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6 20:38
(轉自:君實財經)
淘寶閃購交流紀要
全文摘要
1、組織架構調整與主陣地轉移
·組織架構與匯報關係:餓了麼併入淘寶后,組織架構保持獨立運營,僅上層匯報關係有所調整。此前餓了麼隸屬於阿里本地生活事業羣,目前直接併入阿里電商體系。在匯報關係方面,餓了麼負責人吳澤明原向阿里本地生活CEO匯報,調整后改為直接向蔣成匯報,但日常工作未發生實質變化。
·運營主陣地轉移:當前淘寶閃購端的訂單量已超過餓了麼主站,支付寶端近期活動亦以淘寶特價版為主體,未來餓了麼的運營主陣地將從主站向淘寶閃購轉移。淘寶閃購的商户主要由四部分組成:餓了麼商户、盒馬商户、高德商户及進場品牌零售店(如樂思集團、傑克瓊斯母公司、絲芙蘭等服飾、美粧、數碼3C品類主體)。其中,高德商户主要來自原口碑網,業務場景以到店團購服務為主,與餓了麼的到家服務存在差異,目前尚未重點拓展外賣合作。
2、淘寶閃購與餓了麼業務分工
·商户結構與來源:淘寶閃購與餓了麼的商户數存在重疊,淘寶閃購在餓了麼基礎上僅多出少量商户。KA客户定義為同一城市擁有5家及以上門店的品牌;SK品牌為名單制,全國約有六七百個。淘寶閃購茶飲品類訂單佔比約25%(不含新零售時可達28%),且70%以上由KA客户貢獻,其KA訂單佔比顯著高於餓了麼主站(餓了麼主站KA訂單佔比約17%-18%,不含CK)。
·訂單量與品類佔比:餓了麼與淘寶閃購近期訂單量:餓了麼主站日均約2400 2500萬單,淘寶閃購約3000多萬單,整體上周峰值突破6000萬單。零售板塊約460萬單,其中餓了麼端約300 310萬單,淘寶閃購端約130 140萬單。品類佔比上,淘寶閃購餐飲(含茶飲)佔比約25% 28%(茶飲品類佔比25%,不含新零售時餐飲佔比28%),且茶飲70%以上為KA訂單;餓了麼主站茶飲品類訂單佔比僅約16%。
·補貼與虧損數據:補貼與虧損方面,餓了麼單均虧損約1.7 1.8元(餐飲端盈利0.4 0.5元,零售端虧損1.5 1.6元),淘寶閃購單均虧損約2.7 2.8元。物流成本上,餓了麼專送成本約7.1元,低於京東。佣金率方面,餓了麼與淘寶閃購整體約5%,因淘寶閃購KA訂單佔比更高(茶飲品類70%以上為KA訂單),其佣金率略低於餓了麼。補貼分配上,平臺補貼餓了麼約2.5 2.6元/單,淘寶閃購約3元/單,剩余由商户承擔。7月后補貼將略微下調,儘管七八月份為暑期訂單高峰期,補貼力度僅小幅下降。此外,餓了麼2025年虧損目標控制在 1%以內(部分預算計入淘寶天貓),並計劃年底實現電商、本地生活、旅遊全場景覆蓋,提升用户消費品質40%以上,訂單準時率達96%,3公里30分鍾送達率達95%,88VIP用户復購率達65%,同時打通餓了麼與淘係數據標籤體系。
3、用户與流量表現分析
·88VIP用户佔比情況:從餓了麼單維度看,88VIP用户佔比極少,最多約10%-11%。隨着餓了麼平臺發展,淘寶回購端88VIP用户人羣逐步提升,目前餓了麼與淘寶閃購聯合的88VIP用户佔比超30%,其中餓了麼單維度未達此比例。
·用户流量與行為表現:用户流量與行為表現體現於:一是淘寶DAU從以往3.8億左右提升至當前4.2億左右;二是用户月打開頻次從以往3 4次提升至目前8次左右;三是餓了麼訂單來自主站的比例原僅5%-6%,當前淘寶閃購端訂單已超餓了麼主站;四是約30%的外賣用户(含此前未在阿里購物的新用户)會轉向購買電商產品,相關數據主要基於2025年5月(6月數據較少)統計。
4、業務目標與策略規劃
·短期與年度目標:零售業務目標明確,短期目標為淘寶閃購零售訂單達8000萬單;年度目標方面,2025年要達成2萬多家進場品牌零售店,2027年要達到10萬家。業務增長顯著,2024年同季度零售單量約260萬單,2025年二季度單量同比增長約60 70%。餐飲外賣業務也增長明顯,2024年全年高峰期日均約2600萬單,2025年已提升至5000多萬單。
·重點運營策略:零售業務重點運營策略如下:一是拓展進場品牌零售店,要求合作品牌電商價格與餓了麼一致,部分品牌如蒙牛自身開店保障庫存周轉和保質期管理,重點拓展垂類包括數碼3C、服裝等。二是閃電倉競爭力強,單店SKU根據城市等級可達2000 3000個,能根據用户偏好調整;24小時營業,覆蓋夜間需求;廣告投放率高;由專業人員運營,提升庫存周轉。三是閃電倉盈利模型中,加盟商單均盈利約1.5 2元,商品(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毛利佔交易額40 50%(基於售賣價),人員及租金成本佔約10%。四是配送以門店發貨(倉店一體)為主,后期探索利用天貓超市倉或前置倉,但目前天貓超市倉較少。
5、競爭格局與運營短板分析
·與美團、京東競爭對比:在訂單規模方面,美團當前日均已達9000多萬單(非目標水平),餓了麼目標是實現8000萬單的日均峰值。京東近期訂單下滑。餓了麼增長驅動因素有:通過阿里體系流量(淘寶散購、支付寶及其他流量)提升用户規模;補貼力度上,單均補貼至少2元以上,高於美團單均1元多;營銷活動方面,奶茶免費喝等活動推動訂單增長;供給拓展上,與阿里電商服裝、數碼3C等品類庫存打通及價格同步,結合618補貼政策促進業務增長。此外,2025年5月美團餐飲訂單為6100萬單,低於2024年Q3日均峰值(約6000多萬單),整體訂單量年度表現受一定影響。
·餓了麼運營短板與改善:餓了麼運營存在明顯短板:一是被阿里收購后採用傳統電商打法,導致中臺效率臃腫;二是產品功能弱於美團,如美團神會員、拼好飯、神槍手等功能更優;三是業務依賴流量和補貼驅動,運營方式粗放。這種依賴補貼的模式有隱患,無法長期支撐業務發展。因此,未來需加強精細化運營與產品能力建設,減少對補貼的依賴。
Q&A
Q: 餓了麼業務中,負責的是騎手端、商户端還是用户端?
A: 主要負責商户端。2016年加入餓了麼,曾從事市場、一線管理、區域經理等崗位,后升至總部運營板塊,對B端、C端、D端均有了解,目前主要負責商户運營。
Q: 餓了麼併入淘寶后,組織架構及分工是否發生變化?
A: 餓了麼併入淘寶后,組織架構保持獨立運營,原隸屬於阿里本地生活事業羣,現調整至阿里電商體系,僅上層匯報關係有所變化。策略打法及重點運營方向可能后續調整。當前淘寶閃購端訂單量已超過餓了麼主站,支付寶端近期活動主體為淘寶特價版,未來整體運營主陣地可能從餓了麼主站向淘寶閃購轉移。
Q: 當前淘寶閃購與餓了麼的分工及預算情況如何?淘寶閃購的運力是否由餓了麼提供?其商家來源構成及是否獨立拓展商户?
A: 淘寶閃購的商家主要由餓了麼、盒馬、高德及自身進場品牌零售店構成,進場品牌零售店涵蓋服飾、電商、數碼3C等品類,典型品牌包括樂思集團、絲芙蘭等。
Q: 高德與餓了麼的商户存在哪些差異?
A: 高德定位團購板塊,業務場景以到店服務為主,而餓了麼以到家服務為主;高德商户供給主要來自口碑網,因此與餓了麼的商户存在差異。
Q: 遷移至高德平臺的團購商户如何重新對接外賣服務?
A: 當前未重點拓展外賣服務對接,后續將開展團購合作。
Q: 當前淘寶閃購與餓了麼在外賣領域的商户數量分別約為多少?
A: 無法明確説明淘寶閃購的具體商户數量;從外賣商户數來看,餓了麼與淘寶閃購商户數基本重疊,淘寶閃購商户數在餓了麼基礎上略有增加但覆蓋範圍極小。淘寶閃購團隊目前由同一團隊負責運營,部分電商品牌使用同一運力資源;集團層面分工上,淘寶閃購主要負責預算管理、流量導流及后續運營工作。
Q: 當前集團預算在餓了麼主站與淘寶閃購之間的分配比例是多少?未來趨勢如何?
A: 餓了麼主站近期訂單量增長停滯,淘寶閃購訂單量增長更快,基於訂單增長及后續發展考量,未來淘寶閃購的預算佔比將逐步增加。
Q: 當前餓了麼與淘寶閃購業務預算覈算時,是否按日、月或季度覈算虧損金額?
A: 當前已開展覈算,餓了麼業務平均每單虧損約1.7至1.8元。
Q: 預算覈算時,餓了麼與淘寶閃購的虧損是按天、月還是季度覈算?淘寶閃購端單均虧損情況如何?
A: 當前預算覈算覆蓋整體情況,餓了麼單均虧損約1.7-1.8元,淘寶閃購端單均虧損至少2元。
Q: 餓了麼在競爭前單均虧損情況如何?
A: 餓了麼在競爭前,餐飲業務單均盈利約0.4-0.5元,零售業務單均虧損約1.5-1.6元。
Q: 淘寶閃購當前一般虧損金額是否為兩塊多?
A: 當前淘寶閃購一般虧損金額為兩塊多。
Q: 淘寶閃購與京東補貼力度相近,但淘寶閃購單均虧損約2.7-2.8元,低於京東的單均虧損約10元,主要原因是什麼?
A: 主要原因在於物流成本差異,餓了麼單均物流成本約7.1元,低於京東的物流虧損,因此淘寶閃購單均虧損較少。
Q: 不考慮配送費的情況下,餓了麼與淘寶閃購的佣金率分別約為多少?
A: 餓了麼與淘寶閃購的佣金率基本一致,因客户結構差異存在細微差別但整體相差不大;不考慮履約費用時,兩者佣金率約為5%左右。
Q: 淘寶整體佣金率水平如何?淘寶閃購與主站佣金率存在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A: 淘寶整體佣金率約為5%點幾。淘寶閃購佣金率相對較低,主要因閃購訂單中KA訂單佔比偏高;主站K類訂單佔比約17%-18%,因此主站與閃購佣金率存在差異。
Q: CK的定義是什麼?
A: CKH的定義為同一城市內5家門店以上的品牌。
Q: CKH的定義是什麼?
A: CKH定義為同一城市內擁有5家及以上門店的品牌。
Q: 當前餓了麼與淘寶閃購的日訂單量分別是多少?
A: 餓了麼整體上周日訂單量突破6,000萬單,其中餓了麼平臺日訂單量約2,400萬至2,500萬單,淘寶閃購日訂單量約3,000多萬單。零售板塊日訂單量約460萬單,其中餓了麼端約300萬至310萬單,淘寶閃購端約130萬至140萬單,其余為餐飲訂單。
Q: 當前支付寶端引入的訂單量具體情況如何?
A: 歷史上支付寶訂單歸屬餓了麼時,流量佔比約10%-19%,訂單量佔比約15%-16%。當前(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支付寶訂單已遷移至淘寶閃購,最新兩日具體數據暫未獲取,現有訂單均計入淘寶復購統計。
Q: 當前日虧損約一點幾個億的情況能否穩定,是否可能擴大至3億/天,以及減虧計劃的時間節點如何?
A: 后續虧損將逐步減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向實現。
Q: 虧損預計何時開始減少?
A: 虧損預計在7月開始略微減少。主要驅動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通過優化新零售供給貨場、拓展品牌聯合零售店、打通電商與餓了麼庫存及價格控價等措施,數碼3C、服裝類等電商品牌訂單在前置倉訂單中的佔比逐步提升;二是奶茶類訂單補貼因要求商户增加補貼而下降;三是奶茶訂單在外賣平臺的佔比從高峰時的30%-36%降至當前的27%-28%,且相關免費送、免單等拉高補貼的營銷活動逐步減少。由於七八月份是全年訂單高峰期,需完成衝峰值目標,因此補貼下降幅度有限,僅為略微減少。
Q: 當前餓了麼與淘寶閃購的實付客單價分別是多少?
A: 餓了麼實付客單價約31元,淘寶閃購實付客單價為23元。
Q: 餓了麼與淘寶閃購實付客單價差8元的主要原因是訂單結構差異還是補貼力度差異?
A: 兩者均有影響,但主要原因在於訂單結構差異。
Q: 訂單結構具體如何導致8元的差異?
A: 主要由於奶茶類產品佔比高,當前奶茶類平均客單價約為十幾元。
Q: 奶茶類訂單在淘寶閃購與餓了麼平臺的訂單佔比分別是多少?
A: 奶茶類訂單在淘寶閃購的訂單佔比約為27%-28%,在餓了麼平臺的訂單佔比約為16%。
Q: 淘寶閃購平臺奶茶類訂單佔比約27%-28%是否保持穩定?當前趨勢是上升還是下降?
A: 該佔比已有所下調,歷史高峰期奶茶咖啡類訂單佔比曾達36%-37%。
Q: 餓了麼與淘寶閃購的補貼金額分別是多少?
A: 餓了麼補貼金額約45元,淘寶閃購補貼金額約30多元。
Q: 餓了麼與淘寶閃購補貼差距的13-14元中,商户補貼與平臺補貼各佔多少?
A: 餓了麼商户自營銷補貼率約為27%-30%;平臺補貼方面,餓了麼端口約2.5元,淘寶閃購約3.1-3.2元。
Q: 券前券后差額約14元,平臺單均出資約3元,剩余部分是否由商户承擔?
A: 券前券后實際差額約12-13元,其中平臺出資約2.5-3元,剩余約10元由商户承擔。商户自營銷包含商品折扣券,平臺不補貼此類商品折扣。
Q: 非餐零售單量在競爭前后的變化情況如何?
A: 競爭前非餐零售單量約為310萬至320萬單,當前單量較此前增長約130萬至140萬單。
Q: 零售單量增長對應的補貼增加幅度如何?
A: 補貼增加幅度不大。此前補貼單價約2元,當前單價提升至3-3.1元,餓了麼端補貼單價約2.6-2.7元。
Q: 零售業務單量按品類維度的佔比情況如何?
A: 餓了麼平臺各品類單量佔比為:商超便利佔比約41%;買藥品類佔比約13%-14%;水果品類佔比約8%;生鮮品類佔比約9%;鮮花品類佔比約5%-6%;數碼3C品類佔比約4%。
Q: 商超便利、水果店、鮮花店、數碼3C店、買藥、生鮮等品類的券后平均客單價分別為多少?
A: 商超便利券后客單價約80元,其中美團約90元,餓了麼約80元;水果店約42-43元;鮮花店約70-80元;數碼3C店含配件約500元以上,不含配件約1000-1800元以上;買藥約43-44元;生鮮約40-46元。
Q: 淘寶閃購與餓了麼近期及年底的KPI和目標是什麼?
A: 近期目標包括訂單量峰值達8000萬單;補貼效率方面,餓了麼全年虧損控制在-1%。年底目標涵蓋生態協同、履約效率、用户運營及數據打通。
Q: 當前餓了麼平臺88VIP用户單量佔比情況如何?
A: 從餓了麼平臺維度看,88VIP用户單量佔比非常少,最高約10%-11%。近期隨着平臺發展,淘寶回購端88VIP用户人羣正逐步提升。
Q: 餓了麼平臺中88VIP用户的當前佔比情況如何?
A: 餓了麼平臺單獨維度下88VIP用户佔比極少,最高約10%-11%;當前最新具體數據暫未獲取,但整體88VIP用户佔比預計可達30%以上。
Q: 88VIP達到30%以上的覆蓋範圍是僅包含餓了麼,還是包含餓了麼與淘閃?
A: 覆蓋範圍包含餓了麼與淘閃,餓了麼單獨無法達到30%以上的比例。
Q: 淘寶閃購在淘寶主站中對主站的導流作用如何?點外賣的用户中,有多大比例會轉向主站購買電商產品?
A: 從數據表現看,淘寶DAU從以往的3.8億左右提升至當前的4.2億左右;用户月均打開頻次從3-4次提升至8次左右;用户交叉性方面,過去餓了麼訂單僅5%-6%來自主站,當前淘寶閃購訂單量已超過餓了麼主站;關鍵數據顯示,點外賣的用户中,約30%會轉向主站購買電商產品。
Q: 購買淘寶閃購或餓了麼服務的用户中,約30%轉向電商的新用户的統計時間範圍是什麼?
A: 因淘寶採購業務剛上線,統計時間範圍為5月至6月,其中6月數據較少。
Q: 近期外賣業務有哪些新的業務動作?一線城市招聘新BD是否與店鋪拓新相關?業務運營層面的重點工作有哪些?
A: 近期外賣業務的新動作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人員招募,計劃在5月底至6月底招募約1000人,目(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標在夏季戰役前完成,新招募人員主要用於拓展商户供給及優化現有商户運營;二是整合阿里資源生態,除與餓了麼協同外,還將與支付寶、飛豬等多端流量整合,搭建阿里全域消費入口。
Q: 除支付寶外,阿里生態內還有哪些平臺會為餓了麼開放入口,當前開通狀態如何?
A: 當前飛豬正在為餓了麼開放入口;閒魚在餓了麼早期已上線入口,因其DAU及月用户規模較高,后續會逐步開放,但近期僅開放飛豬和支付寶入口;DENA相關數據暫未獲取。
Q: 餓了麼外賣的直營城市和代理城市數量分別是多少?
A: 餓了麼外賣直營城市數量較少,不足70個;代理城市數量約為700至800個。
Q: 當前直營城市單量在整體大盤中的佔比是多少?
A: 當前直營城市單量佔整體大盤的60%以上。
Q: 未來是否有將代理轉為直營的計劃?
A: 過去將直營轉為代理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早期下鄉拓展城市計劃失敗,導致相關城市能效低下;二是2023年疫情期間虧損,集團因此將部分直營城市轉為代理。當前短期內無代理轉直營計劃,主要聚焦於扶持現有代理商,因直營模式成本較高且當前單量仍以直營城市為主。此外,近期餓了麼內部出現代理商負責人被抓事件。
Q: 代理城市運營模式的收費方式如何?具體是扣實付金額還是券錢?抽傭比例是多少?
A: 代理城市運營模式中,代理商抽傭對象為券錢,不涉及實付金額,抽傭比例約為4%-5%。該比例為概數,實際可能低於4%-5%,主要因餓了麼對部分成長中的城市存在扶持政策;此外,在美團直營而餓了麼代理的城市中,餓了麼抽傭比例相對更低。
Q: 平臺向代理商收取的4%-5%抽傭中,實際實收比例是多少?
A: 平臺向代理商收取的4%-5%抽傭中,實際實收比例約為3%。
Q: 當前零售業務的主要抓手是什麼?是否基於貨品類邏輯並聚焦於擁有線下連鎖門店的大品牌?
A: 從供給維度看,當前零售業務的主要抓手是拓展進場品牌零售店,目標27年實現10萬個訂單。目前已圍繞服飾集團、數碼3C等品類開展線上品牌零售店拓展,同時重點拓展醫藥及其他垂直品類。
Q: 當前重點拓展的垂類主要包括哪些類型?
A: 重點拓展的垂類主要包括數碼3C、服裝、鞋帽、美粧、酒水等類型。
Q: 商超便利目前佔業務體量的40%,公司對該業務的發展計劃是什麼?未來是否會有顯著增長?
A: 商超便利業務的增長主要來自閃電倉庫。若僅看商超便利本身,其去年年交易同比增幅約20%,低於大盤30%以上的增速。
Q: 二季度單量同比增長100多萬單,對應的同比增速是多少?
A: 去年同期單量約260萬單,二季度單量同比增速約為60%-70%。
Q: 商超便利品類中,閃電倉當前貢獻的GMV佔比是多少?
A: 餓了麼平臺閃電倉貢獻的GMV佔比約15%-16%,美團平臺則約為20%以上。
Q: 今年發展較快的閃電倉業態,其主要競爭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A: 閃電倉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SKU豐富度,單店SKU數量根據城市等級差異,高線城市可達兩三千個,並基於用户搜索偏好調整商品結構,提升需求匹配度;二是經營時長優勢,24小時營業覆蓋零售行業需求集中的夜間時段;三是廣告投放力度,相較於零售行業整體偏低的廣告投放率,閃電倉門店廣告投放率更高,推廣預算對大盤流量有顯著促進作用;四是專業運營能力,主要由專業零售人員運營,運營思維與能力優
於普通商超,庫存周轉效率更高。
Q: 閃電倉的定價相比其他線下門店是否更具競爭力?
A: 閃電倉定價相比其他線下門店更具競爭力。
Q: 閃店倉單均盈利1.5-2元是如何實現的?
A: 閃店倉實現單均盈利1.5-2元主要通過兩方面成本控制:商品成本佔交易額的40%-50%;人員及租金成本較低,佔比約10%。
Q: 閃電倉的商品毛利是否達到50個百分點?
A: 閃電倉商品毛利約為40%-50%,該毛利基於商品售賣價計算,且閃電倉內白牌商品佔比較高。
Q: 閃電倉與線下門店的產品結構是否存在差異?閃電倉是否以低價白牌貨源為主?
A: 閃電倉具備會員基礎及自有品牌,因此毛利率相對較高。
Q: 線上價格為何高於線下?
A: 線上價格高於線下主要因平臺抽傭、運營成本及物流配送費用增加了成本。
Q: 該業務體量是否不會特別大?主要原因是否為價格較高且僅通過增加供給滿足小部分即時需求?
A: 該業務價格並未高很多,僅略貴,主要因用户存在即時性需求。
Q: 與平臺合作的品牌是否執行線上線下同款同價?
A: 平臺目前要求合作的電商品牌在餓了麼平臺的價格與淘寶等電商渠道價格保持一致,用户需在此基礎上額外支付一定配送費。
Q: 與平臺合作的品牌是否需要額外投資,貨品是否依賴原有線下門店提供?
A: 合作品牌主要使用現有貨品,無需新增品類。部分品牌零售店會自主研發新品,平臺提供數據支持。以蒙牛為例,其原通過傳統或第三方電商渠道運營,現發展鮮奶業務並自行開設門店,以優化庫存周轉及保質期管理。
Q: 所述線上具體指電商平臺還是閃購渠道?
A: 所述線上指閃購渠道,其價格因平臺補貼低於線下價格。
Q: 配送端的發貨來源是門店還是需要額外建倉庫?
A: 當前主要有兩種發貨方式:一是從門店發貨,即使門店本身並非倉庫,仍按倉的形式操作,類似倉店一體模式;二是后期部分品牌可能借助天貓超市或天貓的倉,無電倉則採用前置倉形式。
Q: 基於天貓超市倉的發貨模式能否實現30分鍾達?
A: 基於天貓超市倉的發貨模式目前難以實現30分鍾達,主要因當前天貓超市倉數量較少,未來將向該方向推進。
Q: 健康品牌零售店的品牌入駐進展如何?
A: 全國範圍內已有約100個品牌達成合作入駐健康品牌零售店。
Q: 健康品牌零售店業務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A: 健康品牌零售店業務計劃於27年達到10萬家店,2024年目標為2萬多家店,與美團閃電倉存在一定差距。
Q: 參與2027年10萬家店計劃的商家是否需要額外投資?
A: 商家通過利用現有線下門店運營,無需額外投資。
Q: 淘寶閃購零售業務的主要目標包括哪些?
A: 淘寶閃購零售業務的目標主要包含三方面:短期訂單目標為8000萬單;今年計劃合作200個品牌,覆蓋2萬多家金牌品牌零售店;年初設定年同比訂單增長35%的目標,但當前訂單增速存在動態調整,短期內散購部分訂單量待明確。
Q: 當前該業務能否達到上萬億規模?
A: 根據市場規模推斷,該市場規模可達2萬億。
Q: 該市場規模的測算依據是什麼?
A: 市場規模測算主要基於當前零售行業的交易額及滲透率,具體由招商與市場戰略團隊覈算。該2萬億以上的規模是行業普遍認可的目標。
Q: 零售行業可能實現的電商滲透率目標是否為20%?
A: 當前平臺在零售行業電商滲透率目標下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Q: 餓了麼當前日均訂單目標為8000萬單,而美團目前已達9000多萬單,兩者接近但此前餓了麼份額較低,主要原因是什麼?
A: 美團的9000多萬單是當前已達到的實際水平,由美團閃購加餐飲外賣構成。餓了麼與美團訂單量接近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流量端口,通過調用淘寶散購、支付寶及阿里體系流量,用户流量顯著增長;二是補貼力度,餓了麼單均補貼超2元,高於美團的約1元;三是營銷活動,如奶茶一杯免費喝等活動推動訂單增長;四是供給拓展與庫存打通,阿里電商的服裝、數碼3C等品類與餓了麼庫存打通並實現價格同步,疊加618補貼政策提升零售端表現;五是時機因素,京東入局拉高行業關注度並節省餓了麼外部宣傳費用,且餓了麼在商户供給、商家開發、物流履約、流量導向等能力上優於京東,進一步釋放增長潛力。
Q: 近期區域訂單增長較快,京東與美團的訂單是否受到影響?
A: 京東近期訂單出現一定下滑,美團訂單未提及受影響情況。
Q: 美團訂單近期趨勢如何?
A: 美團訂單自5月下旬起因平臺加大補貼呈現上升趨勢,但整體5月訂單量較去年有所下降。去年Q3季度日均訂單峰值約6000多萬單,今年5月日均訂單約6100萬單,年度訂單量仍受一定影響。
Q: 餓了麼此前在運營效率方面存在哪些短板與劣勢?當前最大的改善方向是什麼?
A: 餓了麼此前運營效率偏低,主要因被阿里收購后採用傳統電商打法,導致中臺等環節效率較為臃腫;產品能力與美團存在差距,如美團神會員、拼好飯、神槍手等功能更具優勢。當前仍以流量和補貼驅動為主,尚未形成精細化運營與產品優化體系,存在過度依賴補貼的隱患,未來需加強產品能力與精細化運營以減少對補貼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