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6 18:03
(轉自:斗酒)
2025年6月26日,貴州茅臺鎮椿樹村迎來了一場關於醬酒文化的顛覆性實踐——衡昌燒坊酒莊正式開園。這個酒旅融合的新地標,以洲際酒店、周春芽大師酒坊、當代藝術中心等業態為支點,構建起傳統釀造技藝與當代藝術對話的空間敍事,其背后是衡昌燒坊創始人鄧鴻對衡昌燒坊的深度重構。
酒莊開園標誌着環球佳釀酒業集團投資100億元打造的酒旅融合旗艦項目進入實質性運營階段。這一佔地1500畝的綜合體集生產、展示、體驗於一體,不僅是赤水河流域白酒產業帶的重要節點,更是貴州推動「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型的標杆工程。不管從項目亮點、戰略價值及行業影響來看,都極具深度意義。
酒旅融合,當洲際酒店遇見醬香美學
作為茅臺鎮醬酒核心產區引入國際奢華酒店品牌,衡昌燒坊洲際酒店的落地本身就是一次行業突破。酒店位於項目最高點,25米觀景臺將赤水河風光盡收眼底,以赤水河畔的全景視野和定製化服務填補了當地高端住宿空白。
在與洲際酒店集團的合作上,不僅引入國際管理標準,更通過其全球會員體系觸達高端客羣。酒店內設置的白酒研究院和國際論壇空間,未來將成為醬酒文化輸出的窗口。正如鄧鴻所言:「我們要讓茅臺鎮不僅是醬酒產地,更成為世界酒文化的交流中心。」
這種跨界不僅體現在空間設計,更深入到服務體驗。酒店與衡昌燒坊聯合推出的醬酒品鑑之旅,讓客人在專業調酒師指導下調製專屬口味;而頂層的酒神宴會廳,其穹頂設計靈感源自茅臺酒瓶,可容納300人同時品鑑,成為高端商務宴請的新選擇。
酒店與衡昌當代藝術中心、博物館形成聯動,藝術中心開幕首展即呈現周春芽價值1.5億元的170幅原作,包括《桃花》《綠狗》等標誌性系列,將白酒釀造的工業美學與當代藝術表達巧妙融合。這種「釀酒車間+藝術殿堂+奢華酒店」的複合業態,開創了中國白酒產區的體驗新模式。
創始人鄧鴻將其藝術收藏與商業實踐深度綁定,不僅在酒莊內設置名人堂酒庫,還聯合周春芽推出限量版大師酒。以《桃花》系列為例,瓶身復刻藝術家筆觸,酒體採用15-20年調味酒勾調,將視覺美學與味覺體驗融為一體。這種「藝術賦能產品」的策略,使衡昌燒坊從消費品升級為可收藏、可傳播的文化符號。
文化賦能的四大引擎
衡昌燒坊博物館:這座以「詩酒月」為主題的建築,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再現1935年紅軍四渡赤水時以酒療傷的歷史場景,遊客可觸摸虛擬酒罈感受不同年份酒體的温度變化。館內珍藏的1952年衡昌燒坊老基酒,市值不菲,成為鎮館之寶。
衡昌當代藝術中心:開幕首展「桃花潭水深千尺」周春芽作品收藏展上,集中展示周春芽原作,其中《桃花潭水深千尺》系列與衡昌燒坊·桃花大師酒形成互文。藝術中心特別設置藝術家工作室,遊客可參與酒瓶設計工作坊,體驗從創作到封壇的完整流程。
名人堂與封酒庫:名人堂以時間軸展示衡昌燒坊百年曆史,重點呈現1980年代與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相關的文獻資料。與之相鄰的封酒庫採用智能温控系統,客户可定製刻有個人簽名的陶壇,通過手機APP實時查看酒液陳化數據。目前已有300余位企業家在此封存專屬酒品,其中最大單筆訂單金額達2800萬元。
從賣酒到賣生活方式
衡昌燒坊酒莊的創新實踐,本質上是對白酒消費場景的重構。通過生產、展示、體驗的全鏈條設計,遊客可參與從高粱種植到勾調裝瓶的完整流程,這種沉浸式消費模式使客單價提升。數據預測,開園首月預計接待遊客2萬人次,其中40%客户可轉化為封酒庫會員。
更具突破性的是,鄧鴻將藝術基因植入產品體系,與周春芽合作的大師酒系列,除了限量發售的瓶裝酒,還推出「藝術基金」模式——客户購買10萬元以上酒品可獲贈對應價值的藝術衍生品,未來可通過藝術中心進行二次交易。這種酒+藝術+金融的創新,為高端白酒開闢了新的價值維度。
傳統產業的當代性突圍
茅臺鎮正從「白酒重鎮」向「世界酒旅目的地」轉型,衡昌燒坊的開園恰逢其時。其與成義酒莊、國台酒莊等形成差異化競爭——后者以歷史復原為主,前者則主打現代藝術與工業美學,共同構建多層次的酒旅生態。這種「一鎮多牌」的格局,將進一步鞏固茅臺鎮在全球醬酒版圖中的核心地位。
衡昌燒坊酒業集團董事長張家豪在開園儀式上所説:「我們要做更具文化性,更具藝術性,更有品位,更有調性的醬酒品牌,我們始終朝着這個方向在努力,希望通過單純銷售產品向生活方式轉變,堅持跨界合作,吸引更多認同的能力。讓中國白酒不僅能更好的連接國內外消費者,也能有機會走向世界。面對市場變化,我們堅信只有深耕品質,鍛造品牌,紮根文化,才能穿越行業周期。」
對文化IP的深度開發,通過復建老燒坊、打造博物館,將品牌歷史轉化為可體驗的文化資產。洲際酒店的引入,跨界融合的場景創新,使白酒從餐桌飲品升級為生活方式載體。春芽大師酒系列的溢價能力,證明了藝術賦能的商業價值。
衡昌燒坊酒莊的開園,不僅是一個商業項目的落地,更是中國白酒產業從「生產導向」向「體驗經濟」躍遷的里程碑。通過藝術與工業的跨界、文化與商業的共振,它為傳統產業升級提供了「茅臺鎮方案」。
未來,隨着二期、三期工程的推進,這個佔地1500畝的酒旅綜合體或將改寫赤水河流域的產業格局,甚至為全球酒類產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
正如鄧鴻在開園致辭中所説:「我們不是在造一個酒莊,而是在創造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或許正是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