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MIT終身教授何愷明,入職谷歌了

2025-06-26 10:11

一水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AI大牛何愷明最新動向來了!

纔剛拿下MIT終身教職沒多久,這轉眼又加盟谷歌DeepMind任傑出科學家

目前這一消息已在個人主頁同步更新:

也是在最近,MIT官網發佈公告稱:

今年MIT工程學院一共有11位教職人員獲得終身教職,而何愷明也在名單中。

要知道他去年3月才正式在MIT開講,這中間幾乎只隔了一年左右時間。

回到這次加盟谷歌,從介紹里可以看到,確切來説他應該算是兼職(part-time)

雖然他本人沒有透露更多信息,但某書上已經有自稱谷歌員工的網友提前劇透了一波:

他即將加入的是DeepMind基礎研究組,直屬領導的title是L8——離DeepMind老大哈薩比斯還隔着三個老闆的距離。

那麼問題來了,已經擁有MIT終身教職的何愷明,為啥又選擇和谷歌聯手呢?

一扒才知道,原來二者早已多次展開研究合作——

何愷明其人

先簡單回顧一下何愷明的履歷。

衆所周知,何愷明算是CV領域(計算機視覺)的傳奇人物。

他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師從湯曉鷗,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

2009年,湯曉鷗、何愷明以及孫劍憑藉論文「Single Image Haze Removal Using Dark Channel Prior」,獲得該年度CVPR的最佳論文獎,這也是第一次頒發給亞洲研究學者。

2011年博士畢業后進入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任研究員,並在2016年加入Facebook AI Research(FAIR)繼續研究計算機視覺。

不過在這之前,他於2015年提出的ResNet(深度殘差網絡),不僅在ILSVRC 2015分類任務競賽斬獲第一名,還拿到了2016年CVPR最佳論文。

直到現在,ResNet仍然是其最高引研究,單篇引用量已超過28萬次

而且這一概念如今已廣泛應用於現代深度學習模型,包括Transformer、AlphaGo Zero、AlphaFold以及幾乎所有GenAI模型。

在FAIR期間,何愷明和團隊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取得不少亮眼的成績,包括Faster R-CNN及后續的Mask R-CNN等一系列研究。

其中,Mask R-CNN解決了圖片中的實例級對象分割問題,不僅能將照片中的人、動物等對象單一檢測,還可為其每個對象實例生成一個高質量分隔遮罩,該研究也獲得了ICCV 2017最佳論文

在FAIR干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后,2023年他官宣加入MIT EECS(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 ,選擇正式迴歸學術界。

這一轉向在當時引起了廣泛關注,甚至一眾網友吐槽Meta痛失一員大將。

后來的故事就接上咱們的開頭了~

總之,從學術界到產業界再到學術界,何愷明一路積累了豐碩研究成果。

目前其谷歌學術總引用量已經超過71萬次,是當之無愧的學術大佬。

近來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型性能優化上,包括提出通過正則化表示(Representation Regularization)來改進圖像生成技術、開發高度壓縮的Tokenizer來實現在未經訓練的情況下生成文本等等。

一言以蔽之,不管身份如何轉變,他始終在CV領域持續深耕。

和谷歌團隊多有合作

事實上,何愷明和谷歌其實多有合作。

就在今年2月,他還和谷歌DeepMind全華人班底(黎天鴻、Qinyi Sun、範麗傑)開闢了生成模型的全新範式——

具體而言,團隊提出用參數化的神經網絡作為分形生成器,從數據中學習這種遞歸法則,實現對高維非序列數據的建模,也可用於材料、蛋白質等。

結果在「逐像素圖像生成」這一任務中表現出色。目前相關成果代碼已開源。

他們所要解決的問題是:視覺自迴歸模型的Scaling,往往不像在語言模型里那樣有效。

而通過合作,他們為自迴歸文生圖模型的擴展指出一個方向:

  • 基於連續token的模型比離散token模型在視覺質量上更好

  • 隨機順序生成與光柵順序相比在GenEval測試上得分明顯更好

更多研究在此不再枚舉,總而言之,何愷明和谷歌DeepMind團隊實則早有接觸。

因此這一次他選擇和DeepMind合作,也可謂老熟人之間的強強聯手。

參考鏈接:

[1]https://people.csail.mit.edu/kaiming/

[2]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DhtAFkwAAAAJ&hl=en

[3]https://news.mit.edu/2025/tenured-engineers-0624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