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頭部醫美膠原蛋白品牌現風波?

2025-06-28 14:30

昨日(6月26日),頭部醫美注射膠原蛋白品牌弗縵FILLDERM,發佈一則推文《江西「佛曼」侵權坐實!政企聯手維護消費者權益,打擊整治仿冒弗縵品牌》。

在該推文中,弗縵FILLDERM稱,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結果顯示,認定江西薇美皙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文稱「薇美皙」)銷售「佛曼」系侵權行為,並要求對方立即停止該侵權違法行為,以及銷燬全部涉訴產品及包裝材料。

△圖源:截自弗縵FILLDERM官方公眾號

據悉,弗縵FILLDERM誕生於2012年,系斐縵(長春)醫藥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下文稱「斐縵生物」)旗下的醫美針劑品牌。該品牌聚焦在肌膚抗老研究領域,仰仗母公司斐縵生物深耕膠原蛋白領域二十年的核心技術壁壘,現已涵蓋注射用牛膠原蛋白填充產品、膠原蛋白護膚品以及保健食品等產品矩陣。

其中,據醫美部落報道稱,弗縵膠原蛋白於2012年通過國家藥監局認證,還是中國唯一一款99.99%超高純度牛膠原蛋白填充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醫美膠原蛋白市場熱度居高不下的情況下,亂象層出,如碰瓷知名品牌或產品、成分含量不足、以假充真等。

而弗縵FILLDERM此次及時響應,並聯手政府部門共同整治,對於市場而言,無疑是一次有效的正本清源。

 坐實!「佛曼」侵權「弗縵」

回顧弗縵FILLDERM被侵權一事,最早發生於今年5月29日,其在官方公眾號發佈推文《斐縵生物|弗縵只此一家!嚴正抵制侵權行為!》。

在該推文中,弗縵FILLDERM聲稱,近期市場上出現與名下「弗縵FILLDERM®膠原蛋白充填劑」(國械注準20163131609)包裝、配色和商標相似,且宣傳內容存在嚴重抄襲嫌疑的產品。

對此,弗縵FILLDERM透露,該涉嫌侵權的產品商標為「佛曼」,其行為不僅攀附弗縵FILLDERM商標知名度,而且還對公眾造成誤導。

而該款涉事的「佛曼」產品,其生產商為「德赫生物技術(湖南)有限公司」,經銷商為薇美皙,商標申請公司則是「江蘇華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目前,「佛曼」商標已被國際知識產權局駁回註冊。

對於「佛曼」的侵權行為,弗縵FILLDERM在文中做出了兩點説明:

1.誤導性宣稱及盜用宣傳資料

弗縵FILLDERM指出,據國家藥監局查詢顯示,涉事「佛曼」產品備案為二類醫療器械,尚未取得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故不具備填充資質。

但是目前,部分消費者因涉事「佛曼」產品的誤導性宣傳,已致使個別消費者接受填充后,產生嚴重的安全隱患,且已有消費者向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

△圖源:截自弗縵FILLDERM官方公眾號

不僅如此,弗縵FILLDERM還表示,「佛曼」擅自使用其官方宣傳資料,用於商業宣傳,包括以往合作的產品模特形象;官方合作導師進行操作、使用弗縵正品注射的案例圖片;套用其宣傳演示文稿,在未作實質性修改下,使用「佛曼」進行展示。

2.商標及外包裝侵權

除了誤導性宣傳及盜用宣傳資料外,弗縵FILLDERM表示,「佛曼」還涉嫌商標及外包裝侵權,抄襲「弗縵FILLDERM®膠原蛋白充填劑」。

從外觀設計來看,「佛曼」與弗縵FILLDERM包裝、配色相似度高。弗縵FILLDERM認為,因其正品包裝盒,包括形狀、圖案、色彩結合、表明設計要點的主視圖均有專利保護(專利證號:CN202430181332.9),故「佛曼」存在嚴重抄襲的嫌疑。

△圖源:截自弗縵FILLDERM官方公眾號

基於上述兩大侵權行為,弗縵FILLDERM表示,「膠原蛋白充填劑擁有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包括但不限於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等。任何未經授權擅自抄襲仿冒與「弗縵FILLDERM®」相同或近似名稱、包裝、標識等行為,均構成對其知識產權的侵犯。」

與此同時,弗縵FILLDERM還補充道:「對於市場上的亂象行為,其也正收集證據,通過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以維護品牌合法權益和市場秩序。

 81億藍海市場背后亂象不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涉事的醫美膠原蛋白填充劑所處賽道,恰是市場一大熱門風口。

目前,醫美注射用膠原蛋白在國內市場也處於黃金期。

據摩熵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中國醫美注射用膠原蛋白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其中2023年規模達55億元,預計未來會呈22%高速增長,2025年將擴張至81億元。

△圖源:摩熵諮詢

然而,雖説市場正在急劇擴張,但是真正擁有國家藥監局認證+強大研發壁壘的企業及品牌鮮少。目前,在醫美注射用膠原蛋白領域,國內市場僅有荷蘭漢福、聖諾華、臺灣雙美、錦波生物、斐縵生物等有產品獲批上市。

在技術及監管壁壘的雙重加持下,企業若想在此藍海市場分得一塊蛋糕並不容易。

基於此,冒充或盜用知名醫美注射膠原蛋白產品,以及二類醫療器械謊稱三類醫療器械纔可宣傳的「填充」效果等亂象時有發生。

就斐縵生物而言,此前也曾面臨河南嫣然美容服務有限公司非法使用其醫療器械註冊證信息,生產 「璟嫣」產品的侵權行為。

再譬如,2024年7月,1818黃金眼曝光,杭州一名張女士聲稱於2022年,經人介紹在文一西路上的高小雅醫療美容診所,進行了全臉膠原蛋白注射,但事后面部呈現腫塊。

而由張女士提供的《微整形治療記錄單》中顯示,用於注射的產品為嗨體及弗縵FILLDERM。但1818黃金眼記者掃描該美容診所股東王女士所説的合格證二維碼后,顯示的信息均是「注射用透明質酸鈉複合溶液」,並未顯示「弗縵」。

△圖源:1818黃金眼

無獨有偶,同年年初,YNTV2都市條形碼援引江蘇媒體報道,該年1月,南京一所醫院接診了一名雲南患者,其在當地一個美容機構注射假冒的膠原蛋白后,面部呈現腫脹、發紅和發硬的症狀。經該醫院檢查發現,患者實際被注射入了生長因子。

△圖源:YNTV2都市條形碼

而據醫生所言,生長因子系外用藥物,擁有修復受損皮膚的作用。

不過,醫生表示,「國家已明令禁止注射或口服生長因子,但在臨牀上接診因注射該物質而毀容的患者現象時有發生,且多數是違規注射。」

另外,此前還存在將塗抹含膠原蛋白的化粧品,用來冒充注射針劑的亂象。

如2024年3月,上海中二院在張女士與某醫療機構的糾紛中,判決該機構承擔退一賠三的賠償責任。

而做出如此判決的原因,系消費者張女士在該醫療美容機構注射了透明質酸、膠原蛋白、水光針等產品,事后卻得知上述產品的使用方法為塗抹使用,性質是化粧品。

△圖源:上海二中院

除了上述亂象之外,膠原蛋白作為緣起中國習俗「吃膠原、補膠原」的特色成分,近年來在醫美注射領域也飽受專家、教授及醫生的爭議。

不具名業內人士告訴聚美麗,雖説早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美國FDA就批准了膠原蛋白產品,但國外注射醫美市場消費者對此並不認可,也有部分專家持反對意見。

業內人士表示,「在西方醫美領域,美國FDA代表的官方部門,早期就否定膠原蛋白注射路徑,目前市場長期以玻尿酸為主。並且,膠原蛋白在國際整形美容相關官方協會統計的市場數據中,也從未進入前十。四十余年來,玻尿酸、肉毒素始終佔據西方醫美主流,膠原蛋白因缺乏行業共識且注射風險較高,未獲國際大牌青睞,長期處於邊緣地位。

而此前聚美麗在《理不辨不明:關於膠原蛋白的技術真相》一文中也有提到,國內醫美行業也有部分專家對注射膠原蛋白持有質疑態度。

其中,上海等幾家知名皮膚科醫院的部分醫美教授均反映,「三五年前接受膠原蛋白注射的求美者,近期陸續因面部異常就診,主要表現爲 "饅化"—— 即面部軟組織出現異化性腫脹。」

對於這一現象,西南大學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夏慶友教授解讀道:「應該是醫生們經過長期觀察發現,注射動物來源的膠原蛋白可能當時有點效果,但是后面可能起了副作用。」

對此,現任某985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蛋白質的結構生物學)表示,「人體天然膠原蛋白的支撐填充需依託支點並按規則排列,而當前醫美注射的膠原蛋白填充劑因技術限制,無法實現與人體組織同源的規則排列,填充后多呈無序堆積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人體細胞對填充劑的識別、穩定及利用率均存在不確定性。

由此,結合市場現狀來看,弗縵FILLDERM成功打假一事,具有顯著的正本清源意義。

作為國內極少數掌握穩定牛膠原蛋白醫美填充針劑研發能力的品牌,弗縵FILLDERM聯合官方重拳打擊侵權行為,實質上是遏制「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關鍵舉措,同時為醫美注射領域市場進一步合規合法發展提供示範。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聚美麗」(ID:jumeili-cn),作者:飄飄,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