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香港海產消費市場長青 大洋環球控股(08476)逆風下彰顯盈利韌性

2025-06-27 15:40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期香港消費股火熱,以泡泡瑪特為代表的「新消費三姐妹」市值已悄然均過千億,反觀昔日「茅五洋」以至「茅五汾」光環正在退卻。背后一邊是高端消費失靈,一邊是消費市場變天,「性價比」、「情緒消費」成主流。儘管新消費板塊水漲船高,同屬消費領域的香港零售股卻因本地消費市場低迷而承壓。不過,部分具備韌性的消費趨勢依然能穿越周期,展現韌性。

近年來,香港消費市場面對挑戰,隨消費模式改變,更多香港人於周末及長假期到深圳及其他大灣區城市旅遊及消費,香港餐飲零售業受到不利影響,表現疲弱。政府統計處公佈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預期為301億元,同比下跌3.5%,已連續13個月下跌。不過,從事進口及代理急凍海產品的香港上市公司大洋環球控股(08476)並未受到香港餐飲消費疲弱影響,盈利狀況仍然穩定,展現強大經營韌性。

上市8年純利增逾5倍

大洋環球是從事進口及代理急凍海產品為主的香港與澳門供應商,在急凍海產進口及代理行業擁有逾22年經驗,向逾370名批發商及大型餐飲連鎖店客户,供應各式各樣的急凍海產產品超過100個品種,而其客户主要是急凍海產轉售商及急凍海產餐飲服務供應商。其知名產品包括加拿大牡丹蝦、日本熟帆立貝、Clearwater牌北寄貝、帝王蟹腳、蒲燒鰻魚、北海道帶子、各類刺身蝦等。

2025財年,大洋環球收益約3.96億港元而期內純利按年約增加2.3%至4,168.6萬港元,對比其上市后首年的2018財年收益約2.4億港元及純利約665.4萬港元計算,於上市的八年間收益增長了65%,而純利更增長了約5.3倍。自從於香港創業板上市這八年間,大洋環球每年維持穩定派發股息,這一舉措既體現了公司積極回報股東的意願,也從側面印證了其充裕的現金流儲備與穩健的財務基本面。

轉主板預期升溫

據政府統計處數據,在2012年至2021年間,香港每年的平均海鮮進口量(包括活體和死體)超過 350,000公噸。比對過往數字,進口量在二十年並無顯著差異,由此反映港人海鮮消費穩定,而非短暫的消費趨勢。

放眼全球,港人對於海鮮的喜愛也是顯而易見,消耗量偏高。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23年最新統計顯示,每名港人每年平均消耗約65公斤海鮮,高於全球人均消耗量20公斤三倍有余,更高踞全球第五、亞洲第三名。由此可見,香港對於高端急凍海產存在穩定需求,且面對着消費者終端有要求的客户,市場可提供及時可靠的供應需求,並未見有趨勢轉向跡象。

4月15日,大洋環球就轉至聯交所主板上市發表出公告,聲明已委任專業人士評估及評價可能轉板的可能性,評估及評價尚處於初步階段,並未就可能轉板向聯交所提呈正式申請。然而,市場依然憧憬其轉主板動作,從股價表現看來,市場對其轉板的預期持樂觀態度,公司年內升幅近36%。

據智通財經瞭解,大洋環球目前仍正與其委任的專業人士評估轉板的可能性,仍未就可能轉板向聯交所提呈正式申請作出最后決定,倘若公司就可能轉板向聯交所提出正式申請時,將會適時披露及公告。

對於投資者而言,大洋環球的價值或許尚未完全反映。隨着公司海產進口代理業務被市場充分認識,以及日后轉主板預期下,大洋環球股價表現或有望迎來新的階段,值得納入投資者重點觀察名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