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年China SIF夏季峰會在蘇州成功舉行 各方熱議ESG助力產業創新與轉型升級

2025-06-25 20:23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提供包括資訊、報告、培訓、諮詢等在內的14項ESG服務,助力上市公司傳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續發展表現。點擊查看【 ESG評級中心服務手冊

  6月18日,2025年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夏季峰會在蘇州工業園區成功舉行。峰會由商道融綠主辦,來自監管、市場和學術界的20余位專家圍繞「ESG助力產業創新與轉型升級」這一主題發表演講或參與對話,來自金融機構機構、上市公司及學術機構等200多位代表參會。

  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商道融綠董事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中國代表郭沛源主持本次峰會。他介紹道,信息披露、轉型金融、ESG「由虛向實」是近年可持續金融領域的新趨勢。實體經濟也越來越多地關注ESG問題,由此驅動產業的創新與轉型。包括北京、上海、蘇州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已出臺了ESG促進政策。因此,本次夏季峰會既會關注可持續金融的新趨勢,也會探討ESG助力產業創新的實踐。

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商道融綠董事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中國代表郭沛源 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商道融綠董事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中國代表郭沛源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名譽理事長王忠民為本次夏季峰會做開場致詞。王忠民總結了AI和ESG結合的四種場景。一是AI數字化在ESG中的應用,例如測算產品碳足跡、編制ESG報告等。二是AI智能體在ESG中的應用,AI可以替代一部分分析師工作或輔助決策。三是AI在碳價發現及CCUS(碳捕捉和封存)等方面的作用。四是綠色電力對AI和超算中心的支撐作用,綠電直連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王忠民指出,AI憑藉自主學習和交互能力,通過對海量數據(維權)與非標準化信息進行充分分析,可為ESG四場景應用及可持續發展相關決策提供強大助力。王忠民認為,加快綠色低碳轉型要求AI和ESG的雙向奔赴、探索創新,這也構成園區等區域經濟競爭力的新構成要素。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名譽理事長王忠民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名譽理事長王忠民

  第一輪主旨演講環節聚焦ESG與綠色金融發展趨勢。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負責人Eric USHER指出,中國在構建與全球標準相一致的可持續金融政策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在可持續金融領域領域發揮着引領作用。 與此同時,UNEP FI也很高興地看到,中國的銀行和保險機構積極參與負責任銀行原則(PRB)和可持續保險原則(PSI),並在推進可持續金融、加速實體經濟轉型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他強調了金融機構在推動向低碳經濟轉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呼籲各方共同努力以驅動創新,為所有人打造一個更具韌性的未來。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負責人Eric USHER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負責人Eric USHER

  浦銀安盛基金國際業務部副總監俞瑾指出,中國的企業在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依然是挑戰與機遇共存。政府、行業組織與企業形成有效的協同閉環,既能強化中國ESG標準的本土特色,又能提升全球適配性,最終實現從標準跟隨者到規則參與者的角色轉變。

  本次峰會第一輪圓桌對話圍繞「ESG與轉型金融進展」展開,由西交利物浦大學產業家學院與和諧管理研究中心考務負責人唐濱琪主持。嘉實基金ESG投研負責人韓曉燕、上海農商銀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楊貴院、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亞太區資深總監張順榮、Evergreenp創始人錢谷美幸、信達生物製藥集團董事會祕書繆曉暉參與討論。結合自身實踐,來自金融機構的嘉賓分享了不同類別金融機構在落地轉型金融業務中的機遇與挑戰,信達生物則從企業視角,分享了踐行ESG的先進經驗。

  在成果發佈環節,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祕書長、商道融綠副總經理錢強發佈了《行穩致遠:中國企業ESG領先者報告2025》,報告基於商道融綠ESG評級結果,遴選出138家A股各行業ESG領先公司,旨在樹立行業可持續發展標杆,共同推進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進程。入選公司可以從商道融綠的LEAP平臺查詢評級結果和下載領先者報告。

  第二輪主旨演講環節着眼於「ESG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中國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國際事務及可持續金融經理關晉麒表示,企業作出可比可信的高質量可持續相關披露,包括轉型計劃,將助力它們進一步獲得更多投融資機遇。

  協鑫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宋贇波介紹,協鑫已通過構建協鑫碳鏈管理平臺,實現了以顆粒硅為原料的組件產品低碳足跡的可視化、可量化及可信化,可以彌補中國光伏產品碳足跡上的不足,為我國打造本土光伏行業綠碳因子庫。協鑫相信,中國將通過全產業鏈的協同,在打造從原料到終端的零碳光伏產品體系上取得顯著進展,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引領全球光伏產業向低碳、零碳方向加速邁進。

  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投資者關係部總經理吳煒基及可持續發展經理範李以「向綠而行,向智而興,ESG賦能港口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分享其ESG領域的實踐經驗,致力於建設數智化綠色低碳港口,助力綠色航運產業鏈的升級、創新和轉型。此次分享突顯了ESG不僅是履行社會責任,更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增長與長期價值創造的關鍵路徑,為行業提供了寶貴的實戰經驗,併爲投資者提供了評估企業長期韌性與價值的戰略視角。

  第二輪圓桌對話圍繞「金融精準支持產業轉型」議題開展,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環境法與治理項目主任吳琪主持本次對話。

  在圓桌正式開始前的成果分享環節,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工業項目主管杜唯介紹了與商道融綠、鋼研總院合作的研究成果。她強調,鋼鐵行業低碳轉型資金缺口巨大。課題組在研究不同鋼企低碳轉型路徑和融資特點的基礎上,開發了一個匹配鋼企類型、轉型技術與融資工具的「鋼企低碳轉型金融工具箱」,幫助鋼企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融資工具,併爲金融機構識別低碳轉型項目提供參考依據。該工具箱有望改變目前鋼企融資渠道受限、融資成本偏高,金融機構支持力度不足、缺乏系統評估機制的現狀,從而更好鏈接產業需求和金融服務,推動更多金融資源支持鋼企低碳轉型。

  在圓桌討論環節,蘇州工業園區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文傑、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陳濟、新開發銀行(NDB)環境社會治理局首席專家Alexey Akulov、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可持續保險負責人 Butch BACANI、九江銀行綠色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黃晶分別結合所在機構實踐,分享了不同類別的金融機構如何支持低碳轉型,及工業園區如何幫助綠色低碳產業對接和引入金融資源。針對轉型過程中的挑戰,幾位嘉賓積極討論並分享了相關先進經驗。

  最后,郭沛源對本次夏季峰會做了總結。他説,China SIF將會持續關注ESG助力產業創新與轉型升級的話題,並期待在12月初的第13屆China SIF年會暨2025年中國責任投資周與各利益相關方繼續這一話題的探討。

  本屆峰會戰略合作伙伴為浦銀安盛基金,合作伙伴為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嘉實基金,特邀支持機構為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同時獲得了蘇州工業園區上市公司協會、西交利物浦大學產業家學院與和諧管理研究中心、南京大學蘇州校友會環境分會、商道學堂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本屆峰會獲得新浪財經等媒體大力支持。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簡介

  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是業內首箇中文ESG專業資訊和評級聚合平臺,致力於宣傳和推廣可持續發展,責任投資,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價值理念,傳播ESG的企業實踐行動和榜樣力量,推動中國ESG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ESG評估標準的建立和企業評級的提升。

  依託ESG評級中心,新浪財經發布多隻ESG創新指數,為關注企業ESG表現的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新浪財經成立中國ESG領導者組織論壇,攜手中國ESG領導企業和合作夥伴,通過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動建立適合中國時代特徵的ESG評價標準體系,促進中國資產管理行業ESG投資發展。

責任編輯:蔣露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