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5 18:35
6月25日,國泰海通下屬的港股券商國泰君安國際的股價開盤暴漲,午后隨着更多資金蜂擁而入進一步拉漲,最終以大漲198.39%強勢收市。
值得一提的是,該股今天成交額高達163.85億港元,換手率高達68.5%,直接成爲了當天全港股中成交額最高的個股,規模甚至遠遠超過了阿里(91.13億)、騰訊(89.96億)。
同時,受相關利好刺激,A股港股的炒股軟件、穩定幣、數字貨幣概念股大漲,金融科技ETF華夏(516100)也飆漲了7.60%。
毫無疑問,這一輪穩定幣概念的行情,真的是徹底漲瘋了!
今天,A港股市場繼續高開高走,最終幾大市場指數均明顯收漲,A股創業板甚至以大漲3.11%收市,港股的三大指數漲幅均在1.5%左右,兩地市場的交易規模和市場情緒均比上周有了顯著提升。
其中,A股和港股市場的概念板塊中,大金融板塊掀漲停潮,炒股軟件、金融科技、券商保險、銀行、軍工信息、穩定幣、跨境支數字貨幣漲幅居前。
近期全球市場確實處在一個非常難得的多重利好環境。
本周一,在國際協調下,以伊雙方宣佈暫停交火,率先刺激全球市場回暖,A股和港股進入止跌回升狀態。
周二晚,美聯儲鮑威爾發表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證詞,雖然沒有明確何時降息,重申仍在等待關税對經濟的影響進一步明朗化,但其對降息的口風已經明顯放松。此消息進一步大幅提振市場樂觀情緒,美股、A港股市場的看漲熱情得到進一步加強。
然后就到了周三,穩定幣板塊的全面飆漲行情徹底點燃全市場的交易情緒。
就在日前,央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指出,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市場分析指出,政策有望進一步激發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性。
而另一方面,國泰君安國際昨日正式獲得香港證監會批准,將現有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及相關諮詢意見,此次牌照升級后,國泰君安國際將允許客户在平臺上直接交易加密貨幣虛擬資產,並由此成為國內首家俱備全方位虛擬資產服務能力的香港中資券商。
政策層面的雙重利好共振,成為引爆行情的最好導火索。
實際上,這一輪穩定幣大漲行情並非今天突然而來。
早在本月初,隨着美國第二大穩定幣USDC的發行商cirlce正式在美股市場上市,這個賽道大漲行情就從美股市場迅速蔓延到了港股和A股。
Circle自6月5日上市以來,股價從發行價31美元一度飆升至最298.99高美元,期間最高漲幅超860%,儘管在昨天該股因為知名投資者「木頭姐」旗下的方舟投資管理公司突然鉅額減倉拋售導致大跌超15.5%,但目前市值仍高達500億美元,有很大希望成為與Coinbase市值齊身的加密貨幣核心玩家。
國內板塊也很快跟進。在6月初,「穩定幣「概念就曾因香港《穩定幣條例》的立法落地引發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很快,京東就宣佈首批「穩定幣沙盒」目前已經進入沙盒測試第二階段,其港元錨定穩定幣JD-HKD可將跨境結算時間從傳統SWIFT的2-3天壓縮至10秒。
同時有消息傳出,螞蟻集團旗下兩大業務主體—螞蟻國際與螞蟻數科均表示將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
更值得一提的是,6月18日,央行行長在2025陸家嘴論壇首提穩定幣。指出,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本等新型技術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穩定幣的蓬勃發展,實現了支付結算從底層重塑傳統的支付體系,大幅縮短跨境支付的鏈條。這給市場帶來了政策面支撐的重要信號。
也就是説,穩定幣在此時,已經得到政策面、資本面、市場面的多重支持。
由此帶來的效應是巨大的。
Wind數據顯示,有穩定幣相關概念傳聞的四方精創股價開始連續大漲,近20日股價已經漲幅高達150%,恆寶股份漲幅達129.5%,還有不少與穩定幣有關傳聞的雄帝科技、楚天龍、數字認證、海聯金匯、拉卡拉等金融科技概念股獲得了數十個點的強勁上漲。
同時穩定幣概念也刺激了港A券商股、炒股軟件板塊的集體大漲。截至今天收盤,A股國盛金控、湘財股份2連板,天風證券漲停,東方財富大漲超9%,信達證券、國泰海通漲超7%。
穩定幣概念的火爆,也可以從近期券商機構的活躍程度看出來。
據報道,上周以來,已有22家券商密集發佈近43篇專題研報聚焦「穩定幣」,主題覆蓋計算機、金融、區塊鏈、跨境支付等領域,同時配套路演、電話會議等高頻次交流活動,6月全月相關路演及電話會議更達57場,創年內金融科技話題熱度峰值。
機構之所如如此熱情,正是看準了全球對穩定幣政策面的明確支持,對其未來發展寄予巨大期望。
穩定幣近年來在全球發展之所以突飛猛進,主要得益於其作為可通過與特定資產或資產組合掛鉤、來保持穩定價值的加密貨幣,不僅在跨境支付中支付效率高,支持支持7x24小時不間斷運行,而且成本更低。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全球平均跨境匯款成本高達6.7%,而穩定幣交易的手續費通常不足交易額的1%。
此外,穩定幣支付無需綁定銀行賬號、且繞開SWITF系統,實現加密貨幣技術優勢,還能在數字貨幣、元字宙等非實體經濟中非正規經濟的快速發展,擴展更多虛擬經濟商業化場景。
數據顯示,隨着2020年去中心化金融(DeFi)快速發展,穩定幣市場規模從50億美元急劇擴容到目前的25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00%,交易額接近37萬億美元。
有券商機構認為,10年后穩定幣的規模可能達到4萬億美元,為目前的16倍隱含CAGR>30%。同時,穩定幣佔全球鏈下結算額的比例將從目前約0.4%提升至3-4%。
近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提出了穩定幣發展的更樂觀情形,即2029年底穩定幣市值就會達到3.5-4萬億美元(隱含CAGR>80%)。
總的來説,雖然概念很熱,但穩定幣在國內市場的推進情況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
在企業具體的操作層面,誰能獲得牌照,以及如何交易,對業績面的影響有多大,更是難以去推算,只有通過時間去慢慢摸索。
華泰證券認為,長期看,穩定幣的規模或具備三階段需求驅動:1)作為不可或缺的「鏈上現金」,或受益加密資產規模增長;2)服務現實世界金融應用,作為新一代支付軌道,或重塑跨境支付全球格局;3)從金融領域延伸到社交、遊戲等去中心化應用全生態,捕獲金融應用以外的價值。
中泰證券指出,香港《穩定幣條例》落地推動產業合規化,雖處起步階段但想象空間廣闊。可關注三條主線:「股權-技術-牌照」,涉及跨境支付、金融科技、數字貨幣等領域。
不過,從市場行為來看,雖然相關概念股在往后會隨着相關利好消息刺激下有個別板塊大漲,但股價很快回落的概率同樣很大。
但可以肯定的是,隨着中東地緣局勢緩和(尤其對伊朗的核威脅擔憂的緩和)、美聯儲降息步伐的推進,以及國內市場在不斷獲得國際市場關注和國內大規模場外資金入場支撐下,A股和港股的后續表現是值得期待的。
那麼在有穩定幣在后續持續涌現各種利好刺激,以及預期大市場走牛的背景下,以穩定幣、券商、金融服務商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板塊未來能繼續上漲就有比較確定的概率。
所以,如果看好這個板塊,又不想太多冒險的,借道ETF來佈局這一個熱門新賽道是個比較不錯的選擇。比如今天飆漲7.60%的金融科技ETF華夏(516100),該ETF近一年漲幅達114.53%,領跑全市場。
金融科技ETF華夏(516100)被動跟蹤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涵蓋軟件開發、互聯網金融及數字貨幣產業鏈,指數重倉股包括同花順、東方財富、潤和軟件、恆生電子等行業龍頭股,又不乏東信和平、贏時勝、拉卡拉、京北方、四方精創等穩定幣熱門個股,穩定幣含量達20.66%,位居全市場ETF第一,場外聯接基金023884/023885。
還有港股通金融ETF(513190),目前已連續4日明顯上漲,股價創上市以來新高,自去年以來漲超82%。近20個交易日超5.56億元資金淨流入,年內吸金超11.46億元,其最新規模15.96億元,較年初規模暴增472%,還支持T+0交易。
港股通金融ETF(513190)及其聯接基金(A類020422,C類020423)投資港股通內地金融上市公司,權重股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具有高股息屬性,其中近12個月股息率達7.87%。(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