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4 18:22
奈雪的茶(2150.HK)作為「新茶飲第一股」,近期深陷食品安全問題輿論風波之中。
2025年6月21日,有消費者在沖泡奈雪的茶去年1月生產的小盒茶「九窨茉莉龍毫」時,發現茶包內竟有一整隻青蛙的屍體。由於該小盒茶中有曬乾的茉莉花,青蛙屍體與花朵顏色相近,泡茶時很難發現。當事人直言:「太噁心了,差點喝進嘴里。」
6月23日,據報道,奈雪相關負責人稱,公司高度重視此事,已和消費者協商處理完畢。紹興市上虞區市監局已介入調查后。
二級市場上,奈雪的茶股價並未受到太大影響。截至6月23日收盤,其股價報1.15港元/股,漲幅為0.88%,總市值為19.61億港元。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奈雪的茶創立於2015年,2016 年獲得首輪融資,2017 年開啟全國城市拓展計劃,2018 年完成數億元 A + 輪融資,同年海外首家門店在新加坡開業。2021 年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 A1 表,並於 2021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新茶飲第一股」。
截至2024年,奈雪的茶的門店數量由2023年末的1655家增加143家至1798家,其中直營門店1453家,加盟門店345家。
這並非奈雪的茶首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2024年4月,有消費者在浙江台州青悦城奈雪的茶PRO店購買的奶茶中發現兩隻蒼蠅。此前新華社曾曝光奈雪的茶北京西單大悦城店、長安商場店等多家門店存在食品加工衞生環境髒亂、食品原材料變質、篡改標籤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
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平臺上,關於奈雪的茶相關投訴信息達1400余條,其中主要涉及吃出異物、產品或配料變質等質量問題,以及現金券過期不退款等服務問題。投訴內容顯示,消費者曾在奈雪的茶飲品、甜品中發現蒼蠅、蟑螂、指甲、頭發、蟲卵等異物。同時,更有多位消費者投訴稱相關產品在保質期內卻出現變酸、風乾、發黴、腐爛等問題。
近年來奈雪的茶屢陷食品安全風波,而此次「青蛙事件」也對奈雪的茶的品牌聲譽造成了嚴重衝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極為關注,而奈雪的茶屢次出現類似問題,無疑讓消費者對其產品質量和管理能力產生了質疑。儘管奈雪的茶在事件發生后迅速與消費者協商處理,但這種「事后補救」難以完全挽回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
不僅如此,奈雪的茶的供應鏈模式以代工為主,在此次「沖泡出青蛙屍體」事件中暴露了潛在的質量控制漏洞。一隻青蛙能「潛伏」在去年的茶包里,最終泡進消費者的杯子,這中間要闖過多少關?原料採摘、加工生產、包裝運輸、出廠檢驗……任何一個環節認真把關,都不該讓這麼大的異物混入。奈雪初期迴應「供應商周末休息,周一聯繫」的態度,更顯得推脱和冷漠,傷了消費者的心。
去年虧損超9億元
品控失守,奈雪的茶在經營業績上的表現也並不樂觀。在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瑞幸等對手業績突飛猛進之際,奈雪的茶控卻節節敗退。
財報顯示,奈雪的茶2024年營收為49.2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1.64億元下降4.7%,淨虧損達9.18億元,成為蜜雪集團、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等五大頭部茶飲品牌中唯一由盈轉虧的企業。虧損主要源於消費市場疲軟、行業競爭加劇導致單店利潤下滑,以及關閉部分不及預期的門店產生閉店損失等。
2024年奈雪的茶因市場壓力與經營策略調整,奈雪的茶關閉了超過200家門店,其中直營門店關閉數量121家,年關店率高達10%,遠高於以往年份的2%。關店主要集中在二線及以上城市,尤其是華東地區。儘管公司通過加盟模式緩解了擴張壓力,但若加盟門店質量控制不佳,可能進一步影響品牌口碑和盈利能力。
具體來看,奈雪的茶2024年來自直營門店的營收為41.5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6.92億元減少5.33億元,下降幅度達6.3%;來自瓶裝飲料的收入為2.9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66億元增長0.8%,佔營收的比重為6%;其他的收入為4.69億元,佔比為9.5%。
財報顯示,奈雪的茶2024年來自直營門店的每筆訂單平均消費額為26.7元,上年同期為29.6元;每間茶飲店平均每日訂單量為270.5單,上年同期為344.3單。不難看出,客單價、日均訂單量均出現了下降。
需要警惕的是,奈雪的茶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由2023年的8.29億元下跌75.7%至2024年的2.02億元,為上市以來最低。
新茶飲賽道競爭激烈
事實上,奈雪的茶的高端定位在消費降級和價格戰加劇的背景下顯得尤為脆弱。2024年,蜜雪冰城憑藉極致性價比迅速擴張,加盟店佔比超過90%,而奈雪的直營店佔比仍高達80%,導致其成本控制難度大,盈利能力弱。
目前,消費者價格敏感度提升,奈雪的茶在新茶飲賽道面臨性價比品牌下沉圍剿,蜜雪冰城以5-10元價格帶覆蓋下沉市場,截至2024年底門店數超3萬家,上市后憑藉「萬店規模+低價供應鏈」優勢,市值穩居行業第一,其2024年推出的「冰淇淋紅茶3.9元」「檸檬茶4元」等產品,而其他新茶飲品牌也密集推出低價產品(如9.9元果茶系列),奈雪核心單品價格帶(20-30元)市場份額被稀釋,單店利潤空間收縮。
奈雪的茶在新茶飲市場中的競爭壓力逐漸增大,相比之下,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則憑藉加盟擴大規模,搶佔市場份額,其在上市后更是在資本市場爆火,股價一路上漲。而反觀奈雪的茶,在資本市場上,2025年3月10日,奈雪被深交所調出港股通標的名單,當日股價盤中暴跌25%,收盤報1.3港元,跌幅20.7%。自2021年上市以來,股價連續四年下跌,長期處於破發狀態,較歷史最高點18.98港元跌幅超93%,截至2025年6月24日,其市值縮水至不足20億港元,顯著低於蜜雪冰城(2000億港元)、古茗(超500億港元)等同行。
今年以來,奈雪的茶也在經歷高管層的變動。2025年4月1日晚間,奈雪的茶發佈董事會人員變動公告,公司非執行董事馬焱俊因其他工作安排,已提呈辭任非執行董事;3月14日,非執行董事魏國興辭任;2月26日,奈雪的茶宣佈執行董事兼首席運營官鄧彬離職。鄧彬是奈雪的茶的「三號人物」,在公司任職近10年,主導了門店拓展和數字化管理等工作。
奈雪的茶曾憑藉其創新的產品、精緻的體驗和持續的市場擴張,成為中國高端現製茶飲市場的領軍品牌之一。然而,在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市場競爭加劇情況,其在成本控制、質量管理和市場策略調整方面仍需持續努力。(《理財周刊-財事匯》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