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吉利銀河星艦7 EM-i通過行業首個新能源「六針油電同刺」整車安全試驗

2025-06-26 20:32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6月26日電(康耕甫) 近日,吉利銀河星艦7 EM-i作為001號測試車輛,在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順利通過行業首次動力電池、油箱同步穿刺試驗,並獲頒中汽中心行業首個插電式混動車型油電系統安全驗證。

本次試驗參考近期工信部最新《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為電池針刺觸發熱失控試驗的強化版本,也是行業首次針對插混車型完成「電池+油箱」同時穿刺試驗。

通過行業首個「油電同刺」試驗

此次試驗參考近期工信部最新《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以下簡稱新國標)》,為電池針刺觸發熱失控試驗的強化版,也是行業首次針對插混車型完成「電池+油箱」同時穿刺試驗。試驗模擬車輛被路面凸起物或尖鋭障礙物(如鋼筋、斷裂金屬件等)同時刺穿電池和油箱的極端工況,驗證吉利銀河星艦7 EM-i在極限場景下的安全性。

根據新國標要求,可通過針刺觸發單電芯熱失控,進行熱擴散試驗。而此次試驗則採用多根鋼針,對吉利銀河星艦7 EM-i的動力電池和油箱同時進行刺穿。其中,4根刺穿動力電池,2根刺穿油箱,人為造成電池短路+油箱同時泄漏,讓電池和油箱同時受到破壞,受破壞點更多、熱擴散風險加劇,試驗難度大。

試驗結果表明:吉利銀河星艦7 EM-i在極限破壞條件下,電池包依然不起火、不爆炸,熱失控風險可控,安全性高,充分驗證吉利銀河星艦7 EM-i搭載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遠超國標的安全實力,消除用户對插混車型的電池與燃油系統「油電安全」的雙重顧慮。

此前,吉利銀河星艦7 EM-i搭載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已經通過多項極限測試,如8針同刺、真彈槍擊、中高速底部碰撞試驗等,電池包通過中汽中心6大嚴苛「」魔鬼串行試驗,在極端工況下驗證了其超越行業標準的電池安全性能。

原生GEA架構實現「油電物理隔離」

長期以來,新能源插電混動車型憑藉着可油、可電,沒有里程焦慮的優勢,廣受市場追捧。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插混車型銷量增速達80%,成為新能源增速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與此同時,用户對於插混車型的動力電池和燃油系統的安全關注度不斷提高。

吉利銀河星艦7 EM-i作為吉利銀河基於GEA新能源專屬架構打造的首款插混SUV,從設計之初就秉承了吉利「安全是第一優先級」的造車理念。充分考量了油、電兩大系統間的聯動關係,以「油電共生」創新安全理念,實現了「油電物理隔離」,專屬結構防護,階梯佈局等原創設計。

其中,油電物理隔離,就是要把油和電分開:油路、高壓線、排氣管、加油口、充電口擁有獨立專屬通道設計,避免互相直接接觸,實現高温,高壓不干擾,油電共生更和諧,極大減少安全隱患。吉利銀河星艦7 EM-i首創「6橫4縱保險倉」360度6環全維防護,在各個方向碰撞發生時,可有效引導分散到框架結構上,同時通過環形結構的潰縮吸能,保護電池包、油箱免受衝擊破壞。

此外,吉利銀河星艦7EM-i創新採用3層階梯式防護設計,從副車架超高強度防護梁、到電池底部三明治防護,再到高壓油箱的三層階梯式刮底防護,將油箱和電池包的外部結構防護做到極致。而當發生嚴重碰撞時,可以在50毫秒內拉弧斷電,有效避免因電路火花引發的油路起火風險。

追求全方位「安全冗余」

無論是電氣化還是智能化,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的根本。對吉利而言,這只是動力電池安全的入門標準,吉利的目標是追求全方位的「安全冗余」。例如,在電池測試方面,吉利要求電池必須經過全場景極限工況的 36 項安全測試,比新國標多12項。其中23項測試標準超「新國標」。此外,吉利還主動增加了電池包的底部球擊、刮底測試、踩踏測試等12項測試內容。

早在2021年,吉利就攜手國家權威機構,牽頭制定了國內首個新能源汽車底部防護的團體標準。值得一提的是,在吉利之前,基本沒有車企做過底部碰撞測試。吉利也是在行業里第一個做到了30公里時速整車正向刮底測試,20公里時速整車負坎衝擊都無損傷,解決了電動車最怕的,因底部碰撞帶來的電池損傷和安全事故。此次新國標,也將「底部碰撞防護」要求升級為國家強制標準。

得益於吉利嚴苛的安全標準,吉利銀河星艦7 EM-i提前超額滿足新國標的各項指標,真正做到油電隔離更安全、電池整包更堅固、電池電芯更穩定,樹立A級插混SUV的安全新標杆,為用户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