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5 18:51
作者:弗雷德里克·史密斯
上周六(6.21日),在喧囂的新聞外,全球最優秀的快遞公司之一-聯邦快遞(FedEx)宣佈,公司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官弗雷德里克·史密斯(Frederick Smith)去世。
他在耶魯大學上學期間的論文中構思了聯邦快遞公司的概念。他想設計一個專門為緊急快遞服務的系統,能夠快速發送小包裹。儘管他的教授對這個想法並不看好,但史密斯還是堅持了下來,並在1973年開始了正式運營。
聯邦快遞從小小的一家區域公司,發展到現在擁有超過55萬員工的全球最大快遞公司。在中國,它也擁有近萬名員工,100個分公司和辦事處。史密斯也曾任中美商會的主席。
史密斯的人生可以成為一部奮鬥史。他很早就遇到生活的挑戰,四歲父親去世,八歲得病導致右腿發育受影響,有兩年半的時間只能靠柺杖行走。但他卻並沒有屈服於命運,而是通過頑強的自我奮鬥,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企業家之一。創立聯邦快遞后,他被譽為「創造了一個新行業的人」。
史密斯的繼任者蘇布拉馬尼亞姆,在史密斯去世的當天,發佈的一份致員工備忘錄,其中提到:"弗雷德不僅是一個行業的先驅和我們偉大公司的創始人。他是許多人的導師,也是所有人的靈感來源。"
他給投資者和企業家在思考自己業務的時候,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想法,如:
永遠不要做已經有人做過的事情。
CEO首先應該是戰略家。
必須對自己的創意無限執着和狂熱。
擁有清醒的可持續發展的相對保守的企業操作計劃。
爭取儘可能多的人的合作。
不斷吸取新知識。
下面,我們將史密斯的一篇經典股東信,分享給大家。這是2000年初發布的股東信。當時,聯邦快遞處於轉型的關鍵期。當時,聯邦快遞遭受了來自UPS和DHL的強勢競爭。
作為應對,聯邦快遞母公司FDX Corporation宣佈將旗下兩大快遞品牌FedEx(航空快遞)和RPS(地面貨運)整合,並統一更名為FedEx Corporation。這一重組標誌着聯邦快遞從單一的航空快遞服務向綜合物流巨頭的轉型。旗下各業務線分工明確,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服務體系。
也正是這一變革使,聯邦快遞在21世紀初期迅速成長為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公司。它的全球商業框架,正是在那個全球化時代的重要推動力和受益者。
同時,聯邦快遞也要解決品牌整合后的客户認知度,利用剛剛興起的互聯網興進行系統升級,工會與勞工關係緊張,東南亞金融危機后經濟影響等種種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聯邦快遞依然取得了創紀錄的收入及利潤。
通過下面在2000年初的股東信,我們可以看到史密斯如何進行公司戰略/公司文化的思考。這些思考,即便在25年后的今天也值得我們借鑑。
致親愛的股東
在我們合併運營的第一個完整年度,聯邦快遞在三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取得了創紀錄的業績。
首先,我們通過增加利潤、擴大利潤率和加強資產負債表來增加股東價值。
其次,我們增強了我們的服務產品,以幫助我們的客户在當今的全球市場中創造競爭優勢——提供創新的、技術支持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以及電子商務連接。
第三,我們繼續致力於「以人為本的文化」,認可和獎勵聯邦快遞員工和承包商的上述和超越的努力。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也面臨着許多挑戰。有些是外部的,比如在亞洲經濟危機期間進行管理。其他是內部的,包括與聯邦快遞飛行員協會的合同談判,在我們達成五年協議之前,需要制定昂貴的罷工應急計劃。在某些情況下,這些挑戰需要付出非凡的努力,這可能會阻礙我們儘快實現某些目標。儘管如此,FDX網絡還是將挑戰轉化為機遇,因為我們證明了我們提供的遠不止包裹。我們交付成果。
財務摘要:股東的FDX業績
在1999財年,FDX嚴格遵守財務紀律,以超過我們穩健收入增長的速度增加淨收入和每股收益。
收入增長6%,達到創紀錄的168億美元。
淨收入增長26%,達到6.31億美元,反映了包裝數量的增長以及出色的成本控制和積極的收益管理計劃。
每股收益升至創紀錄的2.10美元。
FDX市值增長了73%,這導致我們進行了過去三年中的第二次股票拆分。
正如我們的結果所示,在1999財年,FDX繼續提供卓越的股東價值。
組合管理:面向客户的聯邦快遞解決方案
去年我向您報告時,我強調了以下雙重戰略,以利用我們廣泛的服務產品:
1.獨立,每家聯邦快遞運營公司將繼續專注於一個獨特的細分市場,以儘可能高效和盈利的方式運營。
2.總的來説,我們將通過最先進的信息技術連接起來的協調銷售和營銷計劃,在公司之間創造協同效應。
自18個月前創建整個集團以來,這一策略取得了豐厚的回報。在1999財年,我們最大的兩家運營公司——FeDex和RPS——在服務水平和財務業績方面都創下了新紀錄。獨立而言,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總的來説,這些結果證實了整體肯定大於各部分之和。在每家運營公司,整個聯邦快遞團隊都在共同努力,提供客户所需和應得的整體解決方案。
獨立運營
每家聯邦快遞公司都在整個運輸和物流市場的單獨、明確的細分市場中競爭。
聯邦快遞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企業對企業品牌之一,幾乎在信息密集型快遞運輸市場的每個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
RPS利用最先進的分揀和掃描技術,提供經濟高效、有保證的地面包裹交付。
Viking Freight是美國西部卡車運輸量不足地區的領導者,提供可靠、準時的區域貨運服務。
羅伯茨快遞公司創造了快速配送市場,提供了滿足客户服務關鍵需求所需的快速響應和特殊處理。
聯邦快遞Global Logistics通過結合運輸、信息和實體物流服務,為完整的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一站式購物。
在聯邦快遞,我們還通過集體視角看待這些個別公司。雖然每家公司都專注於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但我們的客户有很多共同點。他們想要一種簡單、方便的方式來連接高科技、高速的全球市場。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價格選擇合適的聯邦快遞網絡。
共享集體優勢
利用跨公司協同效應,聯邦快遞可以在兩個非常重要的領域為客户帶來有意義的利益。
客户利益#1:協調的銷售和營銷計劃將我們的客户介紹給他們以前沒有業務接觸的聯邦快遞「姐妹公司」。
聯邦快遞創建了一個名為「全球服務」的新的協作銷售團隊,在需要多家聯邦快遞公司參與的情況下,為我們的大客户提供完整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全球服務已經帶來了增量收入,並幫助加強了客户關係。為滿足市場需求,我們最近擴大了該集團的職責範圍,並擴大了我們的合作銷售戰略。坦率地説,當我們的客户有機會購買整個聯邦快遞投資組合時,他們的反應比我們預期的更為熱烈。
客户利益#2:信息集成使我們的客户更容易與聯邦快遞開展業務。
當涉及到管理跨業務的協同效應時,我們發現無縫的信息集成是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在聯邦快遞PowerShip®和RPS Multi-Ship®專有計算機網絡上結合了聯邦快遞和RPS國內運輸功能。現在,客户可以坐在安裝在辦公室的專用計算機前,只需敲擊幾下鍵盤,即可在聯邦快遞和RPS國內運輸之間切換。除了改進我們的專有系統外,我們還升級了網站的功能,並與Netscape Netcenter簽訂了一項協議,為1300多萬用户提供聯邦快遞和RPS在線服務。展望未來,我們預計聯邦快遞技術將增強一系列與客户相關的活動,包括客户自動化、跟蹤和管理報告。
商業趨勢:聯邦快遞全球視野
隨着聯邦快遞繼續推行其品牌組合管理的雙重戰略,我們正在實現我們對一個需要快速、全球覆蓋的高科技市場的願景。這也是20世紀70年代初推動聯邦快遞和現代空中/地面快遞行業誕生的願景。如今,聯邦快遞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利用四大趨勢,這些趨勢正在塑造許多人現在所説的網絡經濟。
提供快速的全球覆蓋
隨着世界經濟變得更加全面一體化,隨着壁壘和邊界的不斷下降,在全球範圍內採購和銷售具有很好的經濟意義。這反過來又為幾乎所有跨國企業的入境「採購」和出境「銷售」方面開闢了多條運輸路線。
但在過去的一年里,許多全球公司都受到了考驗,包括主要通過聯邦快遞系統為210個國家提供服務的聯邦快遞。儘管太平洋市場疲軟——這一趨勢最近纔出現逆轉——但聯邦快遞國際門到門快遞業務在1999財年仍有所增長,儘管增速低於最近的水平。這種持續增長的部分原因是聯邦快遞全球網絡的靈活性,能夠重新配置我們的系統,或者只是重新安排現有航班的路線,以利用有利的市場趨勢。
但在「無國界商業」的環境中,真正的挑戰是為全球商業建立一個框架。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快遞公司,聯邦快遞支持開放的航空制度,我們認為這是確保21世紀航空貨運業自由公平貿易的最佳方式。1999財年,聯邦快遞與中國達成了一項新的雙邊協議,將美國運營商的可用頻率增加了一倍。聯邦快遞仍然是唯一一家有權往返中國的美國全快遞公司。隨着我們繼續在世界各地努力實現真正的「開放天空」,聯邦快遞還將積極應對其他全球問題,如簡化清關程序。
科技賦能服務
第二個主要的全球趨勢是高科技、高附加值部門在總經濟活動中所佔比例的增加。目前,僅信息技術一項就貢獻了美國實際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高附加值行業要廣泛得多,包括製藥、汽車、電子、航空和其他每磅高價值的商品。在過去的50年里,該國經濟產出的權重幾乎沒有變化,而價值卻增長了五倍。
作為新供應鏈模式的一部分,聯邦快遞既是高科技和高價值商品的運輸商,也是用户。我們提供運輸、信息和物流解決方案,幫助思科、戴爾和太陽微系統等公司更有效地開展業務。但我們也是信息技術產品的客户。聯邦快遞去年花費了近15億美元來加強我們卓越的技術能力,並吸引最優秀、最聰明的人才。
加速供應鏈
第三個影響是隨着各種規模的公司發現供應鏈速度的力量,快速循環物流的增加。這不僅僅是做生意更快;它通過用信息代替庫存,使業務更智能。畢竟,倉庫只是一個放置東西的昂貴地方,這樣你就知道你有東西。這就是管理靜態庫存。相反,如果你能用實時信息來管理動態庫存,你就可以大大減少開銷和過時,同時加快出貨時間。
爲了利用向更快、更高效的供應鏈邁進的機會,去年10月,我們創建了聯邦快遞Global Logistics。我們相信,物流的未來不會在實體倉庫,而是在聯邦快遞和現在的聯邦快遞的標誌性信息密集型服務中。我們的運營公司正在幫助客户從管理靜態庫存轉向管理動態庫存,提供公司成功所需的附加值、可見性和速度。
以電子的方式開展業務
最后,也許減少時間和距離的最佳方法是通過一般的電子商務,特別是互聯網。
早在互聯網開放供商業使用之前,聯邦快遞就是電子商務的先驅。1987年,我們推出了最初的FedEx PowerShip®專有計算機網絡,允許客户以電子方式處理他們的貨物。1996年,我們將FedEx interNetShip®添加到我們廣受歡迎的網站www.FedEx.com,成為第一家擁有真正互聯網運輸能力的公司。事實上,聯邦快遞interNetShip最近因其創新的技術使用而獲得了著名的《計算機世界》史密森尼獎。如今,通過FedEx PowerShip計算機、FedEx Ship®軟件和FedEx interNetShip的結合,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國內航運交易都是以電子方式處理的。就200萬聯邦快遞客户而言,他們使用指定的計算機終端、專有軟件還是互聯網並不重要。這一切都與便利性、可訪問性和連接性有關。
總的來説,互聯網對電子商務的影響就像亨利·福特對汽車的影響一樣:它為少數人帶來了奢侈品,並使其成為許多人負擔得起的工具。互聯網向各種規模的公司開放了電子商務,併爲銷售產品和提供數字信息創造了一個新的全球商業渠道。
然而,在計算互聯網的全部潛力時,重要的是要擺脫大眾媒體中的「buy-it.com」心態,看看更大的企業對企業部門,這是企業對消費者市場規模的10倍多。據估計,B2B電子商務今年的銷售額將超過1000億美元,到2003年將超過萬億美元。計算機和電子產品已經是我們最大的兩個客户羣體,幾乎佔這一類別的一半,供應鏈也越來越多地轉向在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稱企業對企業為電子商務的「甜蜜點」,以及為什麼我們將這些電子客户聯繫視為聯邦快遞的增量和多樣化收入來源。
雖然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將是迄今為止最大的細分市場,但我們也在利用聯邦快遞產品組合在企業對家庭業務市場的優勢。聯邦快遞將繼續處理住宅交付的「時間敏感」方面,特別是高價值貨物。但我們也在測試一種新的「服務敏感型」RPS住宅交付服務,以擴大我們全面的運輸和物流解決方案組合,併爲更多的互聯網零售業務打開大門。根據匹茲堡地區測試計劃的結果,我們最早可以在明年春天推出企業到住宅的RPS交付服務。
連接網絡經濟
新經濟是全球性的、高科技的、快速循環的,並通過電子商務實現網絡化——這四種趨勢正在共同改變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隨着我們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大規模定製,人們將越來越有能力隨時隨地進行溝通和交易。
在聯邦快遞,我們的全球運輸網絡將我們的客户與全球市場聯繫起來。我們的信息網絡將我們的客户與他們的客户以及他們的供應鏈聯盟聯繫起來。但在新經濟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網絡。
企業文化:聯邦快遞承諾
沒有人,卡車和飛機哪兒也去不了。計算機仍然不能獨自統治世界。即使在這種網絡經濟中,或者尤其是在這種網絡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人際網絡:那些保持創業精神的人。我相信聯邦快遞擁有世界上最好的人脈網絡,擁有超過19萬名員工和承包商,他們將「絕對、積極」地為我們的客户服務。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的公司獲得了更多的榮譽,一直被《財富》和《職業母親》等出版物評為最佳工作場所之一。但我相信,我們人民的真實寫照可以從世界各地每天上演的成千上萬的故事中找到——無論是一名司機突然行動起來拯救被困在失事汽車中的陌生人的生命,還是一名快遞員在平安夜開車200英里給生病的孩子送藥,或者是一名員工決定在半夜步行15英里上班,因為地上有雪和冰,而他的常規乘車失敗了。
我們的員工是聯邦快遞的代言人,我相信我們公司與員工、客户和股東之間有着非常特殊的聯繫。對於每個員工,聯邦快遞都做出了企業承諾。
對於聯邦快遞的員工,我們感謝您對我們客户的堅定承諾,我們承諾加強我們的共同機會。我們的公司是很好的工作場所,因為你讓他們這樣做。
對於聯邦快遞客户,我們承諾幫助您在快速變化的全球市場中取得成功。聯邦快遞公司將獨立提供您所需的運輸、信息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以實現卓越的供應鏈績效。總的來説,我們將使您更容易購買整個聯邦快遞服務,我們將利用技術來實現這一點。
對於聯邦快遞股東,我們承諾將繼續專注於提高股東價值。我們的五年目標要求年收益增長率在12%至15%之間,股本回報率在20%或以上。我們希望通過發展業務、提高營業利潤率和更有效地利用資本來實現這些目標。
我們1999財年的業績對我們的新公司來説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但我相信最好的還在后頭。聯邦快遞建立了卓越的物理、虛擬和人際網絡,不僅是爲了為變革做好準備,也是爲了在全球範圍內塑造變革:改變我們在新的網絡經濟中相互聯繫的方式。
弗雷德里克·W·史密斯
董事長、總裁及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