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24 15:52
近幾個月來,金價升至歷史新高,首次突破3,500美元,隨后回落至3,350美元。銀價也一直在同步上漲,峰值達到每盎司37美元以上,但仍遠低於1980年和2011年的雙重高點(圖1)。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價格比衡量的黃金和白銀的相對價值隨着供應增長、央行購買、技術進步(攝影和太陽能電池板)以及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而變化。
圖1:黃金漲勢超過白銀,但白銀最近已開始追趕
資料來源:彭博專業人士(GOLDS和XAG)
從日常來看,黃金和白銀價格通常高度相關,一年滾動相關係數範圍為0.68至0.95。目前,這兩種金屬正經歷二十多年來最弱的價格相關性(圖2)。此外,即使在高度相關的時期,金銀比率也可能會大幅波動。
圖2:金銀相關性雖然仍然很強,但最近有所減弱
資料來源:彭博專業人士(GOLDS和XAG),CME集團經濟研究計算
在黃金錶現優於白銀的時期,金銀價格比(購買一金衡盎司黃金所需的金衡盎司白銀數量)自2020年以來首次突破100,然后在6月份回落至90。1997年至2011年期間,1盎司黃金通常可以購買25至83盎司白銀,因此其目前的交易水平約為白銀的90倍,與曾經的歷史規範相去甚遠(圖3)。
圖3:黃金相對於白銀變得相當昂貴,但比例開始回落
資料來源:彭博專業人士(GOLDS和XAG)
乍一看,從供應的角度來看,黃金相對於白銀的表現似乎很神祕。近年來,金礦開採量約為9700萬金衡盎司,而銀礦開採量約為8億金衡盎司(圖4和5)。黃金和白銀的採礦產量在2010年代中期達到頂峰,在2010年代末下降,然后趨於穩定。二次供應(再生金屬)一直在增加,但二次供應往往會對價格變化做出反應,而不是推動價格變化。
圖4:金礦開採供應疲軟,而二次開採一直在增長
資料來源:CPM集團黃金年鑑2025
圖5:近年來銀礦供應略有增長
資料來源:CPM集團2025年白銀年鑑
但黃金擁有白銀所缺乏的優勢:央行。央行此前曾是黃金淨賣家,自2008年以來一直是黃金的淨買家(圖6)。央行購買將黃金永久性地從市場上剔除,或者至少直到央行選擇減少持有量,而自2007年以來他們就沒有這樣做過。扣除央行官方交易后,今天的黃金供應量低於2005年(圖7),而白銀供應量則增加了35%以上。
圖6:經過數十年的拋售,各國央行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購買黃金
資料來源:CPM集團2025年黃金年鑑,CME經濟研究計算,彭博專業(CPI INDX)
圖7:央行購買黃金意味着市場其他部分的可用供應減少
資料來源:CPM集團黃金年鑑2024
在需求方面,黃金和白銀通過珠寶市場相互聯繫。然而,與銀不同,黃金的工業用途很少(圖8)。相比之下,銀有多種實際用途。四分之一個世紀前,這些應用中最大的是攝影,但這一比例從佔銀礦開採量的25%減少到不到4%,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白銀相對於黃金的表現不佳。從積極的方面來説,銀在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中的應用越來越多。也就是説,大多數白銀都用於其他工業目的,這使得白銀受到全球工業需求強度的擺佈(圖9)。
圖8:黃金除了作為珠寶和投資之外幾乎沒有用處
資料來源:CPM集團黃金年鑑2025
圖9:與黃金不同,銀有許多工業用途
資料來源:GPM集團2025年白銀年鑑
圖10:金銀比例密切跟蹤中國經濟增長的步伐
資料來源:Bloomberg Professional(XAUMAG Index和CHTPTR 1 Y、CZINEREC和CNLNTTLY)
風險提示:投資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升,更可改變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