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航證券軍工】6月 | 低空經濟:頂層定調低空場景發展原則,eVTOL成國際低空競爭焦點領域

2025-06-24 08:58

(轉自:中航軍工研究)

  方曉明 張超 閆天路

摘要

一、三大「先后」是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路徑指引

5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近年來,各有關部門和地方結合發展實際,積極探索發展包括低空旅遊在內的低空經濟場景業態。但也要看到,低空飛行的安全風險隱患仍然不容忽視,安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按照工作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先載貨后載人、先隔離后融合、先遠郊后城區的原則,在嚴控風險、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類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穩妥推進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發展。

發改委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宏觀調控和綜合協調的重要部門,其主導此次會議不僅為當前低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更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內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路徑指引。

二、低空經濟重點產業發展現狀:通用航空與無人機產業發展喜憂參半

在低空經濟產業中,通用航空產業的規模佔據絕大部分,並且在未來發展中,通用航空的規模還會繼續保持有效增長,因此對於整個低空經濟產業來説,通用航空是主體產業。相對於我國有人機產業來講,無人機產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勢頭強勁,在低空經濟發展中的牽引和帶動作用日益增強,未來規模化應用的無人機對有人機的替代程度也將逐步提高,對各行業的滲透程度也會日益深廣,其主導作用體現得越來越強,因此無人機產業又被稱之為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

根據《2024年民航產業統計公報》顯示,官方發佈的通用航空2024年飛行時長、航空器數量等整體數據反映出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進度不及預期,當前我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仍然處於起步期,通用航空產業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將是低空經濟的主體產業,國家應當加大扶持通航產業發展力度,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從整個2024年無人機產業數據顯示,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迎來高速增長,從企業註冊、用户規模到應用場景均呈現跨越式發展,低空經濟正成為無人機行業新增長點,產業正式步入高增長的黃金周期。

三、eVTOL產業成為國際低空產業競爭的焦點領域之一

較之傳統航空產業,以eVTOL為代表的新能源航空器正在加快推動我國航空產業轉型升級。新能源航空器有可能成為繼新能源汽車之后我國另一個「換道超車」的領域。

eVTOL是指以電力作為飛行動力來源且具備垂直起降功能的航空器,具有垂直起降、智能操作、快捷機動、低成本、低噪音、零排放、易維護、高安全等特點,順應了電氣化、綠色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是一種面向未來城市空中交通(UAM)場景、更符合未來城市綜合立體交通系統的飛行器形態,為超大城市、都市圈及城市羣創造了新的通勤方式,將對未來社會、經濟、安全和環境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潛在價值空間較高。

綜合來看,中美兩國eVTOL行業發展較為領先,美國基於通用航空產業基礎,正積極拓展eVTOL行業在國防軍事,先進空中交通的應用,並在中東區域進行大力佈局,取得較好的進展。中國則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無人機產業鏈、航空技術的蓬勃發展及深厚積累,在航空電池、電機、材料、整機制造等環節佔據優勢。我們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eVTOL的競爭也將主要在中美兩國之間展開,當前競爭的焦點仍舊是飛行器動力系統突破、適航法規完善、國內及國際市場落地進展。

四、低空經濟資本市場表現

一級市場方面,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25年5月,低空經濟領域共有20起融資。其中來自天使輪、A輪早期輪次融資共14起,佔比為70%。從融資體量上來看,共發生1起億元級融資,千萬級融資共7起,其余未披露具體金額。從投融資領域來看,5月融資熱點領域集中產業鏈中上游,其中規模最大的前五筆融資有四家企業為低空整機制造廠商,其中雲聖智能D輪融資金額達到5億元人民幣。

二級市場層面,整體5月低空經濟企業行情較為火熱,顯著跑贏大盤漲幅,我們認為低空經濟產業不是短期的熱點概念,是國家頂層戰略規劃支持的重點發展方向,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是值得長期投資、耐心投資的重要賽道。

五、低空產業鏈重點企業

我們將低空經濟鏈產業進行拆解,將重點關注主線分為:低空空管系統、低空飛行器系統、低空整機制造、低空安全、低空運營等幾部分。

資料來源: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 資料來源: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

正文

重要事件及公告

5月6日,中航工業通飛旗下美國西鋭飛機公司與佳明航電公司聯合宣佈,佳明研發的全自動緊急降落飛控功能在西鋭飛機的SR系列活塞飛機的最新型號G7+系列飛機上取得了FAA認證。這是全球首個獲得FAA認證的單發活塞飛機自主緊急着陸系統。集成該技術后,在緊急情況下,啟動該系統將自動操縱飛機選擇、導航、避撞至附近合適的機場,與塔臺進行無線電聯繫並完成整個自主着陸過程,包括最后的剎停和關閉發動機。

5月7日,藍霄航空宣佈完成天使++輪融資,由初心資本領投,聯想之星、戈壁創投超額跟投。至此,藍霄航空在半年內完成天使輪、天使+輪及天使++輪三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近億元。據悉,藍霄航空成立於2024年6月,目前專注於大型增程式傾轉旋翼eVTOL飛行器的研發和製造,目標打造高時效的低空直航貨運網絡。

5月8日,雲聖智能宣佈完成D輪5億元融資,由梁溪科創母基金(博華資本管理)投資。據介紹,此輪資金將用於多款新品研發、量產和發佈,落實無人機及其全自動機場的「機器製造機器」戰略,實現15分鍾自動化製造一套「聖」無人機和「寶蓮燈」全自動機場,並完成「機器訓練機器」的AI悟空大腦算力佈局。

5月8日,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中國銀行上海市閔行、長寧支行分別與海沃蘭特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中銀金租擬向沃蘭特採購100架VE25型eVTOL航空器;中國銀行將為沃蘭特提供不低於10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此前,中銀金租還與上海時的科技有限公司達成100架E20 eVTOL採購意向協議、與合肥覽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達成50架LE200型eVTOL採購意向協議。

5月8日,英國Vertical公司和霍尼韋爾宣佈簽署一項新的長期協議。該協議擴大了雙方現有的合作伙伴關係,並加強了霍尼韋爾對Vertical的eVTOL飛機VX4認證和生產的承諾。雙方將合作開展VX4的兩個關鍵系統(飛機管理系統、飛行控制系統)認證工作。作為Flight path 2030戰略的一部分,Vertical計劃在2028年完成VX4認證,到2030年向客户交付不少於150架飛機。

5月9日,廣州匯天飛行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體(代號:X3-F)生產許可證(PC)申請獲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受理。目前,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智造基地總裝車間、塗裝車間、連接車間以及復材車間已經封頂,量產工廠完成度達70%,計劃四季度竣工。去年3月,「陸地航母」飛行體型號合格證(TC)申請獲得受理,目前已進入符合性確認階段。

5月9日,AG600批產首架機(1101架)完成總裝下線。首架機於2024年7月總裝開工,為保障AG600型號合格取證任務,在總裝過程中承擔了多項關鍵適航驗證任務和30余項航空器檢查(MOC7)。目前,AG600批產第二架機(1102架)已完成發動機、起落架等系統大件安裝和全機線束導通絕緣,正開展航電系統測試工作。批產第三架機(1103架)也已完成機翼、垂平尾等大部件對接,進入系統安裝階段。

5月13日,四川省低空經濟產業鏈協同發展暨產品發佈會舉行。會上公佈了《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四川每年統籌安排3億元省級資金,專項支持低空經濟發展。低空運行管理方面,將圍繞「能放盡放、能飛盡飛、能試盡試」開展試點工作,四川省已規劃超過40萬平方公里的報備空域,最大限度釋放低空資源。活動現場還發布了7款標誌性產品及其相關應用場景,8條低空運輸航線。

5月14日,沃飛長空與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三方簽署120架AE200意向採購訂單,將為沃飛長空的發展提供國際化金融服務。此次合作以「訂單前置鎖定+跨境金融聯動」為核心,中國銀行依託其覆蓋64個國家及地區的境外機構網絡以及跨境金融專業優勢,將為沃飛長空提供「一點接入,全球響應」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5月14日,美國Archer公司宣佈其首架Midnight全尺寸試飛機即將開始試飛。Archer在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首架Midnight試飛機安裝機載測試系統,可測量4萬多個參數,已開展首飛前的地面試驗。由於該架機是預生產機型,將不會用於FAA型號認證。Archer計劃2025年向阿聯酋交付首架Midnight飛機。

5月15日,安徽尚飛航空宣佈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深圳龍華資本投資。今年1月,該公司獲得合肥瑤海區天使投資基金的天使輪投資。此輪融資資金將用於其eVTOL產品下一階段研發、適航審定等環節,強化產品在山地運輸等場景中的應用。尚飛航空成立於2021年11月,其核心產品JX1022載物版多旋翼eVTOL於2023年6月完成原型機首飛,型號合格證(TC)申請於2024年獲得受理。JX1022載人版已同步啟動國內、中東及東南亞市場的開拓。

5月15日,民航局發佈《2024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2024年,全國通用航空共完成飛行134.1萬小時;全年無人機累計飛行小時2666.7萬小時,同比增長15.4%;全行業運輸航空公司完成運輸飛行小時1382.17萬小時,比上年增長13.2%。截至2024年底,獲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傳統通用航空企業760家,比上年底淨增70家;通用航空在冊航空器總數達到3232架,其中,教學訓練用飛機1252架;全國在冊管理的通用機場數量達到475個,比上年底淨增26個;獲得無人機運營合格證的單位19979家,全行業無人機擁有者註冊用户161.9萬個,註冊無人機共217.7萬架,共頒發無人機操控員執照27.33萬本。

5月15日,牧羽天航空1.3噸混合動力貨運eVTOL飛行器AT1300「飛行重卡」的型號合格證(TC)申請獲民航華東局正式受理,這也是首款獲民航局正式受理的噸級混合動力貨運eVTOL飛行器。AT1300最大起飛重量1.3噸,商載400公斤,最大航程1000公里,電動垂直起降,固定翼巡航階段採用活塞發動機帶動推槳飛行,可應用於物流、緊急物資運輸、消防應急救援等場景。

5月16日,廣州移動與億航智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低空數據服務平臺、北斗高精度定位、應用場景創新方面開展探討,合力在安全基礎、低空場景、產業生態方面進行研究,探討推進5G-A通訊網絡部署以及多傳感器融合感知系統、高精度定位系統等。根據協議,雙方將聯合打造低空數據服務平臺、升級無人機通信能力體系、創新低空場景應用模式,助力廣州低空經濟行業發展。

5月16日,美國Archer公司宣佈,已獲選爲2028年洛杉磯夏季奧運會、殘奧會以及美國隊的獨家官方空中出租車提供商,計劃屆時使用Archer的Midnight以多種方式應用於奧運會,例如運送貴賓、應急、安保等。Arche計劃在洛杉磯建設的垂直起降場網絡將覆蓋洛杉磯2028年奧運會核心場館,包括英格爾伍德體育場和洛杉磯紀念體育場。此外,該網絡還計劃覆蓋重要的遊客樞紐,包括洛杉磯國際機場、好萊塢、橙縣和聖莫尼卡等地。

5月19日,蕪湖鑽石飛機正式向泰國航空工業有限公司(TAI)交付一架DA42NG飛機,實現該機型的首次海外交付。據悉,這也是首架基於歐洲EASA TC和中國CAAC PC認證體系的DA42NG進入泰國市場,交由最終用户曼谷航空培訓公司(BATC)正式開啟海外運營。

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5月份新聞發佈會。會上介紹,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先載貨后載人、先隔離后融合、先遠郊后城區的原則,在嚴控風險、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類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穩妥推進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發展。

5月22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十一院研製的彩虹-YH1000無人物流機在西北某機場成功首飛。彩虹-YH1000無人物流機是一款多用途無人機平臺,屬於中空無人物流機,航程1500公里,任務執行時間可達10小時,升限可達8000米,載重1200公斤,可搭載1輛微型麪包車。該型無人機可裝載4組1立方米的貨物托盤,機頭可進出貨物,機腹可投放貨物,6000瓦的供電能力可滿足特種作業需要,具有超短距起降、惡劣起降環境適應能力強等特點,可在二級公路、硬質土路和草地起降,配備浮筒套件可水面起降,配備雪橇套件可雪地起降。

5月22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哈飛在建三江濕地機場和廠內,連續完成AC332「吉祥鳥」直升機自轉着陸試飛、空中再起動適航驗證試飛、增加最大起飛重量設計后全機靜力試驗等多項型號適航取證試飛試驗工作。該型機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根據CCAR-29-R2最新適航要求研製的民用直升機,配裝高性能翼型主槳葉與尾槳葉,搭載雙發大功率低油耗發動機,集成先進綜合航電系統,在海拔4500米、標準大氣(ISA)+20℃起降條件下,可實現「6000米飛行高度、600千米航程、600千克商載」的「三個6」目標。

5月22日,人保財險首單低空航空器機載檢測設備損失補償保險在重慶、雄安兩地落地,為國家機器人質量檢測中心(重慶)的檢測設備提供風險保障。該保險產品首次建立檢測設備風險量化補償機制,將自然災害、通訊異常、空中碰撞等風險納入保障範圍。通過結合設備技術參數、使用環境等要素精準定價,為檢測環節構建「風險安全閥。

5月26日,沃飛長空宣佈已獲得由中國民用航空局西南地區管理局頒發的CCAR-135 部運行合格證,標誌着其成為國內首家俱備了可長期開展短途空中游覽飛行,以及1至9座航空器不定期載客飛行資質的eVTOL主機廠。AE200型號合格證(TC)申請於2022年11月獲受理,目前審定計劃(CP)已全面獲得局方批准,正按照既定計劃有序規範開展符合性驗證工作中。5月,AE200-100生產許可證(PC)申請獲民航西南局受理。

5月28日,日本豐田完成對美國Joby航空公司的首輪2.5億美元投資。2024年10月,豐田同意通過兩次各2.5億美元的股票購買向Joby投資5億美元。目前,豐田持有Joby航空15.3%的股份。Joby還與豐田達成一份修訂后的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豐田最終可能在日本運營這些空中出租車。協議提升了豐田作為Joby優先製造合作伙伴的角色。雙方將在設計和研發方面展開合作,並將探討建立聯盟以開展小規模商業製造。

5月30日,人保財險與億航智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發佈「全新全方位低空經濟保險服務體系」。2024年7月,人保財險首個低空飛行器專屬保險「低空保」在廣東落地,為飛行器機身、第三者責任及機上人員、通訊鏈路丟失等提供綜合保障。此次「全新全方位低空經濟保險服務體系」開發了針對貨物運輸場景、停飛期間停放損失以及零部件延長保修責任等系列產品保障,增加了「保貨物」「保停放」「保維修」,構建圍繞eVTOL的多場景、全生命周期風險保障體系。截至2024年底,人保財險已為eVTOL提供風險保障超1.5億元。

5月30日,億航智能新一代長航程複合翼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產品VT35的型號合格證(TC)申請已正式獲得中國民航局受理。首架VT35試驗機已生產下線,用於適航驗證工作,正在開展全機全模態試飛,計劃於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發佈,作為VT30的升級版,將支持更廣泛的中長距離區域空中出行應用場景。今年一季度,億航智能正式啟動了雲浮生產基地的擴張與升級工作,將主工廠佔地面積增加一倍,計劃在今年底前將年產能提升至1000架。

6月4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通飛與浙江雲翊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簽署3架「領雁」AG100飛機購機協議,標誌着「領雁」AG100飛機進一步獲得市場認可,是AG100走向市場化應用的重要里程碑。國產新一代初級教練機「領雁」AG100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通飛研發取證、批產交付的初級教練飛機,主要面向飛行培訓學校和私人用户,用於初級飛行培訓和私人飛行,填補了國產民用初教機領域的空白。

6月5日,我國第一型自主研製的1000千瓦級民用渦軸發動機AES100獲頒生產許可證。AES100發動機是我國第一型嚴格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主創新研製的1000千瓦級先進民用渦軸發動機,在結冰、暴雨、強電磁環境等複雜條件下都可安全穩定工作,具有安全性高、經濟性好、維護便捷、環境適應性廣等特點。據悉,此發動機可配裝5至6噸級雙發直升機和3至4噸級單發直升機,也可用於傾轉旋翼機等飛行器,執行運輸、觀光、巡邏、警用、救援等任務。此前已於2024年8月獲頒型號合格證。

6月5日,綿陽科技城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億人民幣,經營範圍含自有資金投資的資產管理服務、智能無人飛行器銷售、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信息系統集成服務、航空商務服務、航空運營支持服務、氣象信息服務、氣象觀測服務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綿陽科技城管理委員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空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共同持股。

得維修許可證、型號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成為國內同類企業中首家、也是唯一「三證在手」的民營通航螺旋槳製造企業。

一、三大「先后」是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路徑指引

5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近年來,各有關部門和地方結合發展實際,積極探索發展包括低空旅遊在內的低空經濟場景業態。但也要看到,低空飛行的安全風險隱患仍然不容忽視,安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按照工作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先載貨后載人、先隔離后融合、先遠郊后城區的原則,在嚴控風險、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分類有序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穩妥推進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發展。

①先載貨后載人—貨運物流允許容錯試錯,載人飛行需「零風險」保障

發改委提出「先載貨,后載人」的發展路徑是針對我國當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階段的綜合考量,深刻反映了低空經濟在起步階段的市場需求特徵與產業演進邏輯。首先,貨運物流場景對於飛行器來説取證難度相對較低,且可以積累大量飛行數據,有利於針對后續載人產品迭代優化。其次相較於載人場景,我國在貨運物流領域需求量大,相較於載人場景更容易形成商業閉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貨運場景中一旦出現問題,損失相對可控,而載人飛行一旦出現事故則對整個產業早期的發展可能帶來「沉重打擊」。

②先隔離后融合—低空複雜運行場景與民航、城市建築、地面交通協同是難點

「先隔離,后融合」決定了低空經濟產業發展需分階段實現空域資源的高效利用,初期通過隔離運行積累管理經驗,后期逐步與民航、軍用、地面交通、城市建築等融合發展。低空飛行場景相較於傳統地面交通是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立體空間的轉換,空域運行場景複雜(城市人口密度大、障礙多),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與現有空域用户(如民航客機、直升機)以及未來大規模存在的無人機存在衝突風險。因此先從隔離場景展開局部探索,隨着空域的逐步開放、基礎設施的建設成熟以及技術的不斷迭代進步,最終實現完善的低空融合運營場景。

③先遠郊后城區—由遠郊試點積累經驗,再向城市核心區逐步推廣

「先遠郊,后城區」指出了未來低空經濟發展需優先選擇遠郊地區開展技術驗證和場景試點,待條件成熟后再向人口密集的城區擴展的思路。遠郊地區人口密度低、電磁干擾少,適合作為技術 「試驗田」。而城區低空環境複雜且可能存在噪聲問題干擾市民生活,不適合由城市入手。並且選擇遠郊試點可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以點帶面」模式,既能降低城區擴展風險,又能為產業升級提供技術和資本支撐。

二、通用航空與無人機產業發展喜憂參半

在低空經濟產業中,通用航空產業的規模佔據絕大部分,並且在未來發展中,通用航空的規模還會繼續保持有效增長,因此對於整個低空經濟產業來説,通用航空是主體產業。相對於我國有人機產業來講,無人機產業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勢頭強勁,在低空經濟發展中的牽引和帶動作用日益增強,未來規模化應用的無人機對有人機的替代程度也將逐步提高,對各行業的滲透程度也會日益深廣,其主導作用體現得越來越強,因此無人機產業又被稱之為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

5月15日,中國民航局發佈《2024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從運輸航空、通用航空與低空經濟、運輸效率與經濟效益、航空安全與服務質量、教育與科技創新等12個方面展現了2024年中國民航發展情況。

(一)通用航空:2024年飛行時長小幅下降

根據《2024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通用航空在冊航空器總數達到3232架,其中,教學訓練用飛機1252架。相較於2023年在冊航空器總數3303架,教學訓練用飛機1398架分別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並且教學訓練飛機佔比達到38.7%,即實際運營的通用航空器總數不到2000架次,反映出行業仍處於人才儲備階段,商業化應用機隊規模有待提升。

從通用航空飛行小時來看,截至2024年底,全國通用航空共完成飛行134.1萬小時,比上年下降2.2%。其中,載客類完成2.4萬小時,比上年下降12.5%,載人類完成17.8萬小時,比上年增長22.6%,其他類完成64.1萬小時,比上年下降8.0%;非經營性作業完成49.8萬小時,比上年下降0.6%。可以看到通用航空總體飛行小時數呈現下滑趨勢,同時細分場景出現明顯的分化。載客類的下降表明通用航空短途運輸和通用航空包機飛行服務需求不足,短期仍存在成本過高、公眾信任度不強等問題。載人類飛行時長的明顯提高表明了低空飛行服務場景的拓展進展,總體在細分場景領域產生了明顯的結構性變化。

從通用航空企業數量來看,截至2024年底獲得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的傳統通用航空企業760家,比上年底淨增70家。其中,華北地區140家,東北地區48家,華東地區222家,中南地區161家,西南地區125家,西北地區37家,新疆地區27家。可以看到整體企業數量呈現出突破性增長的趨勢,反映出低空經濟市場準入政策的放寬以及資本市場的活躍。但是從整體區域發展情況來看,全國低空經濟企業分佈不均衡,華東地區企業數量佔比接近1/3,表明長三角地區在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方面已形成先發優勢,西北和新疆地區僅佔不到10%,西部地區低空經濟發展仍需政策支持。「全國一盤棋」是當前全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頂層戰略,各地應當「因地制宜」發展低空經濟,如何改變當前全國產業發展不均衡的局面是未來需要探索的重要問題。

從基礎設施情況來看,截至2024年底,截至2024年底,全國在冊管理的通用機場數量達到475個,比上年底淨增26個,其中,A類通用機場172個。機場年增量僅26個低於預期,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力爭2020年建成500個以上的通用機場」,當前僅建成475個與2016年制定的目標尚存差距,通航機場是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若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與產業發展速度不匹配,可能制約整體產業佈局。

綜上來看,官方發佈的通用航空整體數據反映出我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進度不及預期,當前我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仍然處於起步期,通用航空產業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仍然將是低空經濟的主體產業,並且目前全國各地的低空應用場景絕大多數還是藉助傳統的通航飛機如直升機來實施,因此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情況將將成為未來低空經濟產業繁榮的關鍵因素之一,國家應當加大扶持通航產業發展力度,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無人機:2024年無人機註冊用户及無人機接近翻倍增長,行業優先受益

從無人機產業發展方面來看,受益於全球低空經濟發展浪潮,國內外無人機民用領域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根據《2024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獲得無人機運營合格證的單位19979家。從無人機運營單位整體數量級來看,無人機運營主體數量近兩萬家,是傳統通航企業的26倍左右。

全行業無人機擁有者註冊用户161.9萬個,比上年底增長80.4萬個,同比增長99%;其中,個人用戶152.1萬個,企業、事業、機關等法人登記用户9.8萬個。全行業註冊無人機共217.7萬架,比上年底淨增加91萬架,同比增長98.5%。全行業無人機擁有者數量激增80.4萬個,全行業註冊的無人機數量呈現接近翻倍增長,表明在當前低空經濟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人湧入無人機賽道,個人用戶所使用的消費級無人機佔據了絕對的主流地位。

全年無人機累計飛行小時2666.7萬小時,同比增長15.4%。表明當前無人機應用得到廣泛認可,其中城市物流、巡檢等高頻次應用場景已經實現規模化突破。

低空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業態,隨着技術的進步和商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其租賃模式也處在不斷變化和革新之中。eVTOL作為低空經濟中最重要的航空器,在運行和監管上有着和傳統民用航空器有着相同的嚴格要求,即eVTOL從租賃模式的角度來看與民用航空器租賃有着先天的相似性,但未來隨着eVTOL和汽車一樣得到普及,在規模上會更貼近汽車市場,因此,eVTOL的租賃模式將兼具傳統民用航空器租賃和汽車租賃的雙重特性。

傳統的民用航空租賃模式已經相對成熟,即承租人、出租人或者有時會涉及第三方融資人之間通過簽訂合同或者協議的方式,將航空器由一方轉至另一方進行(商業)使用的行為。出租人承諾承租人可以在指定時間內擁有飛機的運營權/使用權,以換取承租人的定期租金。

傳統的民航飛機租賃主要分為兩種形式:經營性租賃和融資租賃。

2024年1月1日,由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共同制定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實施,無人機管理實現有法可依。作為我國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的第一部專門性行政法規,《條例》填補了我國長期以來在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規的空白,並對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方面的基礎制度進行了總結完善,同時結合我國空域和飛行活動的現狀特點,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無人機分級分類、協同監管模式,將對我國推動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把握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產生積極影響。

從整個2024年無人機產業數據顯示,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迎來高速增長,從企業註冊、用户規模到應用場景均呈現跨越式發展,低空經濟正成為無人機行業新增長點,產業正式步入高增長的黃金周期。由於無人機應用領域涵蓋了戰略新興產業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多產業領域,其未來應用前景將十分廣闊,伴隨着我國在無人機產業鏈方面已日趨成熟,未來有望催生出以無人機應用為核心的產業新生態。

三、eVTOL產業成為國際低空產業競爭的焦點領域之一

eVTOL是指以電力作為飛行動力來源且具備垂直起降功能的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智能操作、快捷機動、低成本、低噪音、零排放、易維護、高安全等特點,順應了電氣化、綠色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是一種面向未來城市空中交通(UAM)場景、更符合未來城市綜合立體交通系統的飛行器形態,為超大城市、都市圈及城市羣創造了新的通勤方式,將對未來社會、經濟、安全和環境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潛在價值空間較高。

從eVTOL產品分類來看,目前全球範圍內eVTOL產品主要以旋翼技術路線為主,按照分類可以分為三類:多旋翼機型、複合翼機型以及傾轉旋翼機型。

①多旋翼型:多旋翼eVTOL設計研發較為簡單,但飛行速度慢、載荷小、航程短,應用場景有限,僅適用於城市內短距離飛行場景。

②複合翼型:複合翼型eVTOL融合了固定翼和旋翼飛行器的特徵,機翼的設計有利於提升航程,旋翼則便於實現垂直起降,總體性能介於多旋翼型和傾轉旋翼型之間。

③傾轉旋翼型:傾轉旋翼型eVTOL增加了總體設計的複雜性,但可以實現更快的飛行速度和更遠的航程。

SMG諮詢公司(SMG Consulting LLC)發佈AAM Reality Index(AAM現實指數,以下簡稱ARI),該指數旨在評估先進空中交通(AAM)企業將其產品(主要是eVTOL)成功推向市場的能力。根據ARI評估方式,其主要從五個維度評價,主要為公司獲得的資金、領導團隊、飛機的技術準備情況、飛機的認證進度以及全面製造的生產準備情況,覆蓋了當前eVTOL企業發展的核心環節。

根據2024年12月最新公佈的AAM Reality Index,中國、美國eVTOL企業排名較為靠前,其中發展較快的前十名企業包括中國的億航智能、峰飛航空、沃飛長空,億航智能綜合排名第一。

綜合而言,中美兩國eVTOL行業發展較為領先,美國基於通用航空產業基礎,正積極拓展eVTOL行業在國防軍事,先進空中交通的應用,並在中東區域進行大力佈局,取得較好的進展。中國則得益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無人機產業鏈、航空技術的蓬勃發展及深厚積累,在航空電池、電機、材料、整機制造等環節佔據優勢。我們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eVTOL的競爭也將主要在中美兩國之間展開,當前競爭的焦點仍舊是飛行器動力系統突破、適航法規完善、國內及國際市場落地進展。

四、低空經濟資本市場表現

(一)二級市場

2025年5月,低空經濟板塊整體平均漲跌幅(+8.07%),軍工(申萬)指數(+6.34%),跑贏行業1.73個百分點。

上證綜指(+2.09%),深證成指(+2.94%),創業板指(+3.63%);

漲跌幅前五:四創電子(+45.03%)、海格通信(+32.03%)、ST立航(+28.28%)、川大智勝(+21.78%)、縱橫股份(+20.79%);

漲跌幅后五:英博爾(-11.62%)、泰豪科技(-10.57%)、卧龍電驅 (-10.46%)、ST東時(維權)(-7.43%)、中科星圖(-7.19%)。

(二)一級市場融資

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2025年5月,低空經濟領域共有20起融資。其中來自天使輪、A輪早期輪次融資共14起,佔比為70%。從融資體量上來看,共發生1起億元級融資,千萬級融資共7起,其余未披露具體金額。從投融資領域來看,5月融資熱點領域集中產業鏈中上游,其中規模最大的前五筆融資有四家企業為低空整機制造廠商,其中雲聖智能D輪融資金額達到5億元人民幣。

從目前我國低空經濟企業整體情況來看,產業發展尚處於早期階段,多數企業處於天使輪、種子輪、Pre-A、A+輪等初始融資階段。由於低空領域相關的產品研發,需要大量採用新技術,因此整體行業對資金的需求較高,我們以典型的歐美頭部企業資金需求為例,完成取證和量產預計所需融資量十數億美元。相對於歐美企業,中國企業的人工成本較低,但完成研發、適航取證、量產仍將是近十億元的資金需求,持續融資將成為創業企業早期的核心主題。

2025年第一季度,低空經濟產業投融資領域較為火熱,根IT桔子數據,第一季度低空經濟領域共發生45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達38.13億元。其中共有33起融資來自天使輪、Pre-A輪、A輪、A+輪這類的早期輪次,佔比為73.33%。

隨着資本市場對低空經濟的理解逐漸專業、深刻、迴歸理性,我們認為2025年整體低空經濟產業的投融資思路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其中早期的衝動型投資將逐漸離場,低空經濟一級市場投資會向行業頭部優勢項目集中,由於目前低空整機制造企業整體估值較高,且競爭格局已初步呈現,因此資金將會更加青睞在細分領域專業核心技術(例如固態電池、複雜飛控系統)的「小巨人」企業,整體投資市場將呈現「二八法則」。

四、低空經濟產業鏈重點企業

為進一步對低空經濟產業進行拆解,我們將低空經濟產業重點關注主線分為:低空空管系統、低空飛行器系統、低空整機制造、低空安全、低空運營等幾部分。

五、風險提示

①低空空域開放程度不及預期的風險。我國低空空域改革仍在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僅為意見稿,正式頒佈實施時間尚不確定。參考《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2018年1月徵求意見,直到2023年9月才頒佈實施,因此空域劃分標準統一尚需時日。

②適航認證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目前針對傳統飛機的適航審定程序,有通用的適航標準,流程非常清晰。以eVTOL為代表的新型低空飛行器構型多樣,發展路線較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的適航標準,可能出現適航審定進度不及預期的風險。

③企業運營發展不確定性的風險。目前低空經濟企業產品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運營尚需時日,存在企業因中途運營發展不利造成的資金鍊斷裂風險。

④低空飛行安全方面的風險。若發生低空安全事件例如低空飛行器硬件故障或避障算法缺陷導致的事故,可能引發監管政策收緊,延緩產業商業化進程的風險。

中航證券研究所由五次獲得新財富機械(軍工)第一的明星分析師鄒潤芳領銜,董忠雲博士擔任首席經濟學家,着力打造總量研究引領,以軍工、硬科技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鏈投研體系,同時重點覆蓋部分大消費領域。

研究所擁有全市場大型軍工行業研究團隊,依託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央企股東優勢,深耕軍工行業各細分領域,同時涉獵宏觀策略、先進製造、科技電子、新能源、新材料、醫藥生物、農林牧漁、非銀、社服等多個研究方向。目前的主要業務包含:投研服務(可全面服務一、二級市場機構投資者)、主題指數構建及相關產品研發、協助投行類項目承攬及合作等。 

張超(證券執業證書號:S0640519070001),中航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儀系,空軍裝備部門服役八年,2016-2018年新財富第一團隊核心成員,2016-2018年水晶球第一團隊核心成員;2022-2023年wind金牌分析師國防軍工行業第一名。

zhangchao@avicsec.com

方曉明(證券執業證書號:S0640522120001),中航證券航空航天首席,清華大學工程力學與航天航空專業學士、經濟學專業雙學士,航天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碩士;具備軍工行業股權投資經驗,關注航空航天領

fangxm@avicsec.com

閆天路(證券執業證書號:S0640525040002),中航證券研究所軍工行業分析師,北京郵電大學學士,愛丁堡大學信息學碩士;主要覆蓋航空、低空經濟產業領域相關公司。

yantl@avicsec.com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低空經濟月報:頂層定調低空場景發展原則,eVTOL成國際低空競爭焦點領域》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6月20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