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真灼港股動向】滬港聯合控股有限公司公佈2024/2025年全年業績

2025-06-27 10:56

(轉自:真灼財經)

2025年6月26日,領先的鋼鐵分銷及加工商以及房地產投資者/管理人——滬港聯合控股有限公司(01001.HK)及其附屬公司,宣佈其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內」)之全年業績。 

以增值型產品及服務推動轉型,以專注管理推動業務增長

縱使經營環境充滿挑戰,在宏觀經濟反覆波動以及結構性轉變的情況下,集團仍致力專注營運管理,並於年內按既定策略執行業務計劃。在鋼鐵分銷業務方面,集團繼續以行之有效的採購機制,減輕鋼材價格波動對其的財務影響。同時,集團的鋼鐵加工增值業務於年內的生產量亦創下歷史新高,服務獲得多個公私營項目認可及採用,充分印證其價值。在上海方面,集團的在地團隊再次展現出卓越的營運能力,在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底下,依然維持着理想的物業出租率與穩定的租金收入。此等努力不僅有效減低疲弱市場對集團的影響,更為業績表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年內,受鋼鐵平均價格下跌影響,集團年內收入由約2,303.2百萬港元減少至約2,111.8百萬港元,同比減少8.3%。毛利由約384.1百萬港元減少至約347.2百萬港元,惟毛利率僅錄得輕微下跌,由16.7%減少至16.4%。毛利率下降反映了價格下行對集團的影響,但同時部分影響已被因其鋼鐵加工業務於年內的穩定性及增值能力所抵消。受惠於嚴謹的成本控制措施、財務成本的降低,以及因應鋼鐵加工業務表現改善而產生的確認遞延所得税資產,年內本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達約89.6百萬港元,同比增長13.7%。

鑑於業績持續穩健,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連同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8港仙,全年派息金額達每股普通股3.3港仙,派息比率為23.5%。

開拓更多增值解決方案,加強業務可持續性

隨着經營環境不確定性持續增加,集團看到為客户創造更多價值的需要,以在市場增速減慢以及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維持業務增長。就其鋼鐵分銷及加工業務而言,儘管其總交付量按年僅輕微下跌4.9%,但集團的場外預製解決方案仍大受市場歡迎,公私營項目採用率均有所提升,令該業務的交付量錄得同比增長約9.3%。加上行之有效的採購策略、規模效應持續擴大,以及增值型的加工業務收入貢獻提升等因素,使集團鋼材分銷及加工業務於年內得以維持穩定的毛利率水平。

因此,該業務分部於年內交出了穩健的業績表現,但礙於鋼鐵平均價格下跌,該業務分部的收入由約1,879.5百萬港元減少至約1,710.6百萬港元,同比減少約9.0%。加上年內未有產生有償契約之撥備回撥(2023/24財政年度︰約24.4百萬港元),以及去年交付了毛利較高的合約導致產生高基數效應,該業務分部的除所得税前溢利在財務成本有所減少的情況下,由約116.0百萬港元減少至約104.3百萬港元。

另一方面,儘管政府推出一系列的刺激措施,但集團的建築材料分銷業務仍面對着消費情緒疲弱,項目動工進度放緩等問題。由於集團產品的新裝、更換及翻新上的需求減少,該業務分部收入按年減少約6.3%至約319.1百萬港元(2023/24財政年度︰340.4百萬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亦減少至約24.9百萬港元(2023/24財政年度︰30.5百萬港元)。然而,集團的產品組合仍受市場青睞,其智能化洗手間解決方案亦因應市場追求更高安全性、更佳的環境質量以及更高效的管理而廣受市場歡迎,可見於年內參與的華懋大廈、萬宜大廈和香港國際機場等項目。

房地產投資及基金運營業務方面,集團亦積極調整租賃策略,為旗下物業針對特定行業需求而重新定位。舉例而言,中港匯•黃浦向醫療行業成功轉型,不僅吸引到一個主要租户進駐並於物業內設立醫療創新中心。該標誌性項目亦帶動了其他醫療相關企業相繼進駐。配合靈活的租賃條款和針對性的行業支援等增值服務,該物業於年內得以錄得穩定的出租率和租金表現。整體而言,由於物業管理費收入年內錄得輕微減少,該業務分部收入同比輕微下跌1.3%至約82.1百萬港元(2023/24財政年度︰約83.2百萬港元)。若撇除按權益法之投資的應占虧損和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虧損,該業務分部年內錄得除所得税前溢利約32.7百萬港元,去年度為約25.5百萬港元。

改善現有財務狀況,提升資金流動性

隨着集團財務表現有所改善,集團亦趁機改善其財務狀況,為未來業績奠下良好基礎。於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值及已抵押銀行存款由約147.1百萬港元增加至約179.7百萬港元;集團亦運用現金盈余償還若干利率相對較高的短期銀行借貸,年內財務費用因而同比大幅減少21.6%至72.3百萬港元。資產負債比率亦因此由去年同期的54.2%減至48.5%。

展望

為應對成本壓力並保障整體利潤,集團將繼續推行嚴謹的成本控制措施,並維持財務靈活性,以應對潛在市場波動。然而,集團也深知透過結構性轉型而奠定長遠業務抗逆能力及穩定發展基礎的重要性。有鑑於此,集團正積極轉型成為建築產業中能為各方創造價值的重要合作伙伴:透過提供涵蓋材料、服務及智能技術的一站式方案,助力業界打造一個更靈活、更安全且更具可持續性的建築環境。這一轉型相信可加強集團與客户之間的信任,藉此提升客户忠誠度,長遠更能改善建築業價值鏈中既有的協調和運營效率問題,為多方帶來協同效應及成本效益。

此外,集團亦將透過提供傳統租賃服務以外的定製化及增值服務,藉此加強與租户之間的關係,提升租户黏性及整體出租率,繼而協助集團的物業在競爭激烈的區域市場中脫穎而出。

滬港聯合主席及首席執行官姚祖輝先生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聚焦自身優勢,專注技術創新和價值創造,以鞏固現有業務優勢。隨着香港政府將新質生產力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我們亦看到建築業界仍有進一步的整合和效率提升空間。我們一方面將繼續拓展我們的鋼筋切割及彎曲服務,同時亦將尋找其他機會,致力為建築業價值鏈中的各持份者提供更多增值解決方案,例如能夠實現實時數據存取、具備端到端溯源能力、能推動多方高效溝通和協調的一站式系統服務。」

「這一改變將使我們有更好的準備與未來政策方向接軌,使我們能妥善把握北部都會區此等即將到來的市場機遇,為其提供最新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也將密切關注新興技術以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益,同時亦將實施審慎的成本控制措施以確保財務穩定性,為未來的可持續表現奠定基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