約跌7.22%,報68.51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8月合約跌7.18%,報71.48美元/桶。而在上周末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之后,它們曾上漲至五個月來的高位。
金價本周一路走低,現貨黃金周五一度失守3290美元關口,紐約期金險守3300美元。
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通常被視為衡量地緣政治風險的指標)在 6 月 12 日(以色列首次發動襲擊的前一天)曾低於每桶 70 美元,但在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之后,該價格在 6 月 23 日達到了 81.40 美元的峰值。然而,就在同一天,油價大幅下跌,因為當時人們清楚地瞭解到伊朗對華盛頓的報復行動(這是事先公佈的對卡塔爾美軍基地的襲擊,僅造成了有限的破壞)實際上是一種緩和局勢的舉動。
此后,油價又降至 67 美元(比戰爭前的水平還要低),這是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以色列和伊朗已達成停火協議之后的情況。能源市場的末日情景——伊朗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全球近 20%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都要通過該海峽)——並未發生。事實上,在衝突期間,中東地區的石油供應幾乎沒有受到任何中斷。目前看來,市場當時沒有恐慌的判斷是正確的。
在這場衝突期間出現的 15% 的適度低到高的波動幅度表明,石油交易商和投資者已經降低了對中東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所帶來風險的預期溢價。
考慮一下該地區以往緊張局勢對油價的影響。1973 年阿拉伯石油禁運導致油價幾乎翻倍。1979 年伊朗革命后伊朗石油產量的中斷導致現貨價格翻倍。1990 年 8 月伊拉克入侵鄰國科威特導致布倫特原油價格在 10 月中旬上漲至每桶 40 美元。而 2003 年第二次海灣戰爭的開始導致油價飆升 46%。
12天衝突三方都宣佈取得勝利,以伊美究竟誰是贏家?
據新華社報道,以伊停火后,以色列、伊朗、美國三方都宣佈取得勝利,但實際得失又是怎樣?在這場持續12天的衝突中究竟誰是贏家?
以色列:「清除威脅」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4日説,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取得「歷史性勝利」,清除了伊朗「製造核武器能力和2萬枚彈道導彈」對以方生存構成的「毀滅性威脅」。
總部位於倫敦的《新阿拉伯人報》援引分析人士觀點説,以色列在此次衝突中有兩個收穫:一是獲得美方准許打擊伊朗,二是美國最終直接軍事介入,后者可被視作以方的「最大成功」。
不過,以方損失也不小。以色列軍方説,至少31枚伊朗發射的彈道導彈擊中以方人口稠密區和關鍵基礎設施,包括以色列南部一座電站和北部海法市一處煉油廠。據以色列衞生部24日數據,伊朗導彈襲擊共造成以色列28人死亡、3238人受傷。專家普遍認為,以方人員傷亡和受損程度前所未有,以色列防空系統被證明效果有限。
此外,以色列政府下令襲擊伊朗,備受國際社會譴責,對內如果對伊朗核項目的損傷程度被證明有限,那麼這一「成本」高昂的軍事行動將遭受民眾質疑,內塔尼亞胡政府將承受重壓。
伊朗:展現實力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6日發表電視講話,祝賀伊朗「團結一致,取得了對以色列和美國的勝利」。
以色列政治評論人士奧里•戈爾德貝格説,儘管以色列給伊朗造成巨大損失,還鼓吹顛覆伊朗政權,但伊朗國內並沒有如以方所願爆發反政府示威,反而舉行了譴責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權的抗議活動。
分析人士認為,伊朗在此次衝突中不僅展現出團結,而且實施了有效反擊,展示出不俗的軍事實力。葡萄牙米尼奧大學國際關係助理教授穆罕默德•伊斯拉米説,伊朗證明了它不僅可以存續,而且能夠有力還擊,這種能力鞏固了伊朗「地區軍事強國的地位」。
對於伊朗核項目,伊方官員表示,儘管以美聯手打擊,但伊朗核工業無法被根除。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25日説,美以襲擊反而使伊朗增強了推進核項目的決心。
此次衝突中,伊朗付出巨大代價,人員傷亡和設施受損慘重。伊朗衞生部官員25日説,自13日以來,以色列對伊朗多地的空襲造成伊朗627人死亡、4870人受傷。
美國:「大費周章」
美國總統特朗普25日説,美方空襲「徹底清除」了伊朗核設施,是「巨大勝利」,並且美方不會容許伊朗「恢復鈾濃縮」。
在美國國內,美方空襲伊朗的行動在特朗普支持者陣營中引發分歧。持反對意見的人士表示,特朗普競選時承諾不會讓美國捲入海外衝突,如今卻「爲了以色列大費周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4日披露的一份機密報告則更令特朗普政府承受壓力。根據這份美國國防情報局的初步評估報告,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沒有炸燬核心部件,可能僅使伊朗核項目進度「倒退數月」。
在國際層面,美國空襲伊朗的行為遭到廣泛批評。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法教授唐•羅斯韋爾説,美國以「自衞」為名發動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是極為惡劣的先例,嚴重破壞國際秩序。韓國釜山大學核擴散問題專家羅伯特•凱利認為,對伊朗的襲擊可能刺激更多國家尋求擁有核武器以「自保」,這會加劇核擴散風險。
特朗普醖釀提前為美聯儲「換帥」 人選範圍已明確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表示,他心中有三到四名人選可以在明年傑羅姆•鮑威爾任期屆滿時接替美聯儲主席一職。
「我知道的就在三四個人之內,」特朗普周三在海牙出席北約峰會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幸運的是,他很快就會離任,因為我覺得他很糟糕。」
鮑威爾作為美聯儲主席的任期將於2026年5月結束。
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表示,他正在考慮鮑威爾的繼任者,並且「很快就會發布」。
特朗普並未透露具體人選,但媒體報道,人選包括沃什、哈塞特、貝森特、Malpass、以及沃勒。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的一些盟友力推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擔任這一職務,但一名政府高級官員對此表示質疑。特朗普也曾稱讚美聯儲前理事凱文•沃什「備受尊敬」。
不過,這一消息已被白宮闢謠。
特朗普持續向鮑威爾施壓,要求他降低利率,並表示,他維持利率在當前水準「是一個非常愚蠢的人」。
特朗普猛烈批評美聯儲維持利率穩定的立場,主張降息,並稱美聯儲使美國政府的借貸成本居高不下。
特朗普呼籲鮑威爾將利率降低2.5個百分點。美聯儲上周決定將利率維持在4.25%-4.5%的區間不變,自今年年初以來一直維持在該水準。大多數政策制定者表示,他們預計,在2025年底前將利率降低半個百分點。
特朗普怒氣難消,鮑威爾首當其衝,他還謔稱這位央行行長為「太晚了」,並多次考慮解僱他——但在其他時候,特朗普又表示自己無意這麼做。特朗普上周在社交媒體上再次重申了這一威脅,最后總結道:「不管怎樣,他的任期很快就要結束了!」
周五,特朗普還表示,問題出在「美聯儲的人」,如果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低利率,那將會非常好,借款成本會更低。
他還補充道,希望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辭職,不一定要離開美聯儲,可以留任理事但不再擔任主席。特朗普稱,將任命一個想降息的人來擔任美聯儲主席,而不是維持利率現狀的人。
鮑威爾在特朗普發表前述言論之前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作證,為美聯儲的政策辯護,並堅稱美聯儲不急於調整政策,而應等待總統的經濟議程(尤其是對貿易伙伴徵收全面關税)對通脹的影響。
特朗普經常修改其關税政策的具體內容,在7月9日的最后期限之前,正與一些貿易伙伴達成協議,以降低即將生效的較高關税。
【一周市場】標普500指數、納指雙雙再創新高,發生了什麼?
美股周五盤中再創新高,標普500指數、納指雙雙刷新紀錄高位。
其中,標普500突破2025年2月的高點,將紀錄高位推至6187.68點,最終收於6173.07點;納指刷新2024年12月高點至20311.505點,最終收於20273.459點。
美股強勢上漲主要是受貿易爭端的最新進展和美國國會預算談判的推動,投資者越來越忽視貿易戰和中東不穩定帶來的經濟威脅。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表示,特朗普政府可能會「簽署」大約十幾項貿易協議,在9月1日勞動節假期前「完成」貿易談判。貝森特沒有透露可能達成協議的國家。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稱,特朗普政府預計將很快與10個主要貿易伙伴達成協議。
「投資者重新評估了總統處理貿易問題的情況,或許有關關税導致大規模通脹和經濟崩潰的擔憂不會成為現實,」 康涅狄格州費爾菲爾德市達科他財富公司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羅伯特・帕夫利克表示。
在2月因特朗普推行親商政策預期而升至新高后,股票市場隨特朗普決定首先實施嚴厲關税而下跌。標普500指數在4月低點時,2025年跌幅近18%。隨后,在特朗普撤回最嚴厲的關税税率且美國開始貿易協議談判后,該基準指數開啟驚人反彈。
自4月8日觸及最低點以來,標普500指數漲幅超23%,目前全年漲幅約5%。
風險偏好還受益於美國促成的以色列與伊朗之間12天空戰的停火協議 —— 這場空戰曾引發原油價格飆升,並引發了對通脹上升的擔憂。
儘管以伊衝突推高油價、赤字擔憂導致收益率飆升,投資者仍持續買入。
AI也是市場走高的一大原因。芯片製造商美光的樂觀預期重振了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的信心,同時英偉達重新奪回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地位后,市值逼近歷史性的4萬億美元。
「看空敍事——中東衝突、關税、疲軟經濟數據——不斷被價格走勢證偽。市場每次面臨下挫機會都未能突破,反而繼續展現牛市的典型特徵:在擔憂中攀升,」Mahoney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肯・馬奧尼表示。
美聯儲政策制定者的鴿派言論也提振了市場情緒。
美聯儲理事沃勒與鮑曼先后釋放鴿派信號,暗示若通脹形勢持續改善,最早7月就可能啟動降息。這一表態推動利率互換市場定價出現明顯調整:交易員已完全計入9月會議降息預期,7月行動概率亦攀升至20%區間。
不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當天仍保持謹慎基調,強調政策調整需更多觀察貿易政策對消費端的價格傳導效應,重申聯儲不會倉促行動。
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讀數略高於預期,並未阻礙漲勢。5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7%,而道瓊斯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為2.6%。投資者押注儘管現有關税仍有影響,但通脹將保持温和,並希望這為美聯儲今年多次降息鋪平道路。
美國降息預期升溫,日經225指數升破40000點
受美股上漲帶動以及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影響,亞洲股市周五普遍走高,日本股市強勁上漲,日經225指數自1月以來首次突破4萬點大關。
截至周五收盤,日經225指數上漲566.21點,漲幅1.43%,報40150.79點,創 12 月 27 日以來最高收盤水平,自今年1月以來首次收於4萬點以上;該指數本周上漲 4.6%,創下自 2024 年 9 月 23 日當周以來的最大單周漲幅。更廣泛的東證股價指數收漲1.28%,至 2,840.54 點,本周漲幅為 2.5%。
美國本周經濟數據疲軟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美聯儲今年降息的預期。市場已完全消化今年再降息兩次的預期,並增加了第三次降息的押注。舊金山聯儲主席Mary Daly在採訪中承認,她看到越來越多證據表明關税可能不會導致大幅或持續的通脹飆升,這使她對「秋季」降息持開放態度。不過波士頓聯儲主席Susan Collins表示,她預計今年至少降息一次,但暗示7月降息為時過早。
三菱住友DS資管的策略師Masahiro Ichikawa表示,日本股市今日延續漲勢,主要由半導體相關板塊推動。人工智能需求預期、中東局勢緩和、美聯儲降息預期以及美中衝突風險緩解等因素為市場提供支撐。
科技股上漲,芯片製造設備製造商東京電子大漲 4.3%,對日經指數的提振最大。科技初創公司投資者軟銀集團上漲 2.54%。防務相關股票川崎重工業和三菱重工 別上漲6.15%和 2.71%,因預期日本將增加國防開支。芯片測試設備製造商愛德萬測試(Advantest)逆勢下跌 1.07%,投資者對其本月超過 40% 的漲幅獲利了結。
「在中東緊張局勢緩和的利好消息和降息預期的支撐下,投資者終於願意做多美股。」GCI Asset Management 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Takamasa Ikeda 説,「日本股市反映了美國股市的走勢,受外國投資者青睞的股票領漲。」
美國華爾街周五收高,推動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刷新歷史高點,因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停火協議繼續維持,而且一系列經濟指標似乎支持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今年降低借貸成本。
周五亞洲股市也觸及三年多高位,追隨隔夜美股漲勢。美元走勢疲軟,因市場擔憂美聯儲獨立性及提前降息預期升溫。全球股指本周收漲,中東緊張局勢及關税貿易協議不確定性等憂慮暫時退居次席。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觸及2021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上漲0.2%,周線漲幅超3%。市場樂觀情緒源自多重利好:大國達成初步貿易框架。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周四表示,已要求國會共和黨人撤銷税收支出法案中第899條報復性關税條款。澳新銀行亞洲研究主管Khoon Goh表示:「該條款此前引發外資不安,若最終撤銷將消除主要擔憂。」
美聯儲重量級官員支持7月降息 並暗示將放松資本金要求
美聯儲負責監管的副主席鮑曼警告稱,現行的槓桿率要求已在市場產生意外后果。對於利率,她表示支持最快7月降息。
「新美聯儲通訊社」Nick Timiraos點評,這是自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今年春季任命鮑曼、並得到參議院批准擔任監管副主席以來,鮑曼首次就經濟前景發表實質性評論。
鮑曼表示,考慮到該槓桿率規定限制了貸款機構在29萬億美元國債市場的交易,現已「到了重新審視」這一關鍵資本緩衝機制的時機。
「槓桿率對銀行做市商的影響可能給美國國債市場帶來更廣泛后果,」鮑曼周一在布拉格一個研究會議上發表書面演講稱,「一旦發現新的意外后果——即監管制定時未預見的問題,我們必須考慮如何重新審視早期的監管和政策決策。」
據此前報道,美聯儲和其他監管機構本周將公佈對槓桿規則的潛在修改方案,擬調整整體槓桿率,而非像一些觀察人士預測的那樣只排除美國國債等特定資產。
鮑曼表示,美聯儲將於7月22日舉辦一場關於銀行資本金的會議,其指出「簡單的改革」可以通過增強國債市場的韌性來改善該市場功能,從而更好應對壓力事件。她此前批評監管機構有關頭部銀行應持有更多資本以緩衝損失和防範潛在金融危機的要求。
普遍預計鮑曼將支持大幅放寬這個被稱為巴塞爾協議III終局(Basel III endgame)的提案要求。該計劃於2023年公佈,原本擬將最大銀行的資本金要求提高19%,但因業界反對,美聯儲隨后撤回了該計劃。
貨幣政策
鮑曼在談及經濟和貨幣政策時表示,她支持最快在7月降息,其認為儘管通脹似乎正持續向美聯儲2%的目標邁進,但勞動力市場風險可能上升。
鮑曼説,「如果通脹壓力保持受控,我支持在下一次會議上降低政策利率,使其更接近中性水平,並維持健康的勞動力市場。」
她指出,「關税對通脹的影響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顯現,且影響程度較最初預期要小,特別是因為許多企業已提前囤積庫存。」
鮑曼補充道,「貿易和關税談判的持續進展使經濟環境明顯趨於低風險。」
美聯儲職責是保持物價穩定和就業最大化。鮑曼稱,考慮到近期消費疲軟和勞動力市場脆弱跡象,美聯儲就業目標的下行風險「可能很快變得更加明顯」。
「展望未來,是時候考慮調整政策利率了,」鮑曼還補充説,貿易政策的變化很可能只會對美聯儲偏好的通脹指標產生「微弱影響」。
美聯儲下一次會議定於7月29日至30日舉行。
【一周數據】美國新屋銷售創2022年以來最大降幅 負擔能力構成拖累
美國5月新屋銷售創下近三年來的最大降幅,原因是大量銷售激勵措施未能有效緩解負擔能力限制。
根據周三公佈的政府數據,新建單户型住宅銷量下降13.7%,至摺合年率62.3萬套,為7個月來的最低水平。這低於所有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的預期。
最新數據顯示,由於抵押貸款利率徘徊在7%附近、關税推高材料成本、勞動力市場放緩等經濟挑戰日益嚴峻,市場上的庫存不斷增加。儘管建築商推出補貼以降低購房成本,但效果逐漸減弱,許多建築商放緩了建房步伐。
「今年春夏房地產市場形勢嚴峻,」Navy Federal Credit Union首席經濟學家Heather Long表示。「由於擔心不確定性以及抵押貸款利率高企,購房者選擇觀望。」
報告顯示,5月待售新建單户型住宅庫存小幅增加,觸及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按照目前的銷售速度,這相當於9.8個月的供應。待售已完工住宅量增至11.9萬套,為近16年來的最高水平。
售價中值同比上漲3%,至42.66萬美元,為2025年以來首次同比上漲。
美國第一季度經常賬户赤字飆至4502億美元 創紀錄新高
由於企業為規避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對進口商品徵收的高額關税而提前增加進口,美國第一季度經常賬户逆差擴大至歷史新高。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周二表示,衡量商品、服務和投資跨境流動的經常賬户逆差激增1382億美元(44.3%),達到4502億美元的歷史峰值。第四季度數據經修正后顯示逆差為3120億美元,而非此前報道的3039億美元。
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此前預測,上一季度經常賬户逆差將增至4433億美元。
該逆差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0%,為2006年第三季度達到6.3%峰值以來的最高水平,高於去年10-12月季度的4.2%。
經濟學家警告稱,不斷擴大的經常賬户缺口和激增的聯邦政府預算赤字可能長期對美元構成風險。特朗普的大規模關税政策已削弱了美元的避險地位。
受非貨幣黃金和消費品(主要是醫藥、牙科和pharmaceutical產品)推動,商品進口飆升1582億美元至1.00萬億美元的紀錄高位。服務進口下降18億美元至2178億美元,主要受研發成果許可等知識產權使用費減少的拖累。
商品出口增加211億美元至5390億美元,為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主要由資本goods(主要是民用飛機、計算機配件、外圍設備和零部件)推動。
服務出口減少44億美元至2932億美元,受軍事單位和機構等政府貨物和服務出口下降的拖累。個人旅行以及專業和管理諮詢服務也有所減少。
商品貿易逆差從第四季度的3289億美元擴大至466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不過,隨着商品提前進口的浪潮消退,進口熱潮已有所降温。美國政府本月報告顯示,4月商品進口暴跌19.9%(創紀錄)至2779億美元。
上一季度初級收入收入減少229億美元至3551億美元,初級收入支付也減少137億美元至3627億美元。初級收入的收入和支付均受直接投資收入下降的限制。
次級收入收入增加23億美元至496億美元,主要受罰款和處罰推動。由於政府轉移支付減少,次級收入支付減少84億美元至1015億美元。
韓國4月出生人口同比增加8.7% 創34年來最快增速
周三公佈的數據顯示,受結婚人數增加和人口結構變化的推動,韓國今年4月份出生的嬰兒數量創下了34年來的最快增速。
根據韓國統計廳的數據,4月份共有20717名嬰兒出生,比去年同期的19059名嬰兒增加了8.7%。這是自1991年4月以來出生人口同比增幅最大的一次。
這也是繼2022年4月的21164人后,韓國月度出生人口時隔三年首次突破2萬名。
韓國的總生育率,即每位女性一生中預計生育的孩子的平均數量,也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6,達到了4月份的0.79。
韓國統計廳有關人士表示:「從去年開始,結婚人數增加、30歲出頭女性人口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各種生育促進政策等因素,導致了出生率的增加。」
今年4月,韓國結婚人數同比增長4.9%,達到18921對,連續第13個月出現增長。
與此同時,4月份的死亡人數同比上升0.8%,達到28785人,導致當月人口自然減少8067人。
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韓國的死亡率一直超過出生率。
數據還顯示,4月份離婚數量為7299件,同比下降5.2%。
【一周公司】英偉達市值 重奪全球第一 分析師預言AI「黃金浪潮」即將到來
英偉達本周股價刷新歷史新高,重新登頂全球市值最高企業。此前Loop Capital分析師預測該公司將迎來人工智能應用的‘黃金浪潮’。公司股價周五盤中觸及158.71美元的歷史高位,最終收於157.75美元,市值躍升至3.85萬億美元,超越微軟(3.69萬億美元)重回榜首。
推動本輪上漲的主要動因是Loop Capital將其目標股價從175美元大幅上調至250美元(華爾街分析師給出的最高目標價),維持‘買入’評級。目前的目標價均值約173美元,意味着未來一年上漲空間約17%。
分析師安南達•巴魯阿在客户報告中指出:‘研究顯示我們正迎來生成式AI應用的新黃金浪潮,英偉達正處於本輪超預期需求周期的前沿陣地。’
「雖然認為英偉達基本面還能進一步增強的想法似乎顯得異想天開,但我們要提醒大家,英偉達在關鍵技術領域基本上仍處壟斷地位,擁有定價權(和利潤空間)。」他重申對英偉達股票的「買入」評級。
Loop Capital表示,過去幾年推升英偉達股價的人工智能趨勢未見減弱跡象,而且可能會推動這家芯片製造商的市值超越其他公司,最終達到6萬億美元。
這一估值比該公司目前的3.85萬億美元高出60%以上。
這波漲勢折射出美國市場正重現‘AI概念股熱潮’——近年來,對新興技術的樂觀預期曾推動芯片股和相關科技公司實現爆發式增長。據倫敦證交所集團數據,英偉達當前動態市盈率約為30倍,低於近五年均值40倍。相對剋制的估值反映盈利預測增速持續超越股價漲幅。
過去一年,英偉達與微軟、蘋果的‘市值王座爭奪戰’持續上演。六月初微軟短暫超越后,如今英偉達重奪桂冠。蘋果周三微漲0.4%,市值達3.0萬億美元。
自4月4日觸底以來,英偉達股價已累計反彈逾60%。當時因特朗普關税政策衝擊,美股普遍承壓。隨着市場對白宮將達成貿易協議的預期增強,包括英偉達在內的科技股逐步復甦。
此外,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於周五和周一出售了這家芯片製造商的10萬股股票,價值近1500萬美元。
此次交易是黃仁勛計劃在2025年底前出售至多600萬股英偉達股票的首次拋售。該計劃於 3 月宣佈。
根據周一的 SEC 文件,這位英偉達創始人仍持有超過8億股英偉達股票。
特斯拉歐洲市場份額連續5個月下滑 5月註冊量同比暴跌40%
周三公佈的數據顯示,特斯拉5月份在歐盟的銷量連續第五個月大幅下滑,儘管歐盟的電動汽車市場整體顯示出增長跡象,但埃隆•馬斯克旗下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銷量仍在持續下滑。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顯示,特斯拉5月份在歐盟的新車註冊量同比下降了40.5%,至8729輛,反映了整個歐盟的銷量。如果算上英國、冰島、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特斯拉在歐洲的銷量下降了27.9%,至13863輛。
這使得該公司 2025 年前五個月在歐洲的總銷量達到 50413 台,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 45.2%。
這延續了該公司在歐盟月度銷售額連續令人失望的趨勢。今年4月,特斯拉在歐盟的新車註冊量下降了近53%,3月下降了36%,2月下降了47%,1月下降了50%。去年12月是該公司在歐盟銷量增長的最后一個月,增幅為5.9%。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數據顯示,歐盟電動汽車市場的整體形勢正在好轉,5月份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5%,僅在德國就增長了近45%。混合動力汽車的註冊量增長了1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註冊量增長了近47%。
數據顯示,歐洲5月汽車銷量達到111萬輛,同比增長1.9%。5月,歐盟汽車註冊量92.7萬輛,同比增長1.6%。德國的銷量增長了1.2%,但法國和意大利的銷量分別下降了12%和0.1%。
【一周人物】90后左翼穆斯林贏得紐約市長初選,震動華爾街氣炸特朗普
美國紐約市可能就要迎來一位「90后」穆斯林市長,而且是一位號稱「桑德斯第二」的左翼激進派人士,這令整個華爾街惶惶不安,對衝基金大鱷阿克曼直言「資本主義之都容不下社會主義市長」,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氣急敗壞地指責民主黨人這次真的「越線了」。
在一場令整個美國政商界震驚的選舉中,33歲的左翼政治新秀佐蘭•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意外戰勝前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莫(Andrew Cuomo),贏得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
當地時間周二晚間,馬姆達尼宣佈勝利,庫莫隨后承認敗選。這一逆轉令華爾街和民主黨人措手不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論稱,馬姆達尼的勝利堪稱奇蹟。幾周前,馬姆達尼成功競選的可能性還十分渺茫。在成功預測2024年總統選舉結果的Polymarket平臺,科莫5月27日的勝率高達92.5%,而馬姆達尼還不到10%。
最終的排位選擇投票結果預計將於7月1日公佈,不過馬姆達尼的明顯領先優勢使他很有可能獲得提名。如果他在11月當選,他將成為紐約歷史上第一位穆斯林市長。
馬姆達尼1991年在烏干達出生,7歲時和家人一起移居紐約。他的家族源自印度古吉拉特邦,世代信仰伊斯蘭的什葉派。他畢業於名校布朗士斯科學高中,從鮑登學院畢業后,他在紐約皇后區擔任面臨被驅逐威脅的低收入羣體的住宅諮詢師,2020年他當選紐約州議員,成為三選議員。
從大學開始,馬姆達尼就表現出了明顯的激進政治傾向。大學時期,他創立了「巴勒斯坦正義學生組織」,2023年10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武裝組織哈馬斯爆發戰爭時,他支持巴勒斯坦,進行了為期五天的絕食鬥爭。
去年秋天,當33馬姆達尼首次宣佈競選市長時,他還只是一名履歷單薄的州議員,大多數紐約人並不認識他。
幾個月后,這位左翼政治新秀似乎有望成為民主黨市長候選人,擊敗了一批知名度更高、經驗更豐富、與紐約市選民關係更密切的候選人。
馬姆達尼的競選活動重點關注紐約工薪階層的困境,他的競選綱領以提高紐約居民生活可負擔性為核心,針對疫情后城市生活成本飆升的痛點。他承諾通過對高收入羣體增税來資助免費公交、兒童保育和市政雜貨店等一系列民生項目。
税收政策:對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人羣大幅增税,這一提案直接衝擊了華爾街的核心利益。
住房改革:凍結租金穩定公寓的租金,並投資700億美元用於公共補貼住房項目。
公共服務:提供免費公交服務和免費托兒服務,減輕普通家庭的經濟負擔。
國營商店:開設政府運營的食品雜貨店,通過公共部門參與來降低日常生活成本。
他的競選活動完全依靠小額捐款,超過21000名捐款人中約75%的人捐款不到100美元。這與庫莫陣營形成了鮮明對比——后者得到了包括前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對衝基金大佬比爾•阿克曼和丹•勒布在內的鼎力支持。
實際上,馬姆達尼的競選綱領得到了民主黨和激進派參議員伯尼•桑德斯以及眾議員亞歷山德里婭•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OC)的強烈支持。馬姆達尼也自然而然地被稱為「第二個桑德斯」。
更值得注意的是,馬姆達尼在社交媒體上擁有龐大的粉絲羣體,成功吸引了年輕選民的支持。
特朗普反應強烈
當地時間周三下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他的社交平臺Truth Social上發帖,強烈批評馬姆達尼的勝選。特朗普寫道:「這終於發生了,民主黨人越線了。我們以前也有過激進左派,但這次有點荒謬。他看起來很糟糕,他的聲音很刺耳,他不是很聰明,他得到了AOC+3(支持),傻瓜們都支持他,甚至我們偉大的巴勒斯坦參議員,哭泣的查克•舒默,都對他卑躬屈膝。」
特朗普指的是美國國會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他實際上是猶太人,沒有巴勒斯坦血統。舒默和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哈吉姆•傑弗里斯(Hakeem Jeffries)周三早上都向馬姆達尼表示祝賀,並承諾要與這位州議員會面,但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他。
共和黨人試圖將這位33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描繪成民主黨的代言人,一些知名的保守派活動人士還將馬姆達尼與「911」事件聯繫起來,在網上攻擊他的宗教信仰。
在隨后的一條帖子中,特朗普以諷刺的口吻建議民主黨人在下次選舉中分別提名眾議員賈斯敏•克羅克特和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OC)為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這兩位女議員都是著名的激進派人士。
力挺馬姆達尼的佛蒙特州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反擊那些批評者,稱其競選「展現了民主黨應前進的方向:關心工薪階層而非億萬富翁」。他還警告共和黨,「像馬姆達尼這樣的人是他們最可怕的噩夢」。
華爾街惶惶不安
據美媒報道,馬姆達尼的意外勝選引發華爾街劇烈震盪。多名全球頂級金融家與企業領袖緊急召開私人電話會議,商討如何應對這一政治變局,甚至討論籌集高達2000萬美元資金用於反對馬姆達尼。一些華爾街高管、開發商和房東正考慮離開紐約。
馬姆達尼的勝利在華爾街引發連鎖反應。對衝基金Third Point首席執行官丹•勒布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稱:「正式進入火熱的夏天了。」
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CEO比爾•阿克曼對馬姆達尼的勝利表示「嚴重關切」,稱這位33歲的州議員是「公開的社會主義者」,他的政策將「給紐約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這在我們國家的經濟首都沒有立足之地,」阿克曼在X上寫道。這位億萬富翁投資者警告説,馬姆達尼的反商業立場可能會引發富裕納税人的外流,可能會使紐約市和州政府僅從他的行業就減少5億至10億美元的收入。
據媒體報道,企業領袖們舉行了一系列私人電話會議,商討如何反擊馬姆達尼的初選勝利,並討論支持一個外部團體,目標籌集約2000萬美元來反對他。
對衝基金Coatue Management的創始人菲利普•拉方特(Philippe Laffont)表示,馬姆達尼的獲勝可能會引發另一輪富裕投資者的外流。拉方特説:「有些人肯定會離開。事情還沒有完全結束。還有一場選舉。也許科莫會以無黨派人士的身份重新參選。」
一些金融高管已開始考慮搬離紐約。對衝基金Eminence Capital的里奇•桑德勒(Ricky Sandler)表示:「我感到沮喪和悲傷。如果馬姆達尼成為市長,我很可能會將我的業務和家庭遷出紐約。」
投資公司Hudson Bay Capital首席執行官桑德•格伯(Sander Gerber)稱,他的170名員工中有一些人發短信説他們「正在考慮離開」。一些開發商和房東表示已在制定退出紐約、專注於邁阿密、達拉斯或納什維爾等更友好商業環境市場的計劃。
民主黨未來方向的風向標
儘管在民主黨初選中獲勝,馬姆達尼仍面臨11月選舉的挑戰。現任市長埃里克•亞當斯計劃以無黨派候選人身份參加11月競選,儘管他的支持率僅為20%,但仍可能分散選票,庫莫也未排除繼續參選的可能性。
紐約市作為美國國內政治中最具權力的職位之一,新市長的政策將不僅影響這座城市的800萬居民,還可能成為美國其他城市的政策模板。
馬姆達尼的勝利具有更廣泛的政治意義,它凸顯了民主黨內部進步派與中間派之間的緊張關係。繼特朗普在2024年總統選舉中擊敗哈里斯后,民主黨一直在進步派和温和派之間尋求平衡。
這位進步派候選人成功挖掘了年輕選民的支持基礎,這一選舉策略將被全國民主黨人研究,作為他們試圖重新贏回在去年11月支持特朗普的年輕選民的參考。
【下周預告】
未來一周重要經濟數據及事件一覽
下周將公佈的重要經濟數據包括中國6月PMI、歐元區CPI和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歐洲央行中央銀行論壇將在葡萄牙辛特拉舉行。此外,關注特朗普税改法案能否在7月4日之前通過。美國下周五適逢獨立日假期,股票和債券市場休市。
6月30日,周一
07:50:日本5月工業生產環比初值(預估為3.5%,前值為-1.1%)
14:00:英國第一季度GDP季調后環比終值(初值為0.7%)
14:00:德國5月零售銷售環比(預估為0.5%,前值為-0.9%)
20:00:德國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初值(前值為2.1%)
22:00:美國亞特蘭大聯儲行長Bostic講話
7月1日,周二
01:00:美國芝加哥聯儲行長Goolsbee講話
03:00: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講話
07:50:日本第二季度大型製造企業短觀調查指數(預估為10,前值為12)
07:50:日本第二季度大型非製造企業短觀調查指數(預估為34,前值為35)
14:00:英國6月全國房價環比(前值為0.5%)
15:30:歐洲央行副行長de Guindos講話
15:55:德國6月失業率(前值為6.3%)
16:00: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終值(初值為49.4)
16:30:英國6月製造業PMI終值(初值為47.7)
16:40:歐洲央行執委Elderson講話
17:00:歐元區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初值(前值為0.0%)
18:40:歐洲央行執委Schnabel講話
21:30:美聯儲主席以及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和韓國央行行長參加央行政策小組討論
21:45:美國6月製造業PMI終值(預估為52,初值為52)
22:00:美國5月職位空缺數(前值為739.1萬)
22:00:美國6月ISM製造業指數(預估為48.8,前值為48.5)
1日:澳門6月幸運博彩毛收入同比(預估為9.7%,前值為5.0%)
7月2日,周三
09:30:澳大利亞5月零售銷售環比(預估為0.5%,前值為-0.1%)
16:00:歐洲央行副行長de Guindos講話
17:00:歐元區5月失業率(前值為6.2%)
17:00:歐洲央行執委Cipollone講話
18:30: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Lane講話
20:15:美國6月ADP就業人數變動(預估為增加11萬,前值為增加3.7萬)
21:30:加拿大6月製造業PMI(前值為46.1)
22:15: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講話
7月3日,周四
20:30:美國5月貿易余額(預估為逆差698億美元,前值為逆差616億美元)
20:30: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數變動(預估為增加12萬,前值為增加13.9萬)
20:30:美國6月失業率(預估為4.3%,前值為4.2%)
20:30:美國周度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前值為23.6萬)
21:45:美國6月服務業PMI終值(初值為53.1)
22:00:美國5月工廠訂單環比(預估為7.8%,前值為-3.7%)
22:00:美國6月ISM非製造業指數(預估為50.8,前值為49.9)
22:00:美國5月耐用品訂單環比終值(初值為16.4%)
23:00:美國亞特蘭大聯儲行長Bostic講話
7月4日,周五
20:15:歐洲央行管委、法國央行行長Villeroy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